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13章

重生之我是慈禧-第13章

小说: 重生之我是慈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师!”

    &啊!”

    太平军的童子兵如此凶猛,悍不畏死,在十四日的早上,才几个冲锋,就险些爬上了武昌城头,蒋琦看到照顾自己的老兵被一个冷箭射中胸口躺在地上昏迷不醒,原本战战兢兢躲在墙垛后面的他鼓起勇气,拿起身边一个沾满血的盾牌,起身挡着飞来的箭镞,用铁尺指着瑟瑟发抖趴在地上双手抱头的壮丁,厉声命令道:“速速起来,若是城破了,你们也没什么好果子吃!将礌石照准了人扔,你们几个把油煮烫了立马往下浇,你点着火,等他们油浇下去就立刻丢下火把!”原本失去指挥的壮丁有了秩序起来,有条不紊的冒着零零星星的冷箭往下倾倒着让人焦头烂额的利器。

    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凤光室。

    外头的雪飘飘洒洒了几天,已然停了,日头暖暖地照在厚厚白雪上,晃的红墙黄瓦分外艳丽,储秀宫总管太监唐五福站在檐下,笼着手指挥着几个小太监静悄悄地扫着雪,自从自家主子第一次侍寝就封了兰嫔,之后皇帝不管歇不歇在养心殿,总要日日过来,叫退了伺候的人,关了殿门和兰嫔娘娘嘀咕着什么,唐五福才懒得去猜皇上和兰嫔在商量着什么,是不是外头人瞎叨叨,说的兰嫔娘娘干涉政事,他只清楚明白地知道一点,那就是皇上每次阴沉沉地进来,春风满面的笑着出去,这就算是好事!

    咱们兰嫔娘娘的本事真是不一般呢!唐五福摇头晃脑地在心里啧啧称奇了一番,自己在内务府那边也是水涨船高,昨个去内务府领月例,内务府的管事官还起身迎了自己一下,这放在以前,哪位官老爷会起身迎这个五体不全的阉人?这不,又送来新到的聪明伶俐又乖巧听话的小太监供自己使唤了。

    现在宫里的明眼人都看得见,这兰嫔娘娘是最最得宠也是最最得皇上信任的,这眼下皇上可还没册立中宫皇后呢?唐五福眼珠转了一转,心思已经完全不在洒扫的事儿上了,而是全部放在凤光室里和皇上摆着围棋的自家主子了,唐五福决定了,等下当完差,要去宝灵宫拜拜那儿的大慈大悲南海观世音菩萨,这要是兰嫔娘娘什么时候儿有了麟儿,这储秀宫,就能成皇后娘娘的寝宫了!我老唐,也名正言顺地成了皇后娘娘宫里的大总管了!

    唐五福正美滋滋地做着美梦,看着满地的积雪嘿嘿直笑,转眼看到了安茜捧着一个八角红木盒子过了来,他赶紧迎了上去,开口问道:“安茜,干嘛不叫小宫女拿着这物件,自己拿着多累!”

    &兰嫔娘娘要的芙蓉酥和宝石硬糖,还有几个秋天存下来的橙子,”安茜说道,“刚刚小宫女帮着我拿着,到了这里,”安茜压低了声音,“这不是怕那些新来的人不可靠,把咱们娘娘和皇上说话的东西传出去,那就不好了!”

    &是应该这样,娘娘早就说了,储秀宫有关于皇上的话怎么的都不能出去乱说,来,我帮你搭把手,”唐五福头捣如葱,接过了雕着万福万寿花纹的盒子。

    安茜抚了抚身上的衣服,两人边走边说着话,“你家那侄儿眼下怎么样?”

十四、武昌大战(五)() 
&哟,我那祖宗,上次听说兰嫔娘娘说要派人去南边吗?我千求万求求了主子的恩典,让那小子跟着去了,那小子开始还和我犟,说南边乱,家里舒坦,不想去,我打了他两下,骂了几句,才不情不愿的跟着瓜尔佳少爷走了,这不,前段日子托人送了信回来,里面别的没说,就说日子过得挺充实,也杀了几个乱贼,我心里头啊,就指望着他搏出个一官半职来,给他自己赚个前程!”

    &是你家侄儿当了大官,接你出去当个老封翁,你呀,到时候要多给咱们娘娘多磕几个头!”

    &还要您说哪,我呀,除了感激咱们主子,别的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走到凤光室前,两人噤了声,安茜把盒子拿着,掀开帘子,进了殿内,只觉得殿内烧炭烧的温暖如春,紫檀木长条桌上摆着几本少见的紫色春兰,珠帘垂下的里间,兰嫔正与咸丰皇帝坐在炕上对弈。

    只见杏贞的雪肤被炭火暖的宛若红梅,娇艳无比,大摇大摆地吃着咸丰皇帝的白子,咸丰皇帝坐立不安,对着杏贞在棋盘上的横冲直撞毫不在意,偶尔还立着耳朵听了听外头的响动。

    杏贞那个高兴啊,我这个围棋菜鸟,居然完虐了从小下着围棋的咸丰皇帝,心里头那个得意啊,忍不住就笑出了声,“嘻嘻,皇上,您这还不救东南角的白子呀?都要被臣妾全部吃了呢!”

    咸丰皇帝把棋盘一抹,弄乱了棋子,杏贞睁大了眼眶,张着嘴看着棋盘,我说皇帝你也棋品太差了吧?

    咸丰皇帝烦躁地说道:“今天就是下一百盘,朕也是下不过你,朕心里头记挂着湖北的事儿,心神不定,怎么下的好棋。”

    杏贞听了心里也是忐忑不安,太平军们可别改变主意啊,老子绞尽脑子才从以前看过的书里面回忆起太平局攻克武昌的过程,这洪秀全,杨秀清、常大淳老小子们可别误了老子的大事!

    不过杏贞的心脏够强大,连忙用眼神暗示安茜把点心果子摆上,然后说着别的闲话,给皇帝剥了个橙子,慢慢地宽解咸丰皇帝的紧张情绪。

    十一月十四日,湖北,武昌府。

    伴着冬天江边特有的茫茫白雾,太平军第二天的攻城又开始了,蒋琦把关照自己的老兵拖到墙垛下,免得再次受伤,一边开始指挥起青壮配合着城墙上士卒们进行反击,在墙头指挥的江南提督双福看到蒋琦这边似乎人少了点,命令亲兵派几个人上去增补一下。

    毛六无动于衷地看着身边同龄狂热的小孩子们被礌石、热油、大石头呀呀的砸下去,手里拿着那把刀,仗着自己瘦小的身躯,木然地躲着上面丢下来的大杀器,蹭蹭的往上爬,前面的小孩子们下饺子一样掉了下来,也让毛六有了机会一跃上了武昌城墙!

    毛六一跃上了城墙,一刀就砍断了一个准备拿着火油往下浇的壮丁的头,热血溅进了毛六的嘴巴,咸咸的,耳边只听到了惊慌失措的壮丁大呼小叫的转身跑开,上来的正是地方,这边上没有穿着号子的绿营!

    毛六刚刚跳下墙垛,身后的同伴们还没来得及跟上来,毛六准备靠着墙垛抵抗一会,等着身后的接应。这时候看见一个壮丁拿了一根铁尺疾步走了过来。

    蒋琦背对着城墙在指挥着壮丁搬运着守城的工具,听到了几声惊呼,转身一看看到了一个瘦小个子一刀砍断了某个倒霉壮丁的脖子,热血洒的满地都是。

    蒋琦没有多想,挥着铁尺就上去了,不就是这些人害死了自己的芸儿吗!

    蒋琦一铁尺将毛六沾满鲜血的长刀磕飞了,然后用铁尺往毛六的脖子上用力的划过,割破了毛六的气管,鲜血一下的喷了出来。

    毛六觉得自己的脑子突然变成了空白,整个人变得轻飘飘的,好像要飞了起来,他真的飞了起来,飞到了地上。

    蒋琦一脚把还未跌倒的毛六踢下了城墙。

    毛六茫然地睁大眼睛躺在武昌城下渗满了鲜血的黑泥上,在失去意识之前他最后想的是:真好,再也不会梦见那个小女孩了。

    端坐在城门楼上的常大淳看到右前方的蒋琦一脚把那个瘦小的太平逆贼踢下了城楼,赞许地点了点头,“此子倒是不错。”边上的亲随心领神会,将此人记下日后留用。

    城墙上依旧热火朝天,有人不断的倒下,有人不断的站起来,有人不断的死去,也有人不断的在死里求生。蒋琦看见自己一下子结束了一个跳上来逆贼的性命,不由得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是把他逼下去就完了,怎么他的反应这么慢,来不及抵挡就被自己割破了喉咙呢?蒋琦还在呆呆地伫立在原地,一支箭嗖的一声射过蒋琦的耳边,蒋琦回过神来,惊出了一身冷汗。

    身后的绿营兵终于赶到,补上了这个空位,一个三十多岁操着武汉话的粗鲁汉子撞了下蒋琦的肩膀,城上都是血,蒋琦险些被撞的滑倒,“行啊你小子,下手利索!把这把刀拿去,”那个汉子把被蒋琦杀了的那个瘦小逆贼丢在地上的刀塞给了蒋琦,“你配用这把刀!”蒋琦回了神,握了握手里的那把刀,似乎还有刚才那个被自己杀死的那个逆贼的体温,他来不及多想什么,转过头继续呼喝起壮丁门搬运起守城的械具。

    芸儿,杀了一个给你报仇,将来,还会有的!

    第二日的进攻无功而返,除了在城墙上炸出几个缺口外,一无所获,太平军在武昌城下丢了几百具童子军的尸体,灰溜溜的鸣金收兵了,武昌守城的士兵士气大振,高声叫喊,响声传入云霄,蒋琦也擦了擦身上的汗,疲倦的看着城外的逆军如潮水般的退去,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湖北巡抚常大淳捻须一笑,但是看到城外的太平军收兵的队伍散而不乱,笑容微微一凝。敌军军心未乱,恐怕这武昌城守的难度又要加大了,接下来几日必是血战!

    常大淳远远地望去,江上人马嘶腾,逆贼们的水师铁锁链环地稳如平地,两座浮桥像是龟山和蛇山横贯在武汉三镇旷阔的水面上,在夕阳的照映下分外巍峨,常大淳的视线越过太平军的浮桥,远远的看着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隐隐约约汉江的白浪如同白线,常大淳心里又是激动又是忐忑。

    皇上料敌先机,逆贼果然搭起浮桥,王锦绣啊王锦绣,你可千万别让老夫失望!

十四、武昌大战(六)() 
蒋琦将那个老兵抱下了城墙,在颠簸中老兵醒了过来,咳嗽了几下,看到是蒋琦抱着自己,感激开口道:“直娘贼,原来是你救了老子,不错不错,老子看你是块好料!今天这恩情我老马记下来了!将来你要是入了伍,咱们就一个马勺里头吃饭了!我欠你的命,将来必当报还!”

    蒋琦苦笑着摇了摇头,也不说话,径直把那叫老马的老兵送到了城里头被武昌知府集结起来的大夫哪里去,腰上别的那把从瘦小的逆贼手里掉下来的刀刃上还有些没有凝结的血液,欲滴未滴。

    我要你的命做什么,我谁的命都不想要,只想要我的芸儿能回来,我宁愿付出我的命。

    万寿宫,杨秀清帅帐。

    太平天国众王齐聚东王军师杨秀清的帅帐里商议军事,人人神情凝重,杨秀清看了下众王闷闷不乐的表情,笑着开了口:“各位兄弟这是怎么了?才两天而已,没攻下武昌城实属正常!没瞧见咱们围攻长沙城也围了三个多月?无妨!武昌乃湖广第一重镇,城池坚固,加上常老贼又施了坚壁清野之计,将汉口汉阳两城军民财物全一股脑儿塞进了这像乌龟壳一样的武昌城,要是三城分别固守,这必然是守不住的,如今呀,倒是要叫兄弟们多使些力气,解决这么个乌龟壳了!”

    坐在第一下手的西王萧朝贵沉吟了一会,萧朝贵生于清嘉庆末年,壮族,武宣县河马乡人。家境贫苦,到紫荆山靠种菜、耕山、烧炭艰难度日。清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派冯云山深入桂平一带传教,秘密组织革命力量。萧朝贵与好友杨秀清最早成为拜上帝会的成员。他们四处到壮、汉、瑶等各族人民中去宣传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好处,积极动员各族众参加拜上帝会。

    萧朝贵和杨秀清是好友,说话也是无所顾忌,便开口了:“军师,虽然只攻了两天而已,但我发现这武昌城防备森严,人心士气高涨,咱们攻下武昌估摸着要有点难度呀,咱们何不避开武昌城,横竖湖北富庶的府县多的是。”

    &可!武昌城虽然坚固,但其中财务无数,打下武昌城收获必然丰厚,咱们要执行之前定好,定鼎江东,割据江南的目标,这财物虽然重要,但远远不及人丁重要!武昌城内有三镇人口,咱们打下估计能收罗着三四十万人丁,有了这些人,咱们去哪里都不惧。何况常老贼居然敢藐视与我,约我会猎武昌,这口气必须出了,打下武昌城,活捉老匹夫,千刀万剐,才能出了我这口气!”

    萧朝贵思索了一下杨秀清的话,点了点头,“军师说的在理,是我鼠目寸光了!”

    &王谦虚了,传我军令,明日全力攻城,无需留着后劲,白天若是攻打不下武昌城,晚上点着火把,也要给本王烧塌武昌城的城墙!”

    &命!”

    十一月十五日,武昌城,午后。

    常禄满身盔甲地站在女墙前的烽火台上,双手拄着马刀,看着城外的太平军像蚂蚁一样似乎永远不会少的从浮桥里涌了出来,心下暗暗吃惊。

    这可是快到了日落时分了,杨逆还这么源源不断地派出贼军,莫不是想今日通宵达旦,攻下武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