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苏联英雄 >

第351章

苏联英雄-第351章

小说: 苏联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了。”

    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所有人都看向西南方地天空:一队飞机出现在视野中。8架战斗机保护着2两架运输机。

    运输机率先降落,而护航的8架战斗机还要在天上盘旋一圈。

    第一架运输机舱‘门’打开,一名士兵在里面推出舷梯挂上。林俊第三个走出机舱。身后是同机返回莫斯科地谢尔盖。

    简单的寒暄,登上早已等待的车队,直驶克里姆林宫。时间紧迫,林俊要地就是这种效果:战争时期,办事就要紧凑、雷厉风行!

    在克里姆林宫大礼堂,隆重的受勋仪式已经准备完毕。林俊和谢尔盖在大礼堂外边等了两分钟,把高筒帽换成了***,还脱掉了自己的军大衣,顿时一片“金光闪耀”!

    两人地***上挂满各种勋章奖章。过会将是最隆重的场合,林俊和部下做了充分准备:今天,两人将各自被授予第三次“苏联英雄”称号!

    原本谢尔盖不是同机回来的,他还要过两天,不过林俊并不介意自己的老部下与自己一同获得那项荣誉。向斯大林汇报后,中央同意了副统帅的提议,为两人的受勋仪式向一同进行,就连‘波’克雷什金和阔日杜布也连带着沾光:这会他们两个正并排走在副统送自己师长身后,‘胸’口的勋章奖章熠熠生辉!

    大礼堂的大‘门’一打开。顿时闪光灯此起彼伏,至少有十架以上照相机和摄影机的镜头对着进来地四人,全场聚集的上千人同时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

    林俊喜欢这种感觉,喜欢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就像那句老话权利总是让人沉醉!苏联式的表彰大会他更喜欢,常常不是“人先坐好再开会”,主角常在最后一刻出场:大‘门’在自己眼前打开,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到那个被闪光灯包围的大‘门’,那种美妙的感觉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言明。

    ‘挺’直了腰杆。四人以林俊为首走过中央过道。两侧地人群爆发出来的掌声就没有停过!副统帅指挥伟大而英勇的红军在明斯克城下围歼了法西斯重兵集团,而另三名超级王牌战斗机飞行员同样是苏维埃的骄傲。所有人都是由衷的在鼓掌,绝不是“例行公事式”的敷衍。两侧的人群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很多人连手掌拍得通红都不自觉。

    在主席台上,斯大林、加里宁、伏罗希洛夫等人都起立鼓掌,斯大林‘露’出极少有的微笑看着昂首‘挺’‘胸’进来地副手。

    自己这个副手就像个救火队员一样奔‘波’,就没闲地时候。在明斯克最危急的时候,他地指挥部距离火线只有一公里!炮弹就像下雨一样往脑袋上砸,但他却没有后撤一步!

    如果不是岗位需要,斯大林都知道安德烈一定会驾驶战斗机升空,同法西斯匪徒在天上大战三百回合!

    围歼了那个德国矮子的重兵集团,扭转了战争局势,给其第三次“苏联英雄”称号名至言归!

    经过第二排座椅时。林俊看到左边的武金斯卡娅正在对自己微笑,脚步缓了一缓,点头对妻子微笑了一下。

    相对而视的一刻,一切都在微妙的情感中。

    第一排上有三个座位空着,主席台上斯大林身边地座位也空着:在大礼堂外等候时,工作人员已经向四人详细说明了受勋仪式的步骤。

    在林俊进来前。加里宁已经发表讲话,现在他们只要直接上台就成。

    斯大林向林俊表示了祝贺,并宣读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决定,将装有“金星奖章”、“列宁勋章”的盒子与证书一同‘交’给自己的副手。紧接着另三人依次接受授勋,每一次接受受勋的人说出那句响亮地“为苏联服务”时,全场都会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返回各人的座位,又是一通演讲,不过林俊的演讲很简单,就像他本人的习惯一样:在统帅部成员们看来。自己的副统帅从不喜欢过多的形式,讲究实际。这也影响着他的部下,包括代表飞行员发言的谢尔盖。演讲稿不到500个字!

    当仪式结束,少不了地还有例行公事式的宴会。斯大林不想亏待了自己的副手,才会安排地如此紧凑,这宴会的规模也够大、够隆重。其实林俊很累了,因为离开明斯克前自己是在满负荷的工作,接下去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不会再前往白俄罗斯前线,要将工作做详细布置‘交’接。

    不过最后的‘交’接还是在莫斯科,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元帅今天也在宴会上,过会还要同林俊进行一次会面。双方具体衔接一下明斯克的工作。

    照理这样的衔接该在明斯克进行,但既然统帅部这么决定,两个元帅也没意见。

    对叶戈罗夫而言,在莫斯科进行形式上的‘交’接,同在明斯克没多大分别:身在总参谋部的他对目前白俄罗斯情况了如指掌,只要人一到明斯克就能立刻投入工作。

    做为35年元帅,叶戈罗夫的资格和能力在红军中出类拔萃!

    苏联元帅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1883年10月生于布祖卢克市(奥伦堡州),1918年加入苏联**和红军。1901年志愿入伍。1905年毕业于喀山步兵士官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任连长、营长、团长,1917年晋升为上校。

    叶戈罗夫曾加入“左派”社会***党,1918年夏登报声明脱离该党。十月***胜利后,转向***方面,任旧军队复员委员会委员,参加制定了具有历史意义地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1918年1月起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部任职,负责检查苏军部队的组织和训练情况。

    1918年5月被任命为苏军选拔旧军官最高鉴定委员会主席、全俄总司令部政治委员。他力主建立一支具有严格纪律的正规军,当时在呈列宁的报告中。就陈述了关于设立共和国武装力量总司令职务和建立直属于总司令的联合司令部的必要‘性’。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一支国内战争中骁勇善战的正规红军!

    叶戈罗夫的统帅天才在国内战争前线得到了发挥,是一名作战经验极其丰富饿指挥员:191年8月率领部队在巴拉绍夫、卡梅申地段同克拉斯诺夫哥萨克白匪作战。10月以原部队为基础组建了南方面军第9集团军,12月起任第10集团军司令,该集团军参加了察里津保卫战并为击溃哥萨克白匪做出了重大贡献。

    1919年5月25日,邓尼金匪帮地大部队在普列特尼奥夫村地区强渡萨尔河,叶戈罗夫指挥骑兵第6师对敌发动冲击,歼敌近个步兵团,挫败邓尼金。

    1919年7月叶戈罗夫起任第14集团军司令,该集团军在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地区挫败了白卫军的进攻。

    1919年10月初,当邓尼金的进攻对莫斯科造成实际威胁时,叶戈罗夫被任命为已成为苏维埃共和国的主要方面军的南方面军的司令。为了解除威胁,他选择了翼侧向心突击这一果断的战役机动样式。以达到对敌军主力的合围。

    1920年1月10日任西南方面军司令,2月指挥方面军从邓尼金匪帮手中解放了乌克兰,对击退地主资产阶级‘波’兰的进攻和粉碎弗兰格尔军队起了很大作用。

    在叶戈罗夫地领导下,西南方面军制定并实施了1920年基辅战役方案。

    1921年1月起叶戈罗夫任基辅军区司令,4月起任彼得格勒军区司令。1921年9月……1922年1月同时兼任西方面军司令,1922年2月起任红旗高加索集团军司令。

    1924年5月起任乌克兰和克里木武装部队司令。并参加了1924……1925年地军事改革。

    1925……1926年任驻中国武官。1927……1931年任白俄罗斯军区司令,1931年起任工农红军司令部(1935年改为总参谋部)参谋长,1937午5月起任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1938年1月起任外高加索军区司令。

    叶戈罗夫是根据新式技术装备整编苏联陆海军的发起人之一,主张建立强大地装甲坦克兵和国土防空系统,积极参加苏联军事学术理论和武装力量建设等重大问题的研究。

    1932年夏他向苏联***军事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军队技术改造后在业务技术上出现的新问题地提纲,成为后来颁布的《大纵深战斗组织暂行条令》的基础,该条令于1933年2月下发部队:现代战斗的主要问题,就是同时向大纵深展开战斗行动。

    大纵深作战的真正元老级人物!1934年起为联共(布)中央候补委员。

    在林俊看来。这位红军第一任总参谋长功勋卓著,是一位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杰出统帅,英勇的***战士!叶戈罗夫为人极其正直和正派。任职期间为红军的改编、换装、组建强大的装甲部队作出了重要地贡献。

    叶戈罗夫以其出‘色’的才能和统帅艺术,足以跻身于像伏龙芝、图哈切夫斯基、朱可夫这样的杰出统帅地行列。从国内战争时开始,他就得到斯大林的敬佩,而且和斯大林以“你”相称,(在俄语的习惯中,“您”这个单词除去通常所理解的尊重的含义外,还意味着距离感,在有的时候还可能含敌意,所以。亲密的人之间只称呼“你”)彼此引为知已。

    不过在“历史上”的1939年2月23日,受斯大林委派的特工来到了叶戈罗夫元帅办公室中,亮出了斯大林签署地逮捕令,准备逮捕叶戈罗夫。叶戈罗夫据理力争,特工‘欲’强行将其逮捕,正直而无畏的叶戈罗夫元帅忍无可忍,拼死一搏,掏出列宁赠送的****打死了一名特工,随即与其他特工搏斗。不幸在枪战中中弹身亡!

    对于叶戈罗夫,林俊是敬佩的,他“最终”的结局与选择更是林俊前世为之叹息但又崇尚的!有这样一名优秀的统帅前往白俄罗斯前线指挥,法西斯的元帅将军们有的可以苦恼了!

    在宴会厅边地沙发上,5个苏联元帅:林俊、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叶戈罗夫和沙‘波’什尼科夫坐了个圈。自己加上一个“摆设”,一个先期返回的“落后分子”,两个“红军大脑”,5人‘交’谈甚欢。

    看着气氛不错,林俊做了个小范围内的提议。另外四位点头同意。只不过各人内心的想法就估计有所不同了。

    “同志们,我认为作为最高统帅部统帅。斯大林同志也应该授衔。”

    对于这个问题,闻讯而来的加里宁同志也十分赞同,六个人围起来密谋!

    “苏联元帅。”林俊想来想去,看别人都没其它意见,连个确定什么军衔都不发表,只能自己继续当出头鸟。

    有点后悔。

    自己是在刚才突然有这个想法的:在主席台上,斯大林还是往常的朴素装扮。在一群星光耀眼的同志中间“毫不起眼”。既然记忆中1943年3月6日,斯大林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那干脆自己来提议,再说苏联最高统帅拥有军衔也是天经地义。

    但是战争还没结束,这会就提议设个“苏联大元帅”衔显然不合时宜,那只能蹦出个“苏联元帅”来显然其他人都希望副统帅来“确定”。那位伏罗希洛夫更是不能说:大家地位都很尴尬。

    元帅由谁来管?还是元帅吗?

    “不能说,让安德烈去当这个出头鸟。”伏罗希洛夫想的很明白:这么多年来,他都是没有正式任命地“红军第一元帅“,在很多文章报纸中都有这样地描述:在红军第一元帅伏罗希洛夫同志的率领下……

    要是由“第一元帅”提议授予斯大林“苏联元帅衔”,伏罗希洛夫认为除非是自己脑袋被驴给踢了,不然“打死也不说”!

    “今天***已经抵达德黑兰,后天他和青年代表团就会出发前往巴勒斯坦地区。”

    听到沙‘波’什尼科夫地话,林俊问:“代表团要在德黑兰呆几天吗?”

    “是的,安德烈。两天。”

    看到一群重量级人物聚集在一起。亚历山大也聚了过来:“中午和***通过电报,你的参谋在代表团里一切正常,只不过年轻人们是没办法参观德黑兰的‘波’斯风情了。”

    “怎么。德黑兰的情况有些糟”

    “还不错。伏罗希洛夫同志的规定,在德黑兰我们需要保持严肃地军纪。派驻城区的两个步兵团基本都是高加索地区的少数民族战士组成,适应那里的民族习惯。”亚历山大说,“英国人就已经给自己找了不少麻烦,在德黑兰有他们的军事观察组。”

    在非洲和中东呆的时间够长的老爷们在德黑兰不知道怎么了,老同伊朗人发生矛盾。不过这样更让苏联高兴伊朗对英国的敌意越深越好!

    “我们也派出军事代表团到南边参观,同英国人在伊朗有协议,你重点提示的那几处海港是重点。情报员们也取得不小地成果,原来的情报网已经加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