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田园树语 >

第18章

田园树语-第18章

小说: 田园树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奶蔑视地看了他一眼,拉着楚福儿又往外走。

    奶奶没招儿了,气的大喊:“分家,分家算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楚福儿用小手捏了一下太奶粗糙的手,太奶低头就看见她大眼里满是喜悦,还冲着自己点点头,这是让自己同意分家呢。

    太奶想了想说:“要分家可以,田地要分,牲口要分,银子要分,鸡和猪都要分。”

    奶奶差点被气得倒仰,这还真如自己所想,这个老不死的还真敢狮子大开口啊。

    她恼羞成怒,气得大喊:“想得美,想得美。”

    太奶也不跟她废话,拉着楚福儿招呼方氏她们又往院外走。

    爷爷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说:“坐下商议吧,我爹去世办丧事,家里的田地卖了也没剩下多少,老大建宗又偷卖了二十亩,家里还这么一大家人要吃饭,坐下商议吧。”

    太奶想了想,又低头看楚福儿,然后没说话,拉着楚福儿去了堂屋,抱着楚福儿在主位上坐下。

    方氏示意悦儿带着二爷爷和慧儿去厨房再吃点饭去,自己跟着也进了堂屋,站在太奶身后。

    爷爷奶奶二叔都走进来,坐下后刚要说话,四叔也走了进来,坐到门边的一个椅子上。

    “你进来干吗?”奶奶不悦地说,她怕这个犟眼子的玩意儿帮着那老不死的。

    四叔低着头,半晌才说:“听听。”

    “有啥听的,又不是将你们分出去,”奶奶拍着椅子扶手说。

    四叔也不说话也不走,似乎就这样耗定了。

    奶奶还要责骂,太奶说:“老四啊,既然是你二叔与你爹分家这样的大事,还是找里正来做个证吧,省的说不清,以后又添麻烦。”

    四叔一听,扭头就往外跑去,奶奶气的跳脚:“你个杀千刀的,老娘的话不听却听外人的啊,你给我回来。”

    可是,四叔已经快速地出了院,往坡下跑去。

    爷爷喝止奶奶的下面的骂话说:“算了,去找也好,正好一次断清。”

    楚福儿听爷爷这话不由得愕然,这是受什么打击了?怎么下决心下的这样快?是因铺面租金没法收的缘故?不至于啊。

    在楚福儿嘀咕中,爷爷开始发话了:“二弟身子骨不好,原本不想将他分出去,总想着,只要有我们一口吃的,必会有二弟一口,谁曾想你们要去县衙,哎…”

    太奶打断爷爷的话道:“别说那冠冕堂皇的话,我的眼神还好着呢,谁啥样还瞒不过我。”

    爷爷咳了两声接着说:“二弟一直没能娶上媳妇,到老了连个打幡摔碗的也没有,每每想到这里,我心里都是很痛啊。”

    爷爷不再说下去,是不是想让太奶接话说:“那就过继个孩子给仓儿吧,以后也有人养老送终。”

    可是太奶没有说话,她在揣摩楚满粮说这话什么意思,难道真要过继个儿子给仓儿?那么想过继谁?老三还是老四?

    老三有可能,老四不可能,因为老四学了一身手艺,还要让他帮着家里赚钱呢。

    楚福儿抬头看了看太奶,见她眼光迷离,不知在想什么。

    算了,听听爷爷下面怎么说。

    “本打算将老三过继给二弟,可是老三这些年也不知去了哪里,一点音信皆无,再有就是老三到现在没个一儿半女,今天又刚刚跟翠儿和离,将他过继给二弟不靠谱,所以,我们狠了狠心,将老大过继给二弟吧,一方面你与二弟都跟老大家的关系好,另一方面老大咋说也都有了三个女儿,尤其是慧儿对二爷爷心疼照顾谁都赶不上,哎…,”爷爷一脸的心疼不舍的样子:“建宗是长子,按理说不该啊不该……哎……”

    太奶和方氏听到三叔和三婶和离,惊讶地张大嘴,方氏虽然知道二舅奶是来要说法的,可是不知后面签约和离的事,太奶不在家,就更不知上午发生的事了。

    在这里知道全部情况,除了几个谈判的就只有楚福儿。

    -----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二十五章过继分家

    今天是星期六,祝大家过得愉快,嘿嘿,接着求票,推荐收藏啊。。下午还有一更哈,鼓励一下呗

    --------

    见太奶半响不吭声,楚满粮有些着急,不会是不想要老大吧,那她想要谁?老二跟她感情不好,更别说老二媳妇了,这老太太在家里训斥最多的就是老二家的。

    老三现在单身,她不一定会同意,毕竟以后还要给老三张罗婚事,这又是一大笔花销,再说,老三跟老太太感情也一般。

    难道是老四?那可不行,老四木匠活好不容易出徒,正是赚钱的好时候,可不能给她。

    老五?不会,老五娇生惯养的,她看不上。

    楚满粮有些着急,瞟了眼老太太,扫到她身后站着的方氏灵机一动说:“老大家的,老大建宗不在家,你就代表表个态吧,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那傻二叔啊,”爷爷一番用心良苦的模样。

    方氏心里当然高兴,能带着孩子离开婆婆,那真是烧高香老天保佑呢,但她不敢表现的太激动,毕竟还没有完全落实下来,就喃喃地说:“我…我…全凭爹娘做主。”

    奶奶给了方氏一个还算你识趣的眼神说:“你们过继过去,建宗不在家,家里老老小小的可都靠你了,别跟在这边似的,做事小里小气抠抠缩缩的,你家那铺面银子我们也不帮着收了,你愿意租给谁就租给谁,记得拿出银子跟你奶和你二叔花点,别欺负老的和傻的,做人得留下后路。”

    奶奶大言不惭的话,让太奶、娘、楚福儿都瞠目结舌,还有这么厚脸皮的人。

    没等说话,院门口有人来了,全屋的人都急忙站起出门迎接来客。

    只见四叔陪着几个老者走来,走在最前面的,大概在五十多岁,他长着瘦长脸,不大的眼睛眯着,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这是里正。

    后面三位老人则年龄更大些,其中两个应该在六十多岁,最后被四叔扶着的老人在七十多岁,头发胡须全都白了。

    爷爷认识,有点惊喜交集还受宠若惊的样子,快步上前见礼,楚福儿这才知道,这三位老者,都是王家村最权威的长辈,其中那胖乎乎,面色红润的老爷爷,还是王家族长呢。

    怎么连王家族长都惊动来了?这个问题不仅楚福儿在心里问了,就是爷奶二叔也一样。

    太奶眼圈有些发红,强忍着没掉下泪,她没有想到王家村的长辈也能来,这是看在老爷子的面子,前来帮衬自己这个孤老婆子的吧。

    又一次分宾主做好,然后里正开始询问要分家双方各自的想法。

    由于太奶辈分大,就先开口说:“仓儿虽然脑子不好也没娶媳妇,可毕竟大了,在一起住也不方便,还是与满粮分家吧,刚才几位老哥没来时候,满粮要将老大建宗过继到仓儿名下,这样仓儿也有养老送终的人,我同意了,老大建宗没在,满粮也征询老大家的意见,老大家的全听她公婆安排,就这样吧,将建宗过继给仓儿后再论分家。”

    太奶本就愿意跟着老大建宗过,建宗虽然有时做事不着调,但方氏和几个孩子们好啊,孝顺懂礼不说,还不嫌弃仓儿,尤其是慧儿,那家里家外对仓儿的维护谁都看在眼里的。

    她还想,如果楚满粮要将老三过继,自己也要以老三没有子嗣为理由拒绝呢,没想到,这两个老货到是跟自己一个心思,是不是看建宗也走了,家里还有三个赔钱货,这才有这个想法的?

    里正王家族长们听到后都吃了一惊,谁家会将长子过继的啊,要过继那也是幼子过继,不过老楚家处事方式跟别人家不一样,楚老爷子在的时候还好些,楚老爷子去世后,老楚家越来越是不着调了。

    不过他们谁也没有提出异议,这毕竟是老楚家的家事,外人也无法插言。

    奶奶怕太奶提出过分的要求,抢着说:“老大可还拿走二十亩地,这个可也要算在里面。”

    太奶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说:“建宗即使过继给仓儿,也是你亲生儿子。”

    奶奶顿时脸上变得不好看,在外人面前,总不能连自己儿子都不照顾吧。

    爷爷咳了一声说:“家里的子嗣多,人口多,这边得多留些。”

    里正听完后,沉吟说:“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咱们先将过继办完,然后再商议分家的事,几位叔叔看这样如何?”

    那几位老者纷纷表示同意。

    由于楚家没有祠堂,就省下开祠堂这个环节,只是让爷爷讲族谱拿出来,上了三炷香后,将楚建宗名字在爷爷名下划去,改填在二叔楚满仓的名下,然后让方氏上香叩拜完,就带着孩子给二叔磕头改口。

    二叔吓得哇哇大叫,忙上前要拉起方氏,还一副怕慧儿生气的样子。

    方氏带着三姐妹,心情愉悦地磕完头,尤其是慧儿,立刻亲切地对着二爷爷喊:“爷爷。”

    二爷爷认真纠正说:“管我叫二爷爷,不能叫爷爷。”

    大家齐齐笑了起来。

    哈哈,楚福儿真想大笑啊,终于跟奶奶脱离开了,仿佛天更蓝了,树更绿了,太阳更加温暖了,这就是自由的味道吧。

    过继完了,分家开始。

    太奶也不简单,从兄弟俩说起,既然是兄弟俩,那就是财产平分,这不关乎兄弟的子嗣问题,爷爷所说的孩子多人口多,跟这个没关系。

    爷爷又提出他是长子,说长子要继承家业多一些。

    太奶回道,那是因为有父母一份家业在里面,是要赡养父母之用,既然我跟仓儿,不用你们赡养,那么我的这份就要跟着走。

    爷奶没想到太奶竟然这么犀利,急急说道,我们还将自己亲生儿子,还是长子过继给你们了呢,这怎么算?

    太奶说,这是兄长对弟弟的爱护,再说了,即便分给仓儿,以后家业依然是你们儿子的,你们还计较什么?

    奶奶急了,因为按照太奶算的,扣除老大拿走那二十亩地,还要再分三十亩田,分四百两银子,(这银子是柞树山的价值折算出来的),这还不算口粮,牲畜农具等。

    她悄悄跟爷爷用眼神交流一下,三十亩地,这三十亩田地里,上等田和中等田各占一半,上等田那可是七两银子一亩,中等田也要五两一亩,这就是一百八十两银子,再加上柞树山的折价四百两的话,可就是小六百两,如果再把牲口粮食农具牲畜都分一半,那就是八百多两银子,既然是这么个价,还不如将整个柞树山都给她们好了。

    楚建业在旁边急的抓耳挠腮,这里都是长辈,还轮不到他说话,何况也不能说,他能说:柞树山那里可是还养着蚕呢,他能说:我还等着跟人合伙买柞树山?还想在里赚些银子呢?

    他急的汗都下来了。

    悄悄走出屋,来到隔壁,让自己媳妇赶紧找人给钱柜报个信,让他立刻将柞树山的蚕搬走,这事可不能暴露出来。

    钱氏听到后,也吓得一身冷汗,顾不上让人看到她脸颊上的伤,急急地往王家村去找人报信了。

    楚建武看到二哥心神不宁的样子,心里已经猜到柞树山那里一定有鬼,又见二婶急急地走了,更断定自己猜测。

    那晚,听到媳妇所说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家里的产业就这样被二哥慢慢吞噬,不知大哥的破釜沉舟是不是也因为知道这些事的缘故?

    三哥因为婚事,对家冷了心,不知还会不会回来,五弟那是跟二哥一个鼻孔出气,不会跟自己一心的,看样子自己也要多个心眼了,想办法挣点钱为以后自立门户做准备。

    对于大哥过继,奶奶和二叔分家出去自己是发自内心地支持和赞同,因为不这样的话,这几个人在家里的日子会越发的艰难,自己时常不在家,想护着也护不住,还不如分出去,自己在旁边照顾着,她们在外也能生活的顺心些。

    奶奶虽然不是亲的,但是人很好,自己小的时候不爱说话,又老实,常被家人忽视,多亏奶奶惦记,帮着做衣做鞋,大嫂时常偷偷留饭,尤其是好吃的,总是在炉上锅里给自己备着一份,记得那年自己淋了雨发起高烧,要不是大嫂背着奶奶在旁边护着,跑到村里雇了一辆牛车,又送到镇子的药铺,自己恐怕早就死了。

    那时,家里人都在干什么呢?

    只记得娘和二婶去村里卖粮食准备打首饰。

    楚建武想到这,心里涌起也想分家的念头。

    楚赵氏与楚满粮眼神交流完,楚满粮胸有成竹地开口说话了:“这样吧,既然分家,你们也不可能在这住了,柞树山那里有房子,什么都是现成的,当时建造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