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航海与征服 >

第12章

航海与征服-第12章

小说: 航海与征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他的精神力触摸到那玄妙的纹路之后,立刻接受到了无穷的信息,全是一条条的符文,奥妙难懂。秦沫拼劲全力也只是模模糊糊的明白了一个符文的意思…涅槃之火………涅炎。

第20章 汉阳() 
第二十一章汉阳

    暴风雨持续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日上午才开始消退,秦沫第一时间就把自己解了下来,爬到桅杆最顶处,极目远望,一艘一艘的数着自己的船。

    幸好幸好,所有的船都在,而且都渐渐的排成队形,升起了半帆缓速航行。

    不得不说他那个便宜老爹秦澜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原始资本。大块的领地、忠心的属下、还有这一群富有经验的船长和水手,相比于前者,这些人手更是无价之宝。

    “船队往北,去汉阳停靠,修理船只,检查伤亡。”

    一连串的命令传了下去,船队慢慢的开始转向,往汉阳驶去。看着如臂指使的舰队,秦沫心中豪气顿生,这是自己的舰队,虽然它现在还很弱小,但这就是一粒种子,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汉阳,原名扬州,当时因为高丽李氏王族对于大夏汉王朝非常仰慕,而上书大夏皇帝,要求改名为汉城,而汉城在高丽汉江之北,山环水抱,根据“水北为阳”的风水道理,又被称为汉阳,经过几代王族的变迁,高丽人为了自尊心都称之为汉阳。

    二十几艘船一次性停靠汉阳码头,让本来就因为风暴拥挤不堪的码头混乱不堪,大夏的水手非常蛮横,仗着船大,直接挤压上去,把一艘艘渔船和小海船挤得就如沙丁鱼般动弹不得。

    码头值守的官吏看见是大夏的大队商船,而且上面下来了越来越多的扶桑武士,顿时软了脚,这是干嘛?大夏和扶桑联合打过来了?一个扶桑倭寇就让高丽吃不消了,这要是有大夏的幕后指使的话。。。。那后果。。。。。。。简直不敢想。

    很快,汉阳城中开过来一队人马,将码头封锁了起来,一队高丽官员径直走来,先是和秦沫的家将交流了一番,一边说着话一边往秦沫这边看。最后对着家将躬身行礼,然后那家将就来到船上求见。

    “少主,那汉阳港口的水军都督想要拜见您,属下本想给挡回去,但是现在我们需要热水,还需要修理下船只,所以请少主定夺。”

    “让他过来吧,不怕官只怕管,他虽然是个小官,但是我们现在却在他的辖区,给他个面子就是了。”

    很快,那水军都督到了秦沫的舱外,在外面就高声喊道:“高丽汉阳水军都督李自达见过上国恒王世子殿下!”

    秦沫看着努力保持着威严动作却透出谦卑的李自达,心里感叹,这些棒子果然还是那样子,即自卑又自大。

    其实说人家是棒子是不对的,在高丽棒子这个词绝对是个侮辱性的字眼。高丽人也是分为三六九等,最低的不是平民,而是贱民。

    贱民中的妓女所生的孩子会被人称之为“棒子”,就是韦爵爷那种人才是棒子,所以你要是说人是棒子,那估计就要和你比试一下武力值大小了。

    “李兄请安坐,本世子只是路过地方,昨日遇到了风暴,在此修整几天,还望李兄提供一些木料、燃料,本世子自会按市价买卖。”高丽名义上是大夏的藩属国,他们的国王也就是和恒王平级,秦沫这个世子喊他李兄,算是给了他极大的面子。

    果然,李自达见秦沫称他李兄,顿时有些熏熏了,就像喝了半坛子老酒一般。一再表示,马上准备热汤热水,招呼天朝大军。

    秦沫等他走后,喊过自己的亲卫,让他招呼扶桑军各个队正以上的将官来自己船上议事,码头上已经有混乱的迹象,他可不想搞出什么国际冲突。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必须给我约束好你们的士兵,如果起了事端,不论谁对谁错,你们都可以回家啦!当然,船票你们自己买。”

    这些被选出来做队正、旅帅的大部分都懂大夏语,就这样秦沫还雇佣了十几个懂大夏语的扶桑翻译,战时若是将令不能通达,那就是一盘散沙,被屠戮的命。

    一帮子扶桑好战分子低眉顺眼的答应了,很是不情不愿,他们认为,高丽军队就是一群弱鸡,若是没有大夏帝国的保护,早就被大扶桑帝国纳入版图了。现在有大夏国主子在后面兜着,不狠狠干他一票实在是可惜。

    秦沫不管他们怎么想,只是让他们检点自己的属下,让他们分批上岸修整,身体好的就在船上凑合着,只要死不了到了大夏再慢慢调理就好了,路上还是给自己消停点。

    还没到晚上,汉阳城中的高丽大王的使者就来了,很诚挚的邀请秦沫去城中休息,高丽王想宴请秦沫和大夏国的将军。

    秦沫没兴趣去参观什么高丽王宫,有人来拜见自己肯定不拿桥,若是要自己去拜见别人,呵呵!没心情。只是写了一封长信,言道自己只是路过,手下多有桀骜之辈,自己需要在码头坐镇,以免生出事端云云。让使者捎回去给高丽王阅览。

    而高丽国王也很知趣,只是随后给送来了许多肉、菜和干木柴,秦沫干脆架起大锅,把肉菜炖了分给一众扶桑雇佣军,他们吐了一天,肚子早就饿瘪了。

    秦沫和李自达坐在船上对饮,既然以后想要做海贸,那么和这个水军都督搞好关系也是未雨绸缪,免得到时候没有分销商而徒自烦恼。

    “李兄是高丽王族吧?”

    “回世子,祖上做过郡王的,到得我这一辈却是要没落了。”李自达喝了不少,郁郁不得志的样子。

    “我有些生意想做到高丽来,李兄有没有兴趣引介一些高丽商人?”

    “世子但凭分付,我李自达在高丽还是有些面子的。”

    秦沫没有说话,而是拍拍手,亲卫立刻捧上了两匹棉布和丝绸。这两样物品都是大夏海贸的重要物品,极受周边国家喜爱。

    “这。。。。。。不知世子每年售卖多少?高丽贫困,若是售卖太多的话,怕是没有那么多银钱付账。”

    秦沫暗自撇撇嘴,高丽是贫困,但是高丽王族一点也不贫困,你只不过是在趁机为了你们高丽特产找销路罢了。

    “人参、虎皮、虎鞭、金银都可以,实在不行。。。。。。。十二至十六岁的人口也可抵账。”秦沫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前面的其实都不是他最想要的,要金银去日本了,那里的金银产量比大夏还高。而大员发展的瓶颈不是钱,而是人口。

    大员除了那些山上的土人,只有秦沫老爹带过去的部曲几万人和家眷十几万人,经过十几年的繁衍也不过四五十万人。而身强力壮的男子还不足十万人,无论是工人还是水手战士都需要大量的青壮。

    短时间以内秦沫并不打算从大夏国大量移民到大员,那样太惹眼,毕竟一个府县的人口大量流失的话,地方官是不会坐视不理的。

    而高丽就不同了,只要从小进行奴化教育,很容易就能养起一只忠诚的狗腿子部队。抗日战争时期高丽仆从军的凶狠可是人尽皆知的。

    “世子此话当真?贱民也可以换到此等布料吗?”李自达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多少年来,大夏国都视高丽为藩属,大夏人从不正眼看高丽人的。

    “到时候我会派家里的管事过来,你们详谈便是。”

    看着李自达欣喜若狂的表情,秦沫心里为了广大的高丽年轻人默哀,你们被迫离开了家人,却是参与了一个新时代的诞生,孰对孰错,数年后再做评说吧。

第21章 纳妾() 
第二十二章纳妾

    津门,位于大夏帝国帝都以东两百余里,是帝都东面的门户。

    津门属下有汉沽港临海,秦沫的船队就打算从汉沽入沽河,逆流而上直达通县。

    如今正是秋天,河水颇深,大海船通行无阻。秦沫的船队有二十几艘都是大船,行走在河上引来了两岸无数的目光。而盖伦船上升起的一面黄底麒麟旗帜,表明这是一位皇族亲王的座驾,河上其他船只纷纷靠边,让其先行通过。

    三日后,秦沫抵达通县码头,早有快马通知先到的老将吴胜泽,让他准备好这些扶桑人的安排事宜。

    一排排矮小粗壮的扶桑战士走下了大船,然后成排成排的摔倒在地,让围观的吃瓜群众笑弯了腰。连续近一个月的船上生活,让人适应了船上的颠簸,突然脚踩实地,心里没有准备,身体协调不过来,摔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甲斐姬看着周围的人山人海,心里有了莫名的惧怕,她也是见过大场面的,战场也是上过很多次,可是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挤在狭小的码头上,大夏帝国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少人?

    秦沫瞥了一眼紧紧跟着自己的扶桑女武士,笑了笑没有阻止。即使再女汉子的女汉子,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她们还是会本能的寻找一个坚实的臂膀。

    吴胜泽是这次北上中资格最老的将领,林伯需要在大员看家,只好让同样也是战场上杀出来的吴胜泽来帮助秦沫领军。秦沫没有丝毫的领军经验,对大夏军中的各种门道更是一无所知,若是没有老将在一旁帮衬,还不知道闹出多少笑话。

    “少主,一切行军帐篷用具我已经安排妥当,先前到的三千扶桑人已经去帝都丰台驻扎了,我们随后过去便是,误不了朝廷的期限。”

    “我说过的通州据点可曾建好?”

    “回少主,属下在这码头租了几处院子,另外直接在离这里五里的地方买下了一个小河湾,等水泥到了就建一个小码头自用,方便的很。”

    秦沫赞许的点点头,吴胜泽几十年带兵不是白带的,为人处事经验老到,是个真正的将才。

    “马匹准备的如何了?”

    秦沫现在最纠结的就是马匹了,数量少了机动力受限制,数量多了光饲养就是个大麻烦。

    战马可不是驴子,光吃草就行,没有精料根本上不了膘,没膘你想远距离机动作战?呵呵。。。。。。。那是个常识性错误,没膘的马就像没油的车,根本跑不了远路就会累死。

    “这个。。。。。。。怕是有些麻烦,这次在帝都聚集的马贩子都被几个大世家招揽了,马的价钱高的离谱不说,好像还针对几家被征召的贵族,我们就是其中之一。”

    “是哪几家?”秦沫这些天考虑过了,自己的亲王头衔不曾按惯例晋升,必然是有人从中作梗,只是不知道是谁罢了,现在看来,事情很快就要水落石出了。

    “王家、李家还有陈留王三家掌控了战马的生意,而开阳侯、梁国公、河间郡王和我们被针对,几乎买不齐马匹,只能凭借一些老关系定下一些马,北上以后到草原再交接。”

    吴胜泽情绪低落了下来,他是第一次为秦沫办事,却被人横加阻隔,又奈何不得人家,很是受挫。

    “吴叔不必自责,既然不是针对我们一家,那么到得帝都我们再想办法就是。如今我们有多少战马了?”

    “加上在江南购得的战马,一共两千多匹,挽马倒是好买,属下买了七八百匹。”吴胜泽话说的有些心虚,秦沫可是让他买五千匹战马的。要钱给钱,结果却买不到,这些天他头发都白了几根。

    “那就再买些挽马,只好让重装甲士作为重步兵用了。”秦沫也是无奈,他本来打算打造两千欧洲版的骑士来着,但现在看来能有五百就不错了。毕竟一只军队中,斥候,轻骑兵都是必须要有的,最后才能轮到奢侈的重甲骑士。

    斥候要侦查、警戒,是大军必不可少的优先组成部分,而轻骑兵更是护卫粮道,扰乱敌阵的不二之选。重甲骑士威力确实惊人,但是连人带甲就两百多斤,再加上主武器、副武器补给等等,必须要一人二马才能机动作战,而且必须要有一匹是神骏异常的好马。

    “少主,属下来到帝都之后,打听到了一些事,还望您听属下几句唠叨。”吴胜泽看了看秦沫,开始说起打听到的消息。

    大夏国在新帝登基以前,对待兽人族主要是防御态势,帝国在草原北部建造长墙,把兽人挡在了北方苦寒之地。但自从三年前新皇登基后,大夏的策略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秋天派新军到长墙戍边,开春立刻进入北方荒原讨伐兽人族,即使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

    连续两年下来,大夏确实取得了耀眼的战绩,兽人族数座大城被毁。因为战争是发生在兽人族领地,兽人族的繁衍生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大夏从战略守势转为战略攻势,一时间朝野纷纷赞扬新皇高瞻远瞩,新皇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但很多有识之士包括秦沫都知道,这些功绩都是假象,北方荒原不说是不毛之地也相去不远,夺得一城一地对于大夏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