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黑魔法之灾 >

第39章

黑魔法之灾-第39章

小说: 黑魔法之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来出手,自然是万无一失。”

    “万一你们猜错了呢?不是浪费时间?”

    “不妨事,反正你们所有人都要死,只不过早晚而已。”淡漠的话语里表达着强烈的自信。

    车夫叹了口气,“现在说可能有点晚了,但我还想提醒你们一句,你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刺杀的又是何等尊贵的人物!到时候整个圣德兰王国,再也没有你们的立锥之地!”,最后几句话声色俱厉。

    那刺客鼻哼一声,轻蔑得都懒的回答。他伸手取下背在背后的长条形武器,解开包裹的布条。

    与其他刺客不同,他用的是根长枪。长度约两米多,比之一般的军用长枪短了一截,银白色的枪身在雷电闪耀下熠熠发亮。枪头与一般不同,呈细长的水滴形,刃下数寸处安有一个小铁盘,四周有刃,让敌人无法捉搦。没有枪缨,赫然是一杆笔枪。

第六十三章刀枪互搏() 
车夫在雷光下看得清楚,不禁蹙了下眉,脸色也郑重了起来。善使笔枪者,由重刺击,不依靠枪头重量的威力,而是多走灵动迅捷的路数。枪法矫若游龙,沾之即变,特别擅长借力使力,中途变招,极不好对付。

    车夫当下不敢大意,从车板下抽出一把长刀。刀刃笔直,长约60公分,中厚而两边薄如蝉翼,显然两侧全部开锋,显得杀气肆意。这双开锋的直刀也不是一般人可以使得的,由于刀长而刃直,两边平均,刀刃的重心在中间而不是剑柄处。全靠手腕掌握拿捏,很容易就被对手的兵器磕飞,一旦使用不当,伤不到对手不说,反而还害了自己。

    擅使这种兵器,这位车夫定然也是位浸淫刀道多年的老手了。

    车夫从车上跃下,调整了一下呼吸。一声雷炸,仿佛就像是听到了号令般,猛地就朝刺客冲去。虽然他是守御方,却没有固守一处的打算。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此战的关键一点就是拉进双方的距离,若是傻傻守在马车前,被那名刺客占住位置,随意施展,那这一战就再无幸理。

    那刺客侧步站定,两手举枪,摆好了姿势。俗话说“行家出手,一看就有”,若是其他使枪的好手看到他的姿势,也定然要叫一声好,称赞一句:“四平八稳”。什么叫“四平”?不是东、西、南、北的四方太平,而是这人顶平、肩平、脚平、枪平。什么是“八稳”?不是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八面稳定,而是“头、手、足、身、腕、指、眼、枪”个个平稳。讲究的是根不离腰,三尖相对,即鼻尖、枪尖、脚尖相对。“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这摆枪的姿势是基础中的基础。若是姿势摆的好,腰劲、腱劲、手劲直透枪尖,一枪扎去,势如奔雷,舞动之间,潜龙出入,厉害非常。

    眼见得车夫逼近,刺客腰眼一沉,手腕一抖,舞出了一个枪花。被点碎的雨滴在空中划出一个小圆弧,宛如一朵朵小花凌空绽放,煞是好看。枪尖抖动不停,让人眼花缭乱,摸不清枪刺的方向。要知道他的枪杆可不是木制,可以抖开,而是金属制造,挽出这样的枪花完全是靠自己的腰力和腕力。

    这枪花是有名堂的,既是个虚招,让敌人捉摸不定,也是个试招,看对方如何应对。若对方是个愣头青,伸刀去拦,那这枪花就由虚转实,直刺对面的破绽。

    车夫经验老辣,不为所动,疾走两步,直接刀刺中宫,抢占先手。那刺客既不退,也不闪,抬手一枪,枪尖贴着刀身直扎车夫的前胸,仗着就是自己的兵器较长,可以先一步命中。车夫奔来之时还是留了余力的,当下脚步变幻,身子横移了半米,刀势不变,依旧向前,定要抢进刺客长枪范围之内,贴身近打!

    那刺客却在此时猛地向后急撤两步,拉开距离。却是退而不乱,枪尖一摆,又刺向车夫前胸,就如同饿狼捕食一般,咬定猎物就绝不松口。车夫举刀猛地下斩,要拦住枪势,谁知这刀砍下去,就像是刀劈棉花,砍在枪头上完全不着力。

    那枪看着来势汹汹,碰到直刀却像是随风飞絮一样,轻飘飘地被砍偏。随后就如同蛟龙出海,猛虎出洞,那枪一紧又顺着长刀刺向车夫的下腹,刚才那一招竟然又是一个虚招!

    从这几招就能看出这刺客的枪法与普通枪法相比大为迥异,枪法要点无外乎“拦、拿、扎、劈、崩、点、缠、绞、拨、挑、缩、刺”等等几种。有的极为刚猛,有的讲究柔劲,有的精于缠打,有的追求速度,比如枪法中极有名的一招“盖顶三枪”,就是结合了扎、劈、点的招式,需得天生神力者,方能发挥最大的威力。而这刺客的枪法却是专攻点、挑、缩、刺这几种,走的是阴柔的路子。青竹蛇儿口,黄蜂尾后针,歹毒异常。更兼招法虚实不定,真假难辨,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车夫此时收招已经来不及了,他吸气收腹,向后暴退。幸得那刺客刚才也在后退,一时间不能发力向前,枪尖在车夫衣服上刺了个破洞,只差少许,就能将他开膛破肚。车夫一口气退了五六米,方才止住了身形,浑身都惊出了冷汗,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正常的潮红,明显是刚才强行发力受了点暗伤。

    车夫站在原地,深呼吸了几下,忍住伤痛,又发力向刺客冲去!勇猛绝伦,毫不犹豫,此时须得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接近那刺客,就永远被动挨打,没有丁点胜算。

    刺客身不离枪,枪不离中心,将腿、腰、臂、手的力量集中于枪上,确保枪出如闪电,收枪随心意。枪法来如风,去如箭,点人头,捅人心,伸缩自如,进退有度。脚步配合枪法,如同泥石滚路,熊罴摆腿,并不显得飘逸灵动,但却极其沉稳,牢牢地将两人的距离控制在一枪之隔,任你闪转腾挪,我自岿然不动。

    如果有个有心人仔细查看,就可以发现两人移动时在泥地上留下的脚印大不相同。刺客一步一印,如老树盘根,每一步都踩得极为结实。这是因为大枪体长,使枪动作幅度大,而且要全身配合,共同用劲,这就要求用枪者下盘沉稳,脚下有根。而车夫留在泥地的脚印极浅,而且通常只有脚掌半个,那是因为他移动时足尖点地。这样才能奔轶绝尘,灵动异常,跳跃好似白猿攀山,动作犹如电光石火,将长刀短武器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双方交战了数十回合,不分胜负。车夫心下一沉,知道其实是自己输了半招,那长枪本是军阵上使用的武器,不适合对单,即使这样,自己也才和对方打了个平手。随着时间流逝,自己就会慢慢处于下风,原因有二:一是自己奔跑跳跃,以刀拼枪,体力消耗较大。二是自己毕竟要守护马车,没有退路,等那刺客站稳脚跟,步步进逼,自己的活动范围会越缩越小,迟早会落败。

    这样想着,他心下一横,决定使出绝招搏上一搏!

第六十四章互出绝招() 
双方游斗了一会,车夫瞅准时机一个跳步迈到刺客的右侧,双手握刀,猛劈刺客右臂。这招既寻常又大违常理。为何说它寻常?那刺客是右撇子,握枪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形成一个“一”字,右臂为前驱转向调整就不太灵活,比左手方向要慢上几分,因此车夫瞄准他右手方显示出了极为丰富的战斗经验,可以说是这刺客不是破绽的破绽。

    但他这招又大违常理,因为他是双手握刀猛斩,自身的破绽就太大了。一般使用短武器时很少是双手握柄的,道理很简单,猛则猛矣,容易用力过度。而对单时最忌讳的一点就是不留一点余力,就比如凌空飞踢这种招式,看上去赏心悦目,如大鹏展翅,姿态优美,但脚下没根,被别人抓住脚脖子一甩,就要摔个狗啃泥,贻笑大方。车夫这招下砍也是同理,看起来声势惊人,刀劈之时猎猎破空之声,好似伴有风雷,不可阻挡。但他这时中门大开,毫无防备,而且此刀全力以赴,如遇变故,根本无法收招变招。

    面对这种破绽刺客这样的高手怎可能放过,以右脚为轴,左脚一划,整个人就半转了过来,正对车夫。手中的笔枪也绝不留情,对着车夫的咽喉就扎了过去。这招如毒蛟出涧,极为刁钻,对准这车夫两臂中间的空隙而去,时机抓得恰恰好好,角度也精准无比。

    眼见着车夫就要被刺中,到那时喉咙上多出个血窟窿,透水的葫芦,死尸一个。但他身子强行一拧,整个人就倒了下去,用了懒驴打滚这种极为难看的招式躲了过去。不过他虽然暂时躲过了这一杀招,身处的危局却没有改变,还是处于九死一生的困境。

    躺在地上和跃在空中没什么区别,都是脚下没根。一个人在地上滚得再快,能有两只脚跑起来快吗?而且倒在地上容易,想起来却是难了,敌人又不是恭敬礼让的谦谦君子,会等这人起身再打,这时定然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不让这人起身,追着打。就如同那渔夫捕鱼,任小鱼儿游得再快,只要眼神犀利,手随眼动,保管一叉一个准。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不是有“地躺刀”这种功夫吗?在地上滚来滚去,专砍人下三路,断脚剁腿,难以防御。其实动动脑筋认真想想,若躺在地上不停打滚,早就滚得七荤八素,晕头转向了,到时候方向莫辨,还砍什么敌人。再说你躺在地上,能有别人跑得快吗?敌人真要是打不过难道还跑不过?到时候就只见你像是泥猴打滚,敌人是没伤到一根寒毛,反倒弄得自己一身肮脏。

    真正战斗用的“地躺刀”那不是真让人躺在地上,而是指使刀之人蹲在地上,身体蜷曲,由于身形极矮,就像躺在地上一样,而且叫“地蹲刀”也实在难听,故名“地躺刀”。以前的“地躺刀”是矮子、侏儒专用的刀法,普通人类强行要用,效果极差。倒是暗精灵是使用“地躺刀”的好手,他们能一心二用,双手握刀,而且身体爆发力、柔韧性极佳,蹲在地上发力也是轻而易举,因此每个暗精灵都是群战高手,一场战斗过后地上总是遗留着不少断腿断脚,佐证着他们战斗大师的称号。

    只是这车夫身经百战,难道还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只见他倒在地上时,强行扭转身子保持平衡,双手一松,手中长刀瞄着刺客的脑袋就飞了过去。原来他刚才双手握刀,故意露出破绽都是诱招,趁着刺客以为自己将要胜利,麻痹大意之时突然施展飞刀,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是他败中求胜,死中求活的绝招。

    那刺客见到一把飞刀忽然之间朝自己急射而来,也是大吃了一惊,措手不及。但他毕竟功夫过硬。当下腰腹一使劲,人往后仰,一个铁板桥就躲了过去。那直刀几乎是擦着他脑门飞过去的,刺客额前的头发似乎都被斩下了几根。

    车夫趁着刺客后仰躲避之时,一个鲤鱼打挺弹了起来,手伸向腰间,把自己的腰带抽了出来。握在手中猛地一抖,那腰带就直了起来,在雷光下闪着寒光,仔细一看,柔中带刚,华彩照人,是一柄暗红色的软剑!这车夫竟然还有后手。他举剑直刺刺客,看他姿势腕松指活,剑臂一线,同时也是个用剑的好手。

    这车夫竟能刀剑并用,而且无论刀剑都造诣颇深,实在是难缠至极。

    刺客在躲过飞刀之时,就心知不好,明白自己失了先手。不等直起身子,双腿连退,就这样后仰着倒退了十数米,看起来怪异可笑,但正是这样的当机立断救了他自己的命。车夫直刺的一剑竟未能追上他,被他直起身子后当胸架枪,挡住了这一剑。

    车夫应变极快,手腕一转,软剑就沿着枪杆削向刺客握枪的手指。此时他已经逼至刺客身前,贴身近战,那刺客“点、扎、拨、挑”等等的用枪技巧都失去了作用,只能被动防守,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可以说是胜利在望,这也是短武器面对长武器的优势所在。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车夫的剑削向刺客手指时,只听见“咔嚓”一声,那刺客的笔枪突然从中间断成了两截!,两段枪中间有一根银链连着,这刺客的笔枪竟然还是根链枪!

    这时两段枪就如同一根双节棍似的,刺客枪头那一段一弯,就挡住了车夫的剑削,双手一个交错,那银链就将车夫的软剑死死锁住,动弹不得。此时车夫两手空空,手中已经再也没有武器了。

    刺客此时还不罢休,双手交替着两个手腕同时一摆,枪头和枪尾一起打向车夫的太阳穴。这原是徒手的招式,唤作“双峰贯耳”,被他化用到了短枪的招数里,是凌厉非常的杀招!

第六十五章分出胜负() 
此时,车夫松手弃剑!双手往外一分,使了一个“野马分鬃”式,两只手五指成爪,猛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