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宋朝好丈夫 >

第171章

宋朝好丈夫-第171章

小说: 宋朝好丈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在金国的假名也是姓李。名唤李师儿。

    “那李妃现在如何呢?”

    她忍不住就要探听一二。

    要知道,李海兰和季辰龙都是读了不少汉书,知道宋礼的。

    现在突然冒出个同姓订婚才退亲的事,这样的理由在国主面前其实不太说得过去。

    这回她打算和述律完同行,就是因为述律元去山西会经过宿州,最方便她去见二郎。

    “国主宠爱她,哪里在意那许多?

    见得文安县夫人打听此事,席上的人连忙把这些小道八卦一骨碌倒了出来。

    “高丽那边未曾开化。同姓而婚的事确实不少。听说扶桑人更是如此——”

    见多识广的司户参军夫人性子泼辣,操着一口南方口音。母家是广州港市舶司的小税官,夫家是正儿八经进士榜上的清流。

    她读的书不多,脑子却能用。

    她想要炫耀一下南边的见闻,免得本州的别驾夫人一个劲地在文安夫人面前抢着说话,说些金国后宫的事。

    谁不知道她家的别驾大人正在谋一个本州县令的实缺,想和楼大人搭上线?

    但她家的夫君不也是想从榷场调到市舶司去办差?听说要打起来了,还是南边更安全。

    这不就要求着楼大人牵线?

    文安夫人听说在市舶司的人脉也广,说不定和她说说这事情就成了。

    然而,她虽然从家中女清客嘴里听说过扶桑国主亲兄妹的婚事,却深知这样的丑事只有市井妇人和村妇才能公然说出口。

    二则,她突然想起了季青辰是从扶桑回来。

    她马上就收了嘴,暗中抹着冷汗,道:

    “各地蛮夷的习惯不同,入乡随俗的事还能怪她?国主还写了旨去高丽,让高丽王敬天奉命,敦守人伦大义,在国中立禁同姓婚姻。”

    “……”

    听得李海兰和季辰龙的订婚就这样被糊弄了过去,季青辰也是松了口气。

    她在席上坐了半刻,便也起身告辞。

    迟氏等人切切送出来时,随行的劳四娘瞥着末席上的林窃娘,暗中偷觑着季青辰的脸色。

    刚才她在席上,次席、末席上的女客们也上来敬酒。

    林窃娘敬上来的酒,季青辰不动声色地回敬,没有吃醋的样子。

    叫她劳四娘心里松了口气。

    刚才大娘子和楼大人那样顶了几句,以前却从没见她这样对过陈文昌。

    这可把她劳四娘吓得不轻。

    她已经后悔和大娘子提起楼大人小心眼吃醋的事了。

    “大娘子,妇人觉得,呆会见了楼大人还是别提林夫人的事为好……”

    今日已经吵过一回了,更没必要为了一个脱籍的官伎存了心结。

    “我提她干什么?”

    季青辰在梅径上笑语着,“你没看到和咱们同席的几位夫人的脸色?”

    劳四娘陪笑着。

    她当然看到了,同席的夫人们只顾着和别的女客说话,对林窃娘的敬酒视而不见。

    那林窃娘受了冷眼,脸色倒也没什么变化。

    她知道,这是因为林窃娘的官伎出身叫人知道了。

    但席上也没有人敢当面讥讽此女。

    大半的人倒是悄悄地看着大娘子的脸色。

    大娘子那时和于氏在说话,并没有理睬这些小事。

    但她劳四娘知道:

    官伎要脱籍是极难的,没有本城的主官法外开恩那是绝不可能。

    本城主官养官伎根本就是潜规则,王仲文那样被揭出来罢官的事,谁不知道?

    林氏居然能脱了伎籍嫁做了商人正妻,这不就是楼大人给她撑腰?

    她不就是楼大人的老相好?

    所以那几位夫人才不敢直接讥讽呢。

    劳四娘还在劝着季青辰不要把以前的事翻出来,小货郎关河跑了过来,看到她们一行人出了菩提精舍,早就回去报了信。

    季青辰一路回去院子,正看到楼云在廊下站了起来。(未完待续。。)

225 相安无事

    楼云本是一看到她就能消气的。

    现在见她果然坐了一会儿便回来,刚才他那不痛快的劲儿暂时被甩在了脑后。

    他走到院子,去接了她,笑着道:

    “见着迟夫人了?这回知道迟冀北有眼光了?他为你们家秋兰牵线说亲,除了是给许

    娘子面子,也是想让兴盛船帮和雄风帮相安无事。”

    “……确是如此。”

    季青辰笑着应了一句,楼云偷看她的脸色,没看出什么异样。

    他马上就能自我安慰,他可不是陈文昌那样被宠坏的小儿子,只能顺着来不能对着干。

    她以前受了委屈,后来才会和陈文昌在书院的事情上争吵不休。

    她在他楼云面前才是真性情。

    偷窥不偷窥什么的,他完全不在意。

    真的。

    “你放心。刚才我也和迟氏说了几句话,说是朝廷一直知道雄风帮的马驴强健,又对

    朝廷忠心。”

    她也在暗暗打量他的神色,不知道吵架后他会不会有怨气,觉得她不贤淑。

    然而楼云正仔细听着她的话,又挥手让家将爬上烟火架子,准备给她放烟火看。

    他在袖子里,一直紧牵着她的手。

    感觉他手上的温暖,她刚才争吵后的烦恼不安也稍稍平复,笑道:

    “难不成,你以为我过去赴宴,是为了当着迟夫人的面给我弟弟抢生意?”

    她自然不可能完全无视林窃娘,但她刚刚才顶了楼云。嫌他小心眼乱吃醋。

    她怎么能为了一个从良官伎去瞪他?

    她暗地里撇了嘴,面上温婉笑语着,和他并肩在几案前坐下。

    她对他柔声道:

    “我知道金国禁止卖马到大宋。你的军衙门里征马、买马都有雄风帮暗中牵线在榷场里走私。”

    楼云就算要以河运代替驴马运输军粮,但季青辰却深知,雄风帮于他还有用处。

    楼云微愕,笑了起来,他在桌下拍了拍她的手。

    “在抢码头抢生意上的事,你们家靠了三郎。但兴盛船帮是外来人,他们和本地人家

    各让一步。相安无事的分寸上,全靠了许娘子。”

    季辰虎和许淑卿一刚一柔,正好相配。

    楼云心里是这样说的。

    “三郎未必这样想。”

    季青辰沉默一瞬。“他从来就是看不起二郎那样文弱的。”

    季辰虎从小是依靠强横的蛮力称王称霸,一直以来顺风顺水。

    许淑卿做得再好,他未必能真正放在眼中。

    现在正是月上中天,玉兔影斜。

    绚丽烟火后。月光清亮。

    她和他一时间都停了嘴。同时赏看月光。

    按宋礼,她与他要成亲后才能见面,成亲后在楼家宅后院里赏景这才是合礼。

    只不过,楼春等家将是西南夷的出身,当然就觉得她和楼云这样婚前见面,偷期约会完全没有什么不妥当。

    他们看着季青辰身边的坊丁、妈妈们,反倒觉得容易亲近,说起话来没有什么顾忌。

    毕竟。除了劳四娘还是中土北方人,其他也都是唐坊外夷出身。

    姬墨他们和楼府家将一样从骨子不习惯宋礼。

    在他们看来。大娘子既然喜欢楼云,成亲前一起找个地方看看月亮,说说情话,那真是太正常了。

    劳四娘更不用提。

    在她眼里,捉紧这位官高权重的楼大人才是第一要事。

    楼大人想婚前见面,那就婚前见面,楼大人想遵守宋礼,那就装也要装成温良贤淑。

    她愁的只是大娘子。

    她不知道大娘子到底在想什么,刚才她在席上和于氏说话,仅是说了几句闲话。

    她根本没提怎么帮她夺回家产,叫那于氏不急于随嫁到金国去。

    她这是一吵架,就不愿意替楼大人办妥这件事了?

    ……

    “三郎,等大娘子回来,还是请她到楼大人面前说上几句。咱们都愿意为军衙门免费运粮了。怎么楼大人还是把生意分给了雄风帮?”

    许老四是嫡亲大舅子之一,进内宅就像是进自己家。

    许淑卿怀着胎,坐在了内室云床上,见得哥哥和三郎一起进来了,只是微皱了眉。

    她为了和本地人家结交,从兰英社里请了三四位老成的妇人来家中管事。

    她们都是小地主人家出身,如今虽然落泊到出来做雇工,但对一些家里的规矩却可以教教她。

    许淑卿是在京城里见过大世面的,她觉得小户清白人家的规矩,她应该慢慢学起来。

    否则,她没办法请人到家里来宴席。

    外人见了家里人完全没规矩的样子,会更排斥他们这些外来人。

    就连大娘子,黄东主来了好些日子了,她不也是完全没见过他?

    “阿姐不方便在楼大人面前说这些的。”

    她怀胎才两个月,身子不算重。

    但季辰虎一瞪她,赶着上前一步,扶住她不满意道:“小心。”

    她笑了起来,回忆到了当初三郎把她捡回来时,也是这样温柔的眼神。

    但后来她开口说话,越来越好的时候,三郎待她反倒一日不如一日了。

    ‘妹子,你也和大娘子说说这事吧。”

    许老四笑嘻嘻地说着。

    “……”

    许淑卿把眼一抬,想摇头拒绝,她知道大娘子不会同意的。

    但看到许老四的脸庞,她就垂下了眼睛,应了一声,道:“好。”

    她其实自己也觉得奇怪,她对哥哥们其实是没多少印象的。

    小时候他们并没有管过他,就顾着自己去捞鱼打架了。

    阿爹把她和老白拴在一起,他们压根就没有注意过。

    她的印象里,全是她躲在屋后面,抱着老白远远看着他们和外人打架的样子。

    但到了唐坊后,他们都服季辰虎,顺带着才注意到她。

    她自己都奇怪,不知道为什么,只要他们愿意看着她,好好和她说一句话,无论什么要求,她总是忍不住就会点头答应。

    “你别把这事推给她。”

    季辰虎不耐烦地瞪了许老四一眼,“她现在身子弱,好好养着才对。”

    许老四一缩头,马上不出声了。

    “没事的。”

    许淑卿心里欢喜,仰头看着季辰虎。

    她记得那于氏到了山阳城,但三郎知道后也完全没有出门去见她的意思。

    这样就足够了。(未完待续。。)

    ps:  对不起,今天晚了二十分钟。

227 四路伐金

    一想到了这些,楼云那不服输的劲头马上就平复下来了。

    除了宴请述律元时宾主尽欢,他送着王世强离开楚州启程去中都时,他都能沉稳大度,举杯相送。

    王世强临走前又提起了陈文昌。

    他也会附和着感叹几句。

    比如陈文昌在京城里做了太仓书院的山长,他的名望是一日高过一日。听说官家都有意召他进宫讲学,却被他托病谢绝了。

    这才是真名士。

    自风流。

    王世强明知他在讥讽他抢山长输给陈文昌,伪大贤一心要求官,但他难看的脸色还不能太着痕迹。

    楼云回城时,想着王世强那勉强维持的笑脸,回味良久。

    他一高兴,难免就招了家将等人,挑出了关河并十个刚到楚州不久的夷寨关姓的峒丁。

    让他们跟着季青辰去山西。

    金宋两国以淮河为界,王世强走的是水路,进淮水沿通济渠北上。

    述律元从大宋江北榷场离开,坐船过了淮河,却没有走水路。

    季青辰混杂在他的驴马商队中,进入了金人在淮河以北开办的金国淮北榷场。

    然而楼云却没有来送她,他比她更早地离开了山阳城。

    而且,他也不是坐海船去了山东青州。

    “大娘子,楼大人回京城前,说好了等他回来咱们再出发。你现在这样进金国……”

    劳四娘这回同行,忍不住就要有些不安。

    季青辰戴着乌纱帷帽。穿着两侧开衩方便骑驴的紫黑裙。

    她在驴背上微一沉默,却摇了头道:

    “他怕是要三四个月才能回来。我等不了。而且,他要是回来。只怕咱们就去不了山西了。”

    劳四娘隐约猜到了原因,又不确实。

    她还想问,季青辰却又不提了。

    “季娘子,还请上车。”

    骡车在车夫地驱动下,向她靠近,她看到了车辕上的高大男子。

    是楼云放在他身边的家将关索,他虽然一身宋服武巾。说的也是宋话,但他的脸色偏

    红,眉目锋利。一看就是西南和吐蕃接襄地带的夷人。

    她习惯骑驴,虽然姬墨也劝她坐骡车,她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