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233章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233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什么话,”慈禧太后笑道,“咱们家的孩子我能不疼吗?再说了,先帝爷就留下一子一女,本宫不疼大公主,也说不过去这个理,就别说咱们几个了,就是皇帝,等到大公主下嫁的时候,总要内务府翻个底朝天才是。”

    云贵妃合掌笑道:“正是此理。”三个人又说了些家长里短,云贵妃有些担忧武云迪和帆儿如今还没有子嗣,当着皇太后的面,又不好说让武云迪纳妾,只是絮絮叨叨地说要什么时候去朝天观进香祷祝一番,拜拜送子娘娘。丽贵妃显然是有事而来,说着说着,看到唐五福送上了马蹄羹和炸翠玉果子上来,便放下手绢,卷起袖子,亲手奉了一碗马蹄羹给皇太后,原本因为咸丰皇帝薨逝而变得苍老的面容,保养了这些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娇艳,“有个事儿,臣妾也不知道该不该说。”

    &什么事儿,咱们姐妹间不能说的,”太后点点头,“妹妹你说。”

    丽贵妃瞅见太后的心情尚佳,便壮着胆子说道,“按照道理,臣妾的阿玛仰仗太后的恩德,如今已经是二品的理藩院侍郎了,原不应该再多说什么,可臣妾的舅舅前头在户部当个笔帖式,放了外官,又回了京,刚刚入了流,这不,听说这就要开始京察了,”丽贵妃小心地看着太后的脸色,“外头的风声传的什么话儿都有,听说六爷如今可是要大动干戈,不罢黜几百个,不算完!”

三十二、杨柳依依(中)() 
清朝年间,康熙设立了对官员考察的制度,这是效仿明朝的官员管理制度而实施的一项对现任官考核的制度。每三年考核一次,对京官的考核叫“京察”,对地方官的考核叫“大计”。

    按照清朝的制度,京察时三品以下官员由吏部和都察院负责考核,三品以上官员及总督、巡抚等方面大员,则先自陈政事得失,最后由皇帝敕裁。经过考察后,官员按照“称职”、“勤职”、“供职”三种等级,实行奖惩。手段主要有:“列题”,官员可以借此阐述对国家大政的意见;“引见”,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面试,由吏部开具履历单引见给皇上;“会核”,各衙门长官对下属官员进行考核并出具考语。大计采用的是层层考核的办法,从州县官一直到府、道、两司分级实施,对比任职期间经济政绩的优劣,审核稽查官员廉洁奉公的程度。这种京察大计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官员的升转迁徙。

    皇太后笑道:“哪里有这么多,还几百个,如此这样,怕是六部九卿衙门都能唱空城计了。”

    &妾也是无法,臣妾的额娘日日进宫来哭诉,这才求到太后娘娘驾前,总要娘娘给句准话才是。”

    &么外头都在传要京察了?”太后不置可否,反问起云贵妃。

    &年娘娘不是和六爷商议过京察的事儿?我是横竖不懂的,”云贵妃说道。“三年一次的京察好像就在今年?故此大家纷纷扰扰都有些担心呢。”

    太后点点头,对着云贵妃笑道,“横竖也查不到你家。”

    &娘说笑了,”云贵妃含笑欠身,武云迪长在军中,自然丝毫影响不到,就算有些许亲眷,也不过是些远亲,能帮帮一把,帮不了。也不敢多说些什么。最大的依仗就在面前。“太后娘娘还是看着丽贵妃吧。”

    咸丰朝后宫不得干涉政事的规矩已经都被自己破坏地殆尽,慈禧心里暗暗嘀咕,却也不能多说什么,总不能州官放火。百姓不许点灯吧?太后拉着丽贵妃的象牙色柔荑摸了摸。“你既然说了。那自然本宫会关照着些,不过京察是大事儿,”太后的脸色正了起来。丽贵妃和云贵妃齐齐站起,“从今个起,谁都不许把这里头的事儿说出去。”

    &遵太后之命。”

    &下坐下,”慈禧太后摆摆手,“谁都有三亲六眷,我的意思没有说不让你们说情的,自己这么年轻守了寡,难不成给父兄说个请都不行?谁家都没这么理儿,你们说的事儿,我自然会听,能处置的自然也处置完就是了,我的意思是,出了这个门,也不许提起我对谁说过什么话,千万不可泄露禁中语,你们也一列记住,”太后转头朝着殿内伺候的太监宫女们凌然说道,大家连忙低头称是。

    &么人我保下了,也不必多说什么,咱们是好姐妹,自然是有福同享的。”

    一席话丝丝入理,又是体熨人心,丽贵妃没有什么不服的,只能是行礼跪下,“臣妾全家有娘娘照拂,实在是三生有幸。”

    &多礼了。”太后站了起来,“走,咱们去瞧瞧两个女儿,如今这宫里头,就没几个小孩。”太后喟叹,“什么时候能多些热闹才好。”

    。。。。。

    鸣锣开道,一顶大红色的八人大轿在恭亲王府朱红色的大门前下轿,恭亲王刚刚下轿,外管家就迎了上来,“王爷。”

    恭亲王点点头,看着两侧门口排着长龙的队伍朝着自己行礼,七嘴八舌地喊道:“给议政王请安哪!”

    恭亲王微微皱眉,不过也不露声色,朝着大家点点头,就径直进了王府,到了内院,福晋带着几个侍妾上来给恭亲王换衣服,换了衣服,喝了口茶,定定神,这才对着外管家问道:“怎么这些日子外头的人这么多?”

    &比往日多了一倍,”外管家回道,“这些人都是等着爷见的,奴才套了几句话出来,似乎都是为了京察来的。”

    &恭亲王放下盖碗,冷哼出声,脸色不虞,心里也有些怨念,“都打发了出去,除了曹老爷、朱老爷和几位军机之外,别的人一概不见!”

    外管家垂手应下,连忙出去招呼门房了,福晋瓜尔佳氏有些奇怪,“王爷,今天在宫里头事儿不顺?怎么了?”

    恭亲王摇摇头,“宫里头一切都好,政事儿也顺的紧,就是外头的这些,哼,如今倒是敢厚着脸,来登我的房门来求情了。”

    &往日也多了去人,怎么个今个和往日的不同吗?”

    &些是咸丰十年洋人进犯京畿时候,弃城别逃的人,”瓜尔佳氏哎哟一声,这才恍然大悟,“这实在是不该啊。”

    &这个理,大大小小都是些官,嘿嘿,如今听说要京察了,怕丢了顶戴,所以才来我这通关节,想着免罚呢。”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连克天津,通州,再虎视眈眈于京师,就有不少在职的官员借着丁忧、患病、省亲携带家眷往南逃去,一时间造成极坏的影响,别说是声称要和北京共存亡的皇太后,就连坐镇北京的恭亲王,对于此节也是大为光火,这时候怎么会有什么好脸色给这些临时抱佛脚的小人看。

    虽然御驾也逃跑了,但这节自然不能多提,恭亲王摇摇头,“这些人,都是要严办的,”又吩咐刚进来伺候的外管家,“再有人上来,直接就谢客,说军机已经拟好处置的法子,就等着奏报太后,对这些起子,一定要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恭亲王一声令下,消息传出,原本只是忐忑不安的官员们顿时变得有如丧家之犬,惶惶恐恐四处乱窜,除了议政王之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通关节的?一时间军机处各大臣以及军机章京处都是门庭若市,可几个人都是云山雾罩的,没有一句准话,比如贾帧、周祖培两位大学士,干脆就学着恭亲王闭门谢客。

    &&号开始会有双倍月票,先提前预约一下,嘻嘻。

三十二、杨柳依依(三)() 
&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镏鄙现叵鼍拧n恃段飧蘸嗡校飧张醭龉鸹啤<拍隙鹗婀阈洌蚶锍た涨椅一晡琛:霰ㄈ思湓岱啥僮髑闩栌辍!?

    祥福茶馆里头,一个穿着长袍的老头子眯着眼睛摇头晃脑地念了一片,就在天子脚下,就连挑夫板卒亦是粗通文墨,这茶馆里的人再不学无术,可也腹中有几本书读过的,更别提,这会子,茶馆里头居然还有几个穿着青衣的秀才围坐在几张八仙桌前头,歪着脑袋细细听着,掌柜的拨了下算盘,抬头看了一眼,心里暗暗称奇,没想到难得今日有秀才来茶馆,那个老头子念完,笑眯眯得看了左右被自己都吸引过来的人,得意得捻须,“各位可知道这首词是哪位所作?”

    &词前半段婉约别致,哀恸入骨,”一个中年男子凝神品了一会,“后半段似乎又有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之意,且将泪化作飞雨,实在是妙手之作,具婉约豪放两家之场,若不是我熟知宋词各家,且这词必然为传世杰作,不会湮没无闻,我必定认为这是宋代名家所做,不是大苏,就是辛翁!”

    这中年男子的话语引起众人共鸣,大家纷纷点头,中年男子“且必定是悼亡之词,隐隐约约似乎和最近时局有关,忠魂,似乎和英烈祠有关联,伏虎一词,莫非与长毛逆匪覆灭有关?”那个中年男子急切得望着那个干瘦老者,意图确定。

    那个干瘦老者矜持一笑,点点头,却不说话,一个富翁模样的人连忙叫小二给这边加茶,边上的一个人看不过眼了,排开众人,哈哈一笑,鄙夷地望着那个装腔作势的老者,“嗨嗨嗨,我说老乌,你在装什么大尾巴狼呢?这会子就你一个人知道这事儿?”

    那老者见到说话的人,连忙站了起来,打个了千,“哎哟,原来是五爷,小的眼拙,倒是真没看出来您在呢,请坐请坐,”那个五爷也不是没礼貌,拱手回礼,就在老者的桌上大大咧咧地坐下来,见到众人还是眼巴巴得瞧着那老者,便又笑骂道:“还不快把你那肚子里的货吐个干净?大家都等着听呢,”富翁给老者请的茶到了,是一壶上好的碧螺春,香味悠然,热气腾腾,“再藏着掖着,我可要让这位爷不给你付茶钱了!”

    众人哈哈大笑,那个富翁站了起来,朝着被称为五爷的拱手致谢,老者苦着脸连忙点头,这才清了清嗓子,对着众人说道,“这是母后皇太后的新词。”

    众人轰然,连忙追问连连,别桌学子模样的那群年轻人也围了过来,掌柜愁眉苦脸地看着这些又在议论时事的人,中年男子恍然大悟,连连拍额头,“原来如此!难怪有忠魂伏虎之说,可这位爷,骄杨、君失柳又做何解释?”

    细细品味,确实是如此,那个老者点头,“这骄杨,我猜测总是咸丰爷了,可若是太阳之阳来比喻咸丰爷,倒也恰当,可这杨柳的杨,小的也是困惑,大约是通假之意吧,为了就是引出后头这柳字,这后头的事儿,”那老者对着五爷拱手,笑道,“这可就要五爷来说的清楚明白了。”

    五爷笑骂道,“嘛呢,不是叫你老早说了就是?还要指派给我差事呢!”也当然不让得说起来,“大伙也知道,在下在驿站当差,这事儿虽然不算忙,可繁琐的紧,这迎来送往的,都是些大官小吏的,寻常人家少见。”

    五爷洪亮的声音在茶馆之中响起,原本有几个对着此事不感兴趣的茶客,也都纷纷围了过来,“那一日,大约是在清明节祭祀英烈祠之后,驿站来了母子两个,倒是寻常,穿着粗布衣服,一口南方腔调,谁叫咱们在驿馆当差呢,这眼睛是毒了些,说实话,也是看人下菜,这样的人,我从来是不理会的,列位也别怪我,”那个老者连忙摆手,“不过咱也知道,最近这不是在祭祀英烈吗?之前有不少进京的烈士家人住在驿馆,所以我就上前去打探了一番,原来这两位母子就是那一日和皇太后陪祭的!”

    众人轰然,那一日陪祭的人除了原本在四九城的吉尔杭阿夫人,朱均之女等人,从外地进京的就只有这么两位人,人人都不明就里,谁家的事儿都被人翻出来广为传颂,连说书先生亦是准备新出一本英烈传来为这些人立传流传纪念,倒是就这对母子大家不甚明了,大家已经打探了许久,没想到倒是被五爷遇上了。

    &双倍月票了,请大家多多投啊。。。。。

三十二、杨柳依依(四)() 
&记得那一位父兄牺牲在芜湖的,似乎就是姓柳,”中年男子苦苦思索,突然之间猛地合住了手里的折扇,恍然大悟,“莫非这柳指的就是这母子?”

    那个五爷也不搭腔,径直讲了下去,这会子室内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在听着五爷的话,“那个小子拿了那块金牌出来,我这才瞧见了这金牌的真容!往日可是从未见过,只是听说,如今这见了,老五我也能和大家夸嘴了。”

    富翁模样的胖子连忙追问,“五爷,这金牌可真是市面上大伙流传的,‘见官不跪,直上金殿’的免死金牌?”

    &那能够呢,那都是无知村人想的玩意,什么免死金牌,都是戏文上唱的,若是免死金牌,那也太荒诞了些,”五爷摆摆手,“这位爷,那金牌说起来就两点用处,不过是免苛捐杂税,和每年入京祭祀的凭证。”

    &毕竟是皇上钦赐的,十分尊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