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宋朝好丈夫 >

第87章

宋朝好丈夫-第87章

小说: 宋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把绿玉首饰收拾了起来,想从首饰盒里挑几支素净一些的玉石钗环。

    手中犹豫着,要不要收起来的却是那飞天佛女钗。

    反弹琵琶的佛女刻在细细一支古银钗上,精致的五官上鎏着一层薄薄的浅金,身段玲珑。

    她缨络掩胸,长裙缠绕。琵琶上的七弦丝丝如见。

    仔细看去,就连琵琶面上曾经鎏过色的七色牡丹盛开纹都可以用肉眼细看出。

    这钗其实不是发钗。而是袈裟吊扣。

    看起来和发钗一样,是因为它精工细巧,内含弹簧之类的机关。

    用力一压佛女的背,就能折叠起来变成一个拴住袈裟的吊扣。

    一展开,就会成了一支可以束发的长钗。

    佛女背上机关处还印着一只模糊不清的佛印。

    所以,她已经不知道这是哪一法派,哪一位高僧大德的佛器了。

    她很久之前就在空明的收藏佛器里看到过它,当时真是喜欢得口水都滴出来了。

    曾经,她还想拆开来看看机关是怎么做的。

    却叫空明发现了,说她糟蹋东西。

    没料到,这些年过去,他却还记得……

    空明的舍利供在了松风居后廊上的小佛龛里,等着让她带回大宋。

    她打开了空明留给她的嫁妆小箱子,把那古朴精致的银钗放回了进去。

    然后她又舍不得关上箱,把一件件漂亮的古佛器取了出来。

    她仔细分瓣着那一件是空明曾经拿给她用过,又有哪一件她曾厚着脸皮盯住,流过口水。

    她还想着,是否有哪一件,她可以拿出来佩用,与陈文昌相见。

    让空明也见见他。

    她希望,陈文昌不要觉得,她只是暴发户的商女,就没办法和他一起开书院,设私学。

    没办法和他一起仔细打算着过日子。

    隔着不知道多少间屋子,楼云和谢国运说话的声音一直隐约传来。

    她在自己屋子里,拿了手绢一件接一件地仔细擦着银佛器,还拿出了纸墨。

    她学着李秋兰的习惯,偶尔看一个中意的佛器式样,就亲手画下来,打算有功夫时拿去金银铺里打出相似的首饰。

    如果亲事顺利,出嫁前,她是不是还要做几件自己的绣品?

    她应该去和李秋兰学一学,把针钱活做得更好一些了。

    她有些惭愧。

    她不会做见客的大衣服,在驻马寺里都是空明让弟子把他的旧僧袍改小,拿去给她穿的。

    没人教过她。

    所以她只会一些缝缝补补,做内衣内裳。

    下了山,汪婆子和李家三姐妹看在季辰龙,季辰虎的份上,给他们做衣裳时,都会顺带给她做几身。

    所以她每次送了衣料缎子到这两家去之后,她们都会细心给她做几件见客衣裳,尤其是李家老二李秋兰。

    ……

    直到外面传来说话声,她才恍然惊觉。

    抬头看去,门外早已经入夜,四面屋子里的人都已经回来了。隔壁的姬墨请她准备下山的,还要进来给她点灯。

    她一转头,甚至都看到了隔壁灯光下,楼云的身影。(我的小说《宋朝好丈夫》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110 物是人非

    楼云房间内灯火通明,六枝烛火已经燃过了三分之二。

    没有点灯的她,一直眯着眼借着他房中的灯光擦首饰。

    ——没有贴身的小女寺奴,居然都没人记得给她送饭。

    她撇嘴暗骂着阿池。

    这人翻脸真是比翻书都快。她就算是看到了楼铃那小姑娘,她也绝不给他说一句好话。

    同一时刻,小姑娘楼铃扁着嘴,仍然是粉衣白裙一只大水蜜桃的模样。

    她在裙下叉着脚,盘坐在楼云的屋子里,和季青辰只有两墙之隔。

    楼云也没有多少坐像,长袍大袖地随意靠坐在房间墙边。

    屋子里只有骏墨一声不吭地在走动。

    为他准备下山的衣裳。

    今天,他想到顺昌县主家现在正涉入铜镜案吃官司时,他已经不好去劝公子退亲了。

    这个时候去退亲,公子的官声都会受影响。

    “……”

    楼铃想着那漂亮的阿池,决定和小时候一样撒撒娇,让云哥帮她抢到手。

    她已经听他的话,千万要忍住了。他当然也要帮她。

    所以她手脚并用,想爬到楼云怀里去说话,却看到骏墨快要断气一样的向她猛使眼色,他让她千万不要靠过去。

    她扁扁嘴,眯着眼看扶桑人的纸门。

    她抬了一只手臂,纸上的女影也抬了一只手臂,她爬近一步,纸上的小姑娘几乎就要搂住楼云。

    她要是再靠近。四面屋子里的外来人,都会以为她不是个好姑娘。

    想到楼云反复教过她,女孩子到山外面来一定要矜持。虽然她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个词的意思,但她不是已经忍住了?

    ——阿池怎么不来找她呀?

    看到楼铃又陷入她的白日梦游里去了,骏墨轻轻松了口气。

    他半点不敢抬眼去看那屋子里女坊主的动静。

    姬墨正在她屋里点灯,屋里屋外的灯光,也容易把她的身影照到隔门上。

    他更不敢去看楼云的表情。

    “公子,谢家的叔老爷传来的消息,说官家有意向大理国、吐蕃国去购买马匹。韩参政府里已经举荐了王纲首。听说那边有意让王世强得个幕职参军。然后去边军里主持这件事。”

    这是他一上山就禀报过公子的消息。

    王世强应该还要迟几天才得到这个消息。

    公子这边却同时收到了临安城和西南蕃商的报信,足以让他提早想出对策。

    临安城来的是谢叔老爷在宫里得到消息,西南蕃商那边却是公子的老交情了。

    公子本来就是混在西南蕃商的商队里做伙计。才一直走出了西南夷山。

    公子足够聪明,知道那些蕃商人和边军经常有生意来往,所以关隘上不会严查路凭。公子也是因为在商队里喂马时,被边军里的一个团练使赏识。才跟着他做了亲军。

    这团练使罢职回京城时。他又跟进了临安城。

    这才有机会见到了楼老大人。

    ——其中各种艰辛,他都是这些年从公子偶尔漏出来的话里,七拼八凑出来的。

    “公子,谢家叔老爷请公子尽快回京城……”

    王世强去西南边军,不就是要结交西南蕃商,挖到公子的老巢里去?

    眼见着楼云靠墙闭眼,完全没有动静的样子。

    骏墨瞟了那边正在点灯的女屋一眼,又想着楼大在山下的叮嘱。

    他只能先转身哄着楼铃。让她出去找楼叶玩。

    然后他才挪到了楼云身边,为难地小声劝道:

    “……公子。现在不能耽搁。公子就托是朝廷有事,马上离开、少了公子的周旋,她和陈家未必就能订亲……”

    “……我已经答应她了。”

    在骏墨的吃惊中,楼云终于睁了眼,只问,

    “顺昌县主家可好?”

    “……好。他家那两个哥哥虽然被押到大理寺去了,但有公子的人帮着打点,现在都平安。只是他们家陪着上京城的人,到了明州城的楼府打听了两回。打听公子什么时候回来。恰好楼大小姐回娘家,还仔细安排了他们,带话过来让你放心。”

    楼云听到楼鸾佩出面替他安排,知道绝不会有失礼的地方,便也不担心会出差错。

    “文昌公子在坊里可好?”

    “……好。季辰虎也没有赶他走。”

    听着他居然还有心情问起陈文昌,骏墨不敢撇嘴,刚才他受公子之命去暗示过谢药头,谢药头再三去问那女坊主要不要用饭。

    她却只顾着挑衣裳首饰,根本没有回他的话。

    全松风居的人都知道,她是为了下山见陈文昌,所以再没人不长眼地去打扰她。

    她看起来,居然是认定了陈文昌了。

    只可怜了公子一片心。

    ——就是刚才这段时间,足够他骏墨把这几天的前因后果想了个明白。

    楼云靠着墙,重新微闭了眼。

    回房时,他就已经看到她在屋中的侧影,她放下了头发,似乎正慢慢擦银器首饰。

    爱不释手地足足擦了两个时辰。

    这样的她,有足够的小耐心和小情趣,过上一份平安快乐的日子吧?

    他其实,也是想让她这样生活的。

    甚至他自己,也经常会在官衙里理事疲倦后,每一年会给自己的一天,趁着无人时爬到后衙的树上去。

    那时,他会回忆着西南夷山里,他狩猎一天后望向的夕阳远色……

    “公子——”

    骏墨见得他的神情和平常完全不一样,忍不住又担心起来。只能劝着,

    “不但是韩参政府的事,山东义军水泊寨的李首领也传来了消息。虽然只是一些普通问候,但楼大说的话,小人也觉得有理。李首领是在暗示公子,金国在江北这境调动军马,似乎有南下的样子。公子你……”

    “噤声。”

    楼云一抬手,阻止了他说这些机密军情。

    高丽军中哗变,掌军大将被杀后换了人。想必金国已经得到了消息?

    所以才会调集边军,屯兵金宋边境。

    这些,本也与她一名女子无关……

    “公子。这样的功劳你还是快快回京城去禀告官家。才好。”

    骏墨极力劝说,生怕他因为要陪着这女坊主,而不急着回临安城去表功。

    要是没有公子这半年协助高丽王,暗中游说开京城中的将领。这次哗变岂能如此顺利?

    “未必就是功劳。江北边境毕竟是准备不足。就算我出使前就已经密禀过官家江北兵源不佳。又缺少训练。官家却是不相信。”

    楼云没多少志得意满之情,反倒意兴阑珊,

    “回去后,只怕还是有过无功。”

    突然间,他又惊觉起来:

    看久了她傍晚在屋子挑选衣裳,细细擦首饰的身影,他现在居然也有些志气消磨了。

    ——因为他已经订亲,所以在鼓楼上除了公事。他什么话都不能说。

    但她对陈文昌的偏爱,他无论如何都想不通。

    “公子。你不需要担心……她。唐坊这样的外夷海岛,她要是没点本事,怎么守得住这三万人?连她弟弟季辰虎那样的人,都没办法压到她头上去?”

    听得骏墨的话,分明和他想得一样,但他毕竟没办法放下脸去向自己的书童讨教:

    “她这样的人,怎么就看上了陈文昌?”

    她怎么就非和他一起在小书院里终老一生不可?

    难不成她投在韩参政府的大批金砂,她就这样不放在眼里了?

    这就是她对陈文昌的情意?

    灯火乍亮,他视线一转,隐约看到她的屋子里,坊丁头目为她点完灯后,告退离开

    屋子对面, 果然传来了她手忙脚乱收拾首饰的动静。

    她回屋这么久,显然半点行李都没有整理,全在想着挑衣服配首饰。

    楼云叹了口气,不再多去费神胡思。

    他突地站了起来,卟的一声吹灭了最大的那一只火烛,然后重重拉开门,走了出去。

    屋子里顿时一暗,骏墨措不及防间,差一点把手里的剑砸到了自己脚背上。

    “公子……”

    他只能抱着剑,追了出去,却听到楼云轻声吩咐,道:

    “我带着楼春他们先走,让楼铃去季坊主房中打理,帮她换衣裳。”

    骏墨这才明白他吹灯的原因,再想着他细心体贴如此,屋子里那一位却未必领情。

    他心里叹了又叹,毕竟没敢直接劝说楼云:

    这位女坊主虽然长得清清柔柔的小家女儿模样,心肠却极是冷硬。

    论她的容貌,走在临安城市井大街上都算得上有几分美色,但她可不是手上干干净净的

    商家女子。

    这十天他在唐坊打听的事情不少。

    听说刚刚建坊时,唐坊经常被山贼、海贼攻击,内鬼也不少。所以坊外一百里,不时就能看到尸体和破烂的板船,被海浪冲上沙滩。

    据说,没有坊主的话,坊民去收尸都不敢。

    她心里的想法,谁又能说得准?

    “回坊后,你先去找张孔目草拟一封信,写给顺昌县主的尊父大人开国男赵爵爷。”

    楼云停在院子中,低声吩咐。

    骏墨连忙收神,知道他说的张孔目,是他在市舶司的一位心腹文吏,这回也随船来了,

    “县主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