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南北灭隋唐 >

第347章

重生南北灭隋唐-第347章

小说: 重生南北灭隋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是在这一年,汉志一位商人家里诞生了一个婴儿!

    谁也不会知道,这个降生在一个骆驼骑具商人的家庭中的婴儿,在以后数十年,乃至上千年的时间里,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面对着波斯人的强势插手,何亮经过一番考虑后作出一个决定,在后世索马里的哈丰角登陆建立据点,这里的居民这时依然是处于游牧状态的民族,人数稀少,对何亮在自己游牧场附近设立的商站也大力欢迎。

    而对何亮行为最欢迎的无疑就是阿克苏姆人,在红海商路断绝后,所有的商路都只能依靠通过阿克苏姆本土中转通行。

    从何亮建立商站的非洲之角开始,经过红海沿岸阿克苏姆王国的土地,他们就可以绕过被波斯人封锁的也门海峡,再进入红海航路,进而联通对岸的汉志、雅布里特,甚至是罗马帝国。

    这样一来阿克苏姆无疑就成了事实上的商路中心,他不仅连通着整个红海各国的海贸,还通过尼罗河联通了广大的内陆地区,大量的黄金、宝石、象牙、犀角从这里流通到各国。

    对于何亮的动作,波斯人不可能不知道,波斯人也知道自己占据也门航路,不可能完全截断夏国对阿克苏姆人的贸易,夏国依然可以通过致远群岛与阿克苏姆人进行贸易。

    而波斯人截断也门商路的主要目的,还是想要尽可能断绝罗马人于东方联系的商路,而汉志等城邦则是受到池鱼之殃。

    虽然波斯人对何亮的行为有些不满,但是只要能够不让自己的大敌罗马人参与到这条商路里面,波斯人也只能勉强捏着鼻子忍下来,不过波斯人也取得了夏国在其他方面的一些让步。

    以后不管是夏国在西洋各地的领地,还是在南洋各地的港口,都必须给波斯商人以一定的优惠进行补给,以换取波斯帝国对夏国控制致远群岛参与到对阿克苏姆人贸易的谅解。

    何亮这封书信将西洋这一年发生的事情讲解的很详细,但是他写这封书信的目的却不仅仅是为了说这些事情,而是因为何亮找到了陈端等人的踪迹。

    不,何亮不仅仅是找到了陈端的踪迹,他甚至还通过埃及总督确定陈端确实已经绕行几乎大半个地球,向东方一路航行,绕过扶桑国后,又到达了大秦。

第406章 巧遇() 
在打通从阿克苏姆陆路绕过也门联通罗马帝国的商路后,何亮又从阿克苏姆人那里购买了一大片红海边的荒地用来建造一座巨大的商站。

    这个商站以后将是夏国在红海内部海域的一个商贸基地,因为这个商站以后还有可能成为夏国在红海的军事基地,于是商站附近红海中的几座面积不小的荒芜岛屿也顺便被何亮买了过来。

    这些岛屿的原主人………阿克苏姆人,虽然对何亮购买这几座连淡水都没有的荒芜岛屿感到一分奇怪,不过既然能够用几个荒芜的岛屿来换取大量金钱,毕竟也是一件好事,当即同意下来。

    在完成与阿克苏姆人的商贸协议后,何亮跨越红海来到红海东岸的南阿拉伯,沿着红海东海岸继续北上,这一次何亮来到了汉志地区!

    这个在后世被称为麦加圣城的城市,现在还是一个独立的贝都因人建立的城邦国家,目前统治这里的是古来人,这时的汉志地区,包括雅布里特等很多城邦国家大都信封基督教或者是原始多神宗教。

    在过去数百年里,这片濒临红海的贫瘠土地上的人们,主要依靠参与从也门到罗马帝国之间的商业贸易为生,在这里形成了一条沿着红海东海岸行进的重要商路。

    而汉志地区也因此而成为南阿拉伯地区唯一一个堪称富庶的土地,另外唯一一个能够与这个城邦媲美的城市,也只有盛产呢绒在后世被称为麦地那的雅布里特可以比拟。

    世代生活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的贝都因人,因为常年以骆驼奶和椰枣等含糖量较高的食品为主食的,导致这些人非常偏爱甜食,于是夏国在夷洲、南洋各地种植园大量生产的蔗糖受到他们的追捧。

    尤其是汉志人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雪糖,还有从勿吉之地各郡县养殖的蜜蜂割出来的蜂蜜,得到得到了他们的极高赞誉,特别是蔗糖被称为‘不用蜜蜂也可以流淌出来的蜂蜜’。

    在成功与汉志、雅布里特等汉志地区的城邦签订通商协议后,何亮继续沿着海岸线北上,在邬猛的带领下终于来到埃及。

    因为何亮等人一路走走停停,埃及总督胡穆夫显然早就知道何亮的行程,在何亮到达埃及附近的海岸时,就开始有胡穆夫派出的船只前来迎接,在岸上更是组织了盛大的迎接仪式。

    埃及人不仅是欢迎何亮的来访,更是因为何亮通过在阿克苏姆王国的商业中转,使得罗马人终于可以避开了波斯人的封锁,能够真正与东方王国之间进行直接的贸易。

    这对埃及地区的罗马商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之前很多为了海贸进行的投资,也总算不用再打水漂!

    何亮到达埃及后,必然会有无数的当地商人企图与他拉上关系,不过这些商人当然都会由何亮手下的掌柜们去负责,何亮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会见埃及总督胡穆夫。

    这种大略上的接见,大致跟王泽接见贝尔萨利卡也没有什么区别,这时贝尔萨利卡依然还在镇海这里进行活动,因此胡穆夫还没有得知王泽对埃及总督区与君士坦丁堡教会之间矛盾的态度。

    胡穆夫不知道,王泽究竟是看重埃及这块地理优势,还是更加重视夏国与罗马帝国之间的关系发展,犹疑不定的胡穆夫这时的心情非常紧张。

    不过很显然,会谈中何亮的回答让胡穆夫很满意,在得到自己满意的答复后,他好似无意中提起,如今竟然也有同样一支来自夏国的船队出现在埃及西面的地中海地区。

    何亮惊讶的从胡穆夫口中得知,这支和自己几乎一样的夏国船队,是从罗马帝国西部的安达卢西亚地区进入到地中海。

    在经过意大利南部之后,这支船队一路到达了很多地方,之前他们已经访问了君士坦丁堡,据说已经往希腊方向而来,根据胡穆夫的推测,他们目前应该在来埃及尼罗河口的路上。

    根据胡穆夫的讲述,何亮当即判断出这支船队应该是陈端率领的远航船队,可是陈端是一路向东航行的,如今竟然出现在西洋更西面的大秦腹地,这个惊人的消息无疑证明了之前浑天说的正确性。

    过去虽然何亮也相信王泽说的地球是一个球形,但是毕竟从来没有人能够通过事实证明,人确实能够沿着一个方向绕行地球一圈又重新回到当初出发的地方,因此大家心里都有些打鼓。

    可是这一次陈端却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大家一直以为是四方形的大地,确实是一个圆形的球体,何亮认为这个巨大的发现,其意义远远超过历朝历代的任何事情,哪怕是汉代张骞的‘凿空之行’也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在心中确定这支船队就是陈端等人后,何亮决定在开罗暂时停留一段时间,在这里等待陈端的行踪!

    经过几乎十天的等候,何亮果然见到了多年未见的美髯道士陈端。

    多年未见,陈端比过去晒黑许多,人也比过去更加显得精壮,只是脸上那一捧美髯依然没有任何变化。

    头上的冠冕、手中的拂尘破旧了很多,身上的道袍却全部换成用罗马帝国基督教牧师服装改成的道袍,看来当初陈端出行时的那些衣服,全部在这些年的航行中损毁了。

    而当初跟随他从扶桑东进的五艘船只,如今也只剩下三艘,不过何亮在见到他们的时候,这些人一个个精神奕奕,显得极为精神。

    “陈道长多年未见,神采依然呀!”看着陈端一身极不相称的打扮,跟他们还算比较熟悉的何亮难免调笑两句。

    陈端刚刚登上岸就意外的看到何亮等前来迎接众人的身影,也是不由大感意外,毕竟是在远在东海万里之外的泰西大秦,面对着何亮的调笑,他不由笑答道:“远航数年风吹日晒,竟然将几件衣服全部顺坏,要不是在大秦这里弄了件衣服,差点要当野人了!”

    说罢陈端便是哈哈大笑。

    相对还算镇定的陈端,三艘船只上的水手、随军人士得知何亮等人前来迎接后,顿时欢呼起来,他们在停好船舶后,只留下数十人轮流留守,其他人纷纷下船,胡穆夫早已经替何亮准备好了接风洗尘的酒宴。

    埃及虽然是罗马帝国的国土,但是因为埃及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罗马人并没有极力进行破坏,而是很好的将罗马文化与埃及文化融合在一起,这里的饮食习惯也是自成一体。

    于是当天晚上,何亮带来的商队代表,还有陈端、糜柯率领的船队全都来到总督府的花园中举办的宴会,期间当然少不了其他一些有关系的埃及本地大商人的参加。

    胡穆夫当然不会错过这么一个好机会,他看得出何亮与陈端都是夏国的大人物,只要自己与何亮两人打好关系,那么以后无论怎样,埃及总督区都可以在与夏国的海贸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对胡穆夫的打算,何亮、陈端也是心知肚明,何亮将这些事情全部交给自己手下的掌柜们先去进行初步的商谈,等有了初步意向后再由自己出面交涉,如今他还要跟陈端好好聊聊这次远航的事情呢。

    原来陈端在送走自己几名弟子回东海后,在西海城留下二三百人驻守,还留给他们一艘船只,以保证西海城与归义城之间的必要联系。

    同时陈端还从修筑归义城的奴隶中挑选出一部分比较乖巧的奴隶,在经过一番布道后将其调到西海城、东海城两地,来修筑联通两城之间的道路,以后这里必然是夏国经营这里的一处重要据点。

    东海城、西海城之间修筑道路的同时,陈端在东海城新修筑的船场,也开始制造新的远航船只,同时也继续对更东南部的大片海岸进行探索,而糜柯则是率领剩下的五艘船只绕行被命名为瀛洲的整个南美洲大陆。

    当陈端一路穿越整个瀛洲北部沿海,将这里大致探索一遍后,糜柯也终于战胜种种磨练率领船队来到东海城,双方胜利会师,于是他们在东海城东部海域的这一片被命名为清源群岛(西印度群岛)的地方考察一番后,决定不再原路返回,而是继续向正东顺着洋流航行。

    陈端讲道这里对何亮叹息道:“你不知道当时我下这个决定究竟有多么的艰难!虽然我始终相信大地是圆的,在过去得到陛下的指点后,对这一理念更是深信不疑,但是未知的前路,还是让很多人心中充满了疑惧!”

    陈端凝视何亮道:“虽然我也有很高的威望,但是大家面对茫茫未知的前程还是太害怕了,哪怕整个大地真的是圆的,可是这个距离还有多远才能回到家?万一跨过这片大洋后,前面还是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大洲呢?”

    虽然有陈端亲自带队,但是在船队出发前,依然有一部分水手畏惧了,在未知的前途,他们最终决定不再跟随船队继续前进,而是暂时留在东海城,但是愿意跟随陈端、糜柯出发的依然有三百多人。

    大西洋上的风浪着实不小,幸好陈端他们的船是从夏国镇海出发时乘坐的其中五艘大船,船只性能比较可靠,不过在横渡大洋时因为大风浪依然损失了两艘船只,损失近百人。

    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陈端、糜柯历尽艰难最后还是顺利穿越整个大洋,这片大洋在他们越过后,他们发现自己竟然来到了被夏国称为大秦的罗马帝国。

    随即,陈端认为这片大洋既然在西洋更西的泰西诸国以西,便称为泰西洋,在日后也有人称其大西洋。

第407章 风雨飘摇的罗马帝国() 
“何先生!你知道当我们越过重洋来到一处海岸,得知自己一直向东出发,竟然从西面到达被咱们称为大秦的这个罗马帝国时,我们心里有多么激动么?”一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陈端就感慨万千。

    哪怕是在欧洲大航海时期,大西洋上的风高浪险也是极为有名的,在大洋上的远航除了大风浪、各种暗礁之外,其实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那接连几个月航行中的孤寂。

    另外大西洋因为平均水深极深,导致大洋内部的岛屿极少,船只很难找到可以停泊休整的地点,这就意味着船员们必须忍耐着持续一两个月以上的航行时间都在船上呆着。

    在大航海时期,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的时候,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英国人的五月花号横渡大西洋到达北美,也用了两个多月。

    除了这些无尽时间的磨耗,大海上无穷无尽的危险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