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

第167章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第167章

小说: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宋依依、宋子安,他们虽然系统学习过了高中课程,但还是非常慎重地,把整个中学课本上的知识点,又重新捋了一遍。

    宋子安更是把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上,当时自己做错的习题,一道不落地重新演算了一遍。

    比如白寅刚,他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非常兴奋,立刻就决定要去报名。但是,曲红艳不同意,她有一种直觉,如果白寅刚考上大学,自己与他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她害怕最终会失去这个人!

    白寅刚就劝她,一起报考。可是,曲红艳自己知道自己的情况,她连初中课程都不会,又怎么能学懂高中课程。

    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曲红艳指责白寅刚看不起工人,说无论哪个岗位都是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他们夫妻根本就不应该有考大学的想法!

    白老头出面了,支持白寅刚报考大学,并要他每天回白家复习,有不会的,他和白寅刚爸爸,都可以辅导他。最后,只留给了曲红艳一句,让她不要打扰白寅刚备考,在工厂里好好上班,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比如丁家的双胞胎,即使丝毫没有把握,但也想试一试。

    这可不是说着玩的,每天除了睡觉,二人都捧着老丁为她们找来的中学课本,看啊、学啊,就连吃饭,都举着一本书,默背一首古诗。

    比如刘家瑞,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就震惊了。他和宋子安一直通信,互有消息。但这次,他直接打电话,得知宋子安和宋依依兄妹俩,都要参加高考,他彻底被点燃了热血,疯狂了。

第三百四十三章 备考众生相() 
刘家瑞跑到他舅爷那里,直截了当地要求报考军校,要求给他完整的复习时间,他一定要考上军校。

    他舅爷,也就是他奶奶的哥哥,又生气又好笑:“你小子,已经是个兵了,干得还行,今年又升了排长。你只要好好干,在我们地盘上,每人能抢走你的功劳,一年一年稳步晋升,你急什么!”

    刘家瑞想起当兵前,找宋泽珉请教时,宋泽珉说的那些话,当时他没明白,但现在他明白了!

    于是,非常郑重地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社会在发展,将来的军队建设会需要各方面人才。我必须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考上军校,系统学习军事理论,不能落后于他人!”

    他舅爷没想到,刘家瑞能够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儿,心中替妹妹高兴,这孩子是个有出息的。

    一老一小经过协商,刘家瑞决定破釜沉舟。于是,他舅爷动用关系,给他办理了退伍手续。

    刘家瑞即刻赶回家中,拿着他二天前打电话,让爷爷和爸爸为他准备的,中学课本和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复习。

    比如蒋新勇。今年春节刚过,蒋国柱就被调去了京城军区,任副军长。他的媳妇和儿子,也跟着他搬到了京城。

    当蒋家在8月份,得到中央在讨论高校招生的消息时,就敏锐地感觉到了,国家很可能会恢复高考。

    于是,蒋新勇第一时间,写信告诉宋依依这个消息后,就提前开始了对于高中课程的复习。

    前年,蒋新勇去沈市看宋依依,就曾听她侧面说过,关于恢复高考的话,回到家,也捡起书本,每天能够看两个小时。

    所以,等到十月份,得到恢复高考的确切消息时,他并不慌张,反倒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比如白峰,当时腿骨折,被蒋新勇送回宁市后,老老实实在家呆了三个月。一开始,他爸妈挺高兴,常年不着家的儿子,居然转性了。

    可是,半个多月后,他们夫妻俩,就都忙了起来,几天不回家是常事。所以,白峰在腿骨终于长好后,只留了张字条,抬腿就回到了他姥爷家。

    同样,他也是在8月份,得到关于恢复高考的最初消息。白峰和蒋新勇,能够成为大院子同龄人的头儿,足可以说明他的智商不低。

    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白峰就和姥爷分析了一通,然后正儿八经地,开始了高中课程的复习。

    而赵大彪在看到报纸上,刊登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后,更是用功。因为时间不够了,他在回家之前的三个月内,宋爷爷、宋奶奶特意把高中重点的知识点,给他总结出来,并讲解了一遍。

    赵大彪非常担心,自己能否考上大学,毕竟他的基础太过薄弱。但是,他却极希望能够考上军校,因为不想与宋子安分开,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走进梦寐以求的部队!

    在赵老根和他媳妇的全力支持下,赵大彪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位,拼命地进行着最后的冲刺!

    再比如程茵茵、刘艳、周岩,这些东工教职工的孩子们,更是卯足了劲,复习功课。原因无他,她们本就生活在那个有读书习惯的环境中,即使在大运动中,也有不少的一、二十岁的孩子,没有走上街头,而是躲在家里,悄悄学习。

    他们从小就是听着,长辈口中的各种原理、定理长大的,对于知识有种异于普通人的亲近,小时的理想大多是老师、教授、或者成为制作枪支、大炮、飞机的人。

    这些孩子的长辈,更是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他们无不鼓励自己的孩子,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殿堂!

    即使是程茵茵那种有虚荣心理的人,也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会,更会把它抓紧。

    总之,在东工家属楼里,每家每户都在积极备考,浓重的学习和竞争气氛,推动着每个报名参加高考的人!

    当然,也有人放弃了这次机会,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比较满意,想着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就可以了。

    比如柳英。他的奶奶和妈妈,都是老脑筋,认为女孩子无才便是德!学那么多的知识,有什么用。

    再加上,柳英现在在国营企业,旱涝保收,工资高、待遇好。如果放弃了这份工作,即使考上大学,毕业之后,还不知能分配到什么工作呢!

    而且柳英觉得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几乎都忘了。她心里直接给自己判了个死刑,根本考不上,自己又何必去参加高考呢!

    比如曲红艳。虽然白寅刚在下班后,要回爸妈家,但白天上班,还是能看到曲红艳的。曲红艳当然要尽量利用白天的时间,展示她和白寅刚的恩爱,免得别人知道白寅刚为了备考,与她分居,以为他们夫妻的感情,出了问题。

    更想着,能不能中午把白寅刚拐回他们自己的小家。曲红艳想尽快怀孕,只要有了孩子,她的地位才会稳固!

    可是,午休只有一个钟头,从单位到家,最快也要二十分钟,一个来回就要四十分钟,还要吃午饭。

    所以,当她提议,让白寅刚午休时回家,好好休息时,满脑子都是数学公式、物理定律的白寅刚,拒绝了。因为,他刚刚计算了一下,如果中午回家,除了折腾,根本休息不着,反倒更累。

    白寅刚就劝她,一起备考,他们夫妻俩一起上大学。曲红艳这次不敢吵架了,她怕影响夫妻感情,就支支吾吾地含糊过去。几次过去,白寅刚明白了她的想法,就不再劝了。

    曲红艳曾试着拿起白寅刚正在看的高三物理课本,翻了几页,没有一处能看懂的,她根本没有信心参加高考。

    宋爷爷、宋奶奶,已经回到工作岗位上,每天精神抖擞地上下班,认认真真地写教案,努力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希望能够让学生们。对自己教授的科目更有兴趣。

    他们二人和整个东工的教授、讲师们,都在为迎接这一届,非同寻常的大一学生,做着尽可能周全的准备!

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人的表现() 
时间过得飞快,尤其是当人们觉得事情紧迫的时候,它更是坚定自己的步伐,分分秒秒一刻不停歇。

    12月1日在万众瞩目下,带着希望、携着压力,终于来了。

    宋依依和宋子安,已经坐在了考场。

    让宋依依没想到的是,她和哥哥居然在一个考场,宋依依在靠窗那排的第一桌,宋子安在中间那排的倒数第三座。

    宋依依看着考场里,不同年龄段的考生们,豁然想起,77届高考的考生,全国一共570万,其中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16岁。那自己是不是也创造了个记录,把考生年龄的差距又拉大了一岁!

    宋依依带着笑容,转过身,朝着正襟危坐的宋子安,挥了两下拳头,得到宋子安的回应后,微笑地转回身。

    本来有些紧张的宋子安,看到妹妹鼓励的眼神,以及那只信心十足却有芊巧可爱的拳头,心一下子平静了。

    昨天晚饭时的情景浮现在眼前,宋爷爷、宋奶奶笑着对他说:“子安,你的高中课程学得非常好,目前来看,没有什么漏洞,只要在考试时,正常发挥,应该就会取得好成绩!”

    罗晋桓说的话,则信心十足:“子安和依依,都没有问题的。我过几天,就回京城,去买些家具,把我俩徒弟的房间收拾好!”

    宋泽珉看着宋子安和宋依依:“考试时,千万不要因为试题简单,就大意,这可要不得。试题简单,会的人就多,分数就不容易拉开,你们的优势,就不会太突出。总之,会的题就坚决不能丢分!仔仔细细地审题,认认真真地做题,最后不要忘了检查验算……”

    听着宋泽珉少见的啰嗦,宋子安和宋依依心里暖暖的,宋依依最后插了一句:“爸爸,你好像有些紧张呀!”

    宋泽珉假装瞪了她一眼,这才闭上嘴巴。

    石凤竹根本没提考试的事儿,她对于兄妹二人填报的志愿耿耿于怀:“哎,离开家有什么好,京城你们又不是没去过,不就是大官多些。”

    “沈市就有辽省中医学院,依依偏偏要报什么京城中医学院,学的都是一样的东西,何必舍近求远呢!”

    “还有子安,我们省内就有军校,这样你每隔一段时间,还能回家看看。非得要报那个京城高等军事学院……”

    宋泽珉打断了她的牢骚:“要报就报好学校,子安和依依又不是考不上!”

    “还有啊,就算子安考到省内的军校,也不是能随便回家,军校采取的都是军事管理!”

    罗晋桓也吱声了:“当妈的心疼孩子,值得理解,不过子安和依依,是有出息的孩子,总不能留在家里,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出去走走,多长些见识!”

    宋依依笑着为石凤竹解释:“妈妈只是认为,我本来就会中医,在哪儿上学,都不影响实际的技能,所以,她才说我应该在沈市上学。”

    “说哥哥,是受了我的牵连,妈妈怎会不知哥哥报考的,是华夏国最高的军事学府呢!她就是故意发牢骚,呵呵!”

    石凤竹斜着她一眼:“心里挺明白的,那怎么还要往外地跑!”

    宋依依笑笑:“我不放心哥哥,孤身一人在京城,万一碰到哪个不长眼的,欺负哥哥怎么办!”

    石凤竹故意叹了口气:“行了,反正你们兄妹情深,志愿都报完了,我还能说什么。”

    宋奶奶又添上一句:“我就是说嘛,凤竹是个有眼光、识大体的,怎么会阻止孩子们进步呢。原来是和依依置气呢!”

    桌上的人都哈哈笑着,气氛温馨而轻松。

    随着监考老师进入考场,宋子安停止了回忆,开始平复心情,等着发卷纸。

    一声铃响后,监考老师开始宣布考试纪律,然后发放卷纸。

    第一科考的是数学,拿到卷纸的宋依依,浏览了一遍卷纸,题量不大,难度也不算大,但也不像后世所说的,特别简单。整张卷纸没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都是清一色的计算和证明题。

    宋依依写好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开始答题,一道一道做得顺畅无比。

    两位监考老师都注意到了这个漂亮、灵气的年轻女孩,监考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走到她身边,看看答题的情况。

    让他们惊讶的是,这个女孩的答题速度非常快,而且数字写得也漂亮,整个卷面干净、整洁。

    监考老师中有一名是高中数学老师,他特意站在宋依依身后,详细看了宋依依做的第一道计算题,步骤、运算、结果全部正确。

    宋依依用了半个小时就答完了卷纸,又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她可不会因为答题顺利,就自大,这么重要的考试,会决定自己一生的起步点,怎么能有半点疏忽!

    大多数考生,还在努力思考着卷纸上后面的几道大题时,宋子安也写完了卷纸,开始检查。

    宋子安没有想到,自己答卷纸的时候,心情是非常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他聚精会神地答题,答到最后的两道大题,还是思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