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伏藏师 >

第319章

伏藏师-第319章

小说: 伏藏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面70%都被水覆盖着,这些水有着许多的作用,其中一项就是为大陆板块的移动扮演“润滑剂”的角色。当亚洲地下的水脉都变为水饱和区之后,就完全失去了润滑剂的作用。

    林轩绝不排斥“地下之海”的设想,因为他曾经历过雄巴村的寒潭事件,并亲身下寒潭去探索,进一步发现了那巨大的水底结构。

    就在一小时前,他无法突破凝滞空气的场景与当时无法突破水底气泡的经历何其相似?

    直觉上,他认为两者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换句话说,地球上存在的某些奇怪现象,仅有地域上的差别,那些现象本事是完全相同的,例如麦田圈、巨石阵、魔鬼区、金字塔、消失古墓、杀人丛林等等,既可以出现在埃及沙漠,又可以出现在南美雨林或是北美荒原,其本质完全相同。

    广义来看,造成那些奇怪现象的原因也应该是相同的。

    譬如埃及金字塔与玛雅人金字塔存在的意义是相同的,百慕大魔鬼海洋三角洲与中国西北无人区的“吞噬一切行动物体不留痕迹”是相同的,南美洲最尖端的汉巴尔道悬空杀人黑洞与冰岛的斯奈菲尔火山口上空的火焰黑洞亦是相同的。

    诸如此类的例子太多太多,举不胜举。

    更进一步说,以上仅仅是空间不同而本质相同,纵观人类历史,远古时代的某种超自然现象与今日的超自然现象也如出一辙,近代存在的著名“蝴蝶效应”,在远古时代已经无数次发生过。

    有一个被举过很多次的例子可以证明以上的观点,《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中明确记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按字面解释,这段文字记录的是鲲、鹏、北海、南海的几个传说,明确说明北海巨鱼在适当的时候就能变身为大鹏鸟,并且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海去。

    天下,是一个天下;世界,是一个世界;地球,是一个地球。

    所以,任何局限于一时一地、一国一洲的物理学研究都是错误的,必须要将地球的时间、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那么,“亚洲不规则大发现”就有了非同凡响的意义,儒勒??凡尔纳在幻想中构建的地球内部模型就有了开天辟地、振聋发聩的巨大作用。

    林轩作为组织的一员,对亚洲的地理、历史、人文、传统知识都有过广泛的涉猎,即使在执行单一任务时,也会将自己的思维广泛地散发出去,将各方面知识交融在一起,全方位考虑问题。

    他为“地球轴心”而来,对“地下海洋”也有着巨大兴趣,甚至说,任何牵扯到亚洲安全、地球安全的事都是他所关心的。

    “啊——那是什么?”他由急速奔跑中瞬间停步,向自己的左侧望去。

    原来,他不知不觉已经沿着阶梯进入了一个山谷的狭缝之中,右侧肯定是坚硬的悬崖石壁,而左侧本该是同样的石壁,但他从沉思中清醒时,却发现左侧并非寻常石壁,而是一片立体的蔚蓝色海洋。

    阶梯只有两步宽,但两侧的石壁和海洋却似乎高有万仞,视界尽头,不见其顶。

    (抱歉各位文友,刚刚发现上传错误,271与270章节相同,题目不该是《蜂巢宇宙》,而是《亚洲不规则大发现》,已经改正,给您造成的阅读不便,请见谅。飞天凌晨)

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下立体海洋

    “这里是什么地方?”林轩骇然,“怎么会出现这种异常状况?”

    那立体的海洋是岿然不动的,但很明显,那就是海洋,水体颜色准确无误地说明了这一点。

    林轩向后看,阶梯漫长,一路堆叠,仿佛来自云端天上。最初的阶梯左侧是悬空的,只有右侧依贴着悬崖。他在狂奔、沉思中才误入此地,一心二用到极致,竟然没发现这大海是何时出现的。

    惶然中,林轩举起手,只用一个食指的指尖,轻轻触摸那大海。下意识的,他把立体大海当成了一个空气墙或者水囊,生怕戳破一个小口就会引发水体的大崩溃。

    他的指尖没入水中,感受到水体的巨大压力,指尖再缩回时,已经湿漉漉的,并且带着巨大的海腥气。

    “是海水,是隐藏在地底的海洋,跟凡尔纳小说中描述的一模一样——”因为处境太过于诡异,林轩对这种伟大的发现已经无法产生足够高的兴奋感。

    林轩向前看,阶梯一路下行,左侧海水、右侧石壁依旧对峙,如两堵高墙,将窄窄的阶梯鱼肠一半夹在其中。

    “哪里来的控制力量,能将海水凭空树立起来?而不是直接与石壁接触,将石壁作为海水巨池的边缘?难道真的是神的力量?”他苦笑着自言自语。

    很自然的,他想到了摄像资料中鬼湖拉昂措从中分开、堂娜纵身跃入的那一幕。既然拉昂措都能无中生有地出现那样一条裂缝,此地又为什么不能出现壁立千仞的水墙?

    经书中,有“摩西分开红海”的经典例证:

    当日,摩西依照神的吩咐去见法老,在此展开了连场激烈的斗争,即耶和华与埃及术士之间的比赛。神连降下十个灾祸,直到埃及人全部屈服,尤其最后一祸为杀长子之灾。神命以色列人守逾越节,就是要以色列人把羊羔的血涂在门框上,好叫神的审判越过以色列人的家,不降在他们身上。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守这节期,纪念神拯救的作为。

    这只是神的审判,而非通俗意义上的“审判日”。

    法老终于敌不过神,答应释放以色列人。但以色列人刚离开埃及不久,法老又转意,并派兵追击以色列人。神再一次施展大能,在大海中央分出一条道路来,使以色列人越过红海,埃及人追赶至海中央时,海水合拢,追兵就被海水淹没。

    神力无可预测,而眼下林轩看不见任何神祗或者凡人,更听不到任何声音,也包括海水动荡之声,只能隐约感觉到,四周充满着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他活着,他可以自由呼吸,也能看见、听见、闻见,更能走动、触摸、奔跑,与在镜面之外的世界完全相同。可是,他无法知道,自己现在究竟身在何处?

    “啊——”他拼尽全身力气大叫,声音沿着那狭窄的水、石之间的通道飙飞出去,无限传播,但却没有回声。

    “接下来该怎么办?还要继续前进吗?”他向远处望去,极深处,连空气都被海水映成了蓝色,如同一个恐怖幽深的蓝色地狱,静静等待着林轩自投罗网。

    “不前进,还能怎样?总得将这阶梯探明一端吧?如果半路返回,极度消耗体力不说,那一端的情况未必比这一端好多少。”他绞尽脑汁,集中精神,好让自己能够迅速想清楚目前的困难程度。

    现在,他不能做加减法,只能做选择题,而且是唯一一道选择题。

    这道题,事关生死,无比重要。

    “好了,我让天意来决定好了。”他由口袋里取出一个硬币,然后大声告诉自己,“花,前进;字,后退。”

    铮的一声,他把硬币高高地向上弹起来,约有三米多高。

    他抬起头,目光追随着硬币向上,看到水与石之间的狭缝在视力的极远端融合拼接在一起,令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恐怖,仿佛上天已经关闭了逃生之门,要将他死死困住。

    “咦?是你吗?是你吗?是你吗……”

    林轩双掌一合,接住了硬币,还来不及看是花是字,耳边就传来了急切的问询声。

    “是……是谁?”林轩一惊,左右观望,视界之中的确没有人影,“喂,你到底是谁?到底是谁?”

    那声音消失了,隔了半分钟之久都没有回音。

    林轩咀嚼刚刚那几句带着无限惶恐、无限忧惧但又有希冀、狂喜、惊讶、吃惊的声音,竟然觉得有点像堂娜的语调。

    每个人的声音都有不可磨灭的独家特征,即使是经过长期会话训练的演员、新闻播音员,也都在不自觉中流露出自己的声音特性。

    林轩耳力非凡,相当于一架高精密度的音频分析器。他之所以无法做出肯定的判断,是因为那声音显得相当混沌,仿佛隔着冗长的传声筒传递过来的,每一个字都有极长的拖音。通常情况下,在老旧的废弃工厂车间里才会出现这种特殊的感觉。

    “说话的人在哪里?如果是堂娜,她怎么会听到我的问话后无动于衷,陷入沉默?”关键时刻,林轩只能凭自己的第六感做出决定,“前进,她一定就在那下面,等着我的解救,一定是前面……”

    他深吸了一口气,没有看掌心里的硬币究竟给了他“花”还是“字”的其实,直接沿着台阶奔马怒蹄般飞奔之下。

    那道幽深的小径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似的,林轩又奔出了半个小时,仍然不见尽头。

    实际上,假如他面对的是地下海洋,则半个小时、半天、半个月的奔走距离又怎么能跟大海的宽广相比呢?

    既然科学家将这种地下水储存模式称为“海洋”,其体积之大,自然不是用一个人的双腿能衡量过来的。

    林轩缓缓停步,急促喘息着,调整呼吸频率,也调整大脑思维。

    既然能听到声音,最起码证明堂娜真实存在。如果此地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则一直前进就是正确的,反正不能横向穿入石壁或者海洋中——

    陡然间,他脑子里像是掠过一道闪电:“海洋?难道堂娜在海洋之中?被困在……海洋……潜艇之中?”

    他记起来,从那位原先生住的石窟中曾经看到一幕古怪透顶的影像,堂娜是坐在一艘二战德国潜艇上,而在雄巴村时,骆原也说过看到湖水里出现二战德国潜艇的事。再有,如果堂娜进入拉昂措之后还能顺利地活下来,不借助于潜艇,还能借助于什么?

    “潜艇……海洋?我该怎么办?”瞬息之间,林轩浑身冒出一层冷汗,转脸看着那蔚蓝色的立体海洋,大脑中一片空白。

第二百七十三章 Z计划

    全球战争历史记载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潜艇作为新生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潜艇的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各国共拥有九百余艘潜艇,其中美国111艘,苏联218艘,英国212艘,法国77艘,意大利115艘,日本62艘,德国57艘。这些潜艇无论在吨位、航速、航程、潜深上,还是在武器装备、水声设备、电子设备以及动力装置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整个二战期间,各国共建造了1600多艘潜艇。这些潜艇取得了击沉各种运输船5000余艘、2000余万吨、击沉击伤各型军舰381艘的辉煌战果。

    以上数据,只是各国公开的潜艇数目,按照二战军事历史研究专家们的统计,总数字应该还能翻倍。

    在我们居住的这个巨大的蓝色星球表面,各大陆地被广大水域分隔开来,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很明显,如果任何一个国家能驾驭潜艇控制海洋,就能够从任意角度攻击任何国家,神不知鬼不觉地打击对手,成为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海上鬼王”。

    林轩熟知二战历史,对德国的海陆空军事实力都有系统了解。组织内部在亚洲的马来西亚、非洲的埃及、南美洲的智利都建有巨大的资料馆,其中占大多数的都是军事秘史,详细披露了一战、二战、冷战时期的各国秘闻。

    各段历史中,几大觊觎统治全球的霸权国家都曾大规模建造水师、舰艇、潜艇、深海移动船坞等等水上制霸武器,企图横扫五湖四海,一统地球之水。

    历史是死的,但这些霸权之心却是活的。

    江山更迭,风云变幻,霸权者名字不同,其梦想却惊人地一致。

    那么,德国作为二战中的骁勇战兽,它的潜艇作战成就远远超过其它国家,对潜艇的威力认识最深,对潜艇的作战理论也研究最透。所以,在二战中的大西洋战场上,德国潜艇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凶恶的u艇和著名的“狼群”都在潜艇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神出鬼没,勇冠三军,令美国、英国海上联军吃足了苦头。

    德国虽是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