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田园小王妃 >

第585章

田园小王妃-第585章

小说: 田园小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如意见平国公老夫人的注意力被自己吸引了,心里头又是得意的很,忙同老夫人说起了肖卿的种种。

    方菡娘便在一旁安静的听着。

第三百四十五章 风雪又至

    只是没说几句话,平国公老夫人注意力又回到了方菡娘身上,见方菡娘还在一旁陪着她们,大惊,一迭声的催道:“我的乖囡,在外头一天不累吗?赶紧歇歇去吧,这儿自有意儿陪我……”又喊秋珠来送方菡娘回去,并道晚饭的时候去喊她。

    方菡娘想了想,没有拒绝平国公老夫人的好意,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同老夫人说了一声回房去了。

    安如意方才那满是得意的脸就有点僵了。

    然而她调整的极好,平国公老夫人转头看向她时,已是一如往常的言笑晏晏。

    方菡娘回了自个儿屋子,将头上钗环卸了,又净面洗漱,这才躺到了床上。

    她脑子里一会儿想着今日姬谨行的一言一行,一会儿又想着若是二舅舅真在外头有了人,还有了孩子,那她该不该同二舅舅说。

    脑海里这般迷迷糊糊的想着,整个人一会儿就沉沉的睡去了。

    秋珠见躺在床上的方菡娘呼吸逐渐变的均匀,摆了摆手示意屋子里头几个服侍的小丫鬟都退下。

    几个小丫鬟轻手轻脚的出去了。

    秋珠坐在临窗的罗汉床上,拿了个绣花棚子,绣着花,一边等着方菡娘醒了再有什么差遣。

    心里头忍不住就想到了今儿发生的事。

    一想到当时谨王搂着她家姑娘出现在窗口时的情形,秋珠现在心里头都砰砰直跳。

    她家姑娘……真是太大胆了。

    秋珠没打算把这事告诉老夫人。

    她虽然是老夫人屋子里出来的,但老夫人让她去照顾方菡娘的时候就说了,从此以后她就是表小姐的人。

    一个奴婢,除了为人做事要伶俐,秋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主子要绝对的忠心。

    秋珠穿针走线的手顿了顿,苦着脸叹了口气。

    希望主子能跟谨王殿下早日修成正果……不然她们这做奴婢的,还要整日里提心吊胆的,生怕谨王殿下同自家姑娘私会的事被人撞破,真是折磨死个人了。

    ……

    因着谋取副指挥使一职的事情有了眉目,安二夫人心情极为愉悦,纵使晚上阮二老爷因为公事繁忙没有回来,她也没有放在心上,而是笑吟吟的在暖阁里头摆了晚饭,同儿子阮楚白说起了伴读的事。

    安二夫人絮絮叨叨着:“白儿,虽说到时候是伴读,但你要抓住机会,好好跟着宫里头的大儒们学一学见识……”

    阮楚白看着桌子上摆着的全是易消化的饭菜,垂下了眼眸,低声笑道:“娘说的是。”

    安二夫人便笑得很是欣慰。

    谁知第二日又下起了暴雪。

    安二夫人看着天气皱起了眉头,她本来打算今日使唤个心腹陪房带着银票去那位担任西山军营指挥使的阮家旁系族叔那里探探口风,但眼下这天气,说什么也不是个适宜的见客天,这般贸贸然的上门,多半会事倍功半。

    还有阮二老爷夜宿衙门,今日这么冷,也不知会不会染了风寒。

    安二夫人在廊下看着外头纷纷扬扬的大雪,烦躁不已,紧锁了眉头。

    ……

    方菡娘也正坐在东次间的软塌上,透过半透明的窗户,看着窗外的大雪。

    秋珠端了盅冰糖银耳羹过来,见方菡娘看着窗外,笑道:“姑娘又在看那梅花吗?”

    方菡娘这东次间的窗户外,是一棵腊梅树,嶙峋的枝丫像是一副怪奇的山水画,推窗即成景。大雪纷纷扬扬的,衬得枝丫上那红色的腊梅,红得越发耀眼。

    “接连两场这么大的雪,想来今年冬天很多人不好过了。”方菡娘望着窗外叹了口气,她之前在方家村,刚过来时就差点被冻死,要不是方六叔方六婶的收留,恐怕她们姐弟三人早就成了孤魂三缕,哪里来的今日的日子?

    眼下见着风雪这般大,她又不禁想起往年在方家村过的那几年,似乎也没这般冷过……

    “今年冬天也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方菡娘喃喃道。

    秋珠有些迟疑道:“应该不会吧。今年柴火似乎也不算太贵。”

    秋珠是家生子,自小就生活依附平国公府生活,虽是奴籍,却也生活无忧,外头底层人的生活疾苦有些她是体会不到的。

    方菡娘又想起还在赴京途中的弟弟妹妹,本来这两日就该到的,结果今日又下了这么场大暴雪,八成是得再在路上耽搁几日了。

    其实耽搁也没什么,只要平平安安的,就行了。

    方菡娘叹了口气,转过脸来,没再说别的,接过秋珠手里头那碗冰糖银耳羹,用小汤勺喝了一口,突然怀念起昨日姬谨行带她去吃的那碗丸子粉条汤。

    “小厨房有丸子粉条汤吗?”方菡娘突然问秋珠。

    秋珠愣了下,虽然有些不明白方菡娘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还是飞快的答道:“肯定有的,姑娘要吃的话奴婢这就去跟小厨房说一声。”

    方菡娘摆了摆手:“先做一碗送过来我尝尝。”她想了想,又补充道,“丸子做的筋道些。”

    “哎,好嘞。”秋珠脆生生的应了,主子有胃口吃东西,她们这些做奴婢的那是再开心不过的事。

    秋珠亲自掀了帘子去小厨房传话。

    突然,窗户外头,传来了轻轻的一声敲窗声。

    方菡娘吓了一跳,望过去,窗户外头露出半张俞七的脸。

    方菡娘捂着心,惊魂未定的回身看了看房间里头。

    因着方菡娘平时也不怎么喊人伺候,屋子里头只留了两个小丫头在那值守。

    方菡娘轻咳了声:“你们去旁边的茶房候着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两个小丫头年龄不大,平日里也就管管茶水果盘一类的,闻言怯怯的福了福,自是出去了。

    屋子里头就剩了方菡娘一个人。

    她忙开了窗,俞七从外头身姿矫捷的跃了进来,身上的积雪纷纷落到了室内铺着的地毯上。

    方菡娘连忙去亲手倒了杯热茶。

    俞七也不跟方菡娘推辞客气,接过茶一饮而尽,放下茶杯这才跟方菡娘说:“主子托我跟姑娘传几句话。”

    声音中气十足的很,一点也不像在外头挨了冻的模样。

    方菡娘这才微微放下心来:“什么话?”

    俞七拱了拱手:“昨儿我们主子回去就让青禾大人去查了下那个小院。里头确实住着一对母子,已经住了好些年了。当家的男人很少露面,据说是常年在外头做生意。那对母子平时为人低调,很少与人交往。妇人二十来岁,姓孔——后来青禾大人按照她的籍贯查了下去,发现她在七年前因着作风不端被家里头赶出了家门,已是老死不相往来了。那小男孩,今年六岁,应是跟着他娘姓,叫孔楚华。”

    最后,俞七以这样一句话作为了结束:“……根据调查,孔氏母子确实是阮二老爷养在那院子里的外室。”

    方菡娘默了默。

    孔楚华……

    确实,她表哥表弟这一辈,按照族谱,确实是楚字辈。

    俞七说完了,也没有半句废话:“姑娘要是没别的事吩咐,我就先下去了。”

    方菡娘知道俞七是姬谨行嘱咐暗中保护她的,她迟疑道:“这么大的暴风雪……”

    俞七咧开嘴,露出白牙笑得明晃晃的:“姑娘这就不必担心了,我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这都是小事。”

    说完,他拱了拱手,又从窗户那跃出去了。

    只有一些从他身上落下还未融化的积雪证明他曾经来过。

    方菡娘站在窗前发了会儿呆,这才又关上了窗户。

    事关长辈的事,方菡娘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般瞒着家里头在外头养了外室,她觉得二舅舅很对不住她二舅母。

    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插手管长辈的事。

    可要让她装作不知道的,她又觉得心里不自在的紧。

    方菡娘纠结了。

    秋珠端着丸子粉条汤进来的时候,方菡娘还在那纠结,一会儿蹙眉,一会儿在屋子里转来转去的。

    秋珠吓了一跳:“姑娘这是怎么了?”

    方菡娘摆了摆手,知道这事大概是无人可商量的。

    若是告诉外祖母,依着外祖母那性子,肯定是要当场把二舅舅喊来劈头盖脸骂一顿的。这样跟全家都知道了也没什么区别。

    可她二舅母安二夫人又是那么个好强的性子……

    方菡娘心里琢磨着,接过秋珠手里头的丸子粉条汤。

    秋珠只得拿了这丸子粉条汤来说话:“……这汤是用金华火腿加了高汤细细的熬的,一直在在小炉子上小火煨着,鲜的很呢。丸子奴婢也特特说了,要她们做的筋道些……姑娘尝尝?”

    方菡娘吃了一口,不知道手艺的差距还是心境上的问题,方菡娘总觉得这碗精熬细制的丸子粉条汤并没有昨天吴婆做的那碗好吃。

    方菡娘吃完后,还是带着秋珠去了平国公老夫人那儿。

    因着今天下了暴风雪,天气冷,老夫人不舍得方菡娘从暖阁里出来出去的,一大早就遣了丫鬟过来传话,让方菡娘今儿不必过去她那里了。

    方菡娘过去的时候,老夫人正百无聊赖的听着绿莺给她读话本子,见方菡娘披着斗篷过来,又是惊喜又是心痛,从躺椅上坐了起来:“唉你这孩子,这么冷的天!不是说了今儿不用过来了吗?”

第三百四十六章 冒雪送大氅

    方菡娘待身上寒气散的差不多了,这才解下了披风,笑道:“总共才几步路!我来外祖母这蹭个饭!”

    平国公老夫人爱得不行,连忙拉着方菡娘到自己身边坐,同她絮絮叨叨说起了外头的暴雪:“……前几日还有人过来报信说是马上要到京城了,今天这又起了风雪,我看啊,又得再过几日才能见到我的两个乖外孙了。”

    方菡娘见平国公老夫人满脸都是对芝娘跟淮哥儿的牵挂跟担心,更不愿意把二舅舅养外室的事说出来惹得老夫人伤神了。

    平国公老夫人年纪大了,即便再怎么保养得宜,有时候流露出来的疲态还是看得方菡娘心中一紧,意识到她的外祖母,确确实实已是一位暮年老人了。

    虽然她们祖孙俩相认时间并不算长,但这段时间里,老夫人掏心掏肺的对她,方菡娘的心又不是铁打的,早就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对平国公老夫人也是一片赤忱真心。

    也因此,方菡娘真的不愿平国公老夫人再因为一些事情动怒了。

    她希望老夫人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因此,尽管有时候安如意私底下同她说话拐着弯带着些小女儿家的小心眼,她并非听不出来,只是想着安如意能让老夫人开开心心的,哪怕只看在这一点上,她也会客客气气的对安如意。

    ……

    二房那边,安二夫人望着外头的暴雪心情不是很好。

    去走动伴读一事只能暂且放放了,安二夫人也没别的法子,也是得等着这风雪停了再去走银票的路子。

    只是,昨夜阮二老爷一直在衙门里忙公务没回来,今天这气温骤降,安二夫人实在有些不太放心阮二老爷的身子。

    虽然这些年安二夫人一直把注意力都放在阮楚白身上,但眼下阮楚白的身子日益见好,前途眼见着也有了,心思自然就往阮二老爷身上放了放。

    安二夫人就有些坐不太住了。

    阮二老爷是在兵部衙门做事,那边衙门安二夫人听阮二老爷说过一嘴,并不怎么舒适,甚至说官员休息的地方有时候还会遇到年久失修漏风的情况。

    眼下又赶上这样的暴风雪,怕再冻坏了!

    再思及近些日子他们夫妻俩关系有些僵硬,正好可以趁这次机会缓和一下夫妻关系。

    安二夫人这般想着,心里一横,转身回了夫妻俩的卧室,招呼着丫鬟收拾了件大氅,自己又拿了件披风,穿戴整齐,准备亲自去给阮二老爷送大氅。

    只是走之前,安二夫人还是有些不太放心阮楚白,又特特拐去了阮楚白的房间,见阮楚白正坐在书桌前,悬臂练字,额角已经有了细细密密的汗珠。

    安二夫人见儿子这般用功,又是心疼又是骄傲自豪。

    这是她辛辛苦苦养育出的儿子。

    阮楚白听到动静,见安二夫人这副打扮愣了愣:“娘,这么大的风雪你要出去?”

    安二夫人慈祥的“嗯”了一声,心疼的嘱咐道:“白儿,累了就歇一歇,不要伤了身子。我去给你父亲送件大氅。”

    阮楚白有些担忧的看了一眼安二夫人,却没有阻止,而是顺从道:“好的,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