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红楼同人)贾环重生复仇记 >

第9章

(红楼同人)贾环重生复仇记-第9章

小说: (红楼同人)贾环重生复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环不是现代人,没有看过那些所谓的空间类型小说,自然也不知道这金手指是个什么东西了,若是换成了其他现代穿过去的,只怕这会儿都要乐死了,这么明显的提示对吧,说不得还要挑挑拣拣的想着是什么样的金手指呢。而贾环呢,喊了无数声无人应答,出又出不去,心下已经是慌的都要尿裤子了,好在没多久这白雾隐隐的开始消散了一些,从半空中引出一个大大的圆盘来,上头还有一个红色的宝石。
  贾环看到有东西出来了,或许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可有东西总比什么都没有强些,所以努力就像看清楚那到底是个什么物件,不想他这边才一想,整个人就飘了起来,开始往那大圆盘靠拢,这让贾环又是一阵的惊慌,好在没多久他已经到了那圆盘的面前终于看到了上面的痕迹。
  那到底是什么呢?一个大圆盘,红宝石卡在中间,还有一根指针,最要紧的是,在贾环靠近的时候,上面还出现了一排的字。
  “每月一次抽奖,请按红色按钮开始抽取。”
  贾环又不是不识字,这有了字迹自然是要看分明的,这一看又是吓了一大跳,这莫名怎么就有了个抽奖?在看看那圆盘,在他看过了字迹之后,那字迹立马隐了下去,随即又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格子,里头开始出现一些图片,有的有些模糊,有的却很是分明,就想是那个最大的格子里,分明就是银子。
  这让贾环有一种被馅饼砸中的感觉了,他已经意识到了,这或许就是那个贝壳,就是那一闪而过的白光造成的东西,而所谓的一月一次的抽奖,那也就是说,以后每一个月他都能通过这个东西,得到一些物品,不管是不是值钱的,有用的,对于他如今这一穷二白的人家来说,那或许都是很了不得的好东西。
  想到这里,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和渴望,伸手往那红宝石按了下去。那大圆盘看着沉重无比,那指针也分明是石质,好似从古至今都未曾动过一般,可就在贾环按下红宝石的瞬间,那指针就飞快的动了起来,等贾环忍受不住那转动带来的阵阵漩涡一般的风而避开一些的时候,那指针有慢慢的缓了下来,最终停留在那个最大的格子上,然后就在贾环面前,开始凭空的凝结出一团的云雾,当云雾散去,三个小小的银角子出现在了贾环的面前,就这么凌空而立。
  贾环呼吸都开始急促了,手心全是汗水,可眼睛却死死的盯着那银子,好半响终于伸出了手,将那银子捏到了自己的手里,细细的掂量了两下,这才咧开了嘴,终于笑了起来。
  就凭他的手感也能算计出来这到底是多少,那可是足足五两银子呢,这对于如今的贾环来说,那真的是好大的一笔意外之财啊。

  ☆、第15章

  只是这银子就是到了贾环的手里,一时半会儿的也没法子拿出来,不然他怎么解释这银子的来处对吧,所以即使有了可以让他稍稍安心的银子,贾环还是在第二天一大早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有了那一日的好收获,各家自然对于这风铃的事儿很是积极,甚至为此琢磨出了不少的法子,或是用鱼骨做装饰,或是用海星等等,看的贾环也有些眼花缭乱之感,心下忍不住大呼这些人的创作能力。
  而这样的东西卖出去自然也和原本几个海螺拼凑的风铃价格是不同的,或是一百五十文,或是两百文,不过是半个月的时间,倒是让这些长年累月不得积蓄的渔家一个个都积攒下了一二两银子来,特别是那几个会做骨雕的,更是经由贾环的推销,卖出去了不少骨雕制品,那贾环姑父家的大海豚,更是直接卖出去了五两银子,引得村中人一个个很是羡慕。
  看着姑父的笑脸,也只有贾环知道这买卖其实亏得不能在亏了,这样的东西,若是直接放到上好的店铺中,推销给那些达官贵人,或许三五十两银子也是能得的,可惜了这毕竟不是什么繁华之地,卖东西的人也是人人可欺的草民,就这价格还是人家厚道给的好价钱了。
  你说不可能?看看最近这县城附近的摊市就知道了,半个月的时间,足够让附近其他处有眼力见的人看到了这海螺的好处,有好些人已经开始参与了进来,这附近又不是只有这一处海滩,也不是只有一个渔村,手巧的更是不在少数,卖的人多了,自然这价格也就是上不去了,若不是他们村子做了头一个吃螃蟹的人,只怕还得不到这样的利是。
  唯一的好处或许是这附近的商贩们也看到了这东西的市场,有好些小贩已经开始在各处渔村收海螺了,虽然价格便宜了些,不过是五十文一串,一个海螺不过五文钱,可这毕竟是不要本钱的东西,又免去了来回的脚程,倒是也能勉强过得去,而这些小贩们自然是运到离着海边更远的城市里去挣钱了,如此一来市场大了,倒是给周边所有的渔村都寻了个活路。
  也正是因为这样,贾环虽然对这东西没法子再卖上高价有些可惜,可想到能不用操心这县城的市场饱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而其他各家虽然也嘀咕这价格有些低了,可自己卖也卖不上什么高价的情况下,倒是也能知足。
  最关键的是,这半个月以来,一二两银子的收入,已经让这些渔民们很是欢喜了,这个年头,一两银子还是很有购买力的,就粮食来说,十文一斤,或许听着好像挺高的,可是你要知道这时候的斤两那可是一斤十六两,而一两银子可是有足足一千文,也就是能买一百斤粮食,那可是一石了。寻常人家一家三口吃上三个月,也未必吃的玩,若是四五口人,也能吃三个月的饱饭。
  从这一点来说,这一二两银子,那简直就是他们这样的渔民将近半年口粮钱,能半年不用操心粮食,怎么可能不知足,更不用说虽然价格低,可是这些海螺还是陆陆续续的在卖的,如此依然能有些收入添补家用。
  或许有人会说,这刘姥姥不是说了吗,寻常人家一年二十两银子尽够用了,也就是说,这一个月也要花销一二两,怎么到了这里却变成了半年的粮食,那我们就要算算这所谓的开销的内容了,衣食住行,除了吃饭,还有买盐,买油,菜蔬,布料,甚至是修缮房屋等等,这才是寻常人家开销的全部,而这个渔村呢?他们吃盐却是不愁的,自家煮海盐就是了,即使国家要缉拿什么私盐之类的,也不可能抓这些海边渔民自己吃用的那么一些小分量,那些官员们也看不上眼不是,而他们看不上眼的,在这渔民家中却是省去了一大笔的银钱,或许一斤盐也不过是十来文钱,看着也不起眼,可这到了贫寒人家,十几文也是大钱,长年累月更是天文数字了。
  而衣料更是不用说,一年这一家子人做上一身衣裳,能花用的钱其实也不是小数,寻常麻布一匹都要二百文上下,这还是没有染色的最最下等的货色,或是好些呢?细棉布之流呢?那几个更是上去了不是。至于修屋子,想想贾环这一家子要准备用十两银子来重新起屋子,就知道这修屋子没有一二两银子只怕是不能的。如此一算,相对宽裕些的人家,可不就是一年要有二十两才能过活吗。
  而如今这些在贫困线上的渔民们想的却是最简单的,他们如今最实在的追求就是能吃饱饭,所以在看到这一二两银子的时候才看的这样欢喜。特别是已经开始进入了冬季,出海逐渐不能成行的情况下,能有这么一个收入,真的是很让人欢喜的。当然这个天气在海边也很苦,那冷风嗖嗖的往人身上钻,可是有钱挣,大家那心火高的,什么都顾不上了。
  贾环这会儿也顾不上这些了,因为他正在海里,一边哆嗦,一边下海摸扇贝。
  “二子,这么冷的天,你还下海做什么,这东西虽然是好吃,可是也不能换几个钱,还不如海螺呢。”
  作为大哥,自家弟弟执意下海捞海货,他自然只能陪着,生怕这个天的海水太凉。自家弟弟在海里脚抽筋,出了祸事,甚至还在贾环上来休息的时候帮着下去也捡上一些。
  “大,大哥,我,我听说县城福瑞居的,的大官人喜欢,喜欢吃海味,我想将,将这扇贝弄个菜式出来,卖,卖给他,说,说不得,一下子能,换,换上几两银子,比,比海螺来钱快些,阿嚏。。。”
  贾环坐在兴哥儿从姑父家借来的船上,看着自家大哥在一边整理自己摸上来的扇贝,忍不住终于吐口说出了自家的打算,只是这冷的有些过了,人也有些哆嗦,说话都带着颤音,怎么听都像是口吃的样子。
  倒是兴哥儿听了贾环这话,诧异的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
  “什么?你,你还懂这个?怎么可能,往日在家你可从不做饭的。”
  确实,贾环不会做饭,就是烧火也是记忆中那个二子的,可是谁让他看的多呢,荣国府即使败落了,那排场还是在的,大厨房里的厨子依然是高水平,即使很多菜他都没有福气吃到,可是作为常常去大厨房偷吃的填饱肚子的庶子,也是能时常看到那些大厨做菜的过程的,所谓君子远厨房,这个道理他知道,可是却没有人约束,或许就是王夫人知道了也不会管,她还乐不得这个庶子不读书走邪道呢。
  所以即使他真没有下手做过,可是这知道的东西实际上却是不少的,这会儿他就是想要用这个来换银子,想尽快的让这个家的家底厚实一些。
  “我,我听那些读书人说过几嘴美食的形容,味道,加上娘做的时候看到了一些过程,我想回去试试,若是好吃,就卖了方子。”
  这个倒是让兴哥儿感兴趣了起来,不是海边的人对于海味其实做的都不是太地道这是一定的,就像是很多地方喜欢吃什么农家菜,这农家菜有什么大讲究?说白了不过是长期做同一个菜,做的熟能生巧,掌控到了最细致的地方了而已,兴哥儿也感觉自家娘做的东西确实不错,虽然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真的能卖钱,可是试一试总是好的,万一真的能成呢,想想那风铃,不也是他们觉得没啥好的东西,却被卖的如此火爆?
  想到风铃,兴哥儿忍不住又看了贾环一眼,总觉得自家这个弟弟,如今脑子似乎活络的不行,什么都敢想,也什么都敢做了,和往日有很大的不一样,不过如今家中确实也难了些,能有如此个帮手,兴哥儿乐还来不及,哪里会想那么多,只觉得这弟弟如今成了自己的好帮手,这家业撑起来有望了,说不得开了年,买船也有了指望。
  “也是,成不成的总要试试,只是这大冬天的,这东西可不好捞,若是开春就好了。”
  “先试试水,若是真卖的出去,开春咱们村子里都去捞,说不得能挣的比卖鱼多些,这边上隔上百里就有渔村,西面也有河,鱼卖不上什么大价钱。”
  他这么说,兴哥儿也是一脸苦涩的点头,可不是,这附近靠海,从来不缺鱼吃,自然卖不上高价,这个谁不知道呢。想想也是苦恼,明年自家就是买了船,重新能出海了,又能攒下多少钱?还不如这样试试的好。
  想到这里,兴哥儿叹了口气,在贾环肩上拍了拍,将衣裳一脱,一个猛子,又一次下到了水里。

  ☆、第16章

  整整一桶的扇贝,足足有一百来个,按照贾环的指点,齐氏做了有四五回这才做出了贾环说的样子和味道,家里人尝了一口就乐了。能不乐嘛,这味道比原来他们自家做出来的好吃了不知道多少倍,那海腥味几乎都没有了,这些东西为什么卖不出价格来,这最关键的缘由就是没几个会做的,即使能做的,要做好也难,想做的没有海腥味几乎是不可能,所以这东西就形成了两个极端,一个是寻常人除了那些海边的渔民,几乎没人去吃这个,除非是饿的不成了,看着价格低廉,好歹还是肉的份上吃上一些,另一边是高价的干贝,还有那些达官贵人们从来没有尝过的正经新鲜海货。
  如今倒是好,有了这么一个法子,不说这方子能卖出多少钱去,就是教会了那福瑞居的厨子,以后让他们多了一道招牌菜,那自家的扇贝可就能有了销路了,就是价格再低,好歹也是能多些进项不是。
  第二天兴哥儿带着贾环又一次借了村长的骡车,往县城去,一边赶路,贾环还一边询问这骡车的价格。
  “二子,你这是也想买个骡子驾车?”
  兴哥儿从一听到自家弟弟问这个骡子的价格就知道他又有了主意,忙一把拉住了贾环的胳膊,进行确认,好家伙,这骡子可不便宜,足足要五两银子呢,加上驾车,那可就是六两,有那个钱,再凑上一些,可都能买一条小船了,这钱都没挣到呢,自家弟弟怎么就这么乱来了。
  “大哥,咱们家如今开春建房子的钱是有了,若是这一次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