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403章

苏联英雄-第403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招呼大家坐下,舒克林照着自己画的地图介绍了附近的基本情况,“你们倒不需要一定要在一线战壕,这里几乎就是个狙击手设伏最好的地点,后边街道那些楼房和这幢楼就不错。”

    说着指了指火车站大楼,这一片都是一片狼藉,不过制高点不少,高高低低的废墟能给狙击手非常好的视线和待机阵地。

    “来的时候已经看了些地方,车站街北面我们会设三个阵地,我这远距离狙击技术最好的三个人会在那。”

    那些破破烂烂的三四层楼房距离德军一线掩体也就500米的距离,在狙击手有效杀伤距离之内。

    狙击们不心急,大概是职业原因,没有像一搬援军抵达那样,一到就想到前边看看:先注意来路,至于一线战壕反而不急了,反正晚上也看不明白。

    尼娜…巴甫洛芙娜…彼得罗娃,1893年7月15日出生于喀琅施塔得,参加过北方战争,卫国战争前毕业于狙击手学校,原任列宁格勒斯巴达克志愿体育协会体育和‘射’击教练!在卫国战争爆发后,在北部同芬兰人的较量中,已经击毙22名敌军,其中差不多有一半是芬兰狙击手!

    乍一看她的击毙纪录不高,但她是不仅仅是狙击手,还是名合格的狙击手教练,这会她带来的这一队‘女’狙击手都是她的学生。

    她熟悉德国狙击手的战术,因为她知道的和德国狙击手教练一样,她也是像她的德国同行一样教授自己的学员的。

    晚餐之后,舒克林带着狙击手们到一线阵地观察,不过夜‘色’中看得不是很清楚。中尉对着南边说:“德国人就在我们前边300米的地方,是稀树草地,不过他们隐蔽的很好,只能听见构筑掩体的声音看不到人。”

    指了指边上穿着电工工作服的摩西,“这是我们的志愿狙击手摩西,犹太隔离区里解放出来的同志,两天已经打死了16个德国佬。”

    摩西笑笑说自己就是个业余的,一个外行,“我就是枪法打猎时练得好点,大部分是德国佬冲锋时打死的,今天只有一个,他们变得很狡猾,倒是他们的狙击手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不过这下雨天什么也看不见,两边都一样。”

    晚上就没狙击手们什么事了,除非想冒险“前进埋伏”,不过这在这里的阵地战环境下不适合:都去后边找好明天的狙击阵地后休息,明天天亮前狙击手们就要起来投入作战,当然前提是今晚会太平无事,德国佬不来找麻烦。

    狙击手们没事,可其他人中的大部分还要忙好一会:堑壕战基本就是白天太平无事,晚上是gan活的时候到了。

    晚上八点刚过,支援的工兵拉着铁丝网和地雷到了。

    这一路走走停停还真难为伊万诺夫和部下的,他们的车子都是重车,上头装着各种地雷,还有炸‘药’雷管。开得不能快,不然杂七杂八各种雷管不安全;当然也快不了,就那烂路。

    因为下雨,内里斯河水量增加,浮桥都暂停使用了不少时间,工兵们和其他要到维尔纽斯的部队今天还尝了尝排队的滋味。而渡口这些天来经过反复被坦克和车辆碾压,结果满是车辙印的地面被冰水一泡,烂泥比其它地方要深得多!

    下午终于过了桥,在教堂广场附近的临时军营休整了一下,伊万诺夫到城防司令部接命令——他的营被分成了6块,支援维尔纽斯不同阵地:他自己带着30人的一队工兵,拉着一卡车地雷、炸‘药’和给他们的800米长蛇形和两板条箱网状铁丝网去火车站。

    定向雷不多,需要埋设在kao近战壕的南侧,基本都要斜向布置,上头还要用一些泥地里的破军服什么的遮掩一下。当然,还要把导线也埋在地里——指望用绊线击发似乎在这里行不通。

    雷壳糊上烂泥也成,只要不给雨水冲走了,谁让它一定要暴lou在外才能发挥威力。

    夜里就是gan活的时候,大量木板箱被卸下卡车,工兵们准备今夜要在阵地前构筑一***地雷阵!

    带来的反步兵地雷就有四种,除了定向雷,还有一种新型号的防步兵地雷o3m…1型——这是根据战前通过特殊渠道得到的德军*mi…35型防步兵跳雷设计方案研制的,只是制造起来要方便的多。

    相对于体积比较大的o335型防步兵地雷就像个装有鞋油的铁盒子,里面只装有20克炸‘药’,踩上就发火——别看它小,能gan净利落的炸断踩上去的人的小‘腿’!这设计够狠毒的,死不了,但一定致残!

    数量最多的就是像个长柄手榴弹的pomz…2防步兵‘棒’状雷,由木柄和铁壳体组成,在雷体上有6行预制破片,外形象一枚手榴弹,可以安装多条绊线。这pomz…2的原型就是伊万诺夫曾经在哈桑湖使用过的pomz…1,相对于原型新型号威力没有增加,不过制造起来更方便而已。

    这些反步兵地雷里最“‘阴’毒”的就是o3m…1:地雷里边有一个用于形成碎片的铸铁雷体,一旦被击发,地雷先弹‘射’到齐腰高再爆炸,炸碎的杀伤破片以水平方向‘射’出!降低成本,苏联战争模式。

    跳雷,这杀伤范围不仅仅是炸一个人,附近的人都会被击中。不过o3i…35要“仁慈”一些,因为德国产品里边装的是预置破片和几百颗钢珠!

    反坦克地雷不多,就一种tm…35反坦克地雷,炸断德国坦克的履带没有问题。

    这会伊万诺夫成了火车站这一片阵地里军衔最高的军官,因为他阵地战经验还算丰富,就接收了这一片的指挥权,舒克林是乐意‘交’出这个权力,让他一个炮兵军官指挥阵地战有点勉为其难。

    会布设蛇形铁丝网的人都去搬压成一板板的铁丝网,每一板一拉开就是50米!布设成两道,铁丝网中间cha上一根根的支撑木柱,下边也尽量打上固定销子。在两道蛇形铁丝网中间留出的宽度大约5米的空地,布设上距离地面高度大约15公分的网状铁丝网!

    完成的铁丝网障碍,不过伊万诺夫认为这样还远远不够——在蛇形铁丝网布设完毕后,工兵们还在上头还挂了不少pomz…2防步兵‘棒’状雷,不过都处在铁丝网下部烂泥里不容易发现:一旦移动铁丝网或铁丝网形状发生大的变化,那些地雷就会爆炸!

    网状铁丝网下边就随意丢上些tt35型防步兵地雷了事!

    这还没完,工兵们在夜雨的掩护之下,在铁丝网阵南边也埋设了上百个地雷,三种地雷‘混’合着布设,让人防不胜防!

    半夜12点,伊万诺夫浑身泥水回到战壕,告诉托济奇:“德国人好像也在拉铁丝网,这下谁也动不了了。”

    今晚德国佬也没闲着,刚才伊万诺夫都接近到距离德军战壕不足200米位置,隐约看到德军也在gan着自己一样的活——估计德国人也应该发现自己这边的动静。

    “明天一定会有炮击,给我们的炮兵也打个招呼,明天照顾一下德国佬的铁丝网阵。”伊万诺夫无所谓的说——都一样,白天炸、晚上补。

    。。。

第六百章 空中较量1

    营房‘门’口一片漆黑,离黎明还有会,也没有灯,为了防止夜间空袭。不过少尉走在煤渣铺成的小路上,对上头的命令有些不以为然:昨晚雨基本就没停,德国空军就是从东普鲁士拥有水泥跑道的机场起飞,在这样的天气下不‘迷’航就是本事,更不用说轰炸被雨云遮盖的目标。

    晚间从3000米空中往下看,在这样的天气里根本什么也看不见。

    在厕所解决完‘尿’急问题,‘波’普科夫往厨房走:这会机场厨房已经有些热闹,后勤的厨师同志们已经起来,为机场上的人准备早餐。‘波’普科夫直接推‘门’走进厨房:早起的人不用去餐厅,直接进厨房找吃的。

    “你好,谢苗诺维奇同志。”

    少尉向炊事班长谢苗诺维奇大士打招呼,中年的炊事班长领导着一个有30多人的强大团队,这班长权力不小,赶得上排级单位。似乎所有管厨房的同志都长得胖,每次‘波’普科夫看到这位炊事班长胃口都会好一段——他那腰身估计得有个三尺!

    “你好,伊万诺维奇。今天又要一大早出击?”胖胖的大士嘴里说,手上麻利的往一个不锈钢盘子上放了两个白煮‘鸡’蛋、一块面包和一点果酱,还在少尉递过来的保温杯里倒了些刚煮好的薏米猪‘肉’粥。

    两人关系不错,原因很简单,两个人是老乡,这层关系基本上在任何地方都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神神秘秘的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玻璃瓶子,晶莹剔透:“莫斯科来的伏特加。”说着递给‘波’普科夫。

    谢苗诺维奇这里似乎永远不缺这些好东西,也不知道他是如何神通广大的‘弄’来的,不过既然他给,‘波’普洛夫也没客气,往衣兜里一塞。就是自己不怎么喝,留给营房里那些酒鬼也行。

    “侦查任务。”接过盘子,语气有点没‘精’神,一***坐在一张有点油腻的凳子上,就直接把案板当餐桌了。

    抖了抖自己的围裙,大士同志说:“总比我好。今天有什么消息回来后汇报完了就到我这来,也不知道前边怎么样了?”

    厨师同志那才叫郁闷,还好飞行员们能给他们带回来些关于战斗的事,让发闷的生活有了那么点生气。

    “没问题,今天要是有开火机会,我一定先喊一声:为了我们的厨师同志!”

    ‘波’普洛夫的玩笑换来厨师的一顿虚空爆栗,“老子还没死呢!”

    “算了,不和你废话,到上头悠着点,别让德国佬打下来了。”

    “放心,能击落我的法西斯还没生出来呢!”说完一口吞下一个去了壳的熟‘鸡’蛋:虽然曾经“机毁人伤”过,不过那次纯属意外。

    三下五除二吃完早餐,拿上喝完薏米粥后,谢苗诺维奇又给自己灌上热水的保温杯,少尉出了厨房,像机库方向走去。

    天‘色’已经有些微亮,草坪远处一队地勤人员正并排成一线低着头走,他们是在检查雨水过后gan枯草坪的积水情况,确定是否满足飞机起降要求。

    “少尉同志,飞机已经检查完毕,一切正常,可以起飞。”机械组长告诉飞行员,不过‘波’普科夫还是自己查看了一下飞机,习惯了。

    外边检查跑道的人也带着一身水汽回来,“少尉,东部草坪情况好些,回来降落时要注意一下。”

    “好的,辛苦了。”

    地勤的同志将飞机推出简易机库,在草坪边缘‘波’普科夫进入座舱,将***取下后放进防弹座椅后边的小格子里,在机械师的帮助下背上降落伞包。

    戴上飞行帽,试了试通话器:塔台同意侦察机起飞。

    关上座舱盖,启动发动机,等到动力稳定后,松开了刹车。驾机起飞,将飞机爬升至1000米高度改平,将航向确定在030。

    东边天际已经泛白,‘波’普科夫将以这一高度飞抵维尔纽斯北部,然后将高度下降到200米以下:空中能见度一般,kao相机还不如低空kao‘肉’眼侦查,一直飞抵阿利图斯,在那一地区兜上两圈,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在中空进行照相侦察。

    。。。

第六百零一章 侦察机之间的较量

    !就像一战的堑壕战布局一样,在己方战壕后方几公里位置,从空中‘波’普科夫能够看到下边成片的炮兵阵地!

    摇摇头,擦了擦防风镜上凝聚的水雾,航向调整至060,将飞行高度继续下压,直到只比树梢高上那么一丁点!

    感觉是风驰电掣,‘波’普科夫就喜欢这种刺‘激’的感觉!而且在这样低的高度能够方便的冲过德军阵地上空,那里的小口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对自己基本只能gan瞪眼!

    飞跃双方阵地上空时,拉格平安无事,连颗子弹都没有‘射’向它,似乎德国人都懒得理会自己!

    昨晚德军几乎所有人都忙乎了一晚上,这会德军正在自己的掩体里窝着,处理那些湿透的衣服,没空理会这架一闪而过的俄国飞机!

    不就是架战斗机嘛,要是来架强击机,战壕南边几百米外那些刚刚修好工事的德军高‘射’炮兵们倒还会对它感点兴趣。不过那架飞机就沿着树林多的地区飞跃,高度就贴着树梢!一眨眼就不见了,根本来不及跟踪‘射’击。

    有惊无险得通过火线,‘波’普洛夫看了看天空,水雾似乎淡了些。

    调整角度,将发动机输出功率加至最大,拉格以大角度开始爬升!

    机头仰起,少尉的脑袋探出机舱往下边四周看。

    “炮兵阵地,大约30‘门’,应该是105榴弹炮。”在地图上做好标注,将飞机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