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461章

苏联英雄-第461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副统帅卫队的成员,他和希多连科等人是恨不得立刻返回卫国战争前线!

    作为访问团成员,经过漫长的旅程,他们已经抵达美国有段时间,在资本主义世界早就待的不耐烦了!

    这里虽然生活安逸,但他们想念的却是战火纷飞的卫国战争前线!

    (理了理思路,明天多更些。)(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门在外者

    今年一月,苏联访问英国、美国的青年代表团从莫斯科启程,两个月前才抵达美国,一路上都差不多能用千辛万苦来形容了。

    代表团内的年轻人们来自苏联的各行各业,战斗英雄、年轻学者、艺术家、普通劳动者……

    什么人物都有,而且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为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能为战争作贡献的不仅仅只有士兵,普通劳动者也能!

    但不可否认的是,代表团所有的成员中,最令人瞩目的还是那5位无可争议的苏联英雄——狙击手希多连科、瓦西里、柳德米拉、卢德维克和那位曾经死守大楼的巴甫洛夫!

    这五位的所作所为另整个西方世界震惊:这五人中有四位是在明斯克一战中成名,加起来差不多干掉了对手2000人!

    那还是能够确切证实的,不能证实的要是再加上,那就更恐怖了!

    而且,这两千个法西斯中,还有个德国陆军元帅!

    这可是在战斗残酷程度令人震惊、甚至绝望的明斯克保卫战!

    而另一人在乌克兰方向的战斗中,有据可查的就有319个击毙记录,而且她还是位女军人!

    在西方,军队中虽然有女性,但都是担任类似于医疗、通讯一类的工作,连在前线附近的后勤单位里也极少见到女性的身影,更别说女狙击手了!

    而苏联不仅仅有女狙击手,最新看到的那部苏联空军纪录片里,不仅有个疯狂的安德烈元帅,还有个击落20多架敌机的女王牌飞行员!

    向整个西方世界展现苏联青年朝气蓬勃的一面,还有战胜德国法西斯的决心,这是组建这个代表团时斯大林的想法。

    斯大林的想法成功了:就算在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代表团都获得了巨大成功,更不用说在美利坚了。

    不过对于代表团成员们而言,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功,这趟旅程一点也不轻松:从莫斯科坐火车出发,穿越了半个欧亚大陆,抵达位于亚洲的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遥远的外高加索,再搭载飞机经伊朗到了地中海东岸的海港城市海法,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军舰又把他们送到英国。

    在英国访问之后,代表团再搭乘运送美**队到英国后返程的轮船,前往美国。

    这一路上经历了同德军护航运输船的驱逐舰队的交火、同德国u艇的战斗,这才抵达美洲大陆。

    还好,没出什么大的意外。

    一路上代表团成员们不仅仅是看风景、进行演讲,还见识了骄傲的英国人如今的“窘迫”!

    英国本土面积狭小,这会配给制让英国人的后花园也都成了菜园子,整个英伦三岛更是都成了个大兵营,还是乱七八糟什么国家军队都有,流亡…政府都有好几个。

    热闹!

    到了美国之后,这感觉就好多了:虽然处于战争时期,但绝大多数的美国城市就不进行灯火管制,因为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地理位置生的好!”

    团员们的一致意见。

    这段时间,苏联青年们也见识了美国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和那些匪夷所思的摩天大楼,这是美国人特别安排的。

    不过有一点,美国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苏联代表团的成员感觉震惊:一般国家的代表团成员在美国逛一圈后,都会感叹美利坚国土的广大。

    但苏联人

    算了,和苏联比面积大小,那大概只有火星人才会有点信心。

    这会在hsd的一个酒店房间的确客厅内,5个战斗英雄又聚集在一起聊天。

    这是柳德米拉的套间,最近几天就是他们这伙人的聚会场地。

    其他人都是两人一间的标准客房,只有女狙击手和代表团中几位领队是套房,这也算美国人的特殊照顾。

    瓦西里和巴甫洛夫一如既往的在下国际象棋,柳德米拉又在擦枪了,卢德维克居然在沙发上打瞌睡,而希多连科在看本美国杂志,也不知道他看不看得懂。

    “我说中尉同志,你每天都擦一回,这枪都快擦出花来了,烦不烦”

    说话的是卢德维克,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醒了。

    柳德米拉就看了眼观察员同志,都懒得回话,手中不停,三下五除二就将拆成零件状态的托卡洛夫33组装了起来。

    往枪套里一塞,搞定。

    瓦西里和巴甫洛夫的象棋也收摊了,“独眼龙”同志突然问道:“列昂诺夫走了有多久了”

    “快两个月,估计早到莫斯科了。”

    一听希多连科的话,柳德米拉道:“一个多月前就该到了。昨天看完纪录片,伊万诺夫同志说最多再过三天我们就要去加拿大,然后再从阿拉斯加穿越白令海回国。”

    红军女中尉,标准的女军人仪表,整个人似乎又带有点文学气息熏陶后的涵养。

    柳德米拉特别的气质和那骄人、甚至是匪夷所思的战绩,加上她那淡淡的忧伤似乎从她身上实质性的弥漫开来;又如同一朵冰雪中的百合花,清冷、冰凉!

    特别!非常特别!

    这位苏联女军人征服了所有与她接触的西方人!

    出来差不多半年了,其他人都或多或少的被环境改变,或是故意渐渐将战争暂时淡忘;或心情越来越急躁,急于回到前线。

    只有柳德米拉,整半年都是那种状态,还常常陷入沉思。

    刚到美国没几天,列昂诺夫就接到大使馆转达的最高统帅部命令回国了。对于此,代表团里其他人的想法不知道,这五位反正是十分羡慕!

    他们想念自己的莫辛纳甘和ak47,想念那战场上的硝烟和爆炸,还有子弹击中法西斯那一瞬间的感觉。

    柳德米拉越来越想念战场了,狙击手的冰冷感觉越来越重。

    这里的其他四名狙击手都有顶尖狙击手才养成的习惯,只不过卢德维克、瓦西里和希多连科只会在战场上保持那种特殊状态,而女中尉都半年了,显然一直沉浸在那种冰冷的意境中!

    “这还没发疯!奇了怪了!”卢德维克曾经在背后怎这么嚼过舌头,也不是什么恶意,反而是担心朋友的精神会不会出现问题。

    罗斯福在接见苏联青年代表团时,女中尉是第一位被接见的,这也是创造了一个纪录:他她成为第一个被罗斯福总统接见的非外交人员的苏联公民。

    她会些英语,而其他团员会英文的不多。至于瓦西里几个,出门要么找翻译,要么一定要拉上女中尉,不然就是睁眼瞎!

    ……

    “快回国吧!我已经歇够了!再这样下去,都不用德国人的子弹,我都要先发疯了!”

    伊万…希多连科真实受够了!而且还是受够了美国女人的热情!

    他是狙击手,还是自认为有点诗人气质的狙击手,结果在到了美国后,受到的待遇却不像是个军官,反而更象个电影明星!

    谁让他长得英俊的有些不像话!

    美国报纸甚至在他的照片下这么解说:太阳神阿波罗化身般的英俊男人,温柔的微笑……似乎所有西方古典小说中对美男子的描述都能在他身上一一体现……

    很多美国女人在看到报纸对他的介绍和照片后,都为他而疯狂!

    更不用说希多连科还是个击毙400名以上法西斯的超级狙击手!

    在那些“追星”的美国女人眼里,“狙击手”这个名词本身就似乎带着极大的吸引力,更不用说希多连科“撒旦私生子”式的外貌!

    “回国!对了,回国后我们怎么办”

    一说到这个问题,5个人又迷茫了!

    回老部队

    巴甫洛夫和柳德米拉的部队这会天晓得在哪里,而另外几个倒是可以去找副统帅,不过担心回不了前线。

    继续苦恼吧……

    而在这会,上万公里之外,林俊还在哈萨克斯坦,在听完专家们的汇报后,同列昂诺夫几个随身军官聊到了自己卫队中“出门在外”的那几位。

    包括希多连科、瓦西里,还有从游击队返回的古罗夫。

    “不知道古罗夫的伤彻底好了没”

    在穿越封锁线返回己方战线的最后一段路上,心情忐忑的古罗夫同志竟然非常倒霉的近距离挨了发迫击炮炮弹,都差点被炸成个破麻袋!

    人是救回来了,也没什么伤残,但因为一开始失血过多,前段时间都还在后方调养。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七十三章 倒霉的古罗夫

    4天之后,莫斯科内务部直属出线部队第二疗养院。

    今天太阳普照,疗养院院长办公室又来了个人手不速之客。

    谢梅尼克院长一见这位,脑子立刻八个大:“我说古托尔机构中尉,之前不是说了嘛,你这状态需要疗养,需要休息,什么时候能走我会和你提前说。”

    “院长同志,那你给个确切时间可以不?”中尉同志一身病号服,也没见着有什么大问题,就是脸色稍微显苍白,气色不这么好,人也比较消瘦。

    谢梅尼克请对方坐下,倒了杯蜂蜜茶给中尉:“说实话,你一星期来问两趟,你不烦我都烦了!”

    和你说句实话:“其实你现在就可以出院,无论是回部队还是回家,只要注意休息、平时营养跟得上,没问题。

    可是副统帅的卫队长可是在送你来的时候,转达过副统帅的命令,要一个完全康复的你!

    古托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古罗夫中尉,你也体谅一下我好吧我也不容易呀!”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古罗夫也没辙了。谁的命令都能违抗,副统帅的命令必须执行。

    几个月前从独立骑兵53师的游击营地出发,都快成功穿越封锁线了,结果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德军发现。最后大伙都快脱险了,自己却稀里糊涂挨了发迫击炮弹!

    还好挨炸的地方已经在红军一侧,立刻被己方救回,但伤势很重!

    手术都做了三次,加起来输血都输了近5000毫升,边流血边手术边输血,如今全身上下的血液就不是他自个的!

    不过古罗夫还是不死心,对院长道:“我给副统帅办公室写信、打电话,如果元帅同意我回部队,那你可要给我批条子。”

    “没问题!”

    院长是巴不得把人送走:如今伤员多,其实很多伤员都是基本康复后就出院,然后送到部队附近的村民家里修养一段时间。

    有条件的部队单位,会把需要修养的伤员养在自己部队里,条件差的就只能靠村民和住房条件较好、还有能力照顾伤员的城镇居民家庭。

    至于经常调动的部队,那就只得将伤员扔给后方,谁方便谁接收。

    伤员一旦复原,想回到自己部队

    难!

    有时候接收伤员的方面军一级医疗单位,也闹不明白你的部队在哪!而且也没那个时间。所以普通士兵和低级军官常常是哪里复原,就在哪里附近找一个专门接收这些“散兵游勇”的机构,重新加入一支部队。

    大散了整编,打赢了也整编,对普通战士而言,当仗打到这个份上,参加哪支部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是红军就成。

    至于身体状况:伤员一出院救就能返回作战部队很多时候那是扯淡!医院里哪有时间和床位把所有伤员养得白白胖胖,基本上都是能动弹了就送走。

    古罗夫是想走还不让走!

    郁闷的回到自己在疗养院的病房,一间不大的房子里三张床,不过今天救就他一个,另两位病友上午刚被送走,回各自部队去了,这让他羡慕不已!

    无事可干那就只能躺着睡觉,至于锻炼

    上午早锻炼了,合理安排、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恢复性锻炼,绝不超标。

    狙击手明白什么是欲速则不达!

    大白天哪睡得着,脑子里这就乱!

    原本在穿越封锁线回己方战线前,自己还担心将来的命运,但没想到副统帅在得知自己受伤后,直接下令对自己进行最高级别的救护!不然,按照火线附近的救护和伤员后送平均水平,古罗夫不仅仅十有**会完蛋,就算救回来了,也十之**会致残!

    正迷迷糊糊想着事呢,结果听到外边走廊上传来的脚步声:那是军靴的声音。

    一抬头,看到两个军官推开虚掩着的房门走了进来。

    古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