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

第61章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第61章

小说: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婶子吸了下鼻子,眼睛有些发红:“俺们是遇到贵人了!等孩子他爹的腿好了,俺们家的日子和过去比,那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赵家人在西面的屋子,吃着诚意十足的饺子;宋子安则在东面的屋子,跟家人讲述着今天在火车站遇到韩金花的事儿。

    宋奶奶不加遮掩地说:“这个人着实让人厌烦,她做不到的事情,总想着把我推到前面,替她解决!我都不知道,她哪里来的自信,我是她什么人,不管她是对是错,都要无条件地帮她!”

第一百二十四章 桃花债() 
求票、求票啦~

    ~~~~~~~~

    不过,宋奶奶的神情马上又变得有些古怪:“子安,你是说,她背着一个挺重的大袋子?”

    宋子安点点头。

    宋奶奶嘘了口气:“不过,她真是应了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程教授是个专情的人,心里一直都思念着他的亡妻,听说,这么多年他们都是分床而眠。所以,就一直不肯与韩金花扯结婚证,他跟劝过他的人明确说过,他的妻子只能是一人,他绝不容忍任何女人替代他的爱人!”

    宋依依睁大了眼睛:“也就是说,程教授与韩金花并不是合法夫妻!他们一直都没有领取结婚证!”

    宋奶奶揉了下她的五号头:“依依猜的都对,事实就是这样的!所以,韩金花的户口就一直没有迁出来,还是农村户口。她背的应该是她自己的口粮!”

    宋爷爷也不喜韩金花的为人:“是的,院里人都知道,她每年都要回去,把她的口粮背回来。程教授父子俩都是文弱书生,根本干不了体力活。所以,最开始,她每年都要自己背上两回,才能把自己的口粮全部倒动过来。”

    “后来,韩金花心疼火车票钱,就把口粮全部换成细粮,这样就能一次都给背过来了。”

    宋子安纳闷地问:“她不会把口粮卖了,拿着钱回来,不是更方便吗?”

    宋奶奶笑呵呵地看了孙子一眼:“韩金花非常节省,算计到了骨子里。她要在当地卖粮,根本卖不出好价钱。子安,你想想,那里家家都是一样的口粮,村里人知道韩金花跟着程教授一直在沈市生活,他们其实更希望她能把口粮白送给自己,或者是用低价买回来。”

    “可是,韩金花哪里舍得,她顶多是在十里八村,找人换了细粮,背回来。”

    宋依依和宋子安对韩金花的事情,并不同情,脚上的泡都是自己走的!

    宋泽珉突然开口告诫着儿子:“子安,以后离那个程茵茵远些。虽然她和韩金花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在这样的后奶身边长大,怕会有样学样!”

    宋子安一愣,随后羞得满脸通红。

    宋依依嘿嘿笑着,围着自己的哥哥转了一圈,晃着脑袋说道:“我仔细看了看,面前确实是一名翩翩美少年!哥,你以后真得远离那些心术不正或者麻烦的女人,要真是不小心惹了什么桃花债,到时谁都帮不了你哦!”

    宋奶奶“啪”地轻拍了一下孙女的肩膀,笑骂道:“你这个调皮鬼,有这么说哥哥的嘛!”

    宋子安却从妹妹的言语中,听出了告诫,想想蔡春华,再想想韩金花,他可不愿意招惹上这样变态的女人。

    宋依依见宋子安听出的她话里的意思,对于哥哥的聪明和悟性,还是挺满意的。

    她收起笑容,认真地交待着:“爷爷、奶奶,我明天,就开始给赵叔治腿。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最多半年的时间,他就能痊愈。”

    宋爷爷欣慰地说:“那就好!赵老根是个好人,我看着好人受罪,总是于心不忍!更可况,他和家人还帮助过我和你奶奶。”

    西面的屋子里,赵老根一家吃得满口留香,嘴角挂油。

    宋依依知道他们的饭量大,用的是家里的深底大盘子,装的饺子都冒着尖。

    赵二彪拍拍自己的肚皮:“昨天一顿一张饼,虽然俺娘烙的挺好吃,可是还是依依姐包的饺子更好吃!”

    赵婶子哼了一声:“馅是一大团子的肉,皮是白面的,能不好吃嘛!哦,俺不是说依依的手艺不好,俺是说人家做的饭,那是真实在,料也放得足!”

    赵老根连连附和着:“是哈!是哈!俺一开始听宋叔说,能帮俺治好腿,俺就觉得是在做梦。但是,俺实在不想放过这个希望,俺还带着你们千里迢迢地来了,说真的,俺心里一直都不托底!”

    “现在,俺不知怎么回事,就踏实了,认定了这不是梦,是真实的!”

    赵二彪睁大了眼睛,自以为发现了答案:“爹,一定是你吃了这饺子的缘故!”

    赵大彪呵呵笑出了声:“傻小弟,爹是终于时来运转了,彻底摆脱了以前的霉运!”

    第二天一早,宋子安和宋依依走出屋子晨练。

    赵大彪和赵二彪兄弟二人,已经扫好了院子,正在院子里大眼瞪小眼地站着呢。

    一见有人出来,二人立时跑过来打招呼:“要挑水吗?俺们不知道水桶在哪?”

    宋依依知道他们努力回报的心思,就指指正房最东面的屋子:“那里是厨房,水桶、扁担都在里面。现在不用挑,缸里的水都是满的。”

    “你们屋子的外屋地也有水缸、水壶,平时在炉子上就可以烧热水喝。”

    早已起身的赵婶子,神清气爽地走出屋子:“俺们都看到了,还有洗脸盆,香皂、牙缸、牙刷、木梳、蛤蜊油,准备得真全!”

    她咽下了想要道谢的话,昨晚自己男人和儿子都说,人家的好意不要拒绝,自己心里有本帐,欠下的人情一笔一笔记好,以后加倍偿还就是。

    赵婶子真心实意地说:“依依,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用起这么早,以后早饭就俺来做吧。”

    宋依依并不推脱,既然赵家人要在这里住至少三个月,她总要给他们找到各自的位子,以安其心:“赵婶子,那以后就要麻烦你了,我早上可以多赖一会儿,再起来。”

    宋爷爷、宋奶奶岁数大了,本来就觉少,院子里再有动静,他们也就醒了。

    走出屋子的宋奶奶接言道:“老根媳妇,跟我来,先弄炉子,再去厨房。”

    宋依依喊了声:“奶奶,今天的早饭不要做了,我和哥哥出去跑步,顺便买大果子和豆浆回来。”

    宋子安闻言,很配合地进厨房。拿了二个盆和二只暖水瓶出来。

    宋依依在院子里,正逗着赵二彪:“一会儿,跟我们一起跑步,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免得你哪天出去,找不回家。”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话() 
求订阅、求月票,加油喂~

    ~~~~~~~~

    赵二彪挠挠锅盖头:“俺听依依姐的,出去熟悉环境。可是,俺还没干活呢?”

    宋依依扫了赵大彪一眼:“这里没有什么力气活,除了水缸里没水了,挑些水;劈材没有了,劈些废木头;每天定时去倒垃圾。”

    “你们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照顾好赵叔!其他的都不用顾及太多。”

    赵大彪接过宋子安手里的两只暖水瓶,也不说什么,拉着弟弟,跟在宋子安和宋依依后面,出了院子。

    跑步对于赵大彪和赵二彪兄弟俩,那是小菜一碟,他们轻松地跟着宋子安和宋依依二人,边跑边听着宋子安对周围环境的介绍。

    赵大彪的方向感很强,他用心地记着周边的街道名称,以及粮店、副食商店、公共汽车站的位置,这一圈下来,已经掌握了周边环境。

    四人来到国营早餐店,站了个不长的排,买了四斤大果子和两暖水瓶的豆浆。

    赵大彪看着前面的人,都是买半斤,顶多一斤大果子,他以为这是因为他们来了,为了招待他们才买的这么多。他拽拽宋子安的衣袖,有些不安地说:“子安,你买的太多了,买一斤就够了。回去让俺娘蒸些馒头,俺带过来一袋子面粉哩。”

    宋子安当时接站的时候,就猜测他们带粮食过来了。他从赵老根手里接过来的那袋子,就觉得里面是粮食,现在看来,赵大彪背着的应该就是面粉了。

    宋子安这段时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他越发觉得赤诚简单之人的可贵。所以,他对赵大彪这些直白的言行并不排斥:“大彪,我们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买二斤大果子和一暖水瓶的豆浆。现在家里多了四个人,多买一些,很正常的。”

    前面正在整理套袖的老大娘,实在听不下去了,猛地转过身,语重心长地说:“你是哪家孩子,怎么可以说大话骗人?”

    她看到俊朗的宋子安,眼里闪过惊讶,但还是接着忆苦思甜:“你这个年纪,可能对小时候的三年自然灾害没有印象了!”

    “那时候,北边的熊国撕毁合约,撤回支援我们的专家,还限期让我们还债!可以说,当时,我们的国家是内外交困。”

    老大娘的脸上满是自豪:“但是,我们华夏国岂是任人宰割的!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勒紧裤腰带,硬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还清了债务!”

    “节约是我们的美德!诚实更是我们的传统!小伙子哈,为了面子,说大话、谎话,可不好。”

    “现在,我们每家生活都是精打细算的!比如我家,大人、小孩,都爱吃大果子。为了解馋,一个月买一次,一次买个半斤,最多一斤,家里人每人能吃上一、二根。”

    “据我所知,像我家这样的,都算条件好的。还有不少人家,就买三两,只给孩子吃。”

    宋依依看着自己的哥哥,非常无奈地站在那里。虽然这个老大娘没有恶意,但她却做不到看着哥哥被误会。

    宋依依拎着一只暖水瓶,上前两步,直接挡在宋子安的前面,微笑地看着,仍然意犹未尽要再说下去的老大娘:“这位老大娘,我们家人都不会说大话、说谎话!因为诚实有信用,是我和哥哥从小,就被长辈要求的!”

    “您刚才说的小伙子,就是我哥哥,他没有说大话,他说的都是实话!”

    老大娘看着宋依依的眼神,从惊艳变成了迟疑。

    宋依依可不想,与这种一张口就是一套大道理的人耗着,回过身,看着宋子安:“我们回家吧,不然家里人该等急了!”

    宋子安接收到妹妹传递的信息,他马上应道:“是啊,耽误太长时间了,我们这就走!”

    四个人转身就要朝店门走。

    没想到,一个坐在店里吃早餐的青年人,突然站起来,一下子挡在他们面前:“你是宋子安吗?”

    宋子安愣了一下,他看着面前这人陌生得很。

    青年人好像知道他认不出自己似的,接着说:“我家就是在你爷爷家东面紧挨着的那一家,姓白。”

    “本来,你们家前些日子搬来,我爷爷就想拜访来着,结果那天听到你家人说,家里有病人,这段时间闭门谢客,才没去的!”

    宋子安恍然:“哦,白爷爷呀。你是白爷爷的大孙子?”

    青年人笑笑:“对,我叫白寅刚,在冶炼厂上班。我看着你长的像宋叔,冒蒙认的,没想到真是!”

    宋子安还能记起小时候,那个个头不高,长着圆脸,成天找爷爷下象棋的白爷爷。可以说,宋家和白家的关系一直不错,遂叫了一声:“白大哥!”

    他们正寒暄着,那个被宋子安甩在后面的老大娘,仔细看着他们几个人的背影,突然眼睛一亮,小跑了几步,站在白寅刚的旁边,面对着宋子安和宋依依,大声说道:“这二个小伙子和你们是亲戚吧?既然你们家的条件那么好,连大果子都可以随便吃,怎么还让他们穿带补丁的衣服!”

    她一副较真的模样:“一看他们就知道是农村来的,条件不好!正因为这样,你们更要有同情心哈,怎么能自己穿好衣服,而让他们穿成这个样子?”

    白寅刚本来打个招呼,就要上班的,可是现在被人给横插一杠子,有些不快。可是,这个老太太,他也惹不起,就帮着宋子安他们打岔:“刘大娘,您来买大果子哈。今天,这果子炸得好,吃着也好吃。”

    刘大娘斜了他一眼,嗯了一声,就接着自己刚才的话茬说:“你们想想,我说的是不是这个理?工人、农民都是无产阶级,都是国家的主人,你们可不能瞧不起人!”

    赵大彪实在听不下去了,端着一盆散发着香气的大果子,上前两步,站到宋子安旁边,反驳道:“老大娘,你误会了,宋爷爷一家子对俺们都非常好,从来没有瞧不起俺们!这衣服除了有一块不大的补丁,还有什么问题?干干净净的,我们穿着也算精神。”

第一百二十六章 赶劲() 
“你刚才不是说节约是美德吗?俺们总不能衣服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