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358章

苏联英雄-第358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丘吉尔回电:“你的英勇抵抗意义重大,应当坚持到最后!”

    第二天上午英国人的困境似乎达到了极限:日本人切断了这座城市的供水。澳大利亚的贝内特将军独自决定不让澳大利亚士兵白白送死,命令他们节省越来越少的子弹,只有在保卫他们自己地环形防线时才进行‘射’击。

    澳大利亚人地消极防御得以让日军直捣被削弱的防线,当天就血洗了亚历山大军医院:就像野兽们在中国战场干地一样。用刺刀野蛮地刺死伤兵;把外科大夫推到一边。用刺刀刺杀正在接受紧急外科手术的英军士兵。

    第二天上午,山下奉文断定吓唬”新加坡举手投降地时刻到了。

    “本着骑士的‘精’神。我们奉劝你们投降,”他在写给英军指挥官的信的开头说。

    信件说。新加坡“已经彻底孤立,正在尽最大努力和英勇战斗来抬高大不列颠的声望”,正当英国本土的参谋人员在坎宁堡仔细研究这封信件的时候,新加坡的英国人本来在指挥、武器和战术上就处于劣势,现在在智谋上也逊敌一筹了。

    英国人没有办法知道敌人的***和补给究竟多么少,更担心的是缺乏饮水和使平民大批死亡的流行病的威胁。一个军官代表团乘坐一辆被破损不堪的小轿车前往日军前线,一个窗口的外面飘着一面米字旗,另一个窗口飘着一块白布。

    山下奉文担心这是英军的缓兵之计,坚持只同总司令本人进行谈判。

    二月十四日,星期六,英军司令珀西瓦尔按照日本人的命令,在下午六点钟和他的高级军官一起,冒着仍未减退的酷热,驱车前往敌人战线后方位于武吉智马的福特汽车制造厂。

    身体粗壮的山下奉文等在那儿,穿着笔‘挺’的黄‘色’陆军服,四周围着他的参谋人员,跟前候着一大群日本记者和新闻摄影师,准备记录下这个预先安排的投降仪式。

    面容憔悴的珀西瓦尔来到了,布满血丝的双眼显示出他对失败的沉痛感受。

    也许他该在英国乡村过舒坦日子,而不是在遥远的新加坡,还把几万英军带进了末日。

    英国人的军服上积满污垢,样子实在显得可怜!

    战败者。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利!

    当英国人通过翻译得知,这不是讨论投降条件地谈判,因而更加显得不安的时候,那个圆头的日本将军霍然指着桌子上摊在他们面前的投降书:山下奉文直接粗鲁地问道:“签还是不签?!”

    珀西瓦尔尽管已经颓靡不振,却还没有作好接受这个最后屈辱的准备,打算起身就走。但是,同他手下的军***量之后,他还是决心要拯救他的士兵和新加坡的公民。

    英国绅士的选择:无条件投降。

    八时十分,在拍摄镜头的电影摄影机面前,英国人签署了投降书。

    新加坡战役。双方各死伤约一万人。日本不仅征服了“狮子城”,而且砸碎了英国在远东地帝国主义势力的基础。

    而对于新加坡而言更多的苦难和死亡还在后头!山下奉文虽然在当天晚上答应饶恕平民地‘性’命,但是。日本鬼子是从不会信守什么承诺的。

    特别是对于华人而言,苦难和死亡紧接着就降临了。新加坡华侨人口密集。一直以来就是南洋华侨抗日运动地中心,陈嘉庚领导的“南侨筹赈总会”仅抗日义捐一项,便发动八百万东南亚华侨为祖国筹集了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巨额外汇。

    此时,落入虎口的新加坡华侨由于先前曾大力援助中国抗日,又刚刚组织义勇军进行过英勇的抵抗,因而遭到日寇的忌恨和疯狂报复。

    日军接管新加坡三天后。山下奉文便命令部下“为方便以后地统治,必须尽速肃清抗日华人”,并要求在三天之内完成。

    ***开始了!

    按日军计划,大约有5万名华侨在***之列,这是根据日侨提供的《华侨抗日名册》决定的。日军称之为“检证”。

    “检证”的对象主要包括:华侨筹赈会中的活跃分子、捐款给筹赈会的富人、陈嘉庚的追随者、学校校长、教员和律师、海南人、抗战期间来新地华人、文身者、义勇军战士、亲英人士、拥有武器者。

    从2月19日起,日军即下令所有几十万华人分区集中到几百处场所接受“检证”。

    华侨被要求自带几天干粮前往指定地点等候,拥挤在一处睡卧不得。连日饱受日晒风霜之苦。好不容易熬到受检之时。需要连过几关台湾线人和日军官兵地审查和盘问。

    由于日军所谓的“检证”匆忙,日军本身都没有制定出一套完整地计划来。所以实际执行时标准各异,各区军官完全随个人的好恶行事。

    有地“检证”点专‘门’拘捕有钱人。有的“检证”点则专‘门’拘捕戴眼镜者。只要被“检证”出来的,就被卡车拉往郊外集中处死;侥幸过关的,则身上盖一“检”字放回。

    日军***被“指认”的华侨,其手段就像它们在南京干的一样极其残忍:有将人互相***推入海中用机关枪扫‘射’的,有令其掘坑服毒自尽或用机枪‘射’杀、军刀砍杀的,杀人‘花’样令人发指!

    一时间新加坡天上刮大风、下着大雨,全城一片血雨腥风,可能是上天有感应吧!

    当得知新加坡沦陷的消息时,林俊正在前往拉脱维亚的火车上。

    “大英帝国在亚洲的殖民体系就要崩盘了,日本人似乎在帮很多人的忙。”

    新加坡沦陷的消息对于美国人而言也不是什么好消息,这意味着日军可以腾出手来对付他们在菲律宾坚持作战的部队这下美国人只能选择暂时放弃菲律宾。

    今年一月日军额管得认为菲律宾作战大局已定,将海军主力和第48师团调往荷属东印度,将第5航空队主力调往缅甸,而仅以第14军的剩余兵力清剿吕宋岛这会在巴丹半岛。

    结果让日本人大跌眼镜:美菲军与日军接下来同日军在巴丹半岛展开了‘激’烈的山地战、丛林战和阵地战。美国大兵和他们的菲律宾盟友还不算不堪一击,至少比他们的英联邦盟友要坚强的多!

    美国大兵的战斗意志比英国绅士强上那么一大截,而菲律宾军队的战斗力也在出名的靠不住的红头阿三之上!

    日军伤亡算得上惨重,已经在巴丹半岛丧失了攻击力,竟然被美菲联军打得被迫转入防御,战局陷入胶着状态。

    一边的马来半岛一报销,那菲律宾迟早是日本人的口中食。

    这下日军能腾出手来,很快援军就能通过完全控制了的海路反过来支援菲律宾,“麦克阿瑟情况不妙!”

    不过苏联这会还管不了亚太地区的战事,美国人击败日本只是时间问题,这点林俊和统帅部其它人员都明白:这次他将作为统帅部代表抵达西北方面军。而在自己前面,5万人的新锐部队已经抵达前线,“红‘色’战神”手中的实力已经足够他发动一次中等规模的进攻战役。

    。。。

第五百四十一章 流着奶和蜜的地方?

    。巴勒斯坦地区中部犹地亚山上建筑在四座山丘上的一座历史古城。升起的晨光照耀着这座群山环抱中古老城市。

    据说它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一座的宗教圣城。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教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它视为自己的圣地。

    它就是耶路撒冷!

    犹太人称之为“尤罗萨拉姆”“耶路撒冷”。“和平之城”;阿拉伯人称它“古德斯”圣城”。

    在城区里屹立着一座豪华饭店:在这座似乎是以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犹太王国创始人大卫之名命名的酒店里。一个简短地会议正在进行。

    说是会议。更像是个讲座。

    大卫王饭店。这座号称地球上巴黎丽兹酒店以西最好的饭店的会议室里。苏联青年代表团正在进行一个临时决定的早会。

    列昂诺夫、希多连科、卢德维克、巴甫洛夫、柳德米拉和瓦西里坐在一块。所有人都在听代表团里地一位叫科博洛夫的莫斯科诺曼诺夫大学讲师上课。讲解这座城市的特点。重点强调了这里的复杂情况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同志们。耶路撒冷长期以来就是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聚居的城市。相传公元前10世纪。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继位。在耶路撒冷城内地锡安山上修建了一座犹太教圣殿。是古犹太人进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犹太教就把耶路撒冷作为圣地。后来犹太人在圣殿废墟上筑起一道城墙。称为“哭墙”。成为当今犹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过会我们地参观目地地之一就是那里。”

    “这是座苦难和历史复杂的城市。耶路撒冷老城始建以来。已经重建和修复过十多次。公元前1049年开始是大卫王统治下的古以‘色’列王国老城。到了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在今天的伊拉克地区。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这座城市。把它夷为了平地。到了公元前532年。耶路撒冷又被‘波’斯大琉士王侵占。

    “到了公元前4世纪后。耶路撒冷相继附属于马其顿、托勒密、塞琉古诸王国。公元前6年罗马攻占耶路撒冷时。驱逐了城内的犹太人。罗马人在巴勒斯坦对犹太人的***。引起了犹太人四次大规模的起义。罗马人进行血腥***的过程中***了一百多万犹太人。并有大批犹太人被掠往欧洲。沦为奴隶。劫后余生的犹太人纷纷外逃。主要去向是现今的英、法、意、德等地区。后来又大批流向俄罗斯、东欧、北美等……

    “到了公元636年。阿拉伯人打败了罗马人。此后耶路撒冷长期处于穆斯林统治之下……”

    “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地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传教。在麦加城受到当地贵族的反对。传说中一天夜里。他从梦中被唤醒。乘骑由天使送来的一匹有‘女’人头的银灰‘色’牝马。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在这里踩在一块圣石上。飞上九重天。在直接受到上天启示后。当夜又返回麦加城。”

    “这就是伊斯兰教中有名的“夜行和登宵”。是穆斯林的重要教义之一。由于这夜游神话。耶路撒冷也就成了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麦地纳地第三圣地。”

    “公元335年。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地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到耶路撒冷。在耶稣的墓地上修建了一座复活教堂。又称圣墓教堂。因此***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地。在11世纪末。罗马教皇和欧洲地君主们以“收复圣城”的名义。多次发动十字军东征。1099年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随后在此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延续近一个世纪。1187年。萨拉丁大败十字军。收复了耶路撒冷。

    “这座城市的复杂和苦难也正是由于它是三大宗教圣地:为了争夺圣地。自古以来在这里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残酷的征战。耶路撒冷先后18次被夷为平地。但每次之后都得到复兴。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一座世界公认的宗教圣地。”

    “有人说耶路撒冷是世界上少见的屡遭破坏但又备受崇敬的一座美丽城市。1860年以前。耶路撒冷有城墙。城区分4个居民区:犹太居民区、穆斯林居民区、亚美尼亚和***教居民区。这样一种复杂的居民情况。纷争在这座城市永远不缺。到了一战时的1917年盟军占领耶路撒冷。1922年起开始由英国“托管”……

    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严肃的会议。可以提问。这台下也有极小地谈话声。

    “柳德米拉。你懂吗?我听得头都大了。一团浆糊没明白。这大学里的老师是不是个个都这样唠叨?”

    问话的是一脸疑‘惑’的巴甫洛夫。他知道耶路撒冷很复杂、历史悠久。但就是听了讲师同志地这一大堆讲解还是没搞明白………“这是什么城市。怎么这么麻烦?!”

    “给我老实点。没文化就不要‘骚’扰别人听课。”

    边上的瓦西里忍不住开口:其实他也没搞明白。就是喜欢咯巴甫洛夫抬抬杠。讽刺一下那个家伙没见识其实他自己脑子里都是一团浆糊。一对难兄难弟。

    “他已经讲的很简单了。要是讲耶路撒冷具体的历史。估计说个几天也讲不完。”作为曾经基辅国立大学主修历史的大学生。柳德米拉了解耶路撒冷的历史。也知道今天为什么一早要开这个会。

    原本代表团要她也上去给代表团上上课。但既然有懂得历史的大学讲师在。柳德米拉就拒绝了。

    也难怪代表团成员们有点不耐烦:三天前他们才到巴勒斯坦。一路上算是好好地见识了中亚和中东地风景用瓦西里的话就是“怎么会有这么荒凉的地方?”

    习惯了乌拉尔地密林。看这里地自然环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