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明望族 >

第65章

大明望族-第65章

小说: 大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取得乡试资格的考试;也是生员从附生往增生、廪生升级的机会。有升就有降;这官廪生的身份要是岁科考考的不好;也有保不住的时候。

    南直隶的乡试解额;同北直隶一样;早年是每科百人;自景泰四年南北直隶各增加三十五人;为百三十五人;比其他行省要多几成或是一倍。可是因人口基数不同;南直隶的乡试反而是竞争最激烈;最难考中的。

    按照《京华rì钞》上所载;弘治四年全国人口数为五千三百万;南直隶的就有八百万;占了六分之一强;是其他省份的倍数。

    又因南方文风鼎盛;南直隶的读书人口又是诸直省之冠;使得南直隶院试、乡试的竞争为诸直省之首。

    按照三十取一的常例;南直隶一地每科乡试下场的考生名额也是固定的;为四千零五十。

    这名额随着乡试解额走;因一百三十五名乡试解额中;取生员一百、监生三十、杂行五人;所以南直隶一地;每科有资格应乡试考的生员数定额为三千人。

    南直隶总人口八百万人;生员有数万人;每科只有三千人有资格乡试;这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由此;便引发冒籍之弊。在原籍熬了几年连乡试资格都轮不到;去读书人口少的偏远省份冒籍应考;一个举人轻松到手。

    “大哥怕不怕科考?”沈瑞问道。

    沈瑾笑道:“今任提学御史王大人是极好的人。”

    沈瑾的年纪在这里;院试成绩又好;得提学官青睐也是情理之中。

    说完闲话;沈瑾又问起沈瑞的功课;见沈瑞功课扎实;四书无论提及那一句;都能接下来;且讲解清晰;点头道:“县试无忧。”

    沈瑞没有问沈瑾可知沈举人续娶之事;沈瑾也没有提这个话茬。

    冬rì天黑的越来越早;眼见外头天sè昏暗;将到飧时时候;兄弟两个便一起出了侧院;去了张老安人院子里。

    见两个孙子进来;张老安人满脸慈爱;对待沈瑞似乎也热络几分。

    不过沈瑞总觉得张老安人看着自己的眼神有些复杂;似厌恶又似jǐng觉提防。

    “瑞哥气sè真是不错;瑾哥一比倒差了不少。能不能与教授打声招呼;家里来住?”张老安人看着沈瑾心疼道。

    沈瑾笑道:“同窗们都如此;孙儿哪好例外。”

    张老安人道:“若是不便宜家来住;就多请几rì假常回家来;祖母给你好生补补。”

    沈瑾岔开话道:“老爷呢?”

    张老安人听了;吩咐郝妈妈道:“大哥二哥都来了;去请老爷过来吃席。”

    没一会儿;沈举人过来;当着两个儿子的面;自是一副严父状;对待张老安人;略显冷淡。

    张老安人面上有些难看;正好有婢子上前问何时上席;便道:“儿的生rì就是娘的受难rì;今儿既是大哥寿辰;怎能落下二娘?去叫二娘过来吃席。”

    沈瑞、沈瑾两个都不自觉地望向沈举人;沈举人听到“二娘”两字就皱眉;不过到底没有拦着。

    屋子里气氛压抑;祖孙四人入座;即便一道道美味佳肴摆上来;也有些兴致阑珊。

    没一会儿;郑氏扶着婢子过来。

    《皇明祖训》上太祖皇帝对于仕宦庶民的衣冠穿戴都有制度;官民百姓亦遵从。不过自成化年间;皇帝宠幸万贵妃;宫中奢靡之风起;上行下效;仕宦百姓的衣冠也放开;不再不论贫富只尊国制;金珠饰品;也不再是诰命专用。

    松江因百姓富庶;民间攀比之风也重;稍家境富裕些的人家女眷都金银上头;打扮华丽。

    郑氏装扮却是素淡;身上穿着天青sè裱子;下着沉香sè缎裙;头上只插了两只梅花簪。

    郑氏十九岁入沈家为良妾;二十岁生沈瑾;今年不过三十六岁;如此素雅端庄的装扮;使得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略长。

    沈瑾站起身来;沈瑞也随着起身。

    郑氏冲众人屈膝道福;沈瑾、沈瑞兄弟都避开不受。

    想到即将进门的小贺氏;沈瑞不禁多看了郑氏两眼。

    世人都说贤妻美妾;郑氏虽相貌秀丽;到底年纪在这里摆着;当年与孙氏对比是青chūn年少;如今与正值妙龄的小贺氏相比则实称不得“美妾”。

    张老安人打量郑氏两眼;埋怨道:“今儿大哥生辰;你这当娘得也不穿戴的鲜亮些。”

    一句话;听得旁边的沈举人父子三人都皱眉。

    从礼法上来说;郑氏对沈瑾、沈瑞兄弟来说;都是一样的;是父妾;谓之“庶母”;正服无服;义服斩衰杖期。

    而身妾室的郑氏;对沈瑾、沈瑞兄弟也是正服无服;义服斩衰期年。

    妾通买卖;本就不算是正经家人。就算是为家主、主母守孝;也都是义服;正服是没资格为家主、主母守孝。

    在这个家里;妾室唯一与之彼此有正服的;就是亲生子女。

    当沈瑾记到孙氏名下时;与生母郑氏在礼法上就已经没关系。就算郑氏去世;沈瑾也不用守孝三年;而只需同沈瑞的例;守一年既可。

    张老安人如今拿沈瑾生母身份来抬举郑氏;就是不合时宜;视礼法为无物。

    郑氏亦是晓得此处;不好说什么;只道:“妾身上了年岁;哪里好再跟小娘子似的打扮的花哨。”

    像郑氏这个年纪;成亲早的;已经抱上孙子。

    张老安人道:“今儿给瑾哥做生rì;没有外人在;你也入座。”

    张老安人坐在主位;左手是张举人、沈瑞;右手是沈瑾。

    郑氏道了两声“不敢”;待沈举人点头;方在沈瑾下首坐了。

    一顿饭用的死气沉沉;没有半点欢快气氛。

    沈瑞不耐心去看几个人的眉眼官司;在吃食上就格外留心。

    眼下这一桌子碗碟;看来是大厨房用心制着;看着比平素例菜卖相就jīng致许多。只是沈瑞昨rì才在八方楼吃了上等八珍席;对比之下;眼下这些菜肴就只能算是勉强。

    只有这酒杯里的“秋露白”;是酒窖里藏的上品美酒;应该贮藏有些年份;口感丝毫不逊sè与昨rì吃过的“桂花白”;可称得上是佳酿;又比“桂花白”口感更绵软香醇;正对了沈瑞胃口。

    沈瑞一口菜;一口小酒;怡然自得;看的张老安人脸sè越发不好。

    等到大家撂下筷子;张老安人独留下沈瑾;便叫其他人散了。

    沈瑞后世是个爱品酒的;这辈子昨rì才开荤;勾起酒瘾;全然忘了白rì里头疼之事;喝的比昨天中午还多些;足有小半斤。

    虽说是月中;可因yīn天的缘故;乌云遮月;外头黑漆漆的。

    沈瑞出来一见风;眼睛就有些花;倚着墙根歇了歇;才扶着墙往前走。

    顺着墙根走了一会;胃里一阵一阵翻滚;腿脚也软的不行;沈瑞忙闭着眼睛坐下。他知道;自己得歇歇;否则不等回到偏院就是摔跟头。

    迷迷糊糊中;沈瑞就听有人在说话:“老爷可是要娶填房了?”

    “听说管家让人收拾主院;老爷要续娶?”一女子的声音;温温柔柔地再次问道;沈瑞听了觉得有些耳熟。

    静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悠悠地叹了口气:“莲娘醉了”

    沈瑞慢慢地睁开眼睛;微微皱眉;这不是沈举人的声音吗?方才那女声不是别人;正是刚才一个桌子吃过饭的郑氏。

    就听沈举人略带伤感地说:“是我对不住你。可嫡庶有别;家里总要有人主持中馈;这也是为了大哥好”

    “瑾哥儿已经记在娘子名下;成了正经八百的嫡子;老爷娶继室与瑾哥儿何于?”郑氏幽幽道:“妾身不是贪心之人;感念老爷与娘子恩义;从不曾窃想过正室之位。是老爷……见娘子身体不好;rì复一rì、年复一年在妾身耳边许诺扶正之事……可真等到娘子病故;为了护着老安人体面;老爷又亲自往妾身身上倒了一盆污水。妾身委屈;老爷说忍忍就好……”

    “莲娘心里存了怨恨?这是在斥责我不是?”沈举人的声音转冷。

    “老爷既有续娶之心;为何三年前还要哄我?让妾身又牵挂了三年……”郑氏哽咽道。

    沈举人叹气;道:“莲娘;我这般苦心;真是为了大哥……明年乡试不过结果如何;大哥亲事都该定下。他虽记在孙氏名下;到底不是真正嫡出;说亲本就不易……总要有个正经主母出面cāo持……”

    郑氏苦笑道:“到底是逼出老爷心里话;陪着老爷二十年;妾身倒成了见不得人的……”

第八十七章 今朝酒醉(五)

    墙角的沈瑞听到这里;心中颇为复杂。

    沈瑞并不觉得郑氏无辜;即便同沈瑾关系不错;也不会“爱屋及乌”。孙氏的郁郁而终;固然有沈举人的关系;郑氏也二房贵妾也难逃其咎。

    就算像郑氏自己所说;他之前并不曾想过正室之位;可后来还是有了这个念头;这才“惦记三年”;才会有现下的失望。

    以孙氏对沈瑾的提挈;沈举人与郑氏这夫妾两人在孙氏没去世之前就“rì复一rì、年复一年”地提及“扶正”之事;可见都不是什么仁义之人。

    沈瑞心里;也不愿郑氏扶正;倒是宁愿沈举人娶填房。

    新人进门;有原配嫡子与记名嫡子在;总要夹着尾巴小心几年。等到生下孩子;还要生下男丁才算站在脚跟;如此一来总要清静个两、三年的功夫;那个时候沈瑞早借着科举之名离家。

    要是扶正郑氏;郑氏对沈举人向来是顺意曲从;对于张老安人只有奉承讨好的;搅合成一团;还不知会闹出什么幺蛾子。那样的话;那四个人是一家;说不定矛头就直接向着自己。

    沈瑞从来不去考证人心;沈瑾现下是个颇重情义的纯真少年;可若是被生母、疼宠他的祖母rì夜念叨的话;还会记得孙氏的好?还会对他这个异母弟弟有情有义?

    沈举人声音更冷:“不过是没有名分;这个家里谁曾慢待你?就是孙氏生前对你也退避三舍;妾室做到这个份上;莲娘也当知足。”

    郑氏嗤笑道:“娘子对老爷心灰意冷;竟也成了妾身的错?要说娘子同妾身的错;就是耽搁了老爷这么些年;没有让老爷早些红袖添香”说到最后;口气中难掩嘲讽。

    隔了好一会儿;沈举人方道:“不要再多事;法理不外乎人情;你到底生养了大哥一场。大哥又是孝顺的;总会好生奉养你。这些rì子你若是心情不舒坦;就在院子里养着……大哥是好孩子;你若是真疼他;就莫要让他为难……

    “人要认命”郑氏的声音有些悲凉:“既这辈子做了妾室;就当安安分分将自己当成下人;是妾身自作多情

    “贺五娘子xìng格柔顺;不会为难你;你放心。”沈举人叹气安慰说。

    郑氏竟然笑了:“妾身谢老爷怜爱。”说罢;脚步声起。

    沈瑞退后几步;躲在yīn影处。他所在位置正在墙角;比较隐秘;只有他看别人的;别人却看不见他。

    脚步声起;就见郑氏从书斋院里出来;背影很是寂寥。

    沈举人留在院子里站了站;方叹着气回了东厢房。

    郑氏走了几步;就与迎面来人碰上;沈瑾来了。

    与方才沈瑞一个人摸黑回来不同;张老安人既将沈瑾当成眼珠子似的宝贝;自是安排婢子挑了灯笼相送。

    “二娘怎么出来了?”沈瑾上前一把;扶着郑氏;关切道。

    郑氏站在那里;摸了摸沈瑾的脸:“大哥已经长大了;到底是我拖累了你;要是你托生在娘子肚子里就好了。”

    “二娘”沈瑾低声道:“说这个作甚?无论如何;二娘都是我生身之母……”说到这里;转过身;从婢子手中接了灯笼;打发婢子先回去。

    那那婢子走远;沈瑾方道:“老爷续娶之事由老安人做主;儿子也不好说什么。二娘切忍耐两年;等分家时与儿子一起搬出去就好了。”

    郑氏失笑道:“这是什么话;好好的怎还说起分家来?老安人同爷还指望你支撑门户;哪里会容你离开?”

    沈瑾沉默了一会儿;道:“二弟是真正的四房嫡子;这个家以后当是二弟的。就算新娘进门给老爷添了哥儿;也不当变。”

    郑氏摇头道:“你莫要为我抱不平。老安人同老爷是真心疼你的……二哥那里;虽不知何故;可显然娘子只盼着他做个富贵闲人;并不曾指望他出人头地。你身为兄长;多回护几分;就是报答娘子养恩。勿要再说离家的话;会被人指脊梁骨”

    沈瑾闷道:“我以照寻常庶子幸运太多;当惜福。若是将大娘所赐都当成理所当然;那同张家人有何区别?二娘且安心;儿子即便离开;也不会违了孝道;也会爱护二弟……”

    母子两个说着话走远;沈瑞的酒已经醒了;身子有些僵。真是没想到;沈瑾也抱了离去之心。

    沈举人还真不会养儿子;两个儿子;都一心要远走高飞。不过正如郑氏所说;张老安人同沈举人都指望沈瑾能光耀门庭;根本就不会放他离开。以沈瑾这重情又略软弱的xìng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