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

第315章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第315章

小说: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让我们放心,说在学校里吃得饱、睡得好,正在天天进步。”

    “可是,我从他的轻描淡写中看出来了,就是什么军训的成绩和体能测试的成绩要是不合格,就会被打回原籍,那里的孩子一定都挺紧张、挺累的!”

    宋奶奶想到了宋子安,也是一脸的心疼:“可不是,子安在信里说什么负重五公里越野挺有意思的。”

    “什么踢正步居然还要分解动作,就是让你一条腿踢到最高位时,静止好几分钟。”

    “他是当趣闻写给我们,可是我就笨理儿想,我们一条腿保持那个高度笔直地站好几分钟得多累啊!”

    “还有什么军体拳对练,哪个人要是被打倒在地了,还得被教官批评,说你哪个动作不到位……”

    刘妈妈连菜都有些吃不下了:“这些国瑞都没写过,也不知道他能不能应付?”

    大丫、二丫虽然听着,但因为她们就住在部队的大院,对于士兵们的日常训练项目太熟悉不过了,所以丝毫不觉得有多难。

    刘大娘更是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很简单的,不要说他们小伙子,就是我都没问题!”

    宋依依看了两眼心有戚戚焉的刘妈妈和宋奶奶,劝道:“军校里也不是一下子就让人达到标准的,会对所有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然后再考核,基本上都能合格的。”

    “不信你们问问,有谁家的孩子本来已经考上军校了,然后因为前期训练、考核不合格,被送回家的。”

    刘妈妈想想是这么回事,就舒了口气。

    宋奶奶早在接到宋子安的书信时,宋泽珉就给她解释这些项目是什么样的强度,她知道宋子安肯定是没问题的,只不过有些心疼而已。

    这话一歪到孙子身上,她就忘了提安静的事情了。

    一顿饭热热闹闹地吃完了,柳老太太带着她儿媳,拿着宋奶奶特意给柳英留的饭菜回了家。

    老丁媳妇同样拿着一份留给老丁的饭菜,带着伍营长媳妇和大丫、二丫回了家。

    李立宏夫妻俩帮着宋依依和庄墨象收拾了桌面,洗完了碗筷,本想和宋泽珉再唠会嗑,却见刘家人都没走,与宋爷爷、宋泽珉坐在屋子里,显然是有事要说,两人非常识趣地离开了。

    白家大儿媳很快回来,把礼物往正从厨房出来的宋依依手里一放:“依依,我看着刘老爷子好像有话要单独说,就不进去打扰了。”

    “跟你爸说一声,我和老白、公公都祝他以后工作顺利。”

    宋依依送走了白婶,先把手里的礼物放在宋泽珉的屋子里,还不忘和庄墨象调侃着:“你看白家送的也是钢笔!”

    “不会刘家送的还是钢笔吧?那爸爸至少十年之内不用买钢笔了。无论是丁家送的派克金笔,还是白家送的英雄100金笔,用着精心些,都可以用半辈子了。”

    庄墨象“看”了眼笔盒里的14K英雄100金笔说道:“英雄笔可是我们国家脍炙人口的好钢笔,就是在世界好钢笔中也排得上号!”

    宋依依对于庄墨象的高度评价是赞同的。

    一九五八年,英雄钢笔厂的职工们,以其当时名闻遐迩的实干创新精神掀起了“英雄”赶超“派克”的热潮。

    通过全厂职工的技术攻关,最终实现了赶超“派克”的目标,并诞生了“英雄100型”这支拳头产品,畅销几十年,经久不衰!

    也正是在这一赶超世界先进的过程中,激发了职工的荣誉感,形成了“虚心好学、实干创新、不断赶超、为国争光”的英雄精神。

    在之后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积极应对市场竞争,不断创新,英雄人始终精心维护和发展着这个民族品牌!

    更值得一提的是,从华夏国重新走进国际社会之后,外交官员在签订每份国际条约、协议时,使用的都是英雄钢笔,把它完美地展现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

第六百六十章 应下() 
两人说着话就进了宋爷爷的屋子。

    屋子里除了刘家人,还有宋爷爷、宋泽珉和伍营长。

    宋奶奶刚才想起柳老太太临走之前,让她过去一趟,想跟她说说柳英对象的具体情况,让她帮着参谋参谋。

    宋奶奶知道自己即使坐在这里,也只是陪客而已,其实主要谈事情的还是宋刘两家的男人。所以,她悄声和刘大娘说了柳老太太的事情,就暂时离开了。

    刘大娘要不是关心着自己的孙子,就跟着一起去了。

    她最是热心肠,以前经常帮着别人家调解家事,只不过好多时候都没能达到自己预想的效果。

    宋依依进来的时候,刘家大儿子正跟宋泽珉说着自己的拜托:“泽珉,你在京城安顿下来之后,麻烦你帮我照顾一下家瑞。”

    “他如果有休假,可不可以去你那,你给他做点好吃的?”

    马上又补充道:“所有的花销都由我来出……要不我现在就预付一些吧。”

    刘大娘和刘妈妈全都看着宋泽珉,虽然觉得这不算多难的事儿,他应该能够答应,但在宋泽珉没点头之前,她们还是有点紧张的。

    宋泽珉立刻答复了他们:“没问题,如果家瑞可以外出休假,就让他过我这儿来。”

    “你怎么跟他说这事,写信吗?”

    刘家大儿子点点头,他家现在和儿子的联系方式就剩下通信了。

    他的舅舅知道刘家瑞考取了京城的军校,就非常自豪地跟那所学校的校长打招呼,让严格要求刘家瑞,不搞任何特殊化,多多锤炼他。

    所以,他们没办法往学校打电话找刘家瑞,这样岂不是违背了他舅舅很好的初衷。

    宋泽珉又接着说:“家瑞来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你不要跟我提钱!”

    “吃顿饭的钱,我还出得起。毕竟我是家瑞的长辈,请他吃几顿饭再正常不过了。”

    刘革新看宋泽珉确实不是做样子假意推脱,就说道:“行,我们之间不提钱。”

    “你若有什么事,也要如我们这般直接说,我家自然是能帮就帮。”

    刘革新的这句话可不是客套话,是他送出的承诺。一方面是答谢宋泽珉以后对孙子的照顾,另一方面也是他非常看好宋泽珉,觉得他运气好、能干有才华,这次去不出意外就应该是宋泽珉真正的事业起步阶段。

    自己儿子和宋泽珉同级别,做的时间比他还长,可是也没抓住这个机会。

    当然他不得不承认,这次机会也不会是那么好抓的,省里去参会的人员哪个不想进京,但是都没有如愿。

    后来,他听有个关系跟他不错的人说,宋泽珉的头脑他们根本比不了,提出来的办法不光他们,就是其他省份的人也都没有想到的。

    刘革新这次亲自前来,就是为了交好宋泽珉。

    刘家瑞在军校得念上四年,他和儿子都明白要鼓励孩子力争上游,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努力走好!

    但在生活上,就连他那一直支持孙子考军校的老伴,也心疼着。做为爷爷的他也希望孙子能够吃好,身体棒棒的。

    但他们家不在京城,也没有亲戚在京城,想着从这方面就近照顾孙子,根本办不到。

    这次,碰巧宋泽珉过去京城,刘家瑞还一直非常崇拜他,刘革新这才厚着脸皮来求人。

    不过,想到来而不往非礼也!心下就是一松,觉得可以通过孙子,一直保持着跟宋泽珉的联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他才真心实意地说出自家的承诺。

    宋泽珉本就是要引荐小伍子,一听这话,马上就说道:“刘叔,我还真有件事情麻烦您。”

    看到刘革新因自己毫无犹豫的相求有些惊讶的表情,只是笑笑,一指身旁的伍营长:“这是我战友,正营级,他刚刚提交了转业申请。”

    “您也知道对于从部队里出来的转业干部如果能干份与原来内容相似的工作,不光能很快融入到地方,而且还能做出些成绩来。”

    “我想向您推荐他,不知道市局里有没有岗位可以接收他?”

    刘革新立刻就明白了,能够让宋泽珉开口求他,就说明这人和宋泽珉的关系非常好。正营级,也许以前是他的直系下级吧。

    刘革新不担心这人的能力,既然宋泽珉能够这么正大光明地提出来,可见他认为这个人可以胜任公安的工作。

    于是,看了眼伍营长,朝他笑笑。

    伍营长顿时有些紧张,他虽然不害怕,但毕竟是关系到自己转业后能不能留在沈市、能不能做上自己比较擅长工作的。

    可是,他只说了一句:“您好!”

    还没开始自我介绍,就听刘革新说道:“可以,泽珉推荐的人,人品和能力我都放心,等明天我回局里查看一下哪个位子空着,再跟你联系。”

    宋泽珉有些不好意思,人家马上应下了,自己这还不能接着:“刘叔,明天一早我就启程了,要不我把师部的电话留给您?”

    刘革新哈哈一笑:“行,你放心走吧。”

    宋泽珉真心感谢:“谢谢刘叔!”

    一直未曾开口的宋爷爷插言道:“确实得谢,等这事定下来,我请老刘好好吃一顿。”

    “你不知道,泽珉受伤在床上动不了的时候,都是小伍子为我们家忙前忙后,帮了我们许多。所以,就是泽珉不开口,我也得厚颜相求……”

    刘家人立刻明白了,为何宋泽珉会马上张口相求,并非是因为答应了照顾刘家瑞,而觉得以此交换人情,而是小伍子曾经帮助过他家。

    如此一来,他们更加觉得宋泽珉是个可交的人,是个你对我一个好,我会双倍偿还的人!

    宋依依听到他们的心声,不由腹诽道:“爸爸是重情重义,但也不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地去帮助别人!偿还多少、怎么偿还,都是经过他考虑过的,是绝对不会把自己都搭进去的!”

    刘革新更加爽快:“行啊,我等着宋老弟请客!”说着,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儿子。

第六百六十一章 放松() 
刘家大儿子马上从衣兜里拿出一只长条形盒子,递给宋泽珉:“送给泽珉一支钢笔,希望你到京城之后的工作顺顺利利!”

    宋泽珉当即接了过来,表示了感谢。

    宋依依的嘴角不由抽了一下,还真让自己言中了,各家邻居除了柳老太太送的鸡蛋、李师兄送的肉菜,其他人全部送的都是钢笔。

    其实,宋依依完全能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非年非节送吃喝的东西就显得太俗。

    尤其宋泽珉现在得到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工作调动,所以凡是在工作单位有个一官半职的人,都会想到送个能够让他在工作上或者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使用的礼物为好!

    如果送生活用品,他们又不知道宋泽珉的喜好。因此送个最保险的、还能拿得出手的就是钢笔了。一只好钢笔,尤其是一只金笔,既实用又价格不菲,完全是送给此时的宋泽珉最合时宜的礼物。

    刘家人走了,伍营长有些激动,拉着宋泽珉请教他如果真的能够转业到公安局,应该怎样去开展工作。

    宋依依则交代了一声,就和庄墨象一起去买冷面。

    沈市有一处朝鲜族聚居的地区,被当地人称为“西塔”,与沈市真正的西塔比邻而居。

    沈市做为一座历史古城,尤其在清代初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当时的清太宗皇太极下令在盛京城外东、南、西、北建造四座塔寺,分别为东塔永光寺、南塔广慈寺、西塔延寿寺、北塔**寺。

    四座塔寺象征四大金刚威镇四方,护国安民,护佑国无祲灾、五福齐来。

    宋奶奶就曾悄悄跟孙女说,不知道沈市是因为有前皇宫的龙气在,还是因为这四塔真的威力无比,这里确实是少灾少难。

    庄墨象停下车,和宋依依进到商店里。

    宋依依走过卖朝鲜族衣服的柜台,特意瞟了一眼,这颜色真鲜艳,大红、翠绿、艳粉、鹅黄、大紫、湖蓝,即使现在的人们穿的衣服已经脱离了过去的老三色,但仍是没有这些衣服的配色鲜艳大胆。

    又走过了几个卖生活用品的柜台,宋依依在一溜的食品柜台里居然看到了打糕。

    打糕和冷面一样,都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

    打糕因为它是将糯米放到槽子里或者石板上用木棰砸打制成,故此得名。

    朝鲜族的人们每逢年节、老人寿诞、小孩生日、结婚庆典等重大喜庆的日子,都会做打糕,它是喜庆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

    节日送礼尤其是送给娘家的礼物中更不能缺少打糕,因为出嫁的女儿为父母做打糕包含着诚心、爱心和孝心。

    宋依依看到柜台里的打糕有两种,一种是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