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宠七日常 >

第3章

穿越之宠七日常-第3章

小说: 穿越之宠七日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早就衰败得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兴许却连普通的富贵人家都比不得,毕竟在遇上苏二爷时,那府里能当的东西都所剩无几了。

    而她好不容易脱离苦海,自是不想与那样的娘家人再扯上关系,所以这回摆宴,她也没特意写信回柳州,是以这出席宴会的人就更少了。

    不过倒也幸好没写信回去,若不然这回可要丢大脸了……

    苏寻岂能察觉不到这带着妒忌之意的眼神,但她面不改色,软糯地唤了句:“二婶。”

    江氏收了思绪,柔柔一笑,应了一声。

    苏寻也甜甜地笑,她瞧了一眼那红襁褓,就撒娇道:“祖母,我想瞧瞧小娃娃。”

    王氏一听,立即招了招手,抱着小娃娃的嬷嬷自然不敢耽搁,赶紧走了过去。

    这娃娃有三个多月大了,裹着红襁褓,里头还穿着一件软烟绸小衣,长得肉乎乎的,皮肤白皙,头上的发软黑,只是这会儿,他紧闭着目,小嘴儿时不时张着干嚎,满脸通红,五官挤在一起,瞧不清原本的面目。

    不过,说来也奇,待嬷嬷刚把他凑到苏寻面前,那双眼忽然睁开了,黑丢丢的眼珠子直愣愣地瞧向她,嘴也慢慢阖上了,小手挥了挥,“啊啊”地叫了两声,嘴一弯,竟是笑了起来。

    “祖父祖母,快瞧,小娃娃对着我笑呢。”

    苏寻愣了一下,笑道,伸出自己的小肉手去戳小娃娃的脸,那小娃娃也不甘示弱,软软的手紧紧抓住了苏寻的,然后脸上的笑容就更明显了,而当苏寻要抽出手时,那小脸马上就不开心了。

    苏寻觉得好玩,笑嘻嘻地挣脱又让他抓住,一连逗了好几次。

    一旁的苏黎及王氏见苏寻玩得开心,心里也欢喜,瞅了眼小娃娃,苏黎难得不嫌弃地来了句:“倒是个有福气的。”能哄得自家孙女这么开心。

    听到荣国公这么说,这屋里气氛才缓和了些,苏恩华心里也舒了一口气,心道:这儿子倒是个有眼色的。可偏偏在这一刻,却又听江氏柔声道:“既然爹觉得这孩子是个有福气的,倒不如给他取个名儿?”

    话一出口,屋里一静,哪有晚辈要求长辈给自己孩子取名的?还真是蹬鼻子上脸了。

    苏恩华脸色也变了,赶紧瞪了一眼江氏,示意她闭嘴。要是惹怒了爹,后果不堪设想。

    江氏装作一怯,慢慢低了头不语,可眸子却不甘心地望了眼孩子。

    没错,让荣国公给自己孩子取名,这便是她前来的目的。

    江氏是个极会辩色之人。她早知道,这二老看不上她,嫌她出身不好。可她生的孩子怎么说也是他们的孙子,但今早上,她给二老请安之时,却得知,这荣国公连百日宴也不一定出席,压根没把孙子放在心上。

    一开始,江氏是准备忍气吞声的。可就在不久前,柳州有人来投靠,听着哥哥嗜赌成性,都要卖妻卖女了,她脑子突然有些清醒。

    虽然她成了正室,可苏恩华什么德性,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被弃之脑后是迟早的事,所以目下唯一靠的住的便只剩下了她的儿子。

    是该为自己,为儿子争点东西了。

    首先就是这个名字。

    而江氏并不觉得她这要求有什么不妥,要知道,在这府里,除了两个庶孙,嫡孙的名都是荣国公取的,当然,还有个例外,那便是这嫡孙女——苏寻。

    听说她命格奇特,怕名重压命,当时是请了安远寺的得道高僧,普善大师挑吉时占卜问卦,足足算了一个时辰,才推出了个“寻”字。

    她也是想不通,大户人家都是宠爱男孩的,偏偏荣国公府就宠着一个女孩,再怎么宠,这女孩还是要嫁出去的,是个赔钱货!

    江氏垂眸,一动不动,心里却没死心,还在等着荣国公开口。

    苏黎面无表情,倒没动怒,他没去瞧江氏,也没去环视屋里众人神色,只是看着乖孙女苏寻充耳不闻地依旧逗着娃娃玩,用杯盖拨了拨茶叶,似玩笑道:“沅沅,这娃娃的名字你来取。”

    这语气没有询问的意思,熟悉荣国公的人都知道,这便是命令,不许驳回。屋内也无人敢反驳荣国公的意思,只是感叹:姜还是老的辣。

    试想由一个五岁的孩子取名,这娃娃的名字能成什么样,都让人不忍直视了,而这就是冒犯荣国公的代价。

    江氏心里一愕,脸色有些发白,却不敢抬头去瞧荣国公,只是求救般的看向苏恩华,这毕竟也是他的孩子,若是叫了阿猫阿狗怎么办?

    苏恩华倒是想求情,可他哪有那个胆子,心情郁闷着对上江氏的眼神,却只是狠狠地瞪了回去,这便是擅做主张的结果,这娃的名字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苏寻初听到荣国公发话,脸上也是一垮,心道:这祖父真是越发不靠谱了,她哪会取什么名啊?不过细细想了想,她不会取名,可这娃娃有现成的名啊。

    所以她倒也不急,大眼珠子转了转,在小脑袋里搜刮,在梦里,这娃娃叫什么来着?

    “……琻松?”苏寻想了会,觉得好像是叫这个名,但一时半会她也不确定,只能先犹豫着念道。

    可她这一念出来,这陶氏脸色立马变了变。

    也是苏寻今年才五岁,还没去上学识字,而平日里,苏寻也懒得表现自己识得很多字,生怕娘亲以为她聪颖,早早就要培养她。

    但苏寻经常会用到一些词儿,比如“细润紧密的绿豆糕”“松软可口的肉包子”等

    于是,陶氏一下子就想到了“紧松”二字,而这两字实在是……

    屋里大房二房三房的不如陶氏想得这般多,可都在思虑这两字该怎么写,过会也好帮帮这小娃娃,总不至于真的让他顶着奇怪的名长大吧。

    “姑娘所说的可是寓意‘金玉良缘’之琻,‘松柏之志’之松?”这时,却听屋外传来一道清脆的声音。

    出声的是站立在门旁附近的一位不过七、八岁的姑娘,她着一身嫩绿色的衣裳,梳着双丫髻,小脸清秀可人,干干净净,在这一屋子的纸醉金迷中,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而她长得瘦瘦弱弱的,是以一直站在门旁,都无人察觉到她的存在。

    苏寻循着声音望过去,然后就不免多看了几眼。

    不为别的,这姑娘她是认识的。

    姑娘名叫江柔云,是二夫人江氏的侄女,以后也是京都数得上名的才女,还是……大才子谢之蕴的那个心尖尖上的人。

第四章 采青梅() 
在记忆里,原身与江柔云其实关系不错,虽没有义结金兰,可也脾性相投。

    想当初,江柔云以求学的缘由来京都投靠江氏,江氏原本是不想留的。偏巧那时原身差一个陪读的,而江柔云虽出身不好,可人却聪慧伶俐,颇有灵性,书也是读了不少的,正好是合适的人选,于是就被留下了。

    这日日陪着,不仅陪读书,还陪着玩耍,荣国公府里又只有一个姑娘,这两人的关系自然不错。原身觉得江柔云就是出身不好,人倒是极好的,平日里,有好东西也会留一份给她,有时候晚上睡在一起,还聊聊姑娘家的心事,比如迷恋上谢大才子,为了他勤奋好学,做个知书达理的女子之类的私密话。

    可哪知后来江柔云不仅与谢之蕴偷偷好上,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原身死亡。

    说起来,发现这两人之间的事,都不知是不是江柔云刻意安排的。

    从一封看似不小心掉落的书信上看出端倪,原身跟踪出去,便看见那两人比肩行走,乘舟游湖,顿时如遭五雷轰顶,整个人都失了魂,最后茫然若失地走回了府中,那天又烈日炎炎的,这一回来就大病了一场。病好了,身子从此也不大好了。

    这时候,原身也曾想明白感情不能勉强,准备放手祝福江柔云,可江柔云呢,却是发誓与谢之蕴绝无私情,还鼓励她继续追求。原身是个情窦初开的,又是真心爱慕谢之蕴,自然信以为真。可以后却是更多次地撞见两人成双入对,谢之蕴对她也越来越冷,一次一次,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原身的身子也一天比一天差,心病越重,最后就香消玉陨了。

    真是个有手段的,没有动手就致人于死地,当然,苏寻也明白,说到底,也怪原身太死心眼了,才会这么容易就被弄死。

    而那谢之蕴也是瞎了眼的,论家世与容貌,原身比江柔云强了可不止一个层次,至于才情,原身也不愚笨,勤能补拙。

    哼,拿她去比的话,吃饭还能比江柔云多吃两碗呢!

    苏寻对上江柔云的眉目,小姑娘今年不过八岁,虽极力装着淡然,可到底年纪小,这眼底露出来的期望还是显而易见。但这姑娘已是不简单,这般年纪,满口寓意成语,想来已看了不少书,而她嘴里说出来的倒也正是那小娃娃的本名。

    不过,有一点倒奇怪,记忆里,江柔云是原身八岁时入了府,怎么现下五岁就出现了?

    还有——

    苏寻瞧了瞧堂下站着的人,江氏一脸欣喜地看向江柔云,就只差没把她领进屋了。爹娘和两个哥哥,二伯和两个庶子,就连沉稳的大伯与大堂哥这会儿也探究地看向她,那眼神里还似有若无地带着赞赏。倒是那进门起一直表情淡淡的二堂哥苏瑢峥此刻纹风不动。

    苏寻暗哼一声,眼神落在苏瑢峥身上,心道:真是个耐得住气的,怪不得以后能成大官。又想:瞧那些人的眼神,若是她承认了娃娃就是这名,指不定这江柔云又要进府成为陪读了。可她现在才五岁,压根只想享受生活,而况她早就打定主意要对谢之蕴避而远之,这江柔云,心机这么重,她自然就更不想见到了,所以肯定要想别的名。

    这时苏瑢峥似乎感受到了眼神,回望了过来,微微扬了扬唇。

    见苏瑢峥朝她微笑,苏寻也笑,还调皮地吐了吐舌头。

    苏黎摸了把胡子,察觉到这两人的互动,心里一暖,暗道:瑢峥这孩子倒是难得笑,不过沅沅这么可爱,谁又不喜欢?想着,扫了眼门口,缓和了语气:“那立在门口的小姑娘是哪家的孩子?进来吧。”这小姑娘不错,模样乖巧,还应是读过不少书的,若是可以,以后能陪陪自家孙女。

    而荣国公话一出口,不等江柔云踏进屋来,江氏就走了过去拉着她,边道:“爹,这姑娘是我的侄女,名唤江柔云,从柳州来……”却是一顿,眼神闪烁,“赴百日宴的。”

    这般模样一瞧就是有事瞒着,苏黎瞧着不喜,蹙了眉,耳边就传来软糯糯的声音:“祖父,沅沅说的不是那两个字。”

    苏寻摇着小脑袋,刚才听荣国公唤江柔云进来,她就想说话阻止,可却还在想那两字,好不容易脑中才灵光一闪。

    这会儿,江柔云已跟着江氏踏进了屋子,正在落落大方地行礼,听到这么一说,面上微微露出惊讶之色。当然了,不止是她,满屋子的眼神此刻都不约而同带着悲悯瞧向小娃娃。

    苏寻不管这些,眨巴着眼睛,又道:“祖父,可以给沅沅准备纸笔么?”

    苏黎其实不大在乎这娃娃叫什么,不过见孙女煞有介事的要他准备纸笔,心里倒是疑惑了一下,这是要写名字?而小祖宗都发话了,他也不多问,自然点头称好。

    文房四宝取来,宣纸、徽墨、歙砚、湖笔,都是上上品的,其中笔,为了方便苏寻能握住,还特地取了个小的。

    当然,这些苏寻可不关注,她只管等纸铺好了,墨研好了,也不让荣国公抱,也不准人过来围观,踩着凳子,小屁股往案几上一坐,扭着身子,执着笔写字。

    这字怎么样自是不用说,五岁的娃娃握笔都不利索,能完整写出一个字来,已是不易,更何况笔画还那么多。

    低头涂了一阵,素白的纸上出现两个字“璟崧”,虽然字体歪歪扭扭的,倒是能瞧得出来还是字。

    苏寻放下笔,感觉屋里死灰一般的静,她心里有些后悔,原本还想显摆一下自己能写这么复杂的字,吸引别人注意力,可没想到居然这么丑,还不如不写……

    该不会被嘲笑吧?

    苏寻小心翼翼地抬眸看向立在一旁的荣国公,又望了眼立在不远处的众人。

    荣国公其实早已愣住,他可没指望苏寻能写字,只当她乱涂乱画呢,没想到非但写了,还是两个笔画这么多的,见着孙女看他,他回过神,却是趁着众人还未围过来,眼疾手快地将纸一叠,收了起来。这可是小祖宗的首次墨宝,得裱起来挂在自个屋里。随后,又大笔一挥,重写了一遍那两字,也当场宣布,“苏璟崧”便是这小娃娃的名。

    这名字倒还好,江氏也松了一口气。

    可见荣国公那番举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