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812章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812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升迁事务,如果兼任的话,到底是谁说了算,吏部还是兵部?这是各自职权的事情,是不可能有人会让步的。

    于是因为这件事,今年的二月份,各部院就一直在吵,到了最后呈报给军机处的时候,也还是一直没什么定论,礼亲王是最和气不过的,推太极调稀泥几番,最后定下来,新设盛京、吉林、黑龙江三省,为了精简人力物力财力,仿照天津上海一样,设置巡抚,不设置布政使一级官员。乡、镇一级在交通要地和府所在地设立乡长镇长,但这两类人是用的武官的序列“把总”的官衔,然后这些人归兵部管理;各地府、道的设置从大从少,盛京省一共有八个府,而黑龙江省,地域有三个盛京省之大,所设置的府,仅仅为五个。这样的方案,可算是各方都满意了,吏部还是对此地的中高层官员都有管辖权,兵部抓住了最底层的人,因为官员不及关内的省份之多,户部省下来了好多银子,这样和稀泥的技术,委实是厉害,而且众人都要服他,因为教育部和礼部春考和秋考两样考试之中宣布出来的新式官员,又多了一个新的,而且是天地广阔的地方可以去任职了。(。。)

三、东北总督(一)() 
有位置,无论是多偏僻,那也总是一个差事可以当的,国朝的惯例,从来都是先想到一个新的法子,然后设置位子起来,最后安排人手,这些年新招的官员,颇有宋朝冗官之势,这是没办法的事儿,毕竟这些年洋务开展的太快,官员不够,一下子就录用的太多了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永远是快于各项国家政策的,那么官员招录进来,少了岗位,现在的西疆和北海等地,处处都安排了官员,无论是学政布政还是按察使,一概安排到位,无论如何,不能够再出现昔日反叛时候,无人驻守的败坏模样,之前有传闻,将会在青海省开始设置流官并仿照新疆之例,这是昔日因为出主意在新疆开科举招收那些各族部落的子弟当秀才举人而一举拔擢为新疆学政的那个倒霉蛋出的主意,当然,他现如今已经不再是倒霉蛋了,而是堂堂教育部尚书,“推进了西北等各地教育事业均匀发展”这是他的政绩。

    教育部尚书提出要在青海派遣学政,这是为了解决官员过多的问题,但是这个提议和理藩院合议的时候被否决了,军机处也不赞成在青海设置太多的流官,毕竟那里的宗教势力很强,青海和**差不多是理教院和理藩院两个的私人领地,教育部想要牵扯进去,只怕是难。

    所以东北三省一下子设立起来,就多了不知道多少的位置出来,饶是李鸿章眼界极为开阔的人,对着三省的正印子主官还是垂涎三尺的,这天下这么三十多个省份,巡抚布政使这些屈指可数,一下子多了三个巡抚,可是极好的位置,东北三省之地,虽然寒冷,但是沃土千里,物产丰富,这些年又有传言说是东北之地有极好的煤矿和铁矿,只是因为龙兴之地,昔日又有禁令,故此没有开采。

    为了是这龙兴之地,去年是否要设立省,朝里也有一波暗流,宗室或者是旗人反对倒也罢了,可没想到的是清流也是持反对态度,李鸿藻态度十分鲜明强烈,“不宜设立省份”。加上许多宗室也认为东北乃是旗人的自留地,不应该设置行政官员,可这些声音都不足为惧,礼亲王这一届的军机内阁,是不会太在乎底下人的反对之声,更多是需要揣摩上意,领旨行事,所以反对声虽然多,光绪皇帝原本也是犹豫不决,后头不知道为何,一力主推要东北三地建省,并且开放边禁,“军民自由出入”将名存实亡的禁边令也取消了。

    只是这官员的任用上,还是有讲究的,盛京和黑龙江两省的巡抚,均是旗人,吉林省巡抚是蒙古人,不过这也是开始几年,国朝的改变这些年已经够多了,直隶总督以前是从不委派民人的,可这么多届直隶总督,大部分可都是南方人,还有山河总督,原本这个寓意极好的总督位置,之前也是李鸿章在担任,故此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原本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这些人才干如何,还是要仔仔细细观察些时候的,横竖三省都是新创,若是有做的不周到的地方,荣禄性子宽和,想必也不会计较什么。因为是新创三省,凡事开头难,若是开头做的不好,也不会有许多人批评和弹劾,所以李鸿章说这个位置难做,绝不是指的这些庶务,“三省处于东北之位,北边有俄罗斯,东边有朝鲜,还有日本在海上,都是相近的地方,论起地理位置,我直隶,算不上是京畿的大门,直隶应该是京畿的院子了,盛京吉林加上山东,这才是京畿的大门,朝鲜是京畿的门道,仲华你在东北三省,兄是觉得,虽然高兴你在外头自由些,可也实在怕你将来要累得慌啊。”

    荣禄点点头,他也觉得李鸿章担忧有道理,他站了起来,背着手看着签押房外的几丛茶花并太湖石,天气不算很好,阴阴的,仿佛要下雨的样子,茶花的叶子青翠欲滴,淡红色的花朵十分娇艳,天津这里的风,似乎带着一丝渤海的海腥味,“日本人在蠢蠢欲动,我并不是不知道,而且朝中的人也并不是不知道,东北建省,设立总督,就是为了对付日本人,这是明面上谁都不会说,但是内里大家伙都明白的事儿,”风突然变大,签押房的屋檐下挂着几盏死气风灯被吹得东歪西倒的,“日本人还厚着脸皮来问总理衙门为什么要设立东北三省,被他们一句话‘不得干涉中国内政’给堵回去了,所以日本人也是清楚的,东北三省的建立,就是为了防住他们。”

    李鸿章点点头,“洋务的事儿,办的艰难,若是坏起来,那实在是轻而易举,不是咱们现如今要对着日本忍让,实在是这么些年,办的洋务事业轰轰烈烈,不能因为两国交恶,把这大好的局面给搅合了,仲华你当大司马的时候,在南边和法国人打仗,是最清楚不过的,咱们花了多少银子,坏了多少生意,这些帐,算来算去,都是蚀本的坏账!不是咱们不想打仗,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红顶子昔日就是用人命一点点染红的,若不是平洪杨之乱,我也不可能到如今这样的地位,可不当家,”李鸿章摇了摇头,“不知道当家难啊,昔日越南那里的冲突,怎么说,也只是影响云贵两广之地,这还是西南一隅,可日本人若是生事,咱们和日本人对上了,”李鸿章顿了顿,“这影响只怕是比越南之战,更要厉害百倍万倍!”

    “兵者,凶险也,非万不得已之时不可用之,”荣禄点点头,转过身来,“少荃兄你说的极是,所以设了东北三省,把我放在东北去当总督,也是有防备日本的一个因素,日本之外,俄罗斯人也不能小觑,咱们这些和外头打交道的,可是比内陆的那些督台们,辛苦多了咯。”

    “朝廷对着日本人想要吞并朝鲜的想法,是有所察觉的,不然不可能先把东北三省设起来,又让少荃兄你照看好朝鲜,我听说,朝鲜的王妃又要入朝了?”

    李鸿章摇摇头,脸上有十分不耐烦之色,“是,这个闵妃,实在是烦得很,日本人偶有挑衅之事,就即可宣告袁世凯,要袁世凯出兵帮助,袁世凯又不是他朝鲜国的臣子,甚少理她,于是她又准备借着朝鲜世子在京师里头读书的由头,请旨入朝,朝中也想着要和朝鲜搞好关系,免得朝鲜被日本拉过去,理藩院已经下令,准许闵妃朝觐了。”

    “这是必然的事儿,日本人想要吞并朝鲜,那么朝鲜王室第一个就要好好对付,”荣禄说道,“咱们当然要拉着他们,咱们想着帮他们,但是朝鲜国里头,只怕有些人会不领情。”

    “这是自然,有人愿意当儿皇帝,也有人愿意割让幽云十六州,”李鸿章说道,“朝鲜国内的那些开化党,被闵妃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倒是少了一些碎嘴的东西。”

    “他们怎么着,我懒得管,也没有那个功夫管,”,窗外风开始渐渐大了,不一会,春雨就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间或有雷声隐隐,室内暗了下来,荣禄转身坐了下来,拿起盖碗喝了一口茶,“朝鲜是你少荃兄管的地方,我不插手,”他笑道,“我就把盛京黑龙江吉林这三省的军务办好了就是。”

    加更五百字求月票啦!最后一天了咯。

三、东北总督(二)() 
“军务?”李鸿章仔细咀嚼了一番,眼神微微一凝,“仲华出京,难不成还有密旨吗?”

    “并没有什么密旨,”荣禄说道,“我之前当着兵部尚书,兵部的事儿,多少知道一些,各地的团练如今良莠不齐,新军的兵源,在团练这里,就少了许多,其余的人。。。。。。这些年十二镇塞进来了不少人,倒也不是都是不好的苗子,好苗子不多,也不能说这些人对着朝廷不忠心,只是,有些浮夸罢了,平日里头不知道如何,战时的区别只怕就很大了,”荣禄摇了摇头,新军是他和武云迪一起管得,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多说新军的不是,故此只是微微一点,也不多说什么,“少荃兄你管着北洋水师,应该知道这些年,招兵难招了。r?anen ???。?r?a?n??e?n??”

    “除了几所水师学堂之外,朝着外头招兵的,倒是人少了些,也不算太难,”李鸿章说道,“这些年,外头到处那里都能赚到银子,读书出身的,又觉得当兵太辛苦了,特别是要在水师上船的,海里去,浪里来的,内陆的人晕船的居多,更是难找,只能在沿海和沿江的省份招手一些,难是难了些,不过咱们大清国人多,想当兵的人少了些,怎么选,也是够的。”

    “世风日奢,大家伙都喜欢安稳舒坦的日子,也是寻常之事,倒也没什么可苛责的,如今我在了东北,东北别的事儿,我尽量少管,先把东北几个省份的团练拉起来,盛京倒还好,吉林和黑龙江,马匪极多,若是把这些人剿灭了,地方上太平些,也不至于让外人有机会钻了空子,地方平靖那是最好,若是不成,那就要派新军了。”

    “新军要派到东北吗?”李鸿章微微惊讶,新军一向是不轻易出动的,“这事儿定了吗?”

    “还没定,只是愚弟的一点浅见罢了,倒是要请少荃兄参谋一二。”荣禄笑道,“这事儿妥当不妥当。”

    新军驻扎地方素来是没有定制的,不限于什么省份,也不限于什么时间,虽然没有定制,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一是要紧的地方,兵家必争之地,如今自然没有汉唐时候的长城关隘要守,但是山海关,张家口,这两地是必定有新军驻扎的,为的就是拱卫京畿,之前新疆阿古柏叛乱,新军开拔,陇右古道,河西走廊,一连串的城市驻扎着守护粮道,后来的北海城也是陆续驻军了不少年;第二种就是叛乱战争之地,喀什、伊犁,后来的升龙府和顺化,这都是新军驻扎过的;第三种就是例行的换防,比如天津移镇河南,甘肃到山西,这样有限的几个省份换一换,新军到底人数不算很多,要是每个省都驻军,那是来不及的,也容易让一省提督不满意。所以这几种,如今看来,似乎东北三省都还没够得着这三种情况,李鸿章想了想,“倒也不是不可以,之前北洋水师在长崎闹了一下,日本人安分了不少,若是新军入盛京,择一个靠着朝鲜近一点的地方守着,日本人怕是又要安分一段时间了,只是,过犹不及,要注意适可而止,不要让日本人闹了一个狗急跳墙出来。”

    李鸿章的态度还是求稳,不过他也有自己的观点,“北洋水师这里,三年未得片甲下海,虽然只有三年,可世界上的局势风云变幻不说,就连海军的发展,也是一日千里,日本人的吉野号马上交付,这几天又有传闻,说是英国原本有一艘和吉野号相同配置的,准备卖给咱们的军舰,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将军舰以分期的心事卖给日本,单单是日本,他翻不出多少浪花来,就是怕有人行驱虎吞狼之策,想着又搞在欧洲的那一套。”

    李鸿章是有这个信心的,南北洋水师在下龙湾大海战,一举成名,不仅洗清了外头毫无实战经验的传闻,也为南北洋横行西太平洋奠定了基础,海参崴没有割让,俄罗斯海军在太平洋这里没有不冻港可以作为海军基地,美国的海军,恕李鸿章直言,还没有什么用处,何况两国距离委实太过遥远,不会存在什么实际上的利益冲突问题,中国现在的政策是全力争夺非洲,兼顾中东西亚,至于拉丁美洲,目前没有任何打算,所以美国也很识趣,两国现在是朋友。

    英国海军现在当然也会经常来南海到香港一带的航线,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有屡次挑衅的事情,但南洋大臣预判,中英不会发生战争,偶有小冲突,也是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