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华锦里 >

第354章

华锦里-第354章

小说: 华锦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做生意的,不是最怕遇到仙人跳吗?我就是那么顺手借来一用。”

    周廷昱觉得坐在大石之上与三哥闲聊那会儿,倒是给了他不少的想法。

    舒鸿煊想了想,应了,“行,这件事我会安排。”

    周廷昱喝了不少酒,酒劲上头,觉得有些难受,他起身朝舒鸿煊等人作揖,“大舅哥,外祖父,大舅舅,请恕我无法作陪了,头晕乎乎的,先去休息。”

    舒鸿煊也站起来,“时候不早了,我们也家去吧。”

    送了哥哥外祖父等人离去,舒嫣华也伺候着周廷昱休憩。

    另一边,二皇子有些不耐烦的看着三皇子,“出了小五的府邸,连个喘息的间隙都没有,又找我作甚?”

    见到三皇子脸色不好,浑身散发着寒气,二皇子逐渐收敛了神色,坐正了身子,“出了什么事?”

    三皇子无甚表情的看着二皇子,从牙缝里吐出一句话,“那些突厥人开口了。”

    “什么?”

    “嘭”

    激动之下,二皇子猛地站起身,连身后的椅子都被碰倒了。

    “不是都说那些突厥人悍勇骨头硬吗,怎么会被撬开嘴?”

    二皇子抱怨了一句,又紧张的问道:“那他们招了什么?”

    三皇子铁青着脸,摇摇头。

    二皇子不满了,“现在是藏着掖着的时候吗,不要忘了,我们是一条船上的人,瞒着对你我都没有好处。”

    三皇子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我确实不知道那几个突厥人招了什么。”

    “那你是怎么知道突厥人开口了?”二皇子不信,用着怀疑的眼神看着他。

    “刚在小五那里,小五喝醉了,不小心透露了几句,但他很快就醒悟过来,我最终没有刺探到更多的消息。”

    三皇子的话,让二皇子蹙起眉心,来回踱着步,“小五说的那话,你有把握是真的?”

    三皇子冷笑,“突厥人被押解回京已经将近一个月了,小五又不是酒桶饭囊,先前就是被册封楚王都没有设宴,偏偏在这会儿设了,要说不是天牢那边有了进展,你觉着他有心思设宴?”

    二皇子被反问得哑口无言,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问道:“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还是不知道那次父皇召集太子和小五进宫说的是什么事吗?”

    未知才恐惧,要是能知道,倒也不至于惊慌失措。

    “不知道,没一点口风漏出来。”二皇子脸色不好,“我会再派人去查探。”

    “不知道那次进宫所为何事,也不知道突厥人招供了什么。。。”

    三皇子凝眉沉思,将自己想了很久想法说了出来,“我想着,就算突厥人招供,暂时也不会牵扯到我们两,要不然我们就不能这么安然的坐在商量了,但我们也不能再让小五这么审下去,必须要找点事情牵扯他的注意力。”

    “你有法子?”

    “小五能册封楚王不就得益于他的军功吗?他的军功多亏了舒鸿煊的秘密武器,就从舒鸿煊入手,小五不会见着他大舅哥有难而不理会的。

    趁着小五顾不上天牢那边,找机会结果了那三个突厥人,把陈元建也给干掉,线索一断,让他们下地狱去找死人问真相吧!”

第691章 逼上梁山

    二皇子和三皇子的反击,来得很快。

    快得出乎了周廷昱和舒鸿煊的意料之外。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就有朝臣出列,说起了让周廷昱建功立业的神兵利器。

    “陛下,臣听闻边城一战中,大败突厥十万大军乃因贤亲王用了一种神兵利器,这种利器让三千虎贲军轻易的屠戮五万突厥士兵。

    据说这种神兵利器是舒舍人拿出来给贤亲王用的,不知舒舍人能否将这等神兵利器进献出来,好让我大夏有此神物,再也不畏惧蛮夷。

    覆巢之下无完卵,背靠大树好乘凉,有我们大夏在,诸位才能在京城中安然度日,就是为了大夏越发繁荣,我们做臣子的,也应当为这个王朝尽一份力,

    舒舍人,你觉着我说的对吗?”

    说得对吗?

    说得太对了,站在太极殿中,要是有臣子说这话不对,想来也应当是寿星公上吊了嫌命太长。

    以国家大义为说辞,深得陛下信任、又身为陛下义子,备受陛下宠爱的舒舍人,一定不可能推脱这件事。

    但再细想一下,这种神兵利器是能灭一国的存在,舒鸿煊掌握在手中是想做什么?

    不交给朝廷,又是想做什么?

    放在他手中,藏了多少年?

    若不是贤亲王殿下先前没有吃败仗,没有立下军令状,是不是就一直不拿出来?

    再往下继续深想,当真是细思恐极,细思恐极呀。

    这种神物,就应该在大败突厥十万大军之后,就应该立即上交朝廷的,大军已经班师回朝,朝廷没有收到这种利器,朝廷已经核对了军功,大肆封赏,还是没有收到这种利器,如今连贤亲王殿下都设宴庆贺自己册封****了,舒鸿煊仍然一动不动的。

    这位头上顶着广国公爵位的舒舍人,想干什么呢?

    莫非是觉着国公爷的称呼不好听,想换一个更加好听的称呼?

    标榜着自己忠义两全的舒舍人,真的有这么忠义吗?

    未必吧。

    这位朝臣的话,看着是为了大夏着想,但话里的意思让人不能不细想,一细想,就越发觉得问题大了。

    特别是听闻这种利器威力的人,更是背上微微渗出了冷汗,这要是舒鸿煊拿这东西在上京城来这么一下。。。。。。

    不少跟舒鸿煊不对付的人,一股凉气从脚底蹿了上来,头皮都发麻了,纷纷在脑中想着,跟舒鸿煊不对付,那点子仇有没有值得舒鸿煊浪费一个陶罐。

    这要是给他们府邸扔上那么一个东西,嘶

    舒鸿煊面上不显,心下叹了一口气,更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

    从捷报传回京城的时候,舒鸿煊就等着有人朝他发难,结果等呀等的,妹夫都封赏军功了,还不见动静。

    他还以为没人注意到那个陶罐了呢。

    如果一个人在朝堂上,一个敌人都没有,这个人也混不久了,没有哪个皇帝喜欢看到一个完美无缺的臣子,就连褚相有时候都跟内阁其他臣子有争吵,有不同的政见,有人针对他,有时候是好事。

    不过这种好事,在这种时候就显得有些难受了。

    朝臣这番话,看似是在为朝廷着想,其实也是处处为他挖坑。

    如果他现在顺应朝臣的话,将陶罐交给了陛下,那么无论这个神物的威力有多大,至少他在陛下心中的印象好不到哪里去了。

    需要别人点明了来说事,才将利器上交,不管如何,忠心也大打折扣。

    其次,就算他上交了陶罐,也会有不少人怀疑他自己截留下一部分可以灭一国的神兵利器,真的有人能忍受得住它的威力,全部上缴吗?

    就不怕鸟尽弓藏?

    恐怕交了上去,也会被人看成是手里还有陶罐,除非抄家才能让陛下安心吧。

    然而事实上,这东西他手里是没有了,一个不剩,但这件事他知道自己说的是真话,可其他人又该如何想?

    不想将这等神物交给朝廷,要自己藏起来,关键时刻用在紧要关头?

    舒鸿煊都不用想,他说真话都不见得有人相信。

    真是头大呀,虽然当初将那东西拿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预料到今天的场面,但真的遇上之后,又让他觉得棘手不已。

    唯一让他觉得庆幸的是,一开始的时候,他就跟陛下讲了这件事。

    但如何自证清白,也是一个难题。

    太极殿中将近百人的目光投在舒鸿煊身上,如芒在背,舒鸿煊深深的呼了一口气。

    “梁大人说的极是,这种神兵利器,理应由朝廷掌管。”

    舒鸿煊先是开口肯定了梁大人的话,话锋一转,他面带遗憾的道:“可惜的是,我手中只有那么些利器,已经全部消耗在边城之战中了。”

    大殿中响起了细小的嘈杂声,不少人看着舒鸿煊的目光带着古怪。

    除了几个被承德帝宣召进宫商谈番邦之事的人知道舒鸿煊说的是实话之外,其余人都不信。

    若是将自己处在舒鸿煊这个位置,真的会心甘情愿将这种神兵利器交给朝廷吗?

    不管交还是不交,都会成为帝皇心中一块心病。

    有些人为舒鸿煊着急,以为他不想将这种神物交出来,有些人带着看好戏的心情看舒鸿煊这一出戏要怎么唱,还有些人心中既暗爽又冷笑,上交也好,说自己手里没有这东西也罢,反正都是坑,怎样都要跳,最好是跳下去就起不来了,万丈深渊跌个粉身碎骨才好。

    “舒舍人,听说在边城一战中,贤亲王殿下一共是拿出了四十六个这样的东西,其中试验用了一个,在偷袭突厥营地的时候,用了五个,也就是说,这样的东西还有四十个,你如今却说没有,舒舍人,可不要辜负了陛下对你的信任和厚爱呀!”

    梁大人意有所指,目光中带着痛心看着舒鸿煊,好似舒鸿煊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就差痛心疾首的捶胸顿足了。

    这话没有咄咄逼人,却犹如最锋利的利剑,直刺而来。

    一时之间,舒鸿煊被逼上了梁山。

第692章 我可担不起

    边城那场以弱敌强,以三千屠戮五万之事,根本瞒不过人。

    这么大的战功,当然要大肆宣扬,好扬大夏国威,让百姓们更加心向朝廷。

    这其中如何大败突厥的原因,不少人都知道天雷从天而降,神明惩罚蛮夷,佑我大夏子民的传闻。

    在太极殿中的众人,自然是知道这些传闻是让百姓心有敬畏的,他们这些人可不会信什么神罚蛮夷。

    周廷昱拿出那些箱子的事,瞒不住人,用五个陶罐偷袭突厥瞒不过人,但有一点绝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泊木在其中的作用。

    整个边城虎贲军中,除了周廷昱之外,就是宁国公知道了,及至后来班师回朝,朝廷中还知道的就只有太子和承德帝了。

    为什么舒鸿煊一说自己手上的陶罐是从番邦手上买到的,承德帝只是派人查这事,就相信了呢?

    因为周廷昱和宁国公都分别写了密折回来,其中宁国公是详细说了一个陶罐的威力,周廷昱则说了泊木在其中的作用。

    承德帝按照宁国公说的算了算,区区五个陶罐是不可能让五万人被屠戮一空的,泊木的毒在其中起了大作用,可以说陶罐只是一个让泊木毒药远距离投放的渠道而已。

    泊木在其中建立的功劳不能明说,承德帝已经私下赐了一面免死金牌给他,记录在案,就算日后泊木将这枚金牌用出来,也是经过认可的。

    但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件事,这就让在明面上的神兵利器成为了最为惹眼的靶子,而一开始拿出这个利器的舒鸿煊,更是靶子中的靶心,很多人想要一箭中靶心。

    比如眼前对上舒鸿煊的梁大人就很明显不信,还抬出了承德帝做大旗,让舒鸿煊忌惮不安。

    舒鸿煊叹了一口气,“梁大人,以我之名誉发誓,我手中再也没有第二个这样的陶罐了。至于你说的那四十个陶罐,并不是真的,只是用来诱敌而已。”

    其时人的名誉可是很珍贵的,特别是文人,更不会想自己的名声有一丝一毫的污点,更不用说按照舒鸿煊曾经做出来的事,青史留名也是妥妥的,一个能青史留名的人,更不会想着让自己的名声有损。

    有些相信舒鸿煊品行的朝臣们立时就信了他的话,但有些看好戏的不尽然,在某些人心中,誓言这种事,只看需不需要,一旦不需要,当个屁放出来就好。

    而追着舒鸿煊不放的人,更是嗤之以鼻。

    如果每个人都用誓言来自证清白,当刑部和大理寺是吃干饭的?

    这天底下还有什么冤假错案?

    梁大人可惜的摇头叹气,“舒舍人,你这是弃陛下的信任和厚爱于不顾呀!”

    被梁大人带歪的人不少,此时见舒鸿煊的应对,也觉得舒鸿煊是在强撑着,更是带着一种侥幸的心态,以为自己的野心能瞒得过其他人的眼睛,纷纷对舒鸿煊失望不已。

    承德帝高坐龙椅,静静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对太极殿中所发生的事,都沉默以对。

    就算梁大人数次拿他做大旗,他也沉默着,他想看看,这出戏到底想要怎么演。

    承德帝的沉默,却被人看成了是对舒鸿煊的不满失望,让担忧舒鸿煊的人着急,让紧追舒鸿煊的人心中大喜。

    舒鸿煊很想翻白眼,无语片刻之后,终于如某些人所愿那样,说出了一句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