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

第206章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第206章

小说: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已气急的冯德萱,忽地想起刚才,宋依依淡定的样子,她心里的火瞬间降了下来,马上松开手,还特意往后退了两步:“打人?我还嫌脏了手呢!”

    “我就想不明白了,你这是什么居心!你一口一个我们是同学,可是怎么不见,你做同学该做的事儿呢!”

    彭秋艳同样非常激动:“我还不是关心宋依依,怕她出事儿吗?”

    冯德萱直觉地顶了回去:“她会出什么事儿,回个家会出什么事儿!你不会看到,邓欣和苏明出去吃饭,出事了。就盼着宋依依也出事吧?”

    彭秋艳连忙看向尤善来:“尤老师,我可不会这么想!冯德萱这是乱说话!”

    话音刚落,上课的铃声响了。

    尤善来走上讲台:“你们俩不用再说了。我希望我们班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有分歧不怕,拿出来解决了就好。”

    “彭秋艳同学,我可以明确告诉你,宋依依在京城有亲人,在我这里是有登记的,所以你不用再担心了。”

    “冯德萱同学,你也看到了,你和彭秋艳同学争论的问题,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所以准备上课吧。”

    尤善来的话儿,让人听不出,他对于这两个人的看法,彭秋艳松了口气,坐下来,准备上课。

    冯德萱对于这样不清不楚的话儿,也不在意,只要导员知道,宋依依在京城有亲人就行,免得以为宋依依欺骗学校和老师呢。

    宋依依把出校的批条,交给了门卫,顺顺利利地出校了。

    今天下午没课,她只要在晚上熄灯前回校,就可以。

    宋依依一路走得轻快,这算偷得半日闲吧!

    她其实早就发现,自己是那种比较散漫的人,并不喜欢太多的约束。但是现在,正在读大学的她,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做五好青年。

    宋依依敲开院门,罗晋桓倒是有些惊讶:“依依,怎么回家了?”

    宋依依笑嘻嘻地,给罗晋桓讲了,庄墨象帮她请了几天假,要陪她去吃好吃的事儿。当然还顺便提了姬甘草,过几天要来家里的消息。

    宋依依看到,罗晋桓身上穿着套正装,而不是平时在家穿的家居服:“师父,您是要出门吗?”

    罗晋桓脸上露出一丝期待:“过几天,要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了!我这几天,提前去看看准备情况。”

    “虽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我真是关心这件事情!”

    宋依依明白罗晋桓的想法:“好啊,师父,您去忙您的,但是到了饭点,别忘了吃饭,不然对身体不好。”

    罗晋桓应下之后,就听到外面又响起了敲门声:“依依,车来了,我先走了。你去外面要注意安全呐!”

    宋依依把罗晋桓送到大门口,看着他上了轿车,才回身关好大门。

    想了想,她还是按照上次,庄墨象留给她的电话号码,打了个电话。别到了中午,他再去学校门口等她。

    电话响了好多声,宋依依都以为没人接听了,刚要放下话筒,这时却被人接通了。

    “喂!”一声略为低沉且清冷的声音,传入宋依依的耳朵。

    宋依依立时撅起了嘴:“怎么这么慢,才接电话?”

    “依依!”声音早已没了刚才的清冷,惊喜地说道:“你在哪里?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是不是想我了?”

    听到最后一句,宋依依睁大了眼睛,这人怎么这样不害臊!

    拿着话筒的庄墨象,没有等到回话,担心宋依依生气,只得把话儿圆回来:“刚才电话响时,我没在屋里。”

    “依依,你现在在学校吗?等你下了课,就去学校门口,我在那里等你。”

    宋依依这才说道:“我现在在家。导员来告诉我准假时,姬教授在旁边,他以为我师父有事儿呢,就让我提前回来了。”

    “在家等着,我这就过去。”

    宋依依听到“咔嚓”一声,电话就挂断了,她看了眼手中的话筒,嘟囔着:“来这么早干啥,也没到饭点呀。”

    然后,利索地放好话筒,宋依依就回自己屋子,捣弄起宋泽珉临走前,留给她的药材来。

    她开学前,就准备制些外伤药,给哥哥、三哥还有白峰哥。他们平时除了文化、理论课,就要进行各种训练,万一刮着、碰着,就用得上了。

    因为前天晚上,宋依依就已经把药材炮制好了,现在制起来,快了许多。

    庄墨象所在的“青龙山”,比京郊还要远些,所以,虽然他一路快车,到了宋依依这里,还是用了一个钟头。

    这时,宋依依已经封好了三瓶外用药,放在柜子里了。

    听到敲门声,宋依依探出精神力,看到大门外站着的正是庄墨象。就一边往外走,一边想,是不是也为他制些外伤药呢,毕竟总出任务。

    打开大门,庄墨象没进来,而是说道:“依依,今天我们就去津市吃津菜吧,时间够用。”

    宋依依觉得此事可行,直接回身锁好了大门,坐上车。

    庄墨象对于宋依依的高度配合,非常高兴。

    等车上了大道,就商量道:“登瀛楼、红旗饭庄、马记仁义馆、燕春楼都是津市的老字号,我们找时间,一家一家去吃它们的特色菜。”

第四百二十四章 吃煎饼馃子听相声() 
宋依依当然知道这几家饭馆,在老津市人心中的地位:“那今天去哪家?”

    庄墨象想了一下:“要不我们午饭和晚饭都在津市吃,不是熄灯前回学校,就可以吗?”

    宋依依愉快地答应着:“好呀!那就先去登瀛楼和红旗饭庄吧。”

    宋依依和庄墨象进到登瀛楼时,已过正午时分,但饭馆的生意依然火爆。

    宋依依没想到服务员,直接把他们带到了,楼上的一间雅致的小包房里。

    等二人点好了菜,服务员离开后,宋依依笑着说:“我还以为要等位呢,没想到你这么细心,事先订好了包房!”

    庄墨象听着这明显夸奖的话儿,倒是矜持了:“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以后会再接再励……”

    宋依依却风马牛不相及地问道:“你们队里,发什么样的外伤药啊?”

    庄墨象把自己的看法,如实说了出来:“都是队医自己配的。比一般的能好些,但作用也不是那么可心。”

    宋依依用手托着下巴,看了眼新上的茶水,垂下眼帘:“我这几天,给你配些外伤药,不一定比你们队里的好,但是平常的跌打损伤,还是有效的。”

    半晌没有回应,宋依依抬起眼,却发现庄墨象咧着嘴,正在那里看着自己,无声地傻笑呢!

    宋依依担心他,把药效想得太好:“我可事先说明,那可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只能算是中等的外伤药。”

    庄墨象的表情,终于恢复了正常。但是说出的话,却还是荡漾不已:“不管药效如何,你这么关心我,都让我感觉到幸福无比!”

    好在接下来,服务不停地端上来一盘又一盘的菜肴,才拯救了宋依依越来越薄的脸皮。

    美食当前,宋依依马上表现出来了,强劲的战斗力。

    登瀛楼的头牌菜就是醋椒鱼,也叫糟熘活鱼。

    宋依依直接下筷,夹了一块鱼肉,放进嘴里。鱼肉鲜嫩,和着醋椒带出来的乳白色汤汁,让人立时感到了它的鲜、咸美味!

    等到鱼肉经过嗓子,使得咽喉部都透着酸香;最后,胡椒的微辣从食道,一路扩散开来,舒服得宋依依微微眯上了眼睛。

    庄墨象的服务相当到位,他马上在宋依依空了的食碟里,补上了一大块鱼肉。随后,自己也夹了一块,只不过比之前的那块略小些。

    宋依依的胃口被这道醋椒鱼,完全打开了。

    炸烹虾球、金牌香酥鸡、烩乌鱼蛋、九转大肠,每道菜都被宋依依和庄墨象,扫荡得只剩些汤汁。

    主食点的是煎饺,猪肉、虾仁和海参搭配的肉三鲜饺子,被油煎的金黄诱人。

    宋依依一边吃着,一边说:“别光顾着给我夹,你也多吃。”

    庄墨象笑道:“放心好了,给你夹完,我都会马上夹给自己一筷子,我们俩得同步不是!”

    一顿饭吃得宋依依,心情舒畅,脸上带着满足的惬意。

    对于她来说,心情好时,美食会锦上添花,让她越发地愉悦;心情糟时,美食就是调节剂,让她从美味之中,得到慰籍!

    快要离桌前,宋依依突然想起,前世风靡大街小巷的煎饼馃子,遂点了两份,她和庄墨象一人一份。

    煎饼馃子很快就被服务员送了来。薄饼是绿豆面做的,饼上有摊在上面均匀的鸡蛋,但饼内裹着的不是油条,而是扁平、薄脆的馃篦儿。

    里面没有火腿、香肠、或其它配菜。原来这才是传统的津市煎饼馃子!

    仅配着面酱、葱末,辣椒酱,味道却出奇的好吃,不过,由于之前已经吃饱了,宋依依吃到一半,就有些吃不下了。

    庄墨象见她为难地举着煎饼馃子,就直接从她手里,接了过来,然后几口就把半个煎饼馃子给吃掉了。

    宋依依有些不好意思地瞄了他一眼,但看着他家人般的动作,嘴角染上了丝丝暖意。

    二人出了登瀛楼,庄墨象就跟宋依依说起,接下来的时光如何度过:“我们是去蓟县的盘山呢,还是去园子听相声?”

    宋依依想着,现在是三月份上旬,山花也没烂漫,树木也没青翠,并不是去这座“京东第一山”的好季节。

    “我们去听相声吧。吃三绝,听曲艺,不是津市人的乐事嘛,今天我们也体验体验。”

    津市三绝分别是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但煎饼馃子却后来居上,成为被后世天南地北的华夏人,都能够接受的日常美食。

    津市是华夏国的曲艺之乡,相声的发祥地。

    京韵大鼓、梅花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冀省梆子、豫省坠子、津市时调、西河大鼓、单弦,还有相声、津市快板、数来宝、评书、双簧等等,在津市这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都得以很好的发展,且多有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流传!

    而京韵大鼓的骆派代表人物骆玉笙,以字正腔圆、音域宽阔、韵味醇厚的风格;相声大师马三立,以如唠家常,冷面滑稽的独特风格,为众多津市曲艺表演艺术家中的佼佼者!

    庄墨象倒是好不犯难,直接带着宋依依去了鸟市曲艺厅,正赶上有津市曲艺团的演出。

    买好票,两人就进去找座位。位子好的座位,早已有人占了,庄墨象和宋依依也不在意,在较偏的,两个相邻的位子上坐好。

    当各类曲艺轮番上阵后,又高又廋的马三立,出现的时候,宋依依眨眨眼睛,没想到前世,只在音像资料中,见过的相声泰斗,现今就站在她的眼前。

    不得不说,这位德艺双馨的幽默大师,淡泊名利的人民艺术家,当真是后世演艺界人士的楷模!

    舞台上,一段在后世广为流传的单口相声《逗你玩》,赢得了数次的满场喝彩,当然不时爆发出来的哄堂大笑,更是不绝于耳。

    接下来,他和他的搭档王凤山,又表演了,经典的双口相声《买猴》,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宋依依同其他人一样,听到抖包袱之处,开怀大笑。听相声,要是还顾及淑女形象,不能宣泄自己的情感,多没劲呐!

    庄墨象听着相声,看着身边肆无忌惮,正乐呵的女孩,宠溺的笑容越来越大……

第四百二十五章 相谈甚欢() 
看完了津市曲艺团的演出,宋依依揉了揉,乐得有些发酸的腮帮子,和庄墨象随着现场的观众,一起出了鸟市曲艺厅。

    下午三点多钟,宋依依想着去买些狗不理包子,给师父带回去,明天早上用蒸锅热热,就可以配着白粥,当早饭吃。

    庄墨象开着车,直接到了山东路上的狗不理包子老店。

    即使不是饭点,这里的食客也不少,听着说话的口音,有不少是外地人。

    宋依依点了需要打包的猪肉包、三鲜包、肉皮包,和庄墨象坐在大堂等位的椅子上。

    排在他们前面的,是一对笑容满面的老夫妻。

    老人非常开朗,主动与庄墨象和宋依依,这俩年轻人,攀谈着。

    他说,自己在津市南开上的大学,后来就回了大西北的家乡。如今,他年满六十岁,光荣地退了休。他老伴早他三年退的休。

    这次,他们故地重游,先去看了夫妻二人曾经,共同的大学校园,然后来狗不理吃包子。

    等到明天,就去看海、看曲艺表演,然后吃八大碗……

    宋依依不知为何,这一世特别喜欢听,有经历的老人家,讲他们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