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十年-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里很暖和,于润儿慢慢睡了过去,衣谨把于润儿搂在怀里,靠在椅背上也睡着了。
文光斗装作不经意地几次回头,发现衣谨睡着也是那么恬淡优美,面容纯净自然。车里温度太热,衣谨已经脱下羽绒服,雪青色的羊绒衫很好地勾勒出她曼妙的曲线,细腻雪白的脖子下面是令人心乱意迷的突起。
程英杰轻轻说道,“腰太疼了。”一句话,把文光斗从遐想中拉回现实,他不由地咳嗽一声,小声说,“能行吗?不行换我。”
程英杰面上有些痛苦,“坚持回到龙城吧,”他看着前方,“估计我得歇几天了,如果老板用车,不行你先替我几天。”
文光斗答道,“行啊,反正我也没事。”能给季允祥开车,他还是很高兴的。他也知道程英杰的心思,不想把方向盘交给其他司机,谁知道他腰好后会不会有变数?
程英杰不再讲话,专心开车,文光斗小睡了一会儿,等他睁开眼睛往后一看,衣谨已经醒了,而于润儿仍在酣睡。
“程师傅,到那了?”衣谨问道。
“马上到龙城服务区了。”
“噢,能停一下吗?”衣谨很客气,她的语调从容亲切,不象是发改委手握实权的副处长,倒象是一位邻家大姐。
程英杰自然无异议,衣谨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爸,我和润儿到了龙城服务区了,还有半个小时到家。”
手机里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隔着手机坐在前排文光斗听得仍是清楚,“好好,路上顺利吧?黄纸和香烛我都准备好了,回来你们先去看看润儿她爸。”
文光斗不由回过头来,衣谨的脸色变得有些哀伤,她声音很低,“好,爸,我知道了。”挂断电话,她往脚下一看突然说道,“又忘记拿鞋了。”
文光斗忙问,“是落了什么东西了吗?”
衣谨说道,“把运动鞋装到袋子里了,走的时候又落到家里了。”
他们这样一说话,把于润儿惊醒了,她睡眼惺忪,“妈妈,到那了?”
衣谨搂着她,“醒醒吧,宝贝,我们到了龙城了,快到爷爷家了。”
小女孩撅撅嘴,“妈妈,我想上洗手间。”
程英杰说道,“好,到了,”他一踩油门,车子拐进龙城服务区。
文光斗与程英杰也走下车,文光斗看着衣谨穿着高跟鞋带着于润儿去洗手间,他马上明白过来,乡下的坟茔地一般是在荒凉之处,荆棘丛生不说,路况也差,穿高跟鞋肯定不会适应。
两人点着烟,文光斗问道,“衣处长没再找一个?”
程英杰强忍着疼笑着说,“大美女吧?”他话题一转,“老板跟她很熟,我也见过几次,没听老板说过,如果再婚的话,应该到男方家过年啊!”
听他提到季允祥,文光斗马上想起还没给季允祥打电话汇报,他忙拿出手机拨通了季允祥的电话,“季书记我们已经到了龙城服务区,路上平安。”
季允祥说道,“好,知道了。”他接着挂断了电话。
文光斗想了想又给谭俊杰打电话汇报了一下,谭俊杰却说,“老板知道了吗?好,我跟老板一会过去。”文光斗暗想,难道季允祥要亲自到南庄去迎接这位衣处长,季允祥可从来不注重这些虚文缛节啊!
“程哥,到龙城绕个道,我去买双鞋。”文光斗吐了一口烟说道。
程英杰反应也很快,“嗯,买吧,南河的商铺现在基本都关门了。”
两人抽完烟,衣谨和于润儿也从洗手间里走了出来。四人上车,车子飞快地驶出高速,往龙城市里疾驰而去。
车子经过龙城汽车站,文光斗发现这里的人流量比平时大了几倍,人们大都肩扛背挑,带着大包小包,不同的是有的已经回到了家乡,有的正在坐上返回家乡的汽车。
路两边的商铺大多也都关门歇业,大门上也都贴上了春联和福字,政府单位也都挂上了崭新的国旗,处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氛。龙城百货门前还是人来人往,人们往外搬着东西,脸上却大都是急匆匆的表情。
文光斗见停车位太紧张,程英杰靠着路边停下,他转头对衣谨说,“衣处长,您稍等一会。”
衣谨笑着说,“好,你有事先忙。”
文光斗马上跑进龙城百货鞋帽专柜,也不计较价钱,根据身高大致买了一双女式运动鞋和儿童运动鞋。
待他拿着两个盒子再跑出来,他看看手表,用了不到十分钟时间。
于润儿正趴在车窗上注视着窗外,车窗上起了一层雾气,她调皮地在窗上写了几个字,“临阳—龙城—南河。”她是把这当作了公共汽车。
当文光斗上车把鞋递给衣谨时,衣谨有些愣,她打开盒子,马上明白了文光斗的心思,她的面容有些感动,“小文,谢谢你。”
文光斗看着她,“衣处长,您别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买鞋大半是出于工作责任,而里面也夹杂着对衣谨的好感,文光斗感觉到自己好象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她高兴、愉快。
“于润儿,快谢谢叔叔。”衣谨看看比量着新鞋的于润儿说道。
于润儿拿起鞋,“耐克?龙城也有耐克?”
小孩子的一句话文光斗并没有计较,“国内的运动品牌,龙城都有,润儿,你穿上试试。”
“别叫我润儿,我叫于润儿。”一句话说得文光斗有些尴尬,他本想拉近与于润儿的距离。
衣谨批评道,“于润儿,怎么跟叔叔说话?快跟叔叔道歉。”她的脸色依然平静,象一泓秋水,波澜不惊。
文光斗赶忙说,“别,我喜欢于润儿。”这句话倒不是作假,他从心底里有些喜欢这个聪明但有些骄傲的小姑娘,“好,那以后我就叫你于润儿。”
于润儿把鞋在脚上比量了一下,“正合适,叔叔你怎么知道我穿这个号码?”
文光斗逗她说,“你刚才睡觉我用手量了一下。”
于润儿惊讶道,“我妈妈的你也量了吗?”一句话让文光斗无话以对,衣谨却仍是那幅恬静的样子,“小孩子,不要乱说话。”
于润儿专心地看着脚上的鞋不再说话,程英的车飞速行驶,当他一鸣笛,文光斗再抬头一看,车子已经驶进南庄村。
南庄是南河最早进行村级规划的行政村,大街上房屋排列整齐,村里已经打起水泥道,这在龙城是不多见的,文光斗不由又想起上次与张平来拉羊时,村里会计不阴不阳的脸,想起那个自己都见不上的王玉堂。
车子在一处大门前停住了,大门刷着铮亮的黑漆,门上也贴上了红红的春联,大门前头还停了一辆丰田越野车,程英杰低声说,“老板到了。”
第四章 做事让人感动3
这辆丰田越野车在镇政府大院里文光斗从来没有看到过,但南河民营经济很发达,个体老板非常多,党委书记借辆车,估计许多人会争着把车送过来。
于润儿满脸不情愿,她对老家的印象基本来自于母亲的描述,来自于寒假和暑假短暂的几天停留,更来自于冬天那刺骨的寒冷。衣谨也不着急,仍是慢声细语,“待会见着爷爷奶奶和小姑有要礼貌,不要板着脸,知道吗?”
文光斗赶忙从车上下来,打开后备箱开始搬东西,程英杰有意摁了一下喇叭,果然,季允祥、谭俊杰和一个瘦瘦高高、络腮胡子的老人就急步出现在门口,老人穿着蓝色的中山服,戴着蓝色的老式帽子,但脸上皱纹绽放,满脸堆笑,那笑容发自心底,让人动容。
老人后面跟着一位个头稍矮的妇女,也是满脸笑开了花,嘴里不住喊着,“润儿回来了吗?我看看我的大孙女。”她一边说一边用系在腰上的围裙擦着眼角。
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妇女劝道,“妈,你别这样,嫂子那次回来你都这样。”但她这样一说,老妇的眼泪更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衣谨见大家都出来,就不再管于润儿,她走下车来,先对走在前面老人叫了声,“爸”,于老头连忙答应着,却有些手足无措,“润儿呢?”他嗓门很大,声音也响亮。
衣谨也不回头,“在车上,”她转而朝季允祥伸出手来,笑着说,“季书记,又给您填麻烦了。”
季允祥也赶紧伸出手与她一握,笑着说,“说那里的话?你回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他笑容满面,象与久未谋面的老朋友相会一般。
衣谨又朝谭俊杰点点头,谭俊杰赶忙笑道,“衣处长,快进屋吧,外面冷。”
文光斗见大家忙着说话,就先把东西往屋里搬。院子是北方人家普通的三合院,西平台东厢屋,厕所与厢房相连,却是露天的。院子里晒满了狗皮,一张张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
走进屋里,正间两边是锅台,东边两间打通了,西边一间铺着新褥子新被新床单,估计是留给衣谨母女住的,文光斗就把东西放到西间。
屋里虽然两边都有炉子,但木门木窗,上面是烟熏火燎陈旧的印花纸顶棚,屋里温度也就是比外面高七八度。
外面还有东西,他不敢停留,走出去正碰到一行人往屋里走,于润儿已经从车上下来,还是满脸不情愿,于奶奶正拉着她,满脸堆笑,一幅呵护备至的样子,看了让人心酸。
于老头走在前边,“季书记今年又送的年货,家里今年什么都齐了,什么也不用买。”他的意思大家都听得出,是想在儿媳妇面前夸奖一下,但话说得太直白。
衣谨笑着回头对季允祥说道,“季书记,您太客气了。”
季允祥也笑着说道,“过年嘛,谁家不置办年货?”他说得轻描淡写。
文光斗边往外走边暗自思忖,年货的事,陈贵财没提,谭俊杰也没说,看来是谭俊杰悄悄办的,领导想让你知道的事你就会知道,不想让你知道的事,你永远不会晓得。
大家一起动手,外面的东西不多,等他进屋把东西放下,见大家都在东间坐下,于老头正给大家倒茶水,于润儿则跑到炉子旁,缠着于奶奶要吃烤地瓜,于奶奶疼爱地笑着带她出去到东边厢房里去拿。
谭俊杰没有跟着进去,但就坐在靠门边的炕上,文光斗悄悄说,“谭局,要给两办报客情吗?”
谭俊杰脸上微笑着,转过脸来,“报吧,估计老板给葛市长通过气了,我们该报还得报。”
果然,季允祥笑着说道,“葛市长今天下午有个活动,明天中午葛市长想给您接接风。”
衣谨很大气,但说得很客气,“行,听你安排,我这一回来你们也过不好年。”
正间的房门又开了,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红脸汉子笑着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再后面一个人文光斗却认识,正是南庄村的会计,他看到文光斗,仍是那幅不冷不热的样子,只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红脸汉子进来笑着先跟谭俊杰打了个招呼,他一看到季允祥和衣谨,脸上表情马上由自信变得恭敬起来,“季书记您早来了?大妹子,回来了?”
季允祥仍是笑着,“玉堂,你的鼻子挺长,衣处长一到家你就闻到了?”
于老头拿出一个茶杯,给王玉堂倒了杯水,王玉堂接过水来,恭敬地笑着说,“他们告诉我季书记的车来了,我就跟过来看看,谁知道大妹子今天也到家了。”衣谨一般都是腊月二十九回南河,他知道季允祥也会来,早早就在村委办公室等着了。
衣谨站起来说道,“王叔,坐啊,别站着。”王玉堂看看季允祥,季允祥示意他坐下,他才在一个板凳上坐了下来。
于奶奶见村里支书、村长、会计都来了,赶忙去拿烟,季允祥不抽烟,王玉堂却是接过烟来,他平常抽的烟都是二十块以上的,过年时抽的却是“中华”,他也不计较八块钱一包的烟,接过来自己就点上了。
“老于,家里温度不高啊!”他瞅瞅炉子,“大妹子回来了,别不舍得烧煤,村里不是给你拉了两吨过来,没有煤你就到村委大院去推。”
于奶奶就笑着说,“王书记对我们家很照顾。”
看着他们在东间说话,文光斗就走到西间,于润儿拿到地瓜没有到东间,一个人萎缩在炉子前,让人可怜。
北方的家庭,虽然生着两个炉子,但平时家里都开着门,晚上温度更低,他理解对习惯了暖气的于润儿来说,早上醒来,肯定会冻得小脸发凉,鼻子通红。
文光斗瞬间做出决定,他想帮一下于润儿,也让衣谨舒心。
他走到于润儿身旁蹲下,“家里冷,你跟爷爷提一下到宾馆去住啊。”
于润儿嘴一撇,“去年那个伯伯也说了,”她指了指季允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