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佳肴记 >

第444章

佳肴记-第444章

小说: 佳肴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小米抬眼瞧了娟子一眼,娟子连忙道:“奴婢来的时候,将二少姐在府中的一些书籍,衣物,信件等都带来了,昨天时间太过匆忙,只安排妥当了一小部分,若是小姐无事,奴婢想回去继续收拾。”

    周小米想了想,就问:“你爹不想再娶吗?”

    这个问题来得太突然了,娟子差点没反应过来,她“啊”了一声,随即有些不好意思的咬了咬唇。

    周小米也不勉强她,只道:“我就是觉得,李嫂是个不错的人,陆叔若是老来有伴,身边多个能体贴照顾他的人,也不错。将来,你跟你哥哥也能放心。”提起陆歌,周小米还是有些心虚的。

    “奴婢也这么觉得,只是我爹,念着我娘,又顾忌着我哥……”

    周小米听明白了,“好,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娟子这才曲膝行礼,下去了。

    周小米叹了一声,暗道这事儿还真挺难办的。

    若是不把实话告诉陆叔,他未必肯娶李嫂,可是李嫂不能生孩子,就算是嫁给了陆叔,只怕也不能为陆叔生儿育女。陆歌已经那样了,陆石的香火就等同于断了一样!难道要让陆叔娶别人?只怕李嫂会伤心死吧?

    若是把实话告诉了陆叔,陆叔会怎么想?他能接受这个事实吗?娟子能接受这个事实吗?

    周小米脑袋里一团糟,一时半刻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

    不多时,红衣进来禀报,说是周瑾和周安回来了,只不过在大门口碰到了袁家大公子。

    周小米立马紧张起来,连忙问:“姓袁的又纠缠老爷了?”

    “没有,府里的人看着呢!袁家大公子怕是也知道了什么,没敢放肆。”

    周小米气呼呼的道:“派人盯着袁家,特别是那个袁大小姐,千万别再出什么事端了。”

    红衣道:“是!”

    周小米就起身去了正房,林氏也小睡好了,正跟周瑾说话呢!

    夫妻二人见到周小米的时候,却突然止住了话头,好像怕她听见似的。

    什么情况?

    周小米假装没看到,面色如常的问周瑾,“爹,您一大早就出去干什么了?”

    周瑾笑着道:“跟周安去铺子里瞧瞧,你别说,你二哥打理铺子还真有一套,生意不错,我就在那儿待了一小会儿,就卖出了好几套首饰。哦,我跟你娘正说呢,让她得空也去瞧瞧,挑两套好的戴。”

    这算是解释了方才两人在说悄悄话的意思?那也没有必要避着自己吧?

    周小米没追问,反而问他,“您吃午饭了吗?”

    “在外面用过了!闺女,我跟你说,这汴京城还真是大,走了那么长时间,都没逛完。”

    “您跟周安去逛街了?”

    周瑾喝了一口茶,方才道:“是啊,爹不能什么事儿都靠你们吧!爹也想好好努力,多给我闺女攒些嫁妆呢!”

    “哎呀,好好的,干嘛扯到我身上啊!”周小米对林氏道:“娘,你看看爹。”

    “好了,你别逗她了。你爹啊,是想看看行情,把咱们家的暖锅生意搬过来呢!”

    提起这个,周瑾也不说笑了,直接对周小米道:“对了,闺女,你说说当初来汴京的时候,你为啥不同意你二哥把家里的生意搬过来呢?都说做生不如做熟,咱们做饮食方面的生意有好多年了,不比开什么银楼要强吗?”

    林氏也道:“是啊,到现在我还觉得奇怪呢!”

    周小米就把当初她跟周翼兴说的那些话,又说了一遍。

    “南北饮食是有文化差异的,虽然汴京也属于北方,但是毕竟跟咱们辽东府之间的距离也不算近。汴京是京畿重地,无论是文化,饮食,还是其他方面,都有他自己的特色习惯和传承,我们初来乍到,对这边也不是很熟悉,特别是对这里的饮食文化根本不了解,贸然开店,并不理想……”

    听了周小米这番话后,周瑾不由得连连点头,跟林氏道:“咱们闺女想的就是全面。我刚才到街上转了一圈,这边吃的,用的东西,跟咱们辽东府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即便是一样的东西,也有好几种不同的叫法。”

    “所以说啊,爹,您也不用着急,与其急急忙忙的开店,万事都没有准备,还不如安下心来过个好年。等过完了年,您带着我娘,把这汴京城好好的逛上一逛,咱们把街上的小吃尝个遍,到时候再针对本地人的口味,融入一些我们自己的特色,再把咱们的暖锅店开起来,也不迟。”

    周瑾想了想,道:“我听你的!对了,这配方,调料的事情,还得闺女你帮忙。”

    “那是自然了,谁让人家做得一手好菜呢!”

    周小米说完这话,自己都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更不要提周瑾和林氏了。

    一家子人笑过之后,又谈起了正事。

    “也不知道你祖母那边,安排得怎么样了。”

    林氏沉默。

    周小米则是道:“爹,您就放心好了,祖母那么睿智的人,肯定会安排好一切的。而且……祖父已经默认了之前的事,甚至同意以后你跟娘开府另过,回家就分家,还承诺了不插手我们兄妹的婚事,您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周瑾点了点头,其实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着,毕竟他没有见过自己的老子,又从宋氏的话言话语中,听出了几分他是个糊涂人的意思,所以周瑾提心,他答应了的事情,会不会算数,万一到时候他反悔了可怎么办?

    “对了,您回府的时候,是不是碰到外人了?”

    “哦!”被周小米这么一问,周瑾倒是想起来了,“对,碰到了一个姓袁的小伙子,说是咱们的邻居,跟我打了招呼,还说让咱们有空到他家去坐坐。你不说我还真忘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章

    周小米就怕周瑾会胡思乱想,所以赶忙转移话题。

    “对了,您回府的时候,是不是碰到外人了?”

    “外人?哦!”

    被周小米这么一问,周瑾倒是想起来了,“对,碰到了一个姓袁的小伙子,说是咱们的邻居,跟我打了招呼,还说让咱们有空到他家去坐坐。你不说我还真忘了。”

    “我劝您啊,还是离他们家人远点吧!免得啊,日后沾到手里,挣不脱!”

    周瑾不解:“这话怎么说的,远亲不如近邻,我瞧着小伙子算是彬彬有礼的,可是做过什么冒犯你的事?”

    “哪儿啊!”周小米当下就把袁家姑娘看上周翼兴,屡次三番上门凑近乎,还让人潜入周翼兴的书房,放了荷包的事情说了一遍。

    “……那荷包里,还装着一小截用红线绑着的头发呢!幸亏当时我多长了个心眼,让红衣暗中跟着那丫头,才没让他们得逞,不然的话,哼,你们现在就等着喝媳妇茶吧!”

    啊!!!

    还有这种事!!!

    周瑾和林氏听得目瞪口呆,这姑娘胆子也太大了,也太不要脸了!也幸亏家里的小子是个好样的,没被那姑娘唬弄住。也幸亏闺女多长了一个心眼,要不然啊,这门亲还不得坐实了?

    啧啧,鸳鸯戏水的荷包,里头还装着用红线绑着的头发!

    花样可真多。

    “行了,到底都是在一个胡同口住着的,只要他们不再来打扰咱们就行了。”

    周小米也道:“爹娘,你们出门的时候注意一些,我已经吩咐过门房的人了,袁家的人来了,一律不见。估计经过这回的事儿以后,他们也不敢再做什么了。”

    夫妻俩点了点头,觉得还是万事小心的好。

    “爹,您下午没事,还上银楼看看去吧,也跟我二哥学学认东西,总不能自己家都开铺子了,还分不清猫眼儿和碧玺吧?”周小米打趣他一句,又道:“我跟娘在家看账,明个让府里的下人都正式认认人,没准啊,我大哥能回来呢!”

    “真的?”周瑾还是惦记大儿子,三儿子的,可是两个孩子都有正事,他也没办法啊!如果能见上一面,知道孩子们都好,他也能放心些。

    “真的,算算日子,我大哥应该能回来一趟的。”

    周瑾和林氏都喜上眉梢,“好好,你跟你娘在家里,我去铺子。”周瑾觉得干劲十足,叫上周安,带了两个小厮,就往铺子里去了。

    “你瞧瞧,说风就是雨。”林氏摇了摇头,接着道:“你快跟娘说说,继续咱们上午说的那个……”

    第二天,周翼虎果然回来了,还是跟着周翼兴一起回来的,还带回了一个消息。

    周瑾和林氏还来不及好好跟儿子说说话,就被这个消息炸得有些转不过头来。

    周幽的病已经好了大半,然后再次去了宝刹寺,据说是想求慧心大师指点迷津。

    这事儿在京中都传开了。

    说是之前宋氏陪着王夫人去寺里的时候,慧心大师无意中帮宋氏相了面,说她是有子送终,子孙绵延之相。并非外界所传早年丧子,无子送终之命。

    慧心大师那是何人?铁口直断!别人想要得到慧心大师的一句批语,是非常难的!慧心大师的话,还能有假?

    可惜宋氏回去以后把这话跟周幽说了,周幽却不信,偏说慧心大师是个疯和尚,说的都是胡言乱语!宋氏为此还跟周幽大闹了一回,哭得伤心欲绝。

    此事就被耽搁下来。

    这次周幽被江大人气病后,突然像回过味儿来了似的,几次去宝刹寺求见慧心大师,希望能跟大师长谈一次,问问他那嫡子是否还活着,下落如何。可惜慧心大师不肯见他。

    所有人都在看周幽的热闹,觉得这个老头是自己作死,别人要是知道自己的嫡子还活着,都是极其高兴的,哪怕有一丁点的希望,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寻找。这老头到好,不但不信,还敢对慧心大师不敬!这会儿知道厉害了吧!

    不过,周幽的嫡子到底还在不在世?当年的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吃瓜看热闹的群众们表示,他们对这事儿很感兴趣。

    三十多年前的旧案,闹得沸沸扬扬,连闭门思过的马氏也听到了风声。虽然她很笃定,周瑾不可能活着,可是慧心大师的话,难道还有偏差不成?

    “该打点的都打点好了,爹,明天您跟孩儿一起去一趟宝刹寺吧!祖母……祖父到时候都会去宝刹寺,相认之期,就定在明天。”

    这一刻来得这么突然,这么快!

    周瑾想了想,一口答应下来。

    他回答的这么痛快,倒让周翼虎,周翼兴和周小米兄妹几个,都有些难以置信。

    “你们这么看着我干什么?”周瑾有些无奈的道:“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不是吗?你们爹我啊,已经准备得够久了,早点认回去,早点了了你们祖母的一桩心事,是不是?”

    周小米点头,轻声道:“爹,您想得挺全面的。不过就算是祖父答应了让你们分家,只怕也要回府里待上一段时间呢!”

    “这个我跟你爹都晓得。”林氏插了一句嘴,道:“搞不好,今年怕是要留在尚书府过年了。”

    周瑾就道:“那也没啥,以后还不是要回来过年。”即便是分家了,只要父母健在,过年的时候还是一样要回到父母身边的,这是规矩。

    林氏点了点头,很是赞同。

    “既然这样,那就准备准备吧!”

    “别的都好说,一定不能忘了把那块玉佩戴上。”当初从周秀儿的婚房里搜出来的那块玉佩,也是个见证。

    “嗯,爹,您不用紧张,咱们就当是去寺庙逛逛,碰上了许久不见的熟人吧!再说,不用您做什么,您就等着听我祖父对外的说辞就完事了。”

    周幽是安排好了一切的。

    周瑾点了点头,道:“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们啊,都静静啊,我心里有数。”

    众人不想给他压力,便都不说话了。

    周瑾坐在那儿好一会儿,才道:“我准备好了,你们不用担心。那个,虎子刚回来,赶紧给孩子弄点好吃的,吃完了饭,都早点休息,明天还有大事呢!”

    “哎!”周小米知道周瑾是真的准备好了,而且没有啥心理负担,就道:“那,不如吃暖锅啊,这汴京城的天气虽然比辽东府暖和了不少,但是冬天也挺冷的。咱们吃暖锅,散散寒气。”

    大伙都觉得这个主意好,周小米就和林氏去安排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一回火锅。周瑾甚至喝了一点酒,但终究怕误事,只是浅尝。

    林氏也道:家里唯独缺了周翼文,要是老三能回来,就更好了。

    周翼文为了准备恩科,一天十二个时辰,恨不能当成二十四个时辰用,哪里有时间回家啊。

    周小米还说呢,他三哥应该劳逸结合,过几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