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逆明1644 >

第132章

逆明1644-第132章

小说: 逆明164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爷为何不下令冲锋,就算明军援兵到达,但我二十万大清铁骑必能全歼他们。”一名满脸胡渣子的清军八旗将领对着多铎不解道。

    “明军数万应龙军严阵以待,还有超过十万普通大军协助,不宜硬战,放他们回徐州又如何,总有机会全歼他们的。”提到徐州,多铎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意味。

    徐州才是接下来的决战之地,大清不仅要在徐州全歼明军主力,活捉大明皇帝,更要以徐州为起点,一统天下!

    “退回薛城!”多铎没有选择硬战,带领二十万大军折返回薛城。

    见清军不战而退,不管是纪锋等人还是黄得功,心里都暗暗松了一口气,虽然他们不怕清军,但刚突围出来的数万大军大战了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了,乃力竭之军,难以继续激战,有这数万人拖累,太不利了。

    “回师徐州!”

    随着十数万大军撤回徐州,山东全境彻底沦入满清之手,徐州城变成了最前线。

    山东一战,大明前后一共损失了超过十五万大军。清军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共损失了不下二十万。

    如今徐州城极其周围,一共汇聚了三十六万大明军队,这是大明现如今所能抽调的所有人马了。

    薛城,当多尔衮带着四十万清军主力到达薛城的时候,同多铎的大军汇合,六十万清军云集。

    多尔衮一脸阴沉:“十五弟,你太让我失望了,为何没能歼灭那支明军,反而让大清蒙受如此大的损失。”

    多尔衮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多铎二十几万在手,还几乎都是铁骑,突袭人数远远少于自身的明军,竟然大战了近一天都没能歼灭,还让明军顺利突围,而自身的损失更是比明军还多,这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臣弟有罪!”多铎一脸惭愧,自南下以来,各路明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他措手不及。

    临沂一战,明军明明只有不到三万人,但硬是在他近十九万大军的围攻下死守了三天,并且让他损失了三万余人马,若是大明最精锐的应龙军也就罢了,但临沂的大军不过是大明一支很普通的大军罢了,将领也很普通,却能发挥出如此战力。再加上这一次的薛城之战,明明是被一支从济宁城逃出来的败军,被他突袭之后又团团围住,同样爆发出了令他意想不到的战斗力。

    不管是临沂还是那山坡上,明军数万人同时大吼的哪一句‘杀清虏,宁死不做亡国奴’,至今回忆起来还让他控制不住眼角直跳,心中惊恐。

    一直以来都只会内斗,软弱无能的明军变化竟然这般大了。

    多铎对着多尔衮告罪了一句后,沉默了许久,才对多尔衮说出了临沂和薛城两战的具体细节,特别是明军诡异的战斗力。

    “难道明军真的变化如此之大?”多尔衮没有怀疑多铎会夸大其词,事实上,大明自当今小皇帝登基以来,大明的变化确实令人惊恐,只是多尔衮一直不甘心,不想也不愿意说出这一点出来。

    “大明或许真的不同了,这一次可能是我们大清最后一次一统天下的机会了。”事到如今,多铎不得不承认,大明确实是不同的。

    多尔衮心里一紧,再怎么不甘心,他也不得不承认多铎说得对,如今的大明朝确实不同了,要不然他也不会从去年年底就开始无时无刻的想着亲自率军南下与如今的大明决战,因为他总有一种感觉,不能在放任大明发展下去了,否则将来有一天,灭的很可能是他们大清。

    多尔衮的直觉一直很灵验,他不敢冒险,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他也要打破这样的局面。

    “无论如何,这一次大明朝必定要灭,天下事我们大清的!”多尔衮狰狞着脸,为了大清能坐享这万里的锦绣山河,汉人只能是大清的奴隶,任何阻挡都必须毁灭。

    大明中兴元年六月,满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六十万清军云集徐州城下,徐州决战即将爆发。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二章 徐州城下(一)

    徐州城下,战旗飘飘六十万清军黑压压的一片,似无边无际,声势惊人。

    “成国公,这一战就靠你了,待得大胜之日,本王便履行承诺封你为徐州王!”多尔衮盯着前方城高河深的徐州城说道。

    “请摄政王放心,奴才一定不负使命!”李化熙在一旁点头哈腰,一脸恭维,其实心里极为激动,王爵啊,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这要是还在大明朝,别说是他,就连他后面的代子孙都没有半点可能,因为大明朝根本不允许异姓王存在。

    满人就是会用一些这样的爵位笼络人心,偏偏还就有人吃这一套,比如李化熙,只不过他们他不想想,说得好听是王爷,其实还不是满人的奴才,跟满人之中的王爷是天差地别,这样的王爵在一个满人章京面前都连屁都不是,面对满人的王爷更是只能点头哈腰的奴才。

    要说李家,在降清之前本是徐州大族,在徐州城经营了近两百年,不仅人脉极广,更留有一些后手,其中便有一条祖上挖掘的秘密通道连通城外,这条密道不小,可以让三人同步通行不在话下,当年李家先祖足足挖了二十年才成功,整个李家知道的人也不超过三人。多尔衮正是想利用这条密道以及徐州城的内应,里应外合一举攻进徐州。

    徐州城内。

    昨日,朱慈派十四万援军前去救援,终于把纪锋和阎应元等人救了出来。

    只不过原本他们加起来足足十数万的大军,回到徐州的只有四万多人了,折损了大半,好在到底是回来了,只要没有全军覆没,凭着在近三十万清军的围攻下突围成功这一点,就足以激励士气,朱慈倒还是很满意的。

    四万三千多人,其中纪锋的应龙军第一军只剩下三千人,阎应元的第四军剩下一万四千人,常顺后的岭南军剩下六千余,以及一万七千的济宁军。

    应龙军第一军几乎被打散,为了接下来的大战,朱慈决定把那一万七千的济宁军全部编入第一军当中,让第一军恢复两万人的编制。

    虽然这一万七千济宁军没有经过应龙军的系统训练,甚至没有摸过燧发枪,但这些人到底是经了一路的大战回来的,稍差点的都死了,剩下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并不会辱没了应龙军。

    朱慈这次亲征,除了麾下应龙军将士人手一支燧发枪外,还另外带来了三万支,这是为了预防大战中损坏而更换的,不过既然新编了一万七千人补足纪锋的第一军,朱慈便调也拨了足额的燧发枪过去。

    只经过了一夜的休息,第二日纪锋便紧急操练手下的第一军将士,就算大战在即,不可能让他们熟悉应龙军的战阵战法,但至少教会他们上弹开枪。

    朱慈正与一众将领在商量军务,一名士兵突然跑了进来。

    “启禀皇上,清虏摄政王多尔衮在城外想见陛下!”这名士兵单膝跪在地上禀报道。

    “多尔衮想见皇上,不会有诈吧?”张魁山在一旁皱着眉头说道。

    “能有什么诈,走,随朕去会一会那位鞑虏的摄政王。”朱慈摆了摆手,并不觉得能有什么诈,他又不出城,多尔衮能对他干什么。

    要说朱慈还真想见一见那位叱诧风云的满清摄政王,看看他是不是真有什么三头六臂,竟然在史上做出了那么多让汉人沉沦的事情,若有机会,他真想千刀万剐了多尔衮。

    朱慈带着一众将领登上徐州城楼。

    城下,多尔衮停留在距离城墙大约一百七十余米处,一身白色镶明黄的八旗铠甲代表着满清正白旗旗主和摄政王的身份。

    多尔衮不似一般满人那般粗大魁梧一脸胡渣,反而面目白净,只是身材比一般汉人高大了些,倒是浑身上下充满着一股不怒自威的霸气符合他的身份。

    “彭程,这样的距离你可有把握一箭射死多尔衮。”朱慈估摸着多尔衮的距离,已经在弓箭和燧发枪的射程之外,倒是一些特种强弓有可能够得着,只不过这类强弓就算整个大明也没有多少人能拉得开,朱慈见识过彭程的武艺,比张魁山和黄得功还厉害,所以才有这一问。

    第一次知道彭程有这样的武艺的时候,朱慈是非常吃惊的,要知道张魁山的黄得功的武艺已经是大明少有了,但彭程却更加厉害,上百个普通士兵都不是他的对手,朱慈感叹之余暗暗庆幸自己捡到宝了,如今彭程这位现任锦衣卫指挥使经过了一番考验之后,已经得到了朱慈全方位的信任。

    其实朱慈不知道的是,彭程当年能在崇祯朝的时候便坐到锦衣卫副指挥使的职务,靠着不仅仅是功劳,还有绝强的武艺,要不是彭程不会拍马屁,也不会拉关系,得罪了不少人,他也不会遭崇祯厌恶而被贬到南京城当一名千总让朱慈捡了便宜。

    “皇上,这个距离虽然够得着,但多尔衮本身实力也不弱,臣没有任何把握能射得中他。”彭程摇了摇头说道。

    “那真是可惜了。”朱慈可惜了一声,但并没有甘心。

    “这样吧,你先准备好,等会朕想办法骗他一骗,让他在上前一段,你给朕把握机会射他!”朱慈眼中闪过一丝狠色,不仅吩咐了彭程,还吩咐了黄得功等武艺高强者。

    朱慈可不跟多尔衮讲什么道义,若能把多尔衮弄死,这场大战他至少在多三成的胜算。

    彭程等人领命,让手下士兵取来特种强弓,躲在一处不容易被看到的地方准备。

    在朱慈打量多尔衮的时候,多尔衮同样在打量朱慈,见朱慈十六岁的样子果然如他想象中的一般年轻,多尔衮心里非常不舒服,朱慈这么小的年纪,主宰大明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可以让他这般忌惮,实在是一个劲敌,多尔衮更加坚定这一次一定要把朱慈永远留在徐州。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三章 徐州城下(二)

    “城上可是大明皇帝,本王乃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盯着一身明黄色龙袍的朱慈,声音宏大。

    “正是朕,你这逆贼找朕所谓何事。”朱慈眼神冷冽,面无表情。

    “无事,就是想先来看一看你这小皇帝是什么个模样,也好破城之后没有抓错了人。”

    “大明立国至今已近三百年,气运衰竭,必被他人所取代,我大清上承天命,接替大明一统天下无人可挡,本王在此奉劝你一句,你若开城门投降,本王封你为明王,保你朱家在我大清治下一直富贵下去,如何!”多尔衮洒然大笑,霸气不凡,似乎马上就要一统天下了一般。

    这自然是场面话,多尔衮还不至于指望朱慈真会投降。

    “哼,乱臣贼子安敢妄言!我大明万里疆土,百姓万万,只不过一时被尔等乱臣贼子所趁罢了,尔等贼子区区数十万人口,也敢说这般大话,就不怕将来被朕灭族吗!”朱慈冷笑。

    场面话说一句就够了,多尔衮已经达到了目的,懒得再废话,正想调转折返,却又听见朱慈的喊话。

    “多尔衮,你等等,朕有一样东西要送给你,可敢接!”朱慈自然不能让多尔衮就这样回去。

    “有何不敢!”多尔衮大笑了一声道。

    “好!你等着!”朱慈盯了多尔衮一眼,退后了两步,转身朝城墙上的城楼内走去,看上去似乎真的是去取什么东西一般。

    当多尔衮看到朱慈的身影时,朱慈突然从怀里抽出一把匕首,并且割下自身的一截龙袍。

    “给朕拿一块拳头大的石头过来。”朱慈对着一名士兵说道。

    朱慈的话便是圣旨,不到数个唿吸这名士兵便把一块石头给朱慈拿了过来。

    “嘿嘿,多尔衮,你若真敢来拿,朕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朱慈阴险一笑,回到城墙边上。

    朱慈对着彭程等人使了个眼色后,对着多尔衮说道:“多尔衮,这就是朕给你的东西,你接着!”

    说道,当即将手中的东西用力抛下城去,大约坠落在距离城墙近五十米的地方。

    同一时间,彭程等人勐地拉弓瞄准,只待多尔衮胆敢上前,便毫不犹豫的射去。

    多尔衮扫了城墙上一眼,突然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城上的明狗,本王来了!驾!”

    多尔衮一个侍卫都没有带,单枪匹马便敢接近徐州城墙,枣红色的汗血宝马快速冲上前来。

    一百五十米,一百米,五十米…

    多尔衮手一抄,便将朱慈扔下去的东西抄到了手中。

    同一时间,彭程等人松开弓弦。

    “咻咻”四支箭支划破空气,带着死亡的冷意向着多尔衮射去。

    朱慈心头微微一紧,目光顺着箭支飞去,死死的盯着多尔衮,期待他被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