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名门嫡妃 >

第235章

重生之名门嫡妃-第235章

小说: 重生之名门嫡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敬王世子,原本是要降爵承袭的,武宗皇帝心痛胞弟幼子,便索性将敬王的王爵晋成不降爵承袭,所以现在的敬王实际上是老敬王的儿子。

    也不知是不是武宗皇帝太痛惜敬王一脉,这一代的敬王只是个富贵闲人,领了太仆寺卿的职务,这个职位比起他父亲老敬王曾经掌握了大燕大半兵马的职位来说,实在是鸡肋的很。

    ps:这几章都是过渡章节,因为有后头的剧情,所以这几个出场的人物还是有点分量的,o(nn)o,有没有像是开启了新地图新boss的感觉呀。

认亲() 
婵衣恭敬的给敬王妃行礼:“叔母。”

    敬王妃让人拿了她准备好的见面礼过来,笑着递给她,“今儿是你新婚之喜,我这个做叔母的也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对儿龙凤镯你拿去顽吧。”

    婵衣接过匣子,果然是一对龙凤镯,不是不是金银也不是玉石,是用红的通透的红珊瑚一刀一刀雕刻出的花样子,镯子上头盘着的龙跟凤活灵活现,让人忍不住赞叹,真是好刀法,也不知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

    广宁王妃笑着打趣:“还说老祖宗赏的东西好,我瞧着你给的东西都快赶上老祖宗了,这可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敬王妃扑哧一笑,看着她戏言道:“你现在说我,我倒是要看看你这个做人家亲婶婶的要拿什么好东西给侄儿媳妇做见面礼!”

    广宁王妃道:“不敢,我给侄儿媳妇的也无非是些身外之物,没什么好说道的,”说着将匣子拿了过来,递给婵衣,“老三家底子薄,单靠皇上赏的那几百亩水田过活,往后人情往来可有你要算计的,我这做婶婶的是过来人,尤其是成婚之后的前几个月,须得小心。”

    婵衣听她这番话,暗暗疑惑,难不成广宁王妃是准备直接给她银票不成?

    打开匣子一看,她不由得怔愣住,还真是银票,德胜钱庄二十两一张的银票足足有几十张,大约是七八千两的样子,吓得婵衣差点将匣子打翻在地,要知道她的嫁妆银子也不过才两万两,这一匣子银票就相当于她小一半儿的压箱,她连忙推回去,“十五婶,这可使不得,这么大宗的银票,便是我们王爷也不能收”

    广宁王妃一把将她往回推的手按住,笑着道:“你还真是个实心眼儿的,我这见面礼已经够轻的了,不说别的,就说刚才敬王妃给你的那对儿红珊瑚手镯,你可知道市价是多少么?”

    她故意卖了个关子,见婵衣澄澈的眼睛看着她,才缓缓道:“往少了说能卖个几万两银子,往多了说,那可就没个准价了,你要知道这样红的通透的珊瑚,在市面上可是有价无市的,雕工就更难得了,是鲁大师成名之后的作品,世上仅存的不出十件,我这个做婶婶的可没这么大手笔,只好从银钱上头补贴你了,你不许推脱!”

    婵衣自然知道她刚才接过来的东西都十分珍奇,但这些都是长辈赐的,她不会也不可能去卖掉换银钱来用,可广宁王妃给的却是实实在在的银钱,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这跟给的物件儿又不一样。

    她一时间陷入两难。

    照理说长辈给的这些见面礼,无非是个心意,没有规定只能给什么或者只能要什么,长辈给就拿着便是,可她初来乍到,根本不清楚谁身后有什么势力。

    上一世她结交的都是勋贵那一帮子家眷,从来没有进入过宗族势力范围,所以连带着也很少关注这些人身后的背景,如今两眼一抹黑,难免会有些怵。

    敬王妃看婵衣这般为难,忍不住笑了,“我说真娘,你是要吓坏这小丫头么?动辄用这么大宗的银票甩给人家,人家还当你是做山大王的,可不是不敢接么!我看这丫头好,心眼儿实在,若给了旁人,还不立即就欢天喜地的接过去。”

    婵衣不好意思的笑了,“叔母说的是,十五婶给了我这么大宗的银票,我当真是有些不敢拿。”

    一旁看着的其他女眷也跟着笑起来,一个脸庞有些发福,看上去三四十岁的夫人走过来,挽着婵衣笑道:“你别被这个猴儿吓到了,她惯不喜欢动脑子,平日里过年过节也大多不喜欢准备什么节礼,都是直接送银子,在女眷当中有一个散财童子的绰号,你初来乍到不知道,往后多接触便明白了。”

    婵衣忍不住看她,发现这妇人长了一双好看的杏眼,穿着秋香色妆花褙子,挽着圆髻,头上用赤金做的发箍缠了好几圈儿,看上去尊贵又体面,她眨了眨眼道:“既然是长辈所赐,妾身便收下了,只是要十五婶破费了,妾身心里实在是难安。”

    广宁王妃笑着道:“你就别难安了,一会儿认亲宴完了,好好陪我打几场叶子牌就是了。”

    那夫人忍不住莞尔打趣道:“是,陪你玩会儿叶子牌,多输你几场,好让你感受感受赢牌的滋味。”

    广宁王妃脸上做出一副懊恼之色:“嫂嫂又笑话我打叶子牌的技术臭,你们不说说你们都打了多少年的牌,一点儿不让我这个新手便罢了,如今还要当着晚辈的面儿来下我的颜面,我可不依,”她一边说一边转向慈太妃,“老祖宗,您给评评理,天底下哪儿有这么当人家嫂嫂的,您可得给媳妇做主!”

    慈太妃哈哈的笑道:“你这个猴儿,说不过你嫂子便来找我做靠山,好好好,让你嫂子今儿好好的输你几场,将她身上带的银钱都赢过来,好让她知道知道你的厉害。”

    说着闹着,内室中一片和气融融。

    广宁王妃笑着给婵衣引荐那夫人,“这是你十四婶,广平王妃,”她说着睨了广平王妃一眼,“你这做婶婶的还不赶紧把见面礼拿出来,人家新媳妇都给你行了礼,没你这么小气的。”

    广平王妃笑着瞪了她一眼,“好话赖话都让你一个人说尽了,人家新娘子都不着急,你这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一边说一边将早准备好的匣子拿出来,给了婵衣,又额外给了一个大大的封红,“没什么好东西,婶婶就盼着你们两人能够琴瑟和鸣,往后相敬如宾和和美美的。”

    匣子打开,是按照真实古琴大小的比例缩小用足金打的小巧古琴,做工十分精致,琴弦根根分明,让人爱不释手。

    婵衣对她行了礼恭敬的道:“承十四婶吉言,往后妾身会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

    然后又见过了族里的二老夫人,三老夫人,婵衣见两位老夫人都慈眉善目的样子,一看就是读书人家出来的人,不仅阅历丰富,连外在的样子也看起来十分淡薄,让她忍不住想到了外祖母,不由得心生好感。

人多() 
之后婵衣又拜见了二太夫人跟三太夫人家的几个媳妇。

    二太夫人和三太夫人原是太宗皇帝的二弟跟三弟的妻子,照理说本应该称她们一声王太妃的,但因太宗皇帝在时,两个弟弟时常惹祸被言官弹劾,让太宗皇帝十分头痛,有一次两人竟然将朝中弹劾他们的官员囚禁了半月之久,气的太宗皇帝立即夺了他们的爵位,直到他们死后也没有恢复。

    不过太宗皇帝却没有累及子孙,依旧让他们的儿子降爵承了爵位,如今算起来,两个府邸中掌家的应当是孙辈了。

    二太夫人家如今降爵承的是镇国公的爵位,楚云译这个镇国公像是承袭了他祖父之风,在朝中领的是守围场的差事,整日的游手好闲,所有纨绔有的毛病他都有,生活上头十分骄奢淫逸,儿子就生了有八个,这里头嫡子占了四个,剩下的都是庶出,女儿则更多,大一些的早早的嫁了人,剩下都是年幼的,可这还仅是镇国公府的大房,加上老二楚云讯、老三楚云识两房的子女,一大家子人就委实有些人口众多了,他们又都没有被分出府去,全在镇国公府中居住,一年之中三房合在一起的开销十分的大。

    楚云译娶的是安北候卫捷的妹妹卫扬,许是有做丈夫的无能,做妻子的就得立起来,前世就听人说起过这个镇国公夫人的铁手腕,偌大的镇国公府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如今再见,却发觉她脸上有遮掩不住的倦意。

    按族里的辈分,婵衣要叫镇国公夫人卫氏一声婶婶,但婵衣一见到卫氏那张与皇后及其肖似的面庞,心里就十分排斥。

    倒是卫氏淡淡一笑,不仅送了一支金步摇给她,还拉着她的手亲热的道:“过几日立秋,我们家养的秋菊恰好要开了,虽比不上毓秀园的景致,但在宗室营里头也是出了名的,你有功夫就来府上做客,肥美的蟹子跟菊花酒管够!”

    婵衣抿嘴一笑,显得有几分羞怯,她不信卫氏如同表现出的这般和善,镇国公府定然是个龙潭虎穴,轻易去不得。

    见她没有一口应下来,卫氏只是转过头笑着跟其他夫人说:“这孩子真是老实。”

    反倒是卫氏的大儿媳妇梁氏板着一张脸,也不知是心情不好还是怎么,看了看卫氏,再看了看婵衣,伸手拿出一个封红来递给她,“这是我这个嫂子给你的封红,新婚大喜。”

    就连话都是淡淡的,本就不算娇俏的脸蛋又黑了一半儿,让人不知道是哪儿得罪了她。

    婵衣却心中一哂,梁氏的闺名是梁雪梅,当今首辅梁阁老梁行庸的嫡长女,却跟梁文栋不是一个生母。

    因为梁雪梅的生母在生她的时候难产,亏损了身子,撑了三年才撒手人寰,梁行庸为了延续两家之好,便娶了她的妹妹做继室,梁雪梅在娘家就娇纵惯了,嫁到夫家,跟卫氏一直不对付,加上卫氏的娘家已经倒台,她更加不会将卫氏这个婆母放在眼里,而听楚少渊说起梁家现在的情况,梁氏这样对卫氏也能够理解,毕竟被卫斓月祸害的梁文栋可是她嫡亲的弟弟,虽然不是一个生母,但感情好的跟寻常亲姐弟无异。

    而像她们这些同辈份的,原则上是不用给见面礼的,梁氏给了也不是什么错处,婵衣笑着道了声谢,收了下来。

    然后二媳妇王氏,三媳妇郭氏,四媳妇窦氏,都各给了她一个封红。

    接下来是二房楚云讯的妻子杨氏,跟三房楚云识的妻子闵氏则是各给了她一套金银头面,看着不打眼但很实在,可以融了之后打成钗环样式打赏下人。

    然后又拜见三太夫人家中的女眷,照理说三太夫人跟二太夫人作为妯娌,两人处境又都差不多,但相比之下还是三太夫人家的情况要好一些,虽然作为辅国公的楚云诀却没有什么大的建树,但他的后宅却要比楚云译的子女少了一多半儿,只是他的兄弟有五个,老二楚云诺,老三楚云谧,老四楚云谨,老五楚云谙,都没有分出府去,一家子全靠着作为辅国公的这点俸禄过活,外头看着花团锦簇,但实际上却是捉襟见肘。

    值得一提的是辅国公夫人苏氏,她是广平王妃的姑母,再往几十年前数,她是那时候名震大燕的美人,虽然说如今上了年纪,但还是能够看出当年的风姿绰约。

    苏氏笑得很和善,她给婵衣准备的是一副璎珞,用轻巧的蓝宝石做成的,面儿也十分的光滑,看上去就是好东西,虽然比不得前几个王妃送的那样贵重,但看上去就是下了心思的。

    婵衣笑着给她行礼,送上自己的见面礼。

    苏氏的长子楚少伦比楚少渊还要小一岁,所以还没有成婚,倒是定了陆尚书家嫡女陆妍贞,就是婵衣族里婶婶小何氏的姐姐大何氏的女儿,她曾经在家中见过一面,那个姑娘的教养十分的好,当时母亲都忍不住想要给二哥哥说亲了,奈何门第相差有些大,父亲的官职比陆尚书低了好多,无奈之下才作罢。

    然后她又给二房楚云诺的妻子韦氏,三房楚云谧的妻子王氏,四房楚云谨的妻子张氏,五房楚云谙的妻子沈氏敬了茶,收了礼。

    辅国公的二房跟三房都不太显,只有四房跟五房还能跟长房相较一二,四房夫人张氏是威武侯张畅的嫡妹,五房夫人沈氏则是兵部尚书沈葳的嫡妹,两人跟苏氏这个长房夫人相处的也是面儿上合,私底下却是谁也不服谁,恨不得压下对方一头,显出自个儿来才行。

    婵衣敬茶敬的手酸痛,不由得感叹一声,宗室营果真是人口众多,让人应接不暇。

    通常礼收完了,再抬头就换了一个人,连刚才那个人的脸都没瞧仔细,就又要重新记了,她苦不堪言,嫁给宗室子弟就是这点不好,虽说皇子成亲之后,并不是必须要给这么多人敬茶,但楚少渊在宫外养了多年,皇帝怕他认不全宗室族人,所以就干脆在他成婚之后让他来一趟宗室营。

    一来是彰显皇帝对宗室族人的重视,二来也是不想楚少渊往后遇见这些长辈却不认得。

    她不由得想,也不知楚少渊那头会不会像她这般的焦头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