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田园小王妃 >

第547章

田园小王妃-第547章

小说: 田园小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招了招手示意他走近些,上下打量着这个小儿子,见小儿子这比出门前瘦削了不少,叹道:“都说咱们谨王是个冷血无情的,可也要分对谁。你对这永安侯府,也足够有情有义了。”

    姬谨行没说话。

    太子也道:“昨儿你嫂嫂听说你醒了高兴得不行,只是她琐事多,没抽开身,还说过两天就过去看看你。你啊,长点心,别让你嫂嫂跑一趟了。”

    姬谨行平静道:“是,一会儿便去东宫拜见大嫂。”

    皇帝虽然知道姬谨行是个不爱说话的,但又忍不住想同姬谨行多说几句,问了姬谨行些琐事。皇帝问姬谨行身体怎样,姬谨行答“可”;皇帝问路上可曾遇见什么难事,姬谨行答“无”;皇帝问塞外风景如何,姬谨行答“尽是黄沙”;皇帝又问那神医可是难请,姬谨行答“尚可”;皇帝忍无可忍问他是不是对他这个当父皇的有什么意见,姬谨行答“儿臣不敢”。气得皇帝差点倒仰,想扔桌上的镇纸,可又一想这是之前姬谨行送他的玉镇纸,又有点舍不得,只得挥挥手:“走走走,赶紧走,朕看了你这个逆子就生气。这些天你先别出去办事了,好好在家养养身子。”

    皇帝细细打量着姬谨行,老生常谈道:“十一啊,你看你这年龄也不小了。你看看你侄儿,成亲的都好几个了。你这个当叔叔的还单着,说出去人家还以为朕这个做父皇的亏待你。太傅家的孙女,*候的嫡女,前几日皇后见了,说是不错,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赞不绝口。”

    姬谨行冷冷道:“若父皇喜欢,那大可纳入后宫。”

    皇帝被这话给气得捂着心口差点喘不上气,急得太子连忙扶住皇帝,叫道:“父皇息怒,父皇息怒,小十一他就是那么个性子,父皇别搭理他就是了!”

    几个太监也是吓得端茶的端茶,喊太医的喊太医,皇帝缓过来摆摆手,止住他们:“没事,每个月这逆子都要来气朕一遍,朕都习惯了。”

    姬谨行默然不语的跪在了书桌前。

    太子狠狠瞪了一眼姬谨行:“你看看你干的好事!好好跪着反省反省!虽说你大病初愈,但你这样惹怒父皇,跪着反省也是你应得的!没把你打入天牢已经是父皇额外的恩典了!”

    缓过劲来的皇帝又对幼子舍不得了,瞪了一下太子:“你这还当大哥呢,怎么对弟弟的?去,把十一扶起来。他这体力透支刚醒了还没养好身子呢,再跪出毛病来,还不是得劳烦朕的太医令过去给他看病?”

    太子笑着称“是”,顺手把姬谨行从地上扶起来,对皇帝道:“还是父皇想的周到,儿臣知错了。”

    皇帝对太子点了点头,转眼看着一言不发的姬谨行又感觉头痛:“……你要是不喜欢那两个也就算了,那福安呢?你看福安也追着你跑这么多年了,她父亲也因着大荣牺牲了。既然你这个不愿意娶,那个也不愿意娶,干脆娶了她得了。前几日忠勇王妃还跑到皇后那里大哭,说是女儿在家里寻死觅活的,她也不想活了。”

    姬谨行沉默半晌,这才平静的开口:“父皇,若你从前同儿臣这般说,儿臣大概会娶了福安。儿臣身为大荣的王爷,食君之禄忠君之忧,圣旨一下,自然会听从。”

    老皇帝被姬谨行这话说得心里头也挺难受。

    自打皇帝上了年纪,大概是人老了,心也软了,就分外看中亲情这一块。姬谨行这么多年,替大荣明里暗里干了不少脏活累活,明明是个金尊玉贵的王爷,却整日在外头奔波,在京城没过过几日的安稳日子。老皇帝想起这一点就越发觉得幼子是真真的不容易。

    老皇帝从前没逼姬谨行娶福安郡主,那是因为他想让自己这个小儿子娶个心里头喜欢的,称心如意的,不愿意在这种终身大事上委屈了小儿子。

    他知道,但凡自己一开口,小儿子肯定会平静的接受并听从。

    越是这样,老皇帝越不忍心在婚事上逼迫小儿子,所以,他顶多是敲敲边鼓,提议提议,却从来没想过一道圣旨,直接把福安郡主许配给小儿子。

    只是皇帝也注意到了,姬谨行话里有了个“从前”。

    皇帝诧异道:“怎么,眼下你不愿意……”他心里有了个猜测,“难不成是因着永安侯世子那嫡次女?”

    他微微蹙了蹙眉:“不是朕不允许,只是那永安候世子的嫡次女身份着实太低了,永安侯世子又是那般糊不上墙的烂泥……这样吧,你若真心喜欢,这样吧,让福安当正妃,就给那永安侯的嫡次女抬个侧妃。”

    皇帝嫌弃不已:“跟那种人做亲家,想想就膈应。”

    太子一直是想让姬谨行娶福安郡主的,一听皇帝这安排也觉得十分的好,连忙劝皇帝:“父皇您那么多儿子孙儿娶妻呢,凡夫俗子哪里就能跟您做亲家了……把女儿嫁到咱们家里来,是他们烧了八辈子的香。”

    皇帝龙颜大悦,哈哈大笑,太子也笑了。

    两位主子笑了,上书房里伺候着的那些个太监自然也是笑了。

    在一片和谐欢快的笑声中,姬谨行清冷而平静的声音像有穿透力般,传入众人耳里:“儿臣不会娶福安,也不会娶柳姑娘。儿臣心系他人。”

    太子的笑僵住了。

    他想揍这个弟弟。

    皇帝也止了笑,震惊的看向他这个向来冷情的小儿子。

    他刚才是不是听错了?

    心系他人?

    这个小儿子,也有喜欢的姑娘了?

    皇帝像一个普通的操心幼子婚姻大事的老父亲,听到了儿子有了喜欢的姑娘,一迭声的问:“是哪家的小姐?长得怎样?性情如何?家里都有什么人?”

    姬谨行垂下眼,他知道,他知道皇帝不会同意,还是平静而坚定说出了口:“儿臣喜欢的姑娘并非贵女,她只是一户寻常百姓家的女儿。”

    皇帝震惊的看着小儿子。

    太子倒是想起一桩事来:“……就是之前在你家养身子的那个?”

    姬谨行颔首,道:“是她。”

    太子全然没放在心上,哈哈一笑:“这又怎么了,小十一啊,你大哥也曾年轻过,懂你。虽说平民百姓家的姑娘,身份同你实在有些悬殊,但若你要是实在喜欢,那么就纳进来放在身边当个侍妾,也是勉强可以的。就是估计那些言官又有事情来唠叨父皇了。”

    皇帝勉强的点了点头。

    老皇帝其实是很不愿意心爱的小儿子去纳一个平民百姓的,即便是侍妾,那也最起码都是家中有官职的人家的女儿才能入选。

    平民百姓家的女儿,那礼仪,那修养,能见人吗?传出去那还不是贻笑大方!

    但向来冷情的小儿子既然主动开口了说心系某个姑娘,他这个当爹的,也该去成全他。不就是个侍妾么,反正逢年过节的,侍妾也没资格参加宫中宴会,他也看不见,眼不见心不烦。

    皇帝勉强道:“纳了也可以……不过你这纳侍妾,总要在一正妃二侧妃之后,总是要给你的正妃侧妃一些面子的。这样,等你娶了福安为正妃后,再给你选两个侧妃,等三妃齐全了,过个半年,你再把那个平民百姓家的女儿纳进你王府里。”

    皇帝刚做好了心理建设,也觉得他这样已经很是通情达理了,结果

    又听他那个冷心冷肺的小儿子平静的开口了:“儿臣不是要纳,儿臣是要娶她为妻。”

    轰隆隆!

    这话可谓是石破天惊了。

    寂静,上书房里死一般的寂静。

    皇帝看着姬谨行,气得脸色都有些发白了,一言不发,只是瞪着姬谨行。

    太子震惊的盯着姬谨行,半晌才骂道:“小十一,你知道你再说什么吗?!”他焦躁的在上书房里转了一圈,转头继续指着姬谨行鼻子骂,“一个平民百姓!你要娶她为妻?!你,你这是想让宗室炸了吗?!你让朝中大臣们怎么想,你让百姓们怎么想!……哦,堂堂一个王爷,竟然娶了一个平民百姓,传出去旁人说不定还以为我们这些当哥哥的,怎么着你了!!”

    姬谨行一言不发,眼神平静。

    这副模样皇帝再熟悉不过了,他这小儿子,每当做了什么决定时,就是这么一副模样,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第二百九十四章 认干亲

    这让老皇帝想起了很不好的往事,他怒气上头,拍案而起:“你个逆子!你还想娶个平民百姓?!你这是要让你那些嫂嫂们,侄媳妇们屈尊纡贵跟一个平民百姓人情往来!?你看看你的那些嫂嫂们,个个出身名家,教养良好,她们家族辛辛苦苦培养她们十几年,嫁到咱们家来,就是为了让她们屈身同一个平民百姓平辈论教的吗?!更别提你的那些个侄媳妇了,让她们那些贵女们给一个平民百姓行礼,喊她叫婶婶,亏你也想得出!这种事,也不怕言官们吵翻了金銮殿!……粗鄙之妇,始终难登大雅之堂!”老皇帝越说越气,拿起桌案上的玉镇纸朝着姬谨行砸去。

    姬谨行不偏不躲,直直的站在那儿,任由玉镇纸直接砸到了他的左边的眉骨上,顿时青紫了好大一块,献血直流。

    玉镇纸摔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小十一!”太子惊呼。

    旁边几个伺候的太监一下子吓得都跪到了地上,双腿直打哆嗦。

    眉角的鲜血滴滴落在姬谨行的锦袍上,晕开,像是朵朵萎靡的花。

    皇帝犹不解气,看见小儿子这副模样又有些心疼,他怒冲冲的指着殿门外:“你给朕滚!”

    姬谨行挺直了身板,沉默的转身出去了。

    皇帝不解气的对太子道:“你看看他那副模样,好像非娶那个平民百姓不可!真是气死朕了!”

    太子劝道:“父皇,十一弟这么些年,也算是终于碰见个让他动心的,情窦初开,一时情热,自然执拗无比。等过去这一阵就好了。年青人,谁还没有个热血晕了头的时候?”

    皇帝深深的吸了口气:“总之这事他想都别想——娶个平民百姓当王妃,也真亏他想得出!”皇帝突然想起一件事,扭头疑惑的问太子,“……听你方才那个口气,你认识那个女人?”

    太子苦笑道:“倒不是认识,只是前些日子,小十一过来问他大嫂借几个会养生的婆子,他大嫂同儿臣说的。看样子对那小姑娘上心的很。父皇儿臣跟你说,儿臣当时都不相信十一弟能做出这么体贴的事来,可偏偏他就做出来了。”

    皇帝有些不太高兴了:“那你当时怎么不跟我说。”

    太子苦笑的更明显了:“父皇啊,那时候儿臣不也寻思,那姑娘身份不显,十一弟跟她也没个可能,顶多也就是在府里头纳个侍妾就是了……”

    皇帝越想越烦闷,坐到龙椅里,看着地上那摔得四分五裂的玉镇纸,心里更是烦躁了,他拍着案台:“朕干脆一道圣旨下去算了!”

    太子大惊失色:“父皇万万不可啊,依着十一弟的脾气,没准会抗旨啊。到时候事情就闹大了!”

    皇帝也算是了解他那个小儿子的脾气,抗旨,还真像是他能做出的事!

    回想起之前小儿子一声不吭替朝廷办各种脏事累活的时候,老皇帝那颗软了的心微微一颤,嘴上却还要嘴硬道:“你看你十一弟,从前多乖啊,现在简直要气死朕了……”

    太子又哄了皇帝几句,总算是把这位跟小儿子吵架的九五之尊给哄好了。

    太子要告退,皇帝又喊住了他:“……方才他说要去东宫,没准现在在太子妃那里。你再同太子妃好好劝劝那个犟脾气。”

    太子行礼:“儿臣知晓了。”

    皇帝又喊住了太子,他扭头皱着眉头对大太监宋成道:“朕记得上次御医送来的那个玉容膏还没用完,你找出来,让太子带回去。那个臭小子生得一副好样貌,别破相了,到时候说不定连福安都不愿意要他了!”

    宋成应是,匆匆去把那玉容膏找了出来,恭恭敬敬的双手托着递到太子面前:“太子殿下,这就是那玉容膏了。”

    太子接过,放到了怀里,朝皇帝拱了拱拳:“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好好劝一劝十一弟。”

    皇帝揉着头,挥了挥手,让太子退下了。

    ……

    东宫。

    太子妃见姬谨行头上带着伤过来了,吓了一跳,急得不行要去喊太医,姬谨行摆手阻止了。

    因着天气寒冷,血都凝结成了血痂,看上去有些可怖,姬谨行去洗了把脸。

    姬天玮正好也在太子妃这里,跟在姬谨行屁股后头,好奇的不行:“小叔,你这是跟人打架打输了?……竟然还有武功比你高的人?”

    “天玮!”太子妃喝道,姬天玮吐了吐舌头,跑回他母妃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