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

第141章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第141章

小说: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话儿石凤竹倒是认同,之后的几年确实如此。

    第二天的早饭时间,全程听着宋爷爷、宋奶奶公布的课程安排,因为罗晋桓要去京城,最快也要正月十五才能回来,所以上午、下午全部被安排得满满的。

    宋子安苦着脸,他知道自己耽误了半年时间,要想赶上以前安排的进度,就得这么争分夺秒了。

    宋依依有些担心,只剩下不到二年的时间,哥哥要把初、高中的全部课程学完,确实难度不小。

    不过好多事情都有捷径可走,宋依依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时的高考,也不知道首届恢复高考的试题,但她在前世无数次,听说过那套神书《数理化自学丛书》,就笑呵呵地对桌子上所有的人发出了买书的请求。

    “哥哥的底子有些薄,他除了学习教材之外,最好还有一套贴近教材的习题。爷爷、奶奶,不知你们手里可有一套叫《数理化自学丛书》的书?”

    宋爷爷摇摇头:“我和你奶奶手里的书,都是大学课程方面的,高中的习题集根本没有。不过这套书,我倒知道,它是六几年首次出版的。”

    “我听看过那套书的老师说,这套书编写的非常好,是众多学者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宋奶奶也接了一句:“那套书,第一次出版,就被封了,恐怕家里有这套书的人太少了。”

    宋依依看向罗晋桓,期待地说:“师父,你去京城,帮着偷摸找一找,最好买一套书给哥哥,那可就帮了哥哥大忙!”

    宋泽珉和石凤竹,完全明了女儿的用意。宋泽珉补充道:“我一会儿,就去废品回收站找找,如果运气好,也许能够淘弄到呢!”

    罗晋桓一挑眉毛:“这书很重要?”

    宋依依连忙点头:“很重要!”

    罗晋桓带着宋依依给他的三个月的丸药,和特意说明,当情绪波动太激烈时需要服用的药粉,离开了沈市。

    宋泽珉施施然地,果真去了废品收购站。

    石凤竹洗了碗就去上班,宋子安老老实实地,开始了他的上课生涯。

    宋依依自己窝在屋子里,静悄悄地,非常适合休息玉女诀。

    这半年来,她仍是中品三级,提升速度虽然缓慢,但日积月累,还是触碰到了晋升上品的坚实壁垒。

    两个小时过去了,宋依依一丝苦笑,慢慢来吧,急不得,中品三级和上品一级,毕竟相差了一个大等级!

    想起早上,妈妈特意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冰鲜刀鱼,宋依依去了厨房,开始炸刀鱼。

    从废品收购站回来的宋子安,洗了手,过来帮着女儿蒸米饭。

    宋依依一边炸着刀鱼,一边问道:“爸,找到那书了没有?”

    宋泽珉笑了:“我只能说,今天这事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呢,《数理化自学丛书》只找到了物理第二册、立体几何这两本。”

    “但是,我居然在里面发现了唐代的‘竹林七贤图的残卷’!”

    宋依依一惊,复而赞道:“爸爸的运气真好!这段时间,我也要抽空去,一些废品收购站碰碰机缘。”

    “能找到一件是一件,总比被彻底毁了的好!”

    宋泽珉深以为然:“我原本只是找书,没想到里面竟然有古代珍品,但是基本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我还找到一幅五代的‘雪竹文禽图’,画面有些脏,但是基本完好,只缺了一角!”

    宋依依追问道:“还有吗?”

    宋泽珉叹了口气:“能翻动的都翻了一遍,还有不少地方是大件的东西,在它们下面压着的就没能看,也不知有没有好东西。”

    宋依依这下子,可要显摆一番了:“那就跟我一起去吧,我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的。”

    宋泽珉好心情地,摸了摸女儿的头发:“好啊!正好找到的好东西,都可以给我收着,谁也拿不走!”

    “你怎么炸这么多刀鱼,吃不完啊。”

    宋依依也不回头,依旧炸着还剩小半盆的刀鱼:“多炸些,给妈妈带饭。”

    第二天吃过早饭,宋依依就和宋泽珉出发了,直奔家附近最大的废品收购站。

    废品收购站是固定收购,附近居民家中废品的场所。里面一个穿着工作服的中年女人,看着两手空空的父女二人,很不客气地问道:“你们要卖什么?”

    宋依依上前二步,非常有礼貌地说:“阿姨,我来这里想找些小人书,自己看。”

    而宋泽珉经过昨天的第一次,现在非常轻车熟路地,塞给她一块钱,扬了扬手里一个小布兜:“同志,我们想着装这些小人书,回去给孩子看。”

    那女人每个月都能遇到,一二个会过日子的人,从废品里面,挑选一些能用的物品,像桌、椅、缸、桶,拿回家去用的。虽然不是新的,但是价钱却便宜得很。

    不过,像今天这父女俩,只拿了个小布兜,挑小人书的,倒是没遇过。那个小布兜也就能装十多本,就给她一块钱,那不是赔死了。

    她扬扬手:“那你们俩进去挑吧,如果装不下,用手还能多拿几本。”

    宋依依连忙应道:“谢谢阿姨。”

    那女人看着,已经走进了库房的父女二人,嘀咕道:“长的人模狗样的,真不会过日子!”

    宋泽珉看着有一个角落,堆着的都是些书、本之类的东西:“依依,我去那里先挑着,你看别的地方吧。”

    宋依依探出精神力,查看这些大件物品,以及它们下面压着的东西。

    那里有二把花梨木的椅子,椅背上雕着花,但是椅面上的那块玉石,不知是被人抠走了,还是被打碎了,只留下一圈嵌槽。

    从北面扫到西面,宋依依又发现了一只紫檀绣墩,底面和底座均是圆形,墩壁如花鼓一般,其上满饰如意形卷云纹,典型的清代家具。只是在底面上,有一道深达半厘米的划痕,让宋依依看着,心疼极了!

第二百九十章 悼念() 
求订阅、打赏、推荐、收藏,二更送上~

    ~~~~~~~~

    宋依依的视线,从西面这一侧,又移到了南侧。

    这一侧堆的都是些缸、盆、桶,还有一些横七竖八的玻璃瓶子。

    可是,在这堆东西的后面,贴近墙壁处,却有一发黄的纸本,宋依依仔细看去,黄庭坚书写的《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草书全文!

    按捺不住激动的宋依依,直接跃上这些瓶瓶缸缸,走到墙根处,俯身伸手去够那纸本。她用食指和中指夹住一角,小心翼翼地将纸本提了上来。

    飞奔到宋泽珉身边,宋依依把这纸本捧给他:“爸,快收起来!”

    宋泽珉当然是识货之人,立刻把它收进了空间:“依依,还找到什么好东西没?”

    宋依依把那两件家具,指给宋泽珉。

    宋泽珉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两把椅子和一只绣墩,收进空间,解释道:“本来嫌弃它们有些占地方,但是想想,如果不把它们收走,恐怕就要被人当柴火烧了,那就可惜了!”

    宋依依呵呵笑道:“爸,你有什么发现没有?”

    宋泽珉很不满意:“只找到《数理化自学丛书》代数第四册、化学第四册。再有一些中学课本,别的什么都没有,我们家里不缺课本,有二套呢。我只好真的拿了十多本小人书,充充门面!”

    宋泽珉和宋依依二人,拎着一小布兜的小人书,在中年女人看傻子一样的目光中,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吃完午饭,父女二人就奔向了第三家废品收购站。

    两个人如同上瘾了一般,连续出去了六天,把少半个大东区的废品收购站,都扫荡了一番。

    一月八号,宋依依和宋泽珉,一反常态地没有在早饭后出门。

    但因为,家里另外的三人,在进行着二对一的教学,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异常。

    宋依依和宋泽珉,坐在自己的家里,静候着时间,到了上午9点57分,宋依依低沉地说道:“人民的好总理逝世了!希望他一路走好!”

    宋泽珉面色同样沉痛,人民的好公仆,无私奉献的总理,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同样也得到了后世人民的尊重!

    等到上了一天的课,到晚饭后,宋泽珉把总理逝世的消息,告诉了宋爷爷、宋奶奶,二位老人惊呆了,随后眼睛就湿润了。

    宋奶奶哽咽地说道:“我去做些白花。”

    宋子安同样悲痛不已,他这半年从师父口中,听过不少关于主席、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事迹,非常敬佩他们的品德和才智!

    一月九号,设在米国纽市的联合国总部下半旗,悼念华夏国的总理!

    当宋依依和家人坐在收音机前面,听着播音员播报的这条消息,心中很是激动。

    这令宋依依想起了,一个不知是真实,还是杜撰出来的故事:

    与华夏国对立的国家,他们的外交人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烈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他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旗帜升得那么高,凭什么华夏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给他下半旗?

    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就此事发表了极为简短的讲演:“为了悼念华夏国总理,联合国下半旗,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华夏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它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它的国家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

    “二是,华夏国有十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它的国家总理没有一个孩子!”

    “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联合国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的外交官们哑口无言,随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其实,宋依依还想,对后世少数对新华夏国第一任总理有微词的人说,你们误会了他拘谨韬晦,实际上他至情至性!你们误会了他吞声忍让,实际上他大智大勇!

    一月十号、十一号,各界群众向总理遗体告别。

    宋子安在十号,知道这个消息,就与家里人商量,他想去京城,亲自向总理遗体告别,以表示自己对总理的怀念之情。

    但是,宋爷爷、宋奶奶都反对。如果他们家在京城,就连他们都会去向总理遗体告别。可是,他们在沈市,要坐着火车过去。

    他们猜测,与自己孙子一个想法的人大有人在,会有许多人从各地赶过去,那样会给交通和治安,都增加很大压力。而且容易发生意外,毕竟是敏感时期啊!

    宋依依劝慰宋子安道:“哥哥,你可以在家里悼念总理的。其实,我更想说的是,你尊敬、怀念他,就应该用他最喜欢的方式!”

    宋子安愣了一下,反问道:“什么是总理最喜欢的方式?”

    宋依依认真地说道:“你还记得总理年少之时说的话吗?——为华夏国之崛起而读书!”

    “他希望看到的是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宋子安眼睛发亮地说道:“我明白了,从今往后,我要好好学习本领、锻炼身体,争取以后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宋依依知道这不是喊口号,而是她哥哥真下了决心,是这个时代质朴而热血的人,真实的想法!

    一月十一号下午4点40分,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向八宝山驶去。百万群众自发地,肃立在长安街两旁送总理。

    而此时,宋子安在认真地,听着宋爷爷的授课,他在用自己的方式,送别着总理,让他可以放心,把建设国家的重任,交给这些后人们!

    宋依依正在用毛笔书写着,后世收入小学课本的那篇《十里长街送总理》。

    在京城的罗晋桓,此刻亲自随灵车进入了八宝山,最后送别他尊敬的人,一直以来亦师亦友的人!

    晚上回到住所的罗晋桓,满身的悲哀,他才明白自己徒弟,当时说的那些话的意思。呆呆坐到了半夜,才缓过神来的他,洗了一把,满是泪水的脸。然后,服下了一小包药粉……

第二百九十一章 韬光养晦() 
求订阅、打赏、推荐、收藏,三更走起~

    ~~~~~~~~

    宋子安对于学习,越来越用功。

    以前,除了上课和写作业,他不会为自己加码。

    可是,如今不同了,他自己还会抓紧一切时间,阅读爷爷、奶奶的藏书,背诵课本里的古诗、古文,以及一些他喜欢的现代文。

    半年时间,宋依依和宋泽珉,几乎淘遍了沈市所有的废品收购站,终于凑齐了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

    宋子安也开始了高中课程的学习。

    罗晋桓上次去京城,因为总理的去世,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