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742章

第三帝国-第742章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他刚刚赶到战场,这里已经进入了混战,就仿佛是一群狼在一起撕咬自己的猎物一样,如果来的晚了,不用说肉了,连汤都没有了。

    现在,当他赶到的时候,正好看到一艘货轮就像是从狼口下逃脱一般,正好冲向自己的嘴里!

    “左满舵,1号发射管,装填电动鱼雷,定深2米。”威伦布鲁克喊道。

    来得早,不如来的巧,自己刚刚过来,就有猎物送到嘴里来了。

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狼群撕咬

    对付潜艇的主要方式就是提前发现。

    潜艇要从侧面攻击才有效,所以,只要发现对方,自己转九十度,那就能让对方的潜艇绕个大圈子了,等到对方重新占据发射阵位,那自己就再转向。

    这个前提,就是知道潜艇在那里,在后世,有先进的声呐设备,而在这个时代,就靠人的直觉了。

    克里蒂斯的直觉,再次挽救了这艘货船,两次转向,避开了两枚鱼雷,足够莫赫尔捶胸顿足的了,但是,他们的好运,也就此打住了。

    “躲过去了。”在尾炮的位置上,克里蒂斯没有开火,他的眼睛无比的锐利,居然看到了在水下游过的那条鱼雷的轨迹。

    电动鱼雷的动静很小,但是它的航行还是依赖螺旋桨的,螺旋桨在搅动海水的时候,总是会带来一些变化的。

    躲过去了!

    如果刚刚没有转向,一定会被这枚鱼雷命中,克里蒂斯感觉到自己的后背都湿透了,而就在他的将眼睛转向附近的海面的时候,再次地竖起了每一根汗毛。

    “该死,我们的左舷,还有潜艇,船长,快,左满舵,哦,不,右满舵,哦,不,加速!”

    他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如果是军舰,可以左满舵,向着潜艇的方向冲上去,但是他们是货船啊,冲上去干嘛?怎么和人家拼刺刀?

    不能左满舵,那就右满舵?这样也不行,如果右满舵,又会被刚刚的潜艇给获得良好的发射鱼雷的机会,所以,犹豫了两下,他最终说出来了加速。

    这是没用了,因为刚刚货船在转向之后,本来就是在加速中的,现在加速根本就没有改变航行的状态,减速也不行,慢吞吞的货轮上是没有刹车的,减速只是螺旋桨倒转,在这个紧急时刻,倒转螺旋桨也挽救不了他们。

    “轰!”一枚电动鱼雷轻松地和它的侧舷发生了亲密接触,接着巨大的爆炸就撕开了下面的水密舱,海水汹涌地灌进来。

    德国的鱼雷,只要一枚就能干掉万吨级的军舰,而商船虽然也是万吨级的,但是商船的建造标准低,根本就不抗打击。

    随着海水汹涌地进来,所有人都知道,船只即将沉没。

    他们迅速地抛下救生圈去,然后跳进海水里。

    克里蒂斯也是如此,当他挣扎着抓到游泳圈的时候,克里蒂斯喘着气,看着周围的一切。

    一艘艘的货船,正在被围殴之中,在德国潜艇的打击下,他们根本就没有还手的余地。

    这简直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而已,当护航的几艘舰船都被干掉之后,剩下的货船,只有被屠宰的命运。

    作为最先发现了船队的u…107号潜艇,自然也是当仁不让。

    “发射!”海斯勒大声地喊道,鱼雷出水,向着那艘正在加速逃跑的货船而去,接着,货船的底部就发生了猛烈的爆炸,停了下来。

    不断地有船员从上面跳下来,现场一片混乱,可惜,他们的运气很不好。

    “轰!”几秒钟之后,这艘货船突然发生了更加可怕的大爆炸,在爆炸之中,整个货船突然从中部就被炸开,变成了一块块的碎片。

    “快,降潜望镜!”海斯勒喊道,他的潜望镜刚刚降下来,就已经有碎片在海面上飞过,同时,水下也剧烈地颤动起来。

    这艘货船,运输的是什么东西?这爆炸也太精心动魄了吧?

    以这艘爆炸的货船为中心,海水呈波浪状圆环向外辐射,一圈圈地扩散,海浪居然有五六米高!

    附近的两艘货船不幸中招,被纷飞的碎片击中了船体,接着,随着波浪的晃动,居然把船体给掀起来了。

    这简直就是弹药库级别的爆炸!

    水下的潜艇里,潜艇兵们也捂起耳朵,这声音太可怕了。

    当爆炸平息之后,海斯勒再次升起潜望镜,撸起袖子继续干,杀气腾腾地寻找下一个目标,海面上,都是他们的猎物。

    勘察加半岛。

    这是一个长条状的半岛,位于苏维埃远东地区。西濒鄂霍次克海,东临太平洋和白令海。是苏维埃第二大半岛。

    这里地壳不稳定,火山活跃,地震频繁,多温泉和间歇泉。有火山160多座。

    气候冬寒夏凉,高山有现代冰川,中南部是半岛森林区,广布以落叶松占优势的针叶树及桦树、白杨等;北部为森林苔原和苔原。森林占半岛面积的40%。有各种矿藏。

    所以,这里根本就不适合人类居住,一直都是人烟稀少,大部分地区处于未开发状态。

    现在,在半岛的南部,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这里最大的城市,首府所在地,人口也只有几万人,平时以捕鱼业和鱼类加工业为主,而在市郊,新建着远东军区的海军航空兵部队。

    在接到了消息之后,他们无比的紧张,一架架的sb…2轰炸机,携带反潜深弹,匆匆地从机场的跑道上离开。

    “我们的货船正在受到德国潜艇的攻击,我们必须要解救他们。”轰炸机的长机上,叶甫根尼少校说道,他的心中无比焦急。

    虽然在远东,他们也是记挂着西线的战斗的,形势对苏维埃相当不利,苏维埃如果没有美国输血,恐怕是坚持不住的。

    如果从地理上看,美国和苏联只隔着白令海峡,似乎走陆路也行,就在白令海峡那里乘船轮渡就可以了,但是事实上,这根本就走不通。

    因为苏联广袤的远东地区,都是荒无人烟的,甚至都没有通铁路,天寒地冻,森林茂密,根本就没有道路。海运是最低成本,最高效的运输方式。

    他们担负着保护海上通道的任务。

    sb…2轰炸机快速地飞到了南部沿海,但是,当他们赶到的时候,只剩下海面上的一片狼藉了。

    整个船队,在德国狼群的撕咬下,破烂不堪,没有留下一艘完整的货船,海面上,一个个人头漂浮着,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你们怎么不早点过来啊,德国人已经跑掉了。可恶啊,德国人的潜艇,恐怕有二十艘。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航空反潜

    “我们支援苏联的运输船队,再次遭遇了袭击。”在白宫,罗斯福坐着轮椅,在一张大比例的高清世界地图前面沉思,就听到了身边助手的话。

    马歇尔说话的时候,面无表情,显示得比较沉稳,但是,他的手指头却在微微颤动,此时他的心情绝对不平静。

    支援苏联的货船,一再遭受袭击,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但是,这次和以往都不同。

    以往的时候,遭遇袭击是在北极航线上,几乎是过了白令海峡之后,才是最危险的容易遭受伏击的海域,但是现在呢?

    为了避免在北极航线遭受伏击,这支编队并没有走北极航线,打算到达远东的苏维埃港卸货,然后通过陆地运输过去。

    结果,在勘察加半岛南部海域,突然就遭受了袭击,这完全打破了他们的美梦,远东航线也不好走!

    接下来呢?

    要怎么支援苏联?

    尤其是,和以往最不同的,就是这次的潜艇,数量相当巨大。

    “我们反复研究过北极航线上遭受袭击的情况,可以确认,在北极航线上,水下的潜水艇数量很少,最多不超过三艘,甚至可能只有一艘,因为从来没有见过两艘潜艇同时出现,因为对方的水下航行能力特别出色,才让我们认为可能有三艘。”

    马歇尔继续在给罗斯福分析:“但是在勘察加半岛南部,遭遇了大量的潜艇,据我们估计,数量大概有二十艘左右。他们就像是狼群一样,上来撕咬货船编队,担任护航任务的军舰,在第一时间就被击沉了。”

    数量巨大的德国潜艇,出现在了北太平洋区域,对美国来说,这绝对不是个好消息。

    虽然到现在为止,这些潜艇都是在袭击援助苏联的货船编队,但是谁能知道会不会跑来打美国舰队的伏击?

    而且,在这么猖獗的潜艇活动下,他们无法再继续向苏联输血,那苏联人肯定撑不住的。

    “这真是个坏消息啊。”吸了一口烟,继续说道:“走陆路,简直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在阿拉斯加坐渡轮过去,就必须要打通海上运输线。”

    在二战中,曾经有过公路运输的壮举,就是滇缅公路的庞大的汽车队,支撑着重庆政府的战斗,但是,那才多少公里?

    如果从美国直接走陆路,跨越白令海峡,运输到莫斯科去,那要跨越大半个地球,走的路途足足是这个的十倍以上,整个车队至少要有一半来运输燃油才行,绝对不可能完成。

    不能走陆路,空运也不行,美国没有足够的运输机,而且空运耗费的资源,一点也不比陆路少。

    所以,还得是水路,还需要打通海上运输线。

    “莫斯科也是这个意思。”国务卿赫尔说道:“苏联人请求我们出动海军,给他们的货船编队护航。”

    苏联海军实力孱弱,几乎还都是沙皇时代的老家底,主力舰队在西线已经没有了,远东舰队根本就不行,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只能求助美国。

    听到了这话,罗斯福皱着眉头:“不行,我们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海军来打通这条运输线。”

    现在,美国海军要和岛国海军硬磕的,眼看岛国海军都要在夏威夷群岛扎根了,己方哪里有能力来给苏联提供护航舰艇?

    “不行,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军舰。”罗斯福说道:“护航编队,要靠苏联海军自己解决。”

    如果有上一艘战列舰镇守编队,那德国潜艇就要顾虑很多了。只不过,主力舰只怎么可能提供给苏联人?谁知道会不会被意外损耗掉?美国可消耗不起。

    “我们可以给苏联人提供商船,炸沉多少,我们就提供多少。”罗斯福说道:“这已经是我们最大的底线了。”

    在后世,德国人的狼群战术,最终被盟军粉碎,至于原因,有很多的说法,比如盟军反潜技术的提高,比如他们舰长的操作娴熟等等,但是在后面还有一个简单的计算方法,美国工业基础雄厚,造出来的货船,比消耗掉的多,美国人能抗住。

    现在,美国人也只能用这种手段,随着战争机器的开动,美国工业全面转入战时体制,强悍的工业机器开动起来,多少消耗都能再生产出来。

    美国提供商船,损耗多少就提供多少新的,这已经是最大限度的了。

    “不行,不够,如果我们只提供商船,还是避免不了这种结局。”尼米兹上将忧心忡忡地说道:“不增加反潜兵力,只能给德国人送猎物而已。”

    作为海军将领,尼米兹上将是专家。

    “可是我们绝对不能给苏联人提供护航舰队,我们没有那么多的兵力。”罗斯福说道。

    “是的,我们不能提供护航舰队,但是,我们可以提供航空兵啊。”尼米兹上将说道:“我们可以提供专业的反潜机给苏联人。如果部署在勘察加半岛的话,就可以照顾到附近五百公里之内的海域。”

    美国的科技是无比先进的,如何侦查水下的潜艇,也是他们的一个重点,他们经过研究,已经开发出磁异探测仪,装备在pby…5“卡塔林纳”水上飞机上。

    早在珍珠港遇袭之前,这套系统就进行了试验,一架pby…5从罗德岛起飞,探获了潜艇,成功的验证了磁异探测仪系统。

    后来,海军研究实验室证实在不使用笨重的附属天线系统的情况下,pby…5的雷达系统可以接收和发送电磁脉冲。

    除了这套磁异探测仪系统之外,还有声呐浮标。

    和历史一样,就在1941年,美国开发出了声纳浮标,只不过使用飞艇携带,而飞艇巡逻时即使探获的目标,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武器来进行攻击,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而已,距离实用还有一段时间。

    总之,对美国来说,利用航空器来反潜是完全可行的。

    “苏联人根本就没有合适的飞行员来飞这些装备。”国务卿赫尔在一旁说道:“他们的飞行菜鸟们,都开始经过匆匆训练就走上西线战场,如果要反潜,需要至少几十架的飞机成员,他们根本就找不到。”

    “可以派我们的去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