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

第133章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第133章

小说: 重生七五之幸福一家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依依忘了今天是礼拜天,怪不得在家属区院子里的人,比上一次来的时候要多不少。

    这一次,注目的人更多,但看到宋子安和宋依依,比较有档次的衣着,和两人脱俗的气质,都只是远远地看着,或者低低和身边人,猜测这二个人的身份。

    这一次,刘嫂子买完粮,刚进了大院,就被旁边的人给拉住了:“你上回不是去向营长家打听过嘛,那两个孩子是他家亲戚吗?”

    刘嫂子没反应过来:“说谁呢?”

    拉着她的人说:“就是三天前,向营长家来的那两个漂亮孩子。”

    “哦!”刘嫂子努着嘴说道:“本来都在问了,结果正赶上张嫂子家的虎子被人打了,就没听到答案。”

    “不过,闻护士亲口说,不是她家的亲戚。”

    刘嫂子得瑟地看着,拉着她的人:“怎么突然问起这事儿了?”

    那人马上说道:“又来了,是闻护士亲自去大门口接进来的。”

    刘嫂子有些发酸地说:“是不是特别好看!哎,看人家多会长!”

    宋依依和宋子安,跟着闻歌进了家门。宋依依把手里的布袋,递过去:“闻姐,送给你的,吃的。”

    闻歌也不客气,直接拿过来,刚要拿出来,就听宋依依又补充了一句:“生的。”

    她只好拿去厨房,随后惊喜叫道:“呀,大虾,还有鲍鱼,太好了!”

    闻歌蹬蹬蹬地折回客厅,把手里拿着的一大盘驴打滚,放在茶几上:“尝尝我的手艺!”

    宋依依有些吃惊地,看着盘子里驴打滚,外表沾满豆面,颜色金黄:“看这外观,还蛮像回事儿的,让我尝尝啊。”

    说着,捏起一个驴打滚,咬了一口,慢慢咀嚼,咽下,对着睁大眼睛等着评价的闻歌说:“香、甜、粘,用料讲究,外形、味道都属上乘!闻姐做驴打滚的手艺,非常好!”

    闻歌爽朗地笑着:“我就觉得,你应该懂得吃嘛,果然和我投脾气!子安,你也吃。”

    宋依依用精神力,看到厨房正忙活的男人,不是向中方,应该是请来帮忙的人吧。

    就在宋依依把手里的驴打滚吃完了的时候,房门被打开,向中方和向东方抬着一箱子的汽水进来了。

    闻歌接过向中方另一只手上的大西瓜,往茶几上一放:“依依,是切块吃,还是切成两半,用小勺挖着吃?”

    宋依依看了眼,自己和哥哥穿的衣服:“切成小骰子块,用牙签插着吃。”

    向中方瞟了向东方一眼,意味明了,你看看,我说的对吧!我就说他们二人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向东方看着今天格外光鲜的兄妹二人,猜想他们在火车上,是特意穿的普通衣服,就为了不引人注意吧!

    闻歌嘴一撇:“我也想那么吃,多有格调,可是我不会切!”

    宋依依想起她说的自己只会一手的话儿,笑了,本以为是谦虚,没想到这人竟然如此坦诚:“把水果刀拿来,我来切。”

第二百七十三章 挖坑() 
闻歌更痛快,马上起身去拿来一把长的、一把短的,两把水果刀,往茶几上一放:“我不知道你用什么样的,就把家里的水果刀,都拿来了。”

    宋依依抬眼问道:“得去厨房切吧?”

    闻歌笑笑:“不用,厨房里,我们请的炊事班长正忙着呢。你就在茶几上切好了,之后,我会擦干净的。”

    宋依依拿起长的那把水果刀:“拿盆或者果盘过来。”

    向中方返身拿了一个大果盘回来。

    宋依依已经把西瓜横剖成均等的两半,然后拿起其中一半,用水果刀从西瓜皮处入刀,每间隔二厘米纵深,划一刀。然后,从西瓜瓤处入刀,快速地横切、竖切数刀。最后,入刀绕西瓜瓤一周,把其和西瓜皮分开。

    宋依依用刀,又稳又准,向中方脱口而出:“依依,会刀法吗?”

    宋依依当然明白,他问的是武术中的刀法,却故意曲解道:“刀工嘛,还可以吧,我会做饭,切菜、剁肉,都不在话下!”

    说着,把手里的半个西瓜,往果盘上一扣,动作非常利落。

    待宋依依把西瓜皮取下来后,大家看到果盘里,竟然就是那半个西瓜的西瓜瓤,已经成了骰子块,码在一起,还维持着半圆的形状。

    向东方来了精神:“我弄另外半个西瓜!”

    宋依依起身,让出位子,却被闻歌一把拽住:“依依,那你会不会做鲍鱼啊?刚才我问炊事班长,他不会做的。”

    “这大热天,那么好的东西,也放不住啊!我总不能看着它放坏呀。哎呀,要是没有人会做,那我岂不是要吃清水煮鲍鱼,真真是暴殄天物啊!”

    宋依依看着她满脸的可惜和遗憾,拉开拽着她胳膊的手,朝她龇龇牙:“你就是这么对待我这个客人的!让客人下厨,做菜给你这个主人吃!”

    闻歌顿时高兴了:“哎呀,太好了,依依你就做这一道菜就行!”

    向中方纳闷地问道:“家里哪来的鲍鱼?”

    闻歌笑嘻嘻地说:“依依和子安带来的,还有大虾!都是好东西!”

    向中方看向,一直微笑地坐在旁边的宋子安:“子安,来我家,不用那么客气,还带什么东西呀。”

    宋子安不急不缓地说道:“我和依依,算是初次正式来做客,带些小礼物是应该的,我们年纪虽小,可也不能失了礼数!”

    闻歌一偏头,瞪了向中方一眼:“子安,他的意思是让你们别见外,不过你们的小礼物,我超级喜欢!”

    向中方马上会意地接道:“只要是好吃的,哪有你不喜欢的!子安,以后你要是再带什么吃食来,最好是熟的,我们夫妻俩都不会烹调!”

    宋依依看着这对年轻夫妻,还好人不算势利、小气,虽有好的家世,但性格还算随和,不然都要把一直试探他们的向中方,列为拒绝往来户了!

    等到炊事班长把菜都做完了,空出厨房后,宋依依穿着闻歌的围裙,独自进了厨房,开始了鲍鱼的制作。

    闻歌家的面积不大,只有五十多平方米,除了二居室之外,只有一厅,所以,他们家平时吃饭,都是在客厅里。

    此时,向中方把圆桌放在客厅中间,向东方摆好了椅子。

    炊事班长看着自己精心制作的菜肴,红烧田鸡、冰糖肘子、油焖大虾、锅包肉、小磨豆腐、凉拌刺嫩芽、蘑菇汤,摆了一桌子,底气十足地说道:“向营长,你招待客人吧,我回去了。”

    向中方倒没什么官架子:“留下来,我们一起喝点酒。”

    炊事班长还是挺识趣:“不了,我回去得看看那帮小子,准备的午饭怎么样了。”

    闻歌也不好意思,让人家白帮忙:“这样吧,一会儿鲍鱼做好了,你尝尝,再走。”

    炊事班长倒是真想看看鲍鱼怎么做,他的老家在内陆,参军到了部队,就进了炊事班,一直潜心练习厨艺,遇到有会一手的军属,他都会死磨硬泡地去求教。

    但因为这个年代,他接触的食材有限,还真不知道这鲍鱼要怎么烹调。

    所以,一心钻研厨艺的炊事班长,立刻就留了下来。

    等到宋子安很自然地帮着妹妹,把菜端上来时,炊事班长拧着眉头,不错眼地看了半天,才有些脸红地问道:“这菜的菜名是啥呀?”

    闻歌口快地回答了:“一品鲍鱼!”然后,她转向宋依依,激动地说道:“依依,你居然会做闽菜!这个我只吃过一次,印象颇深。”

    “那啥,依依,我听舅舅说过,闽菜的头牌是佛跳墙,你会不会做?”

    宋依依端坐在那里:“闻姐,你要吃佛跳墙,还是让你舅舅给你做吧,能够集齐那些食材,还真挺费劲!”

    看着撅起嘴的闻歌,又建议道:“要吃正宗的佛跳墙,当然要去福市吃,有些大师,可是几十年来,反复琢磨这道菜的食材配比、火候以及味道的融合,做出来的佛跳墙自然是功力深厚、味道非凡!”

    宋依依看着明显已经动心了的闻歌,扫了向中方一眼,挖坑道:“闻姐,闽省多小吃,你要是着实感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随军啊!如果你跟着姐夫去闽省随军,那不是可以天天吃好吃的,而且还不重样!”

    向中方一个激灵,这丫头怎么几句,就想把我从东北弄到东南沿海去!看着媳妇越来越亮的眼睛,他连忙说道:“开餐了,大家趁热吃,这样味道才好!”

    被转移了话题的闻歌,立马响应,招呼着:“依依、子安,我们开餐!这些菜,都是我请炊事班长帮忙做的,他的手艺在我们这儿,是这个。”说着,竖了竖大拇指。

    炊事班长有些不好意思,刚想谦虚一下,就听闻护士对自己说:“别客气,尝尝这一品鲍鱼。”

    大家把筷子都伸向了宋依依做的这盘菜,宋依依同样夹了片鲍鱼,好东西谁不喜欢吃,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吃吧。

    闻歌惊讶地叫道:“好吃!没想到依依做的,这么好吃!”

第二百七十四章 小忙() 
炊事班长同样睁大了眼睛,一个十几岁的漂亮小姑娘,居然可以做出超出他预期的菜肴。

    惊讶之余,他习惯性地开始讨教:“鹌鹑蛋是炸过的,这鲍鱼用了鸡汤焖熟的吗?”

    宋依依可不想误人子弟:“本来最正宗的应该用鸽蛋和香菇做配菜,因为这里只有鹌鹑蛋,所以我替代了一下。”

    “另外,这鲍鱼是煨熟的。你一定知道,煨和焖是两种不同的烹调技法,做出来的菜品味道也是有区别的。”

    炊事班长憋了半天,终于憋住了一句话:“我不知道,不知道煨和焖的区别。”他就是个野路子,没有拜过师,更没有经过正统传承的学习。

    正吃着田鸡腿的宋依依,眨眨眼睛,这是什么意思,让自己给他上课啊。

    “我对烹调知识也不精通,不过,你可以多买些这方面的书籍,边看边学呀。”

    炊事班长皱着眉头:“我去新华书店,只买到《大众菜谱》,别的没有啊。”

    宋依依看着对方那双求知的眼睛,只得说道:“我把这道菜的做法,给你写下来,留着你参考吧。”

    在炊事班长的道谢声中,宋依依从自己的背包里,拿出日记本和钢笔,刷刷刷,没有任何停顿地写满了一页纸。

    插好钢笔帽,把这页纸从日记本上撕下来,宋依依把它递给了,一直等在旁边的炊事班长。

    炊事班长看上面写着,这道菜的原料、用量、做菜的详细步骤,还有注意事项,以及煨和焖的不同之处,非常激动地告辞,回去细细琢磨去了。

    向中方则扫了几眼,宋依依写的菜谱,心中更是震惊。这字写的漂亮,且有风骨!

    他见过他的岳父,经常在书房里练习书法,还有书房里悬挂的,一些知名人士的书法作品。虽然毛笔字和钢笔字无法比较,但他却隐隐觉得,这小丫头的毛笔字,一定也不比那些人的差!

    向中方出身在军旅之家,爸爸是副军长,妈妈也巾帼不让须眉,是女通信团长。他做为长子,从小就被严格要求,不断地摔打、磨练,现在又主动申请,离开生长了二十多年的京城,到基层锻炼。

    向中方可不是信奉谁拳头硬,谁就厉害的人,遇事都会动脑筋,要不然也不会多次从言语上,试探宋子安和宋依依兄妹俩,差点引起人家的反感!

    所以说,他真心佩服那些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曾经的军中智狼——罗晋桓将军,就是他的榜样。

    向中方亲自给每个人,倒了一杯汽水,还不时地拿公筷,给宋依依和宋子安夹菜。

    宋子安对向中方,突然的亲近,有些纳闷,但看到妹妹一副坦然接受的样子,他放下心来,只要不是别有所图,他就安安心心地吃饭好了。

    闻歌可算找到一个懂吃的人,她这张嘴就没停过,除了吃,就是说,说她从小到大,吃过的美食。

    向东方不由得看向自己大哥,这大嫂满脑子都是吃,还不会做,不会大哥挣的那点工资,都被吃没了吧。

    向东方察觉到弟弟,有些同情的目光,翻了个白眼,好吃有什么,而且他媳妇从不吃独食,有好吃的,都给他留一份。

    吃完了午饭,闻歌拿过来,宋依依做的果盘,招呼宋子安和宋依依,同她一起吃。另一个向东方切的大小不均的西瓜果盘,被闻歌嫌弃地推给了向中方兄弟俩。

    闻歌已经知道了,宋依依不久就要回沈市自己家了,有些不舍:“依依,你家要是住在平市就好了!这样,我们可以经常见面,一起吃好吃的,哎!”

    宋依依笑着安慰她:“等你去沈市,到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