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田园小王妃 >

第319章

田园小王妃-第319章

小说: 田园小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府衙里头的京兆尹,听着外头那明显转了风向的舆论,面上没什么表情,但心里头却是焦急万分。

    这事若是办不好,他年后的升迁……

    京兆尹眼里闪过一道晦暗的光。

    他握紧了桌子上的惊堂木,倒是有心想再说几句似是而非的话引导百姓们往平国公府阮二老爷养外室作风不正的方向上歪,但他刚要开口时,却突得想起了怀里头还揣着的那一封密信。

    京兆尹立即警醒,冷汗涔涔。

    他咳了一声,掩饰自己的失态,心里头却是乱的很,飞快将这个案件审了一遍。

    这一次,孔氏尤其配合,顺从的认了自己将乞丐逐出义庄导致对方数人冻死的罪。

    按理说被告这么配合,要是搁在别的案子上,京兆尹早就笑不拢嘴了。但这件案子,京兆尹却是觉得有些难办了。

    因为,那封信上写着的“秉公处理”四个大字就像一柄利剑,一直悬在他的头顶。

    他倒是想重重的判,但,大荣律例上并没有对此种情形的明确规定。

    最后,京兆尹判了个收监孔氏六个月,以儆效尤。

    那些乞丐倒是想要再闹一场,让孔氏赔钱。

    京兆尹也想蹿撮一番,但想到那四个大字,他还是把那些挑拨的话咽了下去,作出一副再秉公不过的模样,喊了退堂。

    孔氏没有疑议,垂着头,柔顺的起身,跟在衙差后头回了牢房。

    方菡娘嘴唇微动,声音极低:“打点一下牢里。”

    护在她身边的侍卫不着痕迹的点了点头。

    ……

    方菡娘下一个地方,去了谨王府。

    姬谨行并不在府里头,出去办事了。

    谨王府的大管家青夏丝毫不敢怠慢的亲自迎了出来,把方菡娘迎到了会客厅。

    “方姑娘,我家主子出去办事了。”青夏亲手奉上了热茶,一脸歉意道。

    这态度可以说是极为恭敬了。

    方菡娘本意也不是冲着姬谨行来的,她朝青夏笑了笑:“麻烦青夏大人帮我拿一张谨王府的拜帖。”

    青夏愣了愣,但他没有犹豫,转头就嘱咐身边的心腹长随,去他的书房里拿张拜帖过来。

    嘱咐完了之后,青夏这才小心问道:“不知道方姑娘,要谨王府的拜帖,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虽说我们主子不在,方姑娘倒是也可以同我说一说。方姑娘的事,我们谨王府义不容辞。”

    话里头透出来的热切让方菡娘有些不太好意思。

    不过方菡娘要做的事,倒也不是什么麻烦事或者坏事。再说,眼前这位青夏大管家,她是知道的,这是姬谨行手底下除了青禾之外的另外一员大将。

    她也就无所谓保密不保密了。

    方菡娘微微笑道:“我需要这张拜帖,是因为我要去一趟东宫。”

    青夏愣住了。

    ……

    方菡娘换乘了谨王府的马车,由青夏陪着,去了东宫。

    拜帖递上去后,很快,方菡娘就被请了进去。

    太子妃很重视这张拜帖,亲自在花厅里接见了方菡娘。

    方菡娘规规矩矩朝太子妃行了大礼,太子妃上前一把扶住了她,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早晚会是一家人,用不着这么客气。”

    见方菡娘即便在皇帝面前都镇定自若的脸上浮起了两抹红晕,太子妃便微微的笑了起来:“本宫收到这张拜帖时还在想,递拜帖这么规矩的事可不像是小十一能干得出来的;手里头能有小十一拜帖的人,本宫倒也非常好奇。不过,一见是方姑娘,这便就释然了。”

    方菡娘红着脸,依旧是落落大方道:“太子妃娘娘莫要打趣民女了。”

    太子妃含笑打量着方菡娘:“本宫知你是个极有分寸的,今日拿了十一的拜帖来东宫,可是因着不方便拿平国公府的拜帖?”

    方菡娘倒也不瞒着掖着,大大方方的同太子妃承认道:“眼下平国公府虽然不能说是风雨飘摇,但因着一些事,民女觉得若此次拿平国公府的拜帖过来,怕是会落入有心人的眼里,平添一番口舌。”

    这句“有心人”,让太子妃的眼神看向方菡娘更多了两分柔和。

    方菡娘继续道:“……因着民女此次来东宫同太子妃娘娘商议的事,希望太子妃娘娘能替臣女保密,不要对外人说是民女的主意。”

    听起来倒像是要出坏主意却不想担责任的话语,但太子妃同方菡娘相处过,知道方菡娘这姑娘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实则是个再坚韧不过的姑娘,她直觉的感觉,方菡娘这姑娘做不出这样的事。

    因此,太子妃听了方菡娘这话,没有动怒,也没有一口应下,而是微微的笑着:“你且说说,本宫听听看。”

    方菡娘点了点头,神色有些肃然起来:“不知道娘娘可曾听说过近些日子以来关于这暴风雪的一些风言风语?”

    这话一出,太子妃的神色便是一变。

    怎么能没听过呢?

    不说别的,东宫里头就有人悄悄的说过这些事。

    什么暴风雪是自太子妃的生日宴会起的,说明有人失德触犯了上天,所以老天爷才降下这等灾难来警示世人……

    这话里头就差明晃晃的说太子妃无德无能,不堪为东宫主母了。

    再进一步,太子的正妃无德无能,不就是在隐喻说太子无德无能吗?

    因此,当有人竟敢在东宫里头悄悄传这些话时,向来好性子的太子妃,那是直接变了脸色,将东宫里头涉及到那些流言的人,全都抓了起来,打的打,杀的杀,雷厉风行的一番处置,终于让那流言在东宫绝了踪迹。

    然而太子妃管的了东宫里头众人的嘴,却管不了外头那些老百姓的嘴。

    太子妃的神情便有些不太好看了。

    然而这份不好看并不是冲着方菡娘去的。她既然知道了姬谨行对方菡娘的一片真心,那自然也不会将方菡娘排挤在他们这个圈子之外。

    太子妃没有同方菡娘说场面上的客气话,她直白的叹了口气:“怎么能没听说?”

    方菡娘道:“其实,民女心里头一直有个疑惑。娘娘遭受的这桩事,跟近来平国公府遭受的一些非议,手段倒是如出一辙。”

    太子妃神色微微一凛。

    其实这些日子以来,太子妃听到的平国公府流言也并不少。

    只不过,推己及彼,她自己本身就是流言的受害者,因此,在她亲眼证实之前,她也并不怎么相信平国公府的那些流言。

    方菡娘继续道:“向来流言这种事,越堵,就会让一些百姓,越觉得自己窥探到了所谓的‘真相,反而越是深信不疑……因此,若想击败流言,民女倒是有个小小的想法。”

    太子妃身子微微前倾,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

    方菡娘笑道:“听说这几日,皇上马上就要下旨赈灾了。”

    太子妃点了点头:“这桩事本宫倒是知道,便是在明日。”

    方菡娘道:“这次赈灾,想来娘娘跟太子殿下也会开自己私库,出不少银两吧?”

    这个是自然的。

    作为一国储君,赈灾这种举国大事,储君自然要做出表率。

    太子妃也不跟方菡娘绕圈子,她点了点头,甚至还开了句玩笑:“银两出的少的话,外头的人指不定又有什么风言风语呢。”

    方菡娘微微一笑:“民女今天来,就是为着这赈灾一事来的。民女觉得,娘娘若是想借着赈灾一事,将那些居心叵测的流言击溃的话,倒不妨把自己掏银子赈灾换一种模式。”

    “哦?”太子妃感兴趣的眨了眨眼,“此话何解?”

    方菡娘抚掌而笑:“不知道太子妃娘娘听过‘慈善拍卖没有?”

    慈善拍卖?

    这倒是个新鲜词。

    太子妃很是感兴趣的看向方菡娘:“本宫倒是没有听过。”

第四百四十八章 拍卖会(中)

    第448章

    看着东都侯夫人跟鲁怀晴相谈甚欢的样子,拓跋燕含笑站在一旁,眼里头闪过一抹不明意义的光。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她不喜欢方菡娘。

    但凡能膈应到方菡娘的事,她都觉得非常有意思。

    隔着好些桌子与人群,拓跋燕远远的望了一眼方菡娘那边的桌子,却只能望见一个纤细袅袅的背影。

    待到席面几乎都坐满了人后,这场由太子妃发起的慈善拍卖便开始了。

    既然是众多夫人携家带口的过来捧场,太子妃自然要上来先说一番场面话。

    她先是感慨了一番当今圣上的英明神武,体恤百姓,又反省了一下自己身为东宫主母的不足,恨自己不能为受灾的百姓们多出一份力,话锋一转,继而又引出这番慈善拍卖。

    太子妃今儿的打扮分外雍容典雅,她和善的看着台子下头的众多女眷们,笑容和蔼:“今儿咱们既然以‘慈善为名,那自然是要为天下苍生尽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毕竟咱们后宅的女眷们也不能光局限在自家后宅里头的那一亩三分地的事,既然身在高位,自然要体恤下情……”太子妃的表情变得有些沉痛,“如今暴风雪已是肆虐多日,大荣上下有无数百姓的房子被吹倒,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每每听到殿下同本宫说起这些,本宫心里头就分外难受,希望为天下苍生也能尽一份绵薄之力。别的话咱们也不多说,今儿本宫拿出来的物件,都是本宫珍藏多年的珍玩,有的是本宫的陪嫁,有的是殿下送本宫的生辰礼物。待今天拍卖后,你们拍东西的银钱便会作为捐献给受灾百姓的善款。到时候本宫也会在城墙上张贴一份榜单,让百姓们都知道是你们行的好事。”

    太子妃说完,过了会儿,下头女眷们有的脸露激动之色,有的陷入沉思,有的不着痕迹的蹙了蹙眉,但不管怎么说,明面上大家却都是在夸赞太子妃的仁慈善悯。

    一番或真心或假意的吹捧过后,今儿的拍卖便开始了。

    因着这是京里头高门大户的女眷们头一次遇到这种事,似是都有些拿不好分寸。

    一上来拍卖,都是些像是簪钗,臂环之类的小物件,却出乎意料的都拍出了高价。

    这些出高价的,无一不例外都是些小门小户家里头却有几分家财的人。

    太子妃不得不又从前头的坐席里头起身,婉言相劝:“大家所拍的银两已经远远高于这些小物件本身的价值了……”

    然而那些小门小户的夫人们却觉得脸上很是有光,口里头都说着“太子妃娘娘,这也是我们对受灾百姓的一份小小的心意,不拘于物件的价值。”

    既然话都说到这里,太子妃便也顺势坐下了。

    到了中间,逐渐开始有一些文物珍宝,像是前朝某书法家遗落在外的字啊画啊,某某大师的手作啊等等,倒是又掀起了一个小小的*。

    这回,不仅仅是一些小门小户的女眷,不少顶级门阀也开始出手喊价了。

    这些贵夫人个个雍容的坐在那儿,出起价来却是又狠又准。

    她们已经观望了好几场,心里头对于这个拍卖也大致有了计较。

    这可是一桩给家族刷声望的好事。

    一来,积极响应太子妃娘娘举办的慈善拍卖,便是明晃晃的卖东宫一个面子。二来,到时候太子妃娘娘还会将她们这些出钱捐献的人张榜公告,想想,这是多大的名望!

    秋er nai奶的心有些痒。

    实在是上头正在拍卖一本前朝古兵书的残本,那本古兵书是阮二少爷念叨过几次的,一直无缘得见。秋er nai奶曾经也想拿寻这古兵书给阮二少爷做生辰礼物来着,谁知道废了好大的劲,花了好多人手,也没找到这本书的踪影。谁知道这本书竟然在东宫这里,还作为拍卖品拿出来拍卖了。

    秋er nai奶蠢蠢欲动,心里头痒痒的,想把这本古兵书拍下来给阮二少爷。

    尤其是阮二少爷前几日为了妙妙的事憔悴不少,秋er nai奶心里头更是想犒劳一下丈夫。

    秋er nai奶忍不住看了一眼老老实实坐在身边的女儿阮芷兰。

    自打出了瑞王世子那件事,阮芷兰就一直像是变了个似的,性子徒然安静了许多,为人也沉稳了些。若是搁以前,秋er nai奶不知道要多么的高兴闺女开窍转了性,但眼下,这种经过外界刺激才使女儿性格大变的情况,却让秋er nai奶分外心疼女儿阮芷兰。

    她拍这个古兵书,也有些原因是为着女儿阮芷兰。

    因着阮芷兰闹出的那桩事,阮二少爷几日没给阮芷兰好脸色过了。

    秋er nai奶想让女儿拿着这本书,到时候去哄哄阮二少爷。

    然而秋er nai奶不由得又想起了临行前方菡娘同她们交底的那些话,说是前头的小物件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