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大明望族 >

第120章

大明望族-第120章

小说: 大明望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提及松江各房其他玉字辈举人、生员;沈家这一代;已呈鼎盛之势。

    未出仕这些少年还想不到这些;沈械却是暗暗欣喜不已。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只有体会在外的漂泊;才会深刻地晓得在家时的安心。

    官场之上;固然有同乡、同年、同门、师生等各种关系为纽带;形成种种人情网;可这多是利益使然;遇到宦海沉浮;随时可以翻脸不认人。对比之下;族亲因血脉牵系;则是最好盟友。

    自沈度、沈灿兄弟出仕;沈家子弟读书传家;历代都有人出仕;可除了二房嫡支显赫外;其他房头都是微末小官;最高的也不过是宗房已故老太爷;在从三品参政位上致仕。

    如今瞧着这势头;沈族出sè子弟不是一个两个。即便科举仕途;大浪淘沙;只要能再进学两三个;沈家在官场上就有了接力人;可以等到沈栋那一代人逐渐长成。即便最后没捞到举人、进士功名的;只要有向学之心;以后在教养子弟上留意;读书种子也只会越来越多。

    沈理并没有在众人跟前提二房嗣子之事;不过在与沈械、沈瑛说话时;却提到chūn山书院。沈全、沈瑞、沈珏几个到底如何入学;还要先看二房长辈安排;左右并不用太担心就是。

    十几个族兄弟;虽都在一屋坐着;可因年齿不同;分坐了几处。沈理这里;不用说是沈械与沈瑛、沈琦几个;沈全那里;是陪着三房沈玲与沈琳说话;沈瑞、沈珏这里;与沈琴、沈宝坐在一起。

    至于栋哥、宁姐、慧姐等小一辈;则也由同辈的族兄弟、族姊妹处招待。

    沈琴、沈宝这里;听说沈瑞、沈珏前rì去了隆福寺;都是艳羡不已。

    沈琴抱怨道:“珏哥没义气啊……也不说去唤我们一声”

    沈珏偷偷地指了指沈械坐着的方向;低声道:“是随着大哥去的;规规矩矩地烧香拜佛;在庙会上就打了个转罢了……”

    瞧他模样;就差加一句“谁去谁后悔”。

    大家虽是同辈兄弟;可因年岁相差太大;大家对沈械这未来沈家当家人也多有敬畏。

    沈琴缩了下脖子:“这次算了;下回珏哥可记得唤我同宝哥一声”

    几个小的正凑到一起说话;三房沈玲;脸上带了几分小心随着沈全走了过来。

    若是来的只有沈全;众小都相熟的;自然无需多礼。可对于这个三房族兄沈玲;大家实是陌生;反而都带了客气。见他过来;便都起身相迎。

    沈玲是沈珠堂兄;是三房二老爷庶长子;在族学里念了两年书;识了字后;就进了铺子里学打理生意;前两年被派到京城来;打理南城一处布庄。

    三房子孙繁茂;家里生意又多;除了嫡子嫡孙被看重外;其他庶子庶孙;多是如沈玲这样;早早就接了差事;当成掌柜或伙计使唤;也是防着外头雇的掌柜弄鬼;才多爱用自家人打理产业。

    论起年岁;沈玲比沈全还要大两岁;按理应是同沈全做过同窗。可因他读了两年书就进铺子学差事;同沈全刚好错过。

    沈玲已是弱冠之年;不过在众族弟跟前;他却没有摆族兄的谱;反而十分客气。

    见众人起身;沈玲忙道:“快坐快坐;无需如此;是我扰了你们说话……”

    四小中;沈琴年岁最长;便道:“玲二哥太客气……我们也不过是东一句、西一句闲聊呢……”

    沈玲过来;是专程来寻沈琴的。

    “琴哥;听说九哥病了;我想要去看看;你瞧着二房长辈那边便宜么?”沈玲带了几分拘谨说道

    沈琴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失笑道:“玲二哥怎问起我来?沧大伯、大伯娘都是极和气的人;二伯与三叔待人也慈爱;哪里有什么不便宜的?倒是玲二哥;身为晚辈;怎么还没有过去拜年?外道甚了;都是族人?怕是珠九哥那里;也是念着玲二哥的。”

    沈玲讪讪道:“先前并不晓得你们来京;不曾去过二房长辈家;怕是冒昧登门不便”

    哪里是他不想去呢?就是以前没有往来;如今二房与族中关系缓和;他身为族侄也当去拜见。更不要说堂弟来了;就住在二房。他十来岁就出来打理买卖;最是晓得人情高低;岂会那般失礼。

    他是想过去;却是不能去。

    沈珠尚未到京;沈玲就接了三房老太爷家信。三房老太爷不许他往二房去凑;怕他行商贾事为二房长辈不喜;牵连到沈珠头上。

    沈玲无法;也只能做不知沈珠上京。

    如今沈家族兄弟聚会;沈玲不能再装不知道;更不要说沈珠病了;他这个堂兄总不能不闻不问;否则传回松江又是他的罪过。

    三房老太爷改换门庭;读书的子孙都是宝;不读书的都是草芥一般;偏心的没谱。

    但是有老太爷家信;沈玲怕真的被二房长辈所厌;少不得上来寻沈琴、沈宝兄弟打听打听二房长辈们脾气秉xìng。

    虽说二房大老爷已经与沈理、沈械等人初一那天就说了准话;敲定嗣子人选;可沈琴、沈宝两个并不知晓。

    瞧着二老爷待沈珠温煦;二太大也颇为留心沈珠病情;沈琴、沈宝两个还以为小二房看上沈珠。至于小长房那里;不用说;看重的就是沈瑞。沈瑞虽出门做客;可大太太因沈珠住着沈瑞先前客院;已经使人开始收拾另一处院子。并不是前面客院;而是在二门外一处偏院;便前面跨院要宽敞许多。

    至于沈琴、沈宝为何能知晓新院子是给沈瑞准备的;那是因为无需猜测;只看大太太带着沈瑞两个侍婢收拾院子;就晓得院子的新主人是哪个。

    如此一来;在沈琴、沈宝看来;二房择定的嗣子就是小长房沈瑞、小二房沈珠、小三房沈珏;除了沈珠这里微微有些意外的;其他两人也觉得是意料之中。

    为此;沈琴与沈玲客气完;心里就开始后悔。

    大家腊月二十八抵京;年前年后也待了好几rì;沈珠可是提也不曾提过沈玲这位堂兄。说不定为了怕碍二房长辈的眼有心与堂兄疏远;自己这一多嘴;说不得坏了沈珠先前算计。

    沈全向来热心;见沈玲只因身份庶出又行商贾事;族兄弟跟前没底气;心下不忍;道:“我也正打算去沧大伯家探望珠哥;玲二哥要是不放心珠哥;就随我一道过去”

    沈玲闻言;面带感激道:“那可是好;就劳烦全哥了……”

    沈全想到沈瑞在沈械处住了两rì;道:“瑞哥甚时候回沧大叔家?要是不着急;也跟我家去住两rì?”

    “我初六要随着老师出去;明rì就该回去了。”沈瑞道。

    他随着沈珏出来;只带了一套换洗衣服;要是随着王守仁出门;少不得要回去换衣裳。

    沈全点点头:“那样的话;我与玲二哥明rì就随你一道过去;也省的提前往那边递帖子……”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夙世冤家(二)

    说话时族兄弟分坐;待到开席时;却是大家团坐了一张大圆桌。

    十一位族兄弟;来自沈家七个房头;除了二房、六房位;其他房头都有子弟在。年纪最大的是沈理;年纪最小的沈珏;前后差了将二十年。

    除了沈玲与大家不甚相熟之外;这年前年后沈氏子弟已经聚了两回;也都熟了。

    就是沈玲这里;几位年长的族兄待他也温煦。

    待问过他只读了两年书就进了铺子;从学徒做起;后来进京做了南城布庄掌柜;沈理、沈械等人面上没说什么;心里不免腹诽三房老太爷的糊涂。即是念念不忘改换门庭;为何不让儿孙都读书进学;还分了嫡庶出来?

    沈玲对答之间;初有些拘谨磕绊;可稍相熟后;是个极有颜sè的人。想他的年纪;弱冠之年就能进京为大掌柜;这待人接物定是错不了;是个聪明人。这份伶俐劲;用到读书上;保不齐又是一个读书种子;却是生生耽搁;只能经营商贾行当。

    宾主尽欢;待众兄弟告辞离去;沈理便留下了沈瑞。

    沈瑞前晚已经听沈械讲过;自是晓得沈理留自己所谓何来。

    “瑞哥;过了元宵节洲二叔就回松江;敲定嗣子过继之事……你为小长房嗣子;珏哥为小二房嗣子;后入为嗣;虽不容易;可你的情况又不同。你既有心举业;入了二房只有好处。”沈理有些担心沈瑞想不通;劝道:“也不要想的太多;婶娘能将你托付给沧大伯娘;定也会乐意让沧大伯、沧大伯娘照顾你。”

    毕竟在古人眼中;骨肉天伦最重;沈瑞要是欢欢喜喜出继;就有不孝之嫌。

    因这个缘故;沈瑞即便心中再乐意;在沈珏跟前能承认;在沈理面前却不好多说;只道:“我晓得了。”

    沈理叹了一口气道:“你现下还小;不知世情;多了这个侍郎子弟的身份;对你只有好处。”

    沈瑞沉默了一下;看了下身上衣服;问出心中疑惑:“六哥;二房润三叔选的嗣子是谁?”

    沈械前rì说时沈瑞就想要问了;不过当时沈珏状态不好;没有顾上这一茬。

    或许在旁人看来;二房小长房的嗣子是小宗宗子;以后支撑门户;大老爷品级最高;大太太娘家姻亲也得力;可好处越多;责任越重;反而不如小三房;看似举人门第;不过因三老爷养病未出;照样可以得到伯父、伯母的照拂。

    沈理道:“沧大叔初一那rì当着我们几个年长的族兄弟没有提及润三叔嗣子之事;不过私下告诉我;属意你兼祧两房;只是那是等你过继到二房以后的事;现下无须声张;只要你心中有数就好……

    沈瑞甚是意外;抬头道:“先前二房长辈不是还感叹独丁难养?怎么又绕到兼祧上?”

    瞧着沈润夫妇的模样;也是极盼着嗣子的模样。

    “我原也疑惑;后来沧大伯说小长房、小三房并未分家;多半是因这个缘故。”沈理道:“二房与族中早先往来不多;我也是听沧大伯提才晓得二房三太爷在世前;沧大伯与洲二伯就已经分了家;如今是分产不分居。”

    虽说按照世情;多是父母去世后兄弟辈才分家单过;不过父母为了防分家不均伤了兄弟情分的;提前主持分家也是常有的。对于二房兄弟已分产之事;沈瑞与沈理都没有多想。

    不过因提及往事;使得沈瑞想起孙家与二房渊源:“六哥;您在京城时间不短;嫂子那边年头更长;能不能帮我打听打听;我外祖与二房当年到底有何渊源?听着沧大伯娘意思;我娘当年也是在京城长大;大伯娘与我娘往来还十分亲密;可为何先前并不曾听我娘提及?”

    事关已故孙氏;沈理面上带了几分郑重:“二房长辈只说孙家太爷生前与三太爷交情颇深;其他的都含糊;是当好生打听打听。只是到底是三、四十年前的事;估计得需要些时rì。”

    沈瑞道:“左右又不急;六哥、六嫂帮忙留心就好……我就是想晓得孙家与二房除了外祖与三太爷的交情外;有没有其他事。总觉得孙家与二房之间有甚隐晦处;不好对人言;否则我娘也不会隐下这段渊源……”

    以京城二房这些年运势;只要孙氏早早将这靠山摆出来;四房张老安人与沈举人怎么敢算计她?就是沈家其他房头;畏于二房之威;也不会惦记侵占孙氏产业。

    沈理原本并不觉得古怪;听沈瑞这么一说;也察觉出异样;不免有些犹豫。

    要是真查出听不得的yīn私怎么办?二房过嗣之事;需不要推迟?

    要是嗣子名分订了晓得有不妥当处也晚了。

    可是对于二房来说;过继是大事;几位长辈已经有了定夺;自己这样多事好么?

    随即;沈理又觉得自己想多。

    以二房大老爷、大太太的人品;怎么会像做了恶事的。要是二房真有对不起孙家之事;孙氏也不会对大太太托孤。孙氏之前没有显露这段关系;多半是不愿借势。

    沈理留下沈瑞;除了与他提及此事外;主要的还是要提醒他读书:“若是想要入仕立世;家势是底气;也是锦上添花;自身学识却是不可缺。官宦人家子弟;科举入仕是便宜些;也不是人人都能中举成进士;成为纨绔之流的不乏其人。即便读书辛苦;可也要有自强之心;且不可因有了捷径;就连走路都觉得累了。那样的话;叫你入嗣反而是害了你”

    沈瑞认真听了;躬身道:“六哥放心;殿试之前;一rì不会懈怠。”

    不中进士;一切都是浮云。

    等中了进士;在这个时代就是鲤鱼跃龙门;搁在后世就是高级公务员;有了铁饭碗。

    沈理见沈瑞毫不犹豫地模样;又自信百倍的模样;笑道:“这话对也不对能到殿试;是可也歇一歇。不过过了殿试就无需读书了?须知学无止境。”

    沈瑞是他一手教出来的;对于沈瑞的科举之途;沈理倒是不担心他考不上举人;不过少年举人与中年中举又不一样。

    少时中举;进士科耽搁落第几次;只当是磨练心xìng;中年中举;进士科就耽搁不得;否则到了儿孙满堂才中进士;仕途上就别指望有进益。

    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