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

第203章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第203章

小说: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秘的易经社() 
“哎呀,多亏你没去,这个琴社,连个琴影都没有!”

    正在抱怨的冯德萱,看到宋依依朝她眨眼睛,不解地问:“老幺,你眼睛不舒服啊?”

    宋依依垂下眼帘,心里暗骂了一句,这个小笨蛋,还是练武的呢,后面跟个人,都不知道!

    看到宋依依和冯德萱的互动,马远山觉得,女孩子之间也挺有意思的。

    忍住笑,他开口说道:“宋依依,你好!刚才听你们说到舞蹈社,你们是要参加,还是也去看看?”

    冯德萱猛地转过头,指着马远山:“你刚才是不是一直跟着我,过来的!”

    马远山很无辜地看着她:“我要回棋社,碰巧走在你后面。”

    冯德萱怎么想,怎么不对劲,愤愤地转回身:“老幺,我们走。”

    马远山也不恼,接着说:“舞蹈社的情况,跟琴社是一样的,它是在护理系教学楼里,借用了一间储物室。杂物昨天就搬出去了,现在就是一间空屋。”

    看到宋依依在听,他又补充道:“舞蹈社也是什么都没有,连真正会舞蹈的老师,也没有。”

    此时,他们三人已经走出了,管理系教学楼的楼门。

    马远山接着释放善意:“我建议你们,不要去舞蹈社,参观了。它的发起人,是牛晓丽她们宿舍的八个人。”

    宋依依挑了下眉:“我半个多小时前,还在学校外面,看到牛晓丽了。”

    马远山见宋依依搭了话,非常高兴,立时回道:“其实,主要发起人是她们宿舍的另外三人,还算有些舞蹈基础。牛晓丽就是凑热闹的。”

    冯德萱故意挑着毛病:“你怎么会知道,牛晓丽宿舍的事情?”

    马远山非常坦然:“她宿舍里,有个同学是我小姨家邻居的孩子,那邻居托我在学校多照顾一下他孩子。”

    “昨天,还是我找的人,帮她们搬的那些杂物呢。”

    宋依依感受到他的善意,但同时也听到了他的心里话,才知道马远山,居然知道自己是蒋家的干亲,有与自己交好的打算。

    有所图吗?即使真的交好,自己也不会为他与蒋家搭桥!看来,还是做同学的安全。

    宋依依客气地致谢道:“谢谢你告诉我们这些,不然我们俩还会因为好奇,再跑去舞蹈社,看看呢。”

    马远山适时地宣传道:“要不你们加入我们棋社吧,我们棋社的发起人,下棋的技术还都不错。”

    “其实,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棋虽然种类多,但也好筹集。如果学校解决不了,我们发起人,每人从家里带来两副棋,捐献给大家用,棋社就可以正常开展活动了。”

    冯德萱有些疑惑:“你既然是棋社的,为什么刚才在琴社呀?”

    马远山根本不计较,冯德萱刚才对自己的态度,耐心地回答:“琴社的三个发起人,今天下午缺席了一个,我被老五拉去顶数的。”

    冯德萱的态度也缓和下来:“那你这么离开,他们不是又缺人了吗?”

    马远山笑了:“我都坐那儿,一下午了。缺席的那个人,说七点钟就能赶回来,过一会儿,他也应该到了吧。”

    宋依依觉得,马远山的性格,还真是不错。最起码,在这几次见面中,他表现得都比较平和、冷静。

    马远山看着宋依依:“要不我把我知道的社团情况,都跟你们说一下吧。免得因为好奇,你们再跑了冤枉路。”

    宋依依觉得,听一下社团介绍,应该不超出同学互助的范畴,遂应道:“好啊,那麻烦了。”

    马远山开始了介绍:“还有一个比较靠谱的社团,是书法社。他们只要有地方、有桌椅,入社的同学,自己带笔和纸,就可以集中在一起,练习书法。”

    “书法社的地点,在药学系教学楼的一楼。发起人一共五人,都是药学系的同学,其中有一人,你们也认识,就是任小飞,我们宿舍的老三。”

    他看到宋依依和冯德萱,都听得仔细,讲得越发起劲:“还有一社团,就是易经社。这个社团挺神秘的,听说能相面、算卦、推演过去、未来事!”

    “当然这话儿,是易经社的发起人,自己说的。不知是真有这本领,还是夸大其词了。”

    “他的发起人有四人,其中一人你们也认识,就是曹赫,我们宿舍的老二。”

    冯德萱插了一句:“你们宿舍,好像除了我们班长外,都是什么社的发起人,怪活跃的!”

    马远山垂下眼帘,复又看向宋依依:“说句实话,发起社团,只是为了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还有,你们班长也发起了一个社团。也就是说,我们宿舍全部都挺积极的,呵呵。”

    冯德萱追问道:“我们班长发起的是什么社团,没听他说呀?”

    马远山侧过来,看了眼冯德萱:“当时好像是,他和另二个发起人,在乒乓球和篮球之间,犹豫来着,最后不知他们定下的是哪个。”

    宋依依见他们俩的对话告一段落,就问起了自己感兴趣的:“能说一下易经社,另外三个发起人吗?”

    马远山愣了一下,随即开着玩笑:“我这么尽心尽力,你怎么不对棋社感兴趣,当着我的面,问别的社团,太不给面子了!”

    心里却惊讶不已,宋依依难道知道,另外三个发起人的家世也不简单!

    宋依依非常淡然:“我目前为止,哪个社团也不准备参加。我只是好奇,能够推演过去、未来事的高人是谁!”

    马远山一听,倒也释然了,就尽自己所知,介绍起来:“那三人都不是我们学校的。”

    冯德萱疑惑道:“不是我们学校内部的社团吗?怎么发起人,只有一人,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啊?”

    马远山挑了挑眉:“这个社团比较特殊,四个发起人分属四个学校。它是校际组织,不是哪个学校的校内社团。”

    宋依依暗叹,这个曹赫不容易啊,关系网拉得这样开,看来野心不小!

第四百一十八章 特色发起人(月票400+)() 
三个人已经走到,宋依依她们宿舍楼的路口。

    马远山询问道:“是我们站在这里,听我介绍完;还是明天约个地方,我接着给你们讲?”

    宋依依回答得非常干脆:“我们就站在这里,听你讲完吧,免得还要忍着好奇,等到明天才能知晓它的特别之处!”

    马远山明白拉近关系,不是着急的事儿。

    就和宋依依、冯德萱,往路边站了站,接着说道:“易经社的另三名发起人,分别是京大的景宁熠、清华的牟思青、人大的徐达生。”

    宋依依听着如此简略的介绍,觉得这小子真贼:“只是几个人名吗,没有再详细一些的消息?”

    冯德萱本来听得津津有味的,以为这个神秘的易经社,一定有什么出奇之处,却没想到马远山,就介绍了这么一句,连忙附和:“你不是和曹赫一个宿舍嘛,怎么也会知道一些内幕吧。”

    马远山原以为,冯德萱是个傲气少言的姑娘,没想到一旦熟了之后,话儿多了不说,还这么爱听八卦!

    他忍住了翻白眼的冲动,自己当然知道更多,这不是故意卖关子,想多些与宋依依见面攀谈的机会嘛。

    看着对面的两人,都在期待地看着他,马远山一想,还是说吧,不然弄巧成拙,再把好不容易拉近的人,给推远了。

    “第一位发起人,京大的景宁熠。他爸是总后勤部的副部长,听说年富力强,很有能力,许多人认为,他爸的上升空间还挺大的!”

    “景宁熠今年二十五岁,本来旁人都以为,他会参军,毕竟他爸在部队系统。可是没想到,他会考到京大外语系,学习鹰语,二外倭语。”

    冯德萱撇了下嘴,她认为男孩子的动手能力,要比他的动口能力,要紧得多。关键时刻,光凭嘴说,就算说出的话超级好听,难道真能救人一命!

    她顺嘴刺了一句:“等到大学毕业时,这人都快三十岁了!”

    宋依依却想到几年前,在全聚德里遇到的,刁蛮的庄彩画和另外一个姓景的女孩。当时,就听说,那做作的女孩,她爸就是总后勤部副部长。有着这样一个妹妹,不知做哥的又是什么样子呢?

    马远山接着说:“第二位发起人,清华的牟思青。他爷爷是文化部的副部长,估计会在这个位子上离休了。”

    “牟思青,今年二十岁,学习的是水利工程专业。他从十几岁开始,就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可以说,这个专业是他非常热爱的!据说他读完大学,会考研究生。”

    “他认为河流山川的分布、变化,甚至天文、地理,都被易经所含括。所以,在此之前,他就曾研究过易经。”

    “听曹赫说,他和景宁熠找到牟思青,说明来意时,牟思青只问了一句,是真正研究易经的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他就同意做发起人了。”

    冯德萱拽了下,宋依依的衣袖:“这人心思纯净!”

    马远山心里说,我也是这样认为!

    他清了清嗓,再接着讲:“第三位发起人,人大的徐达生。他爷爷是国务院办公厅的局级干部。”

    “你们听着,可能觉得他爷爷的级别不高,但却是个有实权的!”

    冯德萱嘟囔着:“我可不认为局级的级别低。”

    马远山斜了她一眼:“我说的是,这几个发起人的家世比较!”

    冯德萱闭上嘴,不说话了。她觉得自己,好像是理解错了。

    马远山也不会揪着女孩的错处不放,接着往下说:“徐达生,今年二十二岁。他是在人大的新闻专业学习。”

    然后,马远山顿了顿,还是说出了有些不知如何表达的话儿:“据说,他是政府大院里,有名的风流才子!”

    冯德萱睁大眼睛,直直地看着马远山,把马远山看得头皮发麻,只得解释一句:“你们俩不是要听详细的嘛,我这不是好心好意地,把知道的消息,全都说出来了呀!”

    宋依依斟酌了一下,跟同学说话,总不能像在家里,那么随便:“你说的风流才子,是文采风流,还是人品风流?”

    冯德萱眼睛挣得更大,看向宋依依,老幺这话,简直太大胆了!

    马远山面上一僵,这话让他怎么回答!

    不过,心里却给宋依依竖了个大拇指,怪不得能让蒋家认干亲,不光长得漂亮,而且聪慧!这话问的太到位了!

    “好像两者兼而有之……”马远山说了这半句,后面解释的话儿,实在当着女孩的面,说不出口。

    宋依依笑笑:“明早六点半,我和五姐在食堂请你吃早饭,谢谢你给我们透露了,这么多各有特色的,发起人的内幕消息。”

    马远山咧开嘴就笑了。他真是高兴,没想到自己,这一番死乞白赖地跟人家说话,居然能够换得一顿早饭,虽然不值什么钱,但这是心意啊!

    “好的,我一定准时到!”

    “哦,我刚才忘了,还有一个绘画社,是由曹喆和几个人,合伙发起的。”

    “她们应该在短期内,也能进行活动的。”

    宋依依对曹喆的印象还不错,不过还是腹诽道,这曹家是要干什么,这么急吼吼地扩展人脉,把能用上的人全都用上了。孰不知操之过急,并非好事!

    终于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冯德萱,马上又活过来:“那琴社三个人发起人,都会弹什么琴呀,是不是以后琴社的那间活动室里,摆着的就是那三种琴呢?”

    马远山心情好了,说话也轻松了:“他们三个啊,王鹏会的是吉他,王鹏知道是谁吗?他是我们宿舍的老三。”

    “另一人也是管理系的,叫陈博,他是我们学校陈书记的侄子。他会拉手风琴。”

    “叶仲秋嘛,会吹口琴。”

    冯德萱噗地一声,笑出来:“口琴我也会吹,这会吹口琴,也算会乐器啊!”

    马远山倒是维护起自己哥们来:“口琴怎么不算乐器,吹得好的,能吹出各种曲调!”

    “我没说完呢,他除了会吹口琴外,还会拉二胡。”

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校联动() 
这下子连宋依依都有些惊讶,叶仲秋一副公子哥模样,没想到竟然会民族乐器。

    马远山解释了几句:“叶仲秋从小是奶奶带大的,他奶奶是位京剧票友。”

    “叶仲秋一开始可能为了彩衣娱亲,但后来因为有天赋吧,就真的拉得像模像样了!”

    “听说,他现在有时间,还会为奶奶唱戏伴奏呢。”

    宋依依立时对叶仲秋的印象,好了一些。马远山说的话,是真是假,她当然能分辨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