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明望族 >

第229章

大明望族-第229章

小说: 大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他望了望北屋。

    像是心有灵犀般似的;正好沈玲之妻何氏从东屋出来;夫妻两个对望了正着。

    何氏莞尔一笑;扬了扬手上的衣裳;道:“妾将春衫做好了;二哥现下得空就试试;有不合身的地方妾在改了去。”

    沈玲起身过去;夫妻两个去了卧房。

    沈玲不赞成的摇头道:“就算要做衣裳;也别夜里做;熬坏了眼睛;以后有你苦的。”

    到底是新婚夫妻;说话之间;沈玲抓了何氏的手;看着手指头红红肿肿的;皱眉道:“就算娘子疼我;也不在做衣裳上;这般点灯熬油的;坏了眼睛怎么好?”说到这里;带了惆怅:“你嫁了我;真是委屈了……”

    身为县尊家的小姐;何氏想要说一门体面亲事;并不是难事。其他官宦人家的公子;或是地方士绅富户;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何氏的日子都会比现下好过。

    一个四品辅官的白身族侄;嫁进来行的是官家娘子的事。沈玲成亲前;隐隐地是带了心虚的;也担心何氏会自持官家嫡小姐的身份就歧视自己。

    对于慷慨嫁女的县尊岳父;沈玲不是恭敬;而是心中有异议。就算想要寻门路、抱大腿;可这样嫁女儿;也太狠心了些。这才叫有了后娘就就有后爹呢;要是何氏生母还在;一个嫡出小姐也不会这样混乱嫁出去。虽说嫁的人是沈玲自己;沈玲却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亲事。

    等何氏进来;满身书香;落落大方;温柔解语。沈玲意外之喜;更是爱之惜之。夫妻两个都是打苦日子里熬出来的;如今太太平平;就是好日子了;倒是蜜里调油似的。

    何氏越是温柔体贴;沈玲就越是不想委屈她。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读书;早已离了白身的身份;给妻子一个体面。

    何氏娇嗔道:“二哥只说妾也不瞧瞧自己?前些日子还说三更前定歇下;这几日哪里不是将四更天才安置。读书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二哥要是再这样下去;妾身只能舍命陪丈夫”

    听她这么一说;沈玲心中不由忐忑;迟疑道:“我本就比旁人起步完;又不甚聪明;如今不过是想着勤能补拙罢了……不过科举仕途都是说不清;要是我……要是我不能功成;可真是对不起娘子你这贤妻了……”

    何氏闻言一愣;随即瞥了他一眼道:“难道妾不是嫁给二哥做娘子;而是过来给二哥做先生?二哥读书不读书;都是妾的夫……”

    沈玲伸手将妻子搂住怀里;低声道:“我不想自己一直是白身;我是怕自己配不上娘子……”

    何氏轻声道:“二哥作何这样想?真要论起门第高低来;沈家可是松江望族;我家只从父亲这辈才开始起来;祖父还都是乡下种田。我这个小姐就是名头好听;除了做活也不会旁的;要不是二哥手把手教我;早就在人前露了怯…

    忘了提一句;何县令之所以痛快许婚;就是想要靠上沈家这棵大树;而不单单是抱沈洲大腿。他也是松江府人士;只是不在华亭县;而是上海县的。不过对于松江府望族大姓之首的沈家;何县令也是耳熟能详。

    即便沈玲只是白身;还是庶出;其父不过是一监生;可对于父母是农人的草根何县令来说;那也是大家子弟;比那些寒门小户出来的举人秀才要强的多;当得起自家女婿……

    〖

第三百零五章 改过迁善(五)

    二月京城;乍暖还寒。街道边垂柳虽已经透着绿意;可早晚依旧要穿厚衣裳。

    沈珏打去年腊月里受寒就比较畏寒;眼下夜风吹来;英俊少年就是哆哆嗦嗦做出个鹌鹑模样。

    松柏院门口;他搓了搓手道:“二哥;这也忒冷了。”

    沈瑞瞥了他一眼道:“谁叫你方才非嚷着难受;三件单衣只肯穿两件;将那件件加上自然就不会如此了。”

    要是在旁人面前;沈珏少不得要面子要硬挺的;现下却是“嘿嘿”一声;立时转身进了院子。

    春鹦与春鹤都站在房前;目送沈珏出门。

    见他转身回来;两婢都迎了上去。

    “三哥;可是拉了东西?”春鹦道。

    沈珏摇摇头:“是回来添衣裳”说罢;进了北屋。

    沈瑞跟在沈珏后边;进了屋子;道:“今日阴天的缘故;我瞧着比去年春天还冷;实在不行;你就再加一件;只要是单衣;几件也是无碍的。”

    沈珏下场穿的单衣;是徐氏提前就吩咐人预备好的;用的是密实的松江布;几件样式一样;一件比一件衣襟稍长些;正好适合套着穿。

    为了省事;加上方便换洗;一套三件;总共是三套。

    沈珏方才却觉得衣服套衣服;浑身上下不自在;只肯在中衣外穿两件布衣;这凌晨出去;自然就觉得身上四处透风。

    如今折返回来;除了之前的那件单衣套上;沈珏又接受沈瑞建议;毫不犹豫地又加了一件。

    衣服都是浆洗过的;传到身上硬邦邦的;倒是使得沈珏板直了腰;有几分大人模样。

    沈瑞看了;心中一叹。

    自打痊愈后;沈珏的变化巨大。

    不仅是对长辈们更近恭顺;对于课业上也来了劲;之前是沈瑞劝着、三老爷逼着;才压着他读书;如今却是无需督促;自己就开始起早贪心地苦读起来

    他的变化;沈家众人都看在眼中。

    对于几位长辈来说;沈珏十五岁;眼看就要成丁;已经不是小孩子。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还是有旁的想法;身为沈家子弟;除非甘心平庸、碌碌一生;否则科举是唯一的晋身之资。如今去了早先的浮躁;能静下心来读书;不管是对沈珏自己;还是对沈家来说都是好事。

    对于沈瑞来说;唏嘘之余也比较庆幸。十四、五岁的少年;正是中二叛逆期;沈珏憋着一口气将力气使在读书上;而不是放纵自己;也算用到正道上。

    只有玉姐;虽见沈珏的次数有限;可也知晓他埋头苦读;为了今年童子试

    从童子试想到南下的毛迟身上;玉姐就带了不安。

    前几日在上房兄妹两个碰上;玉姐就悄悄问沈瑞道:“二哥;童试难么?

    沈瑞点点头又摇头道:“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咱们这样的人家;子弟五、六岁就启蒙读书;只要不是资质太笨拙;十来年后一个童生还是不难的;只有到了府试;是考验人的时候。要是运气不好;卡在这上头多年也是有的。不过学无止境;考生越到后边;肯定学问越好;只要持之以恒;总能过了院试这道坎。那些放弃的考生;有的是脑子不开窍;有的则是为生计所迫才丢下书本。”

    玉姐听着;却是不见欢颜。

    沈瑞原以为她是担心沈珏;这会儿瞧出不对来;失笑道:“妹妹也太小瞧人;毛迟虽延到今年才下场;可不是他学问不足的缘故;一是京城距离昆山千里之遥;往来不便;二就是他身为状元之子;在京还不显;回乡后士林瞩目。要是不下场还罢;只要下了场;除非拿了三元;;否则就容易为人诟病。毛迟憋着心劲;定要妥妥当当的才考;这才晚了两年。你就放心吧;他定是在榜上的;端看名次好坏。”

    玉姐被兄长揭破心思;霞飞双颊;却也不愿兄长误会;忙解释道:“我没瞧不起他;只是担心万一不如意……”

    万一考试有了闪失;毛迟要留在原籍备考怎么办?明年是乡试之年;没有童试;就要待到后年去。

    虽说玉姐还小;可因毛迟比沈瑞还年长两岁;所以去年两家定亲时就做了口头约定;等明年玉姐及笄后就择日迎娶。

    十四岁的少女;对嫁人既存了期待还隐带畏惧;倒没有到恨嫁的年岁。她也说不清自己到底在担心什么;就是盼着毛迟能顺顺利利地过了童试……

    等沈珏穿好衣裳;兄弟两个就出了松柏院;却不是直接去上房;而是先去了西院。西院院门关着;徐氏以怕孩子们“过病气”为由;不许沈珏等人进去

    院子里黑漆漆的;上下都没有动静。

    沈珏过来;隔着门对里面执了礼。

    今日是县试第一天;对与书香子弟来说;青云万里今日始;也算是重要日子。即便沈洲这嗣父不在京;乔氏这嗣母也该为沈珏张罗下场之事。

    可是;自打年前乔氏“抱病”;就一直闭门休养;正月里连娘家也没走;眼下也没有出来的意思。

    沈珏不是傻子;乔氏“抱病”的日子就在他生病后;自然能想到这其中的联系。

    尽管心中对于乔氏没什么情分;沈珏身为嗣子;也不好冷眼旁观;少不得同徐氏求情;将过错都揽了过去。毕竟乔氏之所以惩罚他;根源还在他行为不检点的缘故。

    还有一句话;是他没有跟徐氏坦白的。那就是他之前因思念本生亲人的缘故;不仅不思饮食;好整晚整晚地失眠。即便没有罚跪;这样熬下去;用不了多久也要躺下了;说不定毁身更严重。

    经过上次小半月的休养;倒是将他的“乡愁”都吹散了;这寝食难安的毛病也“不治而愈”。

    沈珏已经明白过来;自己与沈瑞的区别。两人一样大;却没有人视沈瑞为孩子;就是大老爷夫妇与沈瑞说话;也是有商有量;根本原因就是沈瑞已经是秀才。不单单是有了功名的缘故;也代表着他在能科举之路上走的更远;已经能支撑门户。

    自己要是一直这样自怨自艾下去;永远也难自立;依附长辈而活的废物又有什么权利为自己做主?

    松江与京城相隔两地;距离千里;可要是沈瑞提及有事想要回松江;大老爷夫妇肯定不会拦着;换做自己的话;即便二老爷夫妇不拦着;可回到松江后肯定也是先劈头盖脸挨一顿骂;说不得太爷还要勒令他立时回京。

    沈珏这般对松江念念不忘;倒不是想要抛去自己的嗣子的身份;而是想要再见太爷一面。

    民间有句老话;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

    对于高寿老人来说;这两个年岁就像是生死关卡;太爷今年八十四了。去年在南昌府的时候;沈瑞都打算好了;到时候就跟沈沧请命;在太爷寿辰前回松江一趟;谁想到乔老太太病故;乔氏要回京;打断了他的计划。

    沈珏觉得;自己想要名正言顺地回去探亲;只能是过了童试;然后以游学的名义回难直隶。嗣父母并不拘束他;徐氏又向来慈爱体贴;并不会反对此事

    这样想着;沈珏后悔的想要直敲自己的脑袋。

    要是早明白这个道理;他早就开始努力读书;也不用如今这般忙手忙脚;忐忐忑忑地心里没底。

    徐氏虽喜沈珏的厚道;却也不愿见他因此事愧疚;就将乔氏算计四哥的事情说了。

    乔氏与沈珏是母子名分;只要乔氏活着一日;这名分就丢不开。徐氏希望晚辈懂事孝顺;可不希望他愚孝。

    沈珏听着;面上十分震惊;可心中却并不觉得意外。

    自打前年冬天几个沈家子弟随着徐氏踏进沈宅大门;见到乔氏第一面时;沈珏就觉得她有些疯癫。

    出京这一年;即便有些事他并不知晓内情;可从二老爷对乔氏几近软禁;乔氏身边的人也换了两茬;就能瞧出乔氏没少折腾。

    如今乔氏事败;沈珏心中庆幸不已。

    瞧着三老爷、三太太对四哥的疼爱;要是四哥有个闪失;那两口子也不用活了。到了那个地步;乔氏只怕也活不了。沈家拢共就这几口人;一下子没了一半;大老爷夫妇都不年轻;哪里受得了如此打击?

    他不再想着为乔氏求情;过后还曾同沈瑞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说之前是我的过错;遭了大罪也是自作自受;可能就此揭开此事也算是化解了沈家厄运。否则要是太太真是闹出事来;还不知后果会如何。只要一想;都叫人后怕……”

    兄弟两个到上房的时候;与西院漆黑一片不同;上房的灯已经亮了。虽说深更半夜;离天亮还早;可大老爷与徐氏都早早起了。

    沈珏不免羞愧;要不是他之前为了多穿少穿的缘故磨磨蹭蹭;也不会过来的迟了;倒是叫长辈好等。

    大老爷肃着脸;说了几句训丨导的话。

    大老爷对沈珏这个侄子;向来温和慈爱;可自打沈珏病愈后;就开始严厉起来;就像对沈瑞的时候。

    大家都看出来了;这是二老爷不在;大老爷要亲自管教侄子了。

    沈珏虽不乐意被人约束;可对于大老爷的严厉却不抱怨;反而隐隐地生出几分亲近与欢喜。

    大老爷训丨导完;徐氏就叫人摆了早饭上来。

    早饭上都是沈珏爱吃的饭菜;还有两道甜点。

    沈珏看着;眼睛亮亮。

    徐氏却指着那两盘点心道:“旁的还罢;这两盘甜点只能一样吃一块;要不然容易口渴。等明日三哥歇了;再叫人做了给三哥。”

    沈珏老实应了;等大老爷与徐氏落座;才跟着沈瑞坐下;用了早饭。

    等沈瑞、沈珏坐着马车;离开沈宅时;外头还是乌漆墨黑。

    沈珏生出几分紧张;道:“二哥;要是卡在县试可怎么办?”

    沈瑞轻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