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田园小王妃 >

第14章

田园小王妃-第14章

小说: 田园小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串方菡娘递给了方芝娘,方芝娘接过,小小的舔了一下,见方菡娘没有,懂事的递到方菡娘面前:“大姐吃。”

    方菡娘低头咬了一口山楂,呲了呲牙:“你看,大姐对你们好吧?”

    方芝娘被大姐的样子逗的笑出了声,点了点头。

    方菡娘一本正经道:“因为奶奶他们对你跟明淮不好,所以老天爷派我这个好大姐过来补偿你跟明淮。要是让你选,你是选奶奶他们呢,还是选大姐呢?”

    方芝娘毫不犹豫:“我选大姐。”

    在一旁啃糖葫芦啃的欢快的小明淮只听懂了方菡娘的后半句,跟着凑热闹:“淮哥儿也选大姐!”

    方菡娘满意的点了点头。

    方芝娘似有所领悟。

    然而片刻,方芝娘又皱起了小眉头:“奶奶他们对大姐也不好啊。那,那谁来补偿大姐……”

    方菡娘心里想,你们就是上天给我的补偿啊。

    这话太过肉麻,即便方菡娘这厚皮性子,在这大街上也颇有些说不出口。她又被mei mei灼灼的眼神盯着没法转移话题,只得随口一诌:“哦,这事就得交给你们未来的姐夫了……哎,芝娘不要再喂大姐了,大姐不爱吃糖葫芦。”

    方芝娘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收回了手,自己低头啃起了糖葫芦,不再问什么。

    方菡娘松了一口气。

    正巧路过一个冶炼铺,方菡娘眼前一亮,领着弟弟mei mei进到了铺子里。

    她所处的这个朝代,名为大荣。历史上并没有这个朝代,方菡娘没有读过这个朝代的史书,对于这个朝代的很多事情都不太清楚,但是她从原主留下的记忆碎片中,却是推敲出了很多东西。

    比如这个朝代已经有了玻璃的雏形,虽然不像现代这样晶莹剔透,只是有了个大致的样子,但是杂质很多,也不晶莹剔透,平时多用来做摆设或者储物,颇有些鸡肋。

    方菡娘进的这个铺子,就是一间玻璃的冶炼铺面,铺子上放着一些玻璃制成的小玩意,那些小玩意大多身上杂质斑斑,只是图个新奇。

    因铺子门可罗雀,铺里的唯一一个伙计神色也有些恹恹的。他见三个小孩子进来,只是勉强打起笑,招呼道:“几位小客人,看看想要点什么?”

    方菡娘方比柜台高出半个头,她想了想,对伙计道:“你们这有没有梅花样子的器皿?”她两只小手的拇指抵住拇指,食指抵住食指,圈了个圈,比划了下大概的大小,“大约这么大的。”

    那伙计想了下,眉头一动:“有的,您稍等。”他弯下腰,在柜台下面扒拉半天,扒拉出来个小小的盒子放在柜台上。那伙计抹了把汗,打开盒子,拿出里面一个带着盖子的梅花状玻璃器皿:“您看看这么大可行?”

    大小倒是极为合适,用来当手工皂的模具再合适不过。方菡娘眉开眼笑,却听那伙计说:“只是这琉璃向来是个稀罕物,这么个盒子,得三百文。”

    方菡娘如遭雷击。

    原主记忆里并没有对玻璃价格的概念,她还以为这粗制滥造的玻璃,又不好看又鸡肋的,不怎么值钱呢。

    结果现实真是跟她开了个大大的玩笑,她忘了,还有一句话叫,物以稀为贵!

    方菡娘颇有些垂头丧气。

    那伙计见这么可爱的一个小姑娘像霜打了的茄子似的,也有些于心不忍,他不禁问道:“敢问小客人要这个东西做什么啊?可是用来盛东西的?”

    他猜想,这个年龄的小姑娘,用这个也就是装些粉啊蜜啊之类的东西。

    方菡娘想想用来做手工皂的模具,说是用来盛东西的也不假,便点了点头。

    伙计便笑了:“这条街直走,左拐,有个瓷器铺子,里面有些小瓷器做的颇为可爱,盛起东西来也不比这琉璃差,小客人倒是可以去看看,价格也便宜。”

    方菡娘神情一下子亮了起来:对啊,她还可以去看瓷器啊,这古代,最盛行的不就是瓷器么,她竟然把这个给忘了!

第二十七章 一见钟情

    方菡娘兴冲冲的领着弟弟mei mei去了伙计指点的瓷器铺,一进门,就感到了这瓷器铺子跟方才那个玻璃铺子截然不同的境况。

    那玻璃铺子门可罗雀,这瓷器铺子虽不说客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了,但也颇有不少,皆有眼神灵活的伙计招待着。

    方菡娘姐弟三人一进门,便也有个机灵的小子凑了过来,看着年龄也不大,开口便笑盈盈的,只是嗓音有些怪,像是捏着嗓子般,方菡娘还以为是店里见习的小伙计。

    她跟那小伙计又讲了下自己的需求,那小伙计大概因为刚来对货不熟,扭头问了旁边站着的掌柜,掌柜的微微一笑,喊了另一个伙计去取,又和蔼的对着那小伙计道:“小东家,你出来许久了,东家该急了,您还是回去吧。”

    那小伙计一急,忘了掩饰自己的声音:“胡叔,你答应过我让我在店里玩的!”

    方菡娘恍然,这竟然不是小伙计而是小东家,这竟然也不是小伙计而是女扮男装的小女娃。

    掌柜的有些无奈,纵容的笑着,摇了摇头,背着手走了。

    那小伙计高高兴兴的凑上来,说话也不捏着嗓子了,只笑盈盈的看着方菡娘:“你好漂亮啊。我叫陈礼芳,你叫什么名字?你买那个梅花状的瓷器做什么呀?这两个是你的弟弟mei mei吗?好可爱啊。他们叫什么名字?”

    一连串问题砸过来,砸的方菡娘有些头晕,恰巧伙计拿着那圆润的梅花型小瓷罐过来了,小小巧巧的,握在手里分外可爱,感觉好极了,方菡娘一看就喜欢上了,顾不上回答陈礼芳的问题,直问那伙计价格。

    陈礼芳抢先道:“这个你要喜欢就送你啦,你先回我的问题啦。”

    方菡娘有些无奈,看着眼前这个跟自己差不多年龄的小姑娘:“陈xiao 激e,我叫方菡娘,这两个是我弟弟mei mei,一个叫方芝娘,一个叫方明淮。这小瓷罐不用你送我,价钱合适的话,我需求的量可能有点大。”

    陈礼芳很满意方菡娘的回答,越看方芝娘越觉得可爱,不自觉的就摸了一把方芝娘的小脸蛋。

    方芝娘羞涩的笑笑,躲到了方菡娘背后。

    陈礼芳突然就生出一种“好可爱好可爱好想抱回家”的心情……

    一旁的伙计见小东家没再捣乱,连忙道:“这小瓷罐是临县的潼南窑烧制,质量特别好,这还有配套的小盖子,您放个香粉之类的东西,搁妆台上保证坏不了。这也不贵,一个才二十一文钱。您要是要的量多啊,给您算二十文钱一个,您看可好?”

    二十文钱!跟那玻璃的一比,足足差了十五倍!

    我爱瓷器啊!

    方菡娘立即拍板,定下了五十个的量,伙计一听,嘿,足足一两银子,这笔买卖可不算少,几乎把他们这铺子里的梅花小瓷罐都给包圆了。

    陈礼芳在一旁好奇问:“你买这么多小瓷罐干什么?”

    方菡娘笑笑:“做皂角呀。”

    陈礼芳睁大了眼睛:“你会做皂角?”

    方菡娘没把话说满,毕竟古代一些设施都不完善,话说的太满容易打脸。

    方菡娘在这瓷器铺子里简直像现了新大6,兴致颇高的又买了些瓷器器皿。毕竟做手工皂中需要用到氢氧化钠,也就是烧碱,这可是腐蚀性物品,必须要用耐腐蚀的材料才行。

    方菡娘很高兴,她的制皂工具在这间铺子里差不多已经备齐全了。

    伙计也很高兴,这笔生意足足有二两三分银子,按照规定,这笔生意是他接待的,可以拿不少分红呢!

    只有陈礼芳不太高兴。

    因为眼前这个漂亮的小姑娘似乎不怎么搭理她。

    好恼啊。

    县里那几户人家的小娘子,哪个遇到她陈氏礼芳,不是兴高采烈的跟她做朋友的啊?

    不过……陈礼芳看了看眼前小姑娘的精致眉眼,又看看小姑娘身边那可爱的要冒泡的mei mei,生出的气,立马烟消云散了。

    谁让她长得那么好看,mei mei又那么可爱。

    陈礼芳托了托腮,决定原谅方菡娘的无礼。

    因方菡娘买的东西实在有些多,再加上小东家陈礼芳的“厚爱”,瓷器铺子以便宜价格帮忙找了辆板车,可以把方菡娘跟货物一起送回去。既然这样,方菡娘索性跟瓷器铺子打了个商量,先把东西放这,她再去置办些年货,回头再一起送她回去。

    陈礼芳大大方方的答应了,还主动提出陪方菡娘置办年货。

    方菡娘觉得自己可能有吸引小孩子的特质……

    不过她转念想想,小孩子之间的交往最为天真,没有那么多名利掺杂,她也不必愁还不上人情什么的,也算是轻松,便没提出异议。

    四个孩子逛了半天,当然,后面不远的还缀着陈礼芳家的下人,生怕有什么不长眼的人唐突了他们家小东家。

    方菡娘满满当当抱了个满怀,陈礼芳想替她抱些,方菡娘拒绝了。

    方菡娘是觉得这种累活,能自己做的就不要再麻烦别人了。

    陈礼芳却觉得方菡娘是没把她当朋友,很是伤神。

    陈家大少爷跟几个朋友正在聚贤楼吃瓜子喝茶听小曲,隔着窗户,一低头就看到他家妹子正嘟着嘴跟在一个小姑娘身边,不太开心的样子。

    陈家大少爷陈礼清年方十三,性格温柔而有礼,见mei mei一脸沮丧,贴心的喊了小厮追下去问问情况,要不要上来听个小曲。

    结果片刻小厮愁眉苦脸的上来了:“大少爷,xiao 激e让您别多管闲事,她正在跟新交的朋友培养感情。说不希望你横插一竿子。”

    此言一出,陈礼清的几个朋友都笑了,一个说礼清你这妹子性子真是娇蛮,另一个说倒是想见识一下能让陈家xiao 激e折腰相陪的朋友。

    陈礼清听得有些无奈。

    恰在此时,陈礼芳跟方菡娘指着窗口说了些什么,方菡娘闻言抬头,见窗口有个俊俏的小少年正扒着窗户往下看,想来正是陈礼芳口中提到的“无趣大哥”。

    方菡娘对着陈礼清露出个礼貌的笑,随即便低下头,继续在摊子上帮淮哥儿挑小泥人。

    陈礼清却觉得胸口如遭重击。

    只觉得那女孩一颦一笑都直击内心,让周围一切都黯然失色。

    陈礼清今日始知,什么叫一见钟情。

    然而回过神时,mei mei跟那女孩,已经走的没影了。

    陈礼清失魂落魄的坐回原地,只觉得周围朋友的谈笑声,咿咿呀呀的小曲声,在往日觉得亲切又悦耳的声音,此刻聒噪的很。

    陈礼清不知道自己如何回的家,好容易熬到晚上mei mei回来,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却又不想表现出自己的迫切,只是咳了一声,装作不在意的问:“今日在街上看到你跟朋友同游,似乎不太开心?”

    陈礼芳性子来的快去的也快,尤其后面跟方菡娘逛的极为开心,又有方芝娘方明淮两个可爱小朋友任她心中冒爱心泡泡,早就忘了之前的不愉快。她喝了一口汤,奇怪的看着大哥:“没有啊,很开心啊。”

    陈礼清被噎了一下,想好的说辞例如“那是哪家的xiao 激e,我替你教训她一顿出口气”统统被堵到了嘴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顿饭吃的索然无味。

    躺在床上,陈礼清反复想起方菡娘那一抬,一微笑的模样,终于想起几处细节看衣衫,那姑娘似乎并非富庶人家,很有可能只是农家小户。

    “门当户对”四个字横亘在了陈礼清前面。

    他自小受这种观念的教育,“门当户对”四个字已经深入了他心里。少年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想起以往看的话本子里那些苦情故事,更是悲从心来,为自己还未芽就已经夭折的爱情伤神不已。

第二十八章 梅花皂

    此刻回到家中的方菡娘并没有想到自己无意中已经惹出了一桩情债。

    她领着弟弟mei mei,大包小包的带着一堆年货坐着板车回了家。

    上次坐县衙的马车回来时引了各种各样的风言风语,有的说她攀上了贵人,有的说她卖身给大户人家当了丫鬟,什么样的都有。结果没几天,就有从县城务工的人捎回来的消息,说方菡娘被她奶奶方田氏污蔑鬼上身,恰巧这事让县太爷知道了。县太爷感念方菡娘境遇可怜,这才遣马车送她回家。牵扯到了官家,村里的流言蜚语一下子没了很多,转而都说起方田氏的苛刻来。是故这次方菡娘回来板车上拉着一大堆货物都是人人见得到的,虽惹了不少好奇探究的眼神,却没人再敢编排些有的没的。

    万一那堆东西是县太爷送的呢?

    越是底层的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