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698章

第三帝国-第698章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鲁什科的身上还穿着劳动时候的工作服:“放心吧,所有的模型设计,我都在劳动的时候完成了,就等着机会呢,等我们到了第4号特种监狱,就立刻动手,听说他们已经把设备运输过来了,我都迫不及待了。”

    此时的格鲁什科,对科罗廖夫还是有感激之情的,因为科罗廖夫向贝利亚提要求,才把他一同转了过来,而且据说去了第4号特种监狱之后,他们不用再白天劳动了,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箭事业上来了。

    在后世,很多说法都是说美苏的导弹技术来源于德国,二战德国战败之后,苏联抢走了成火车皮的资料,而美国抢走了以布劳恩为首的研发团队,双方都是在德国的基础上开始的深入研制。

    但是,实际上,各国对火箭的研制并不晚。

    比如瓦连京…彼得洛维奇…格鲁什科,这名同样的苏联航天技术的奠基人之一,火箭发动机的创始人,早在1929年,格鲁什科从列宁格勒大学毕业后,即建议在学校的气体动力实验室建立了一个电热和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研究小组,后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实验设计室,并成为该室的领导人。

    后来到了1932年,他将设计室改称喷气发动机设计局后,开始从事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并领导参加了苏联首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

    就在整个30年代,格鲁什科领导制造了“opm1”至“opm102”等许多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样机及装有这类发动机的试验火箭;提出并研究了各种成分的火箭推进剂与输入推进剂的活塞和涡轮泵式装置;造出了燃烧室的成型喷口、陶瓷隔热层和控制火箭飞行的发动机万向接头吊架。

    可以说,如果按照正常的科研进度,苏联也已经和德国同步开始了火箭的发展了,只可惜,那场轰轰烈烈的大清洗运动开始了。

    格鲁什科也被捕并流放。苏联耽误了很多年。

    现在,终于可以继续工作了,格鲁什科很高兴,他还不知道,在后来,两人会反目,而格鲁什科也公开给高层弹劾科罗廖夫,两人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登月项目的失败。

    “以后,让我们密切合作,争取尽早把我们的火箭送上天!”科罗廖夫说道。

    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现在,在苏维埃正在节节败退,在国土不断沦丧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丧失了抵抗的信心的。

    他们在为苏维埃的未来奋斗!他们坚信,现在就是黎明到来前的黑暗,苏维埃会挺过去的,虽然大清洗是可怕的,但是他们依旧没有丧失对苏维埃的忠诚!

    东方,慢慢地露出了鱼肚白。

    对苏联这样广阔的国土来说,防空是很困难的,在后世,冷战那么激烈的情况下,各种防空雷达遍地的时代,依旧有西德飞行员驾驶着小飞机,最后在莫斯科降落的情况出现,一路飞行了上千公里,简直如入无人之地。

    而在这个时代,苏联的领空,就更是漏洞百出了,苏联本来就没有先进的雷达技术,在历史上的二战,主要是英美给苏联提供了一些雷达。

    而现在,只剩下美国了,给苏联也提供了一些雷达,但是都装到了西线,莫斯科方向,在广袤的中部国土上,根本就是不设防的。

    第一次的时候,德国的侦察机走了中部的航线,其实就是检查这条航路是否安全的,结果,侦察机大摇大摆地飞了一圈,楞是没有人发现,在各个油田上空飞行的时候,也没有引来注意,在这种国土纵深上,他们都以为是自己的飞机呢。

    所以,轰炸机部队,也是走这条航路的。

    赫尔姆特波勒上校驾驶的容克…290轰炸机,飞在最前面。

    漫长的飞行之中,他们是交替休息的,飞机有自动驾驶功能,只要进入了巡航状态,就可以轻松一下了,相比以前的容克…88,这种飞机更加舒适。

    当初在进攻英国的时候,赫尔姆特波勒还紧紧是上尉而已,驾驶着容克…88轰炸机,参加了著名的斯卡帕湾偷袭战。

    当时,他就对容克…290轰炸机无比的羡慕,那种飞行的大家伙,简直就是天空中的堡垒!

    只是当时容克…290的数量还相当少,只有最优秀的飞行员才能驾驭它。而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赫尔姆特波勒升为了上校,也如愿以偿地开上了容克…290。

    它有多舒服?为了满足漫长的飞行需要,甚至在后面还有吊床!

    飞机的前后都有通道,虽然是一个狭窄的只能趴着过去的通道,但是相比以前,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所有的通道都是用软皮包裹的,无比的舒服。

    全程飞行中,只有领航员是最辛苦的,他必须要坚守自己的岗位。

    现在,随着东方慢慢发白,阳光照耀到了机舱里,领航员沐浴着右侧的朝阳,将自己的眼睛贴到了瞄准具上。

    最后一座地标,已经在下面了。

    “注意,到达第17座地标,航路修正点,现在我们的航路正确,准备进入轰炸航路。”领航员大声喊道。

    最后一次修正航路,同时,进入轰炸航路!

    赫尔姆特波勒上校兴奋地在无线电里面传达这个命令,后面,一架架的轰炸机,分散开了队形。

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看到爆炸过程

    车队依旧在开动着,这几辆汽车上,装载的都是准备去第4号特种监狱搞火箭的,他们知道自己肩头的任务有多重大,也知道德国人已经占据了优势,德国人的火箭已经可以稳定飞行了,而他们却依旧是一空二白。

    “嘎吱!”就在这时,突然间,汽车刹停了,车里面的人措手不及,在车厢里面向前撞去,撞到了别人的身上,疼得直叫唤。

    “快,快,快下来,防空隐蔽!”就在这时,前面的负责押送的内务部的士兵大声地喊道。

    防空隐蔽?当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所有人都是惊讶的,开什么玩笑!

    这里可是苏联腹地,德国人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开始轰炸莫斯科呢,更不用说轰炸苏联腹地了,难道是误警?

    但是,前面的押送的士兵显然不像开玩笑的样子,他们相当着急。

    苏联看起来面积广阔,但是很多地方都是不适合人居住的,所以,押送犯人也不用担心逃跑,他们跑到了附近的深山里,只能过野人的生活,而且,以后想重新回到文明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车子停下来之后,他们急切地将后面的车门打开,扶着一个个的犯人们赶紧下来,更有人在一旁帮助着指挥,向着一旁的树林里疏散。

    科罗廖夫从车上下来,他还在恍惚着,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声音,他抬起头来,看到了一架熟悉的飞机。

    航空和航天是两个专业,很多都是不同的,但是,作为一名前沿的科学家,涉猎也是相当丰富的,科罗廖夫只看了一眼,就认出来了,那架大型的飞机,就是德国人最出名的容克…290轰炸机!

    四台发动机布置在机翼上,机身宽大,虽然布局和佩…8很相似,但是,机头,机翼,都不相同,熟悉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尤其是,对方的机翼上还涂着黑色的十字标志!

    当他看到这种轰炸机的时候,脚步就慢下来了。

    不用担心。

    如果来的是斯图卡,那他们这些人说不定还会有危险,斯图卡俯冲下来,带着哨子的啸叫,将他们的汽车打爆,用机枪扫射他们这些路人。

    那是战术轰炸机干的活儿,而容克…290,属于战略轰炸机,它要炸的,肯定是战略要地。

    在这荒凉的苏联腹地,有什么值得他们兴师动众的?

    当然是油田!

    科罗廖夫瞬间就想到了。

    “喂,快,躲避!”看到科罗廖夫在这里站着,带队押送的长官顿时就着急了。

    一般说来,在苏联,内务部是个人见人怕的部门,如果小孩哭闹了,只要告诉他,再哭内务部的人就来了,保准管事,立刻就不敢哭了。

    他们在所有人面前都是高人一等的,他们只对贝利亚负责,而贝利亚,直接对斯大林负责。

    但是现在,他们接受了贝利亚的口授机密,这些犯人,关系到苏维埃的未来,在押送中,绝对不能出事!

    所以,在发现来了轰炸机之后,他们立刻就停车,想要躲避,等飞机过了再走。

    “看那边吧。”科罗廖夫说道:“他们是向着我们的油田去的。”

    车队是在昨天晚上开出来的,夜间押送犯人,最为隐蔽,但是,因为这里的道路实在是太坑坑洼洼了,所以走了一晚上,他们才走出了几十公里而已。

    油田里根本就没有道路,走的车多了,也便成了路,也就是只有车辙而已,全轮驱动的油田作业车还好走一些,押送犯人的都是从美国过来的最普通的卡车,走起来无比的困难。

    好在他们还是走出来了。

    此时,科罗廖夫的心里已经有了某些预感,德国人终于还是来轰炸油田了,他们是用什么武器来轰炸油田的?

    会不会是那种威力巨大的特殊武器?

    他没有躲避,他站在了高地上,向着那边张望,以他的角度来看,正好是侧面,他可以看到对方在一万米以上的高空里面,从容地飞过,接着,一个小目标,就从机腹里面掉落下来。

    几十公里之外的小目标,其实是很大的了,当它掉落下来之后,可以看到载机明显地加速了,这说明炸弹很重,这一枚,可能就是它装载的全部了!

    当看清了对方轰炸的目标之后,其他的人也都离开了隐蔽的地方,站在旁边一起观察,他们似乎是要等待见证着什么一样。

    遥远的距离上,声音的传播会有很大的延迟,所以,他们首先看到的是画面。

    那枚炸弹,在油田上空,几百米的高度上就炸开了,当它炸开之后,并没有什么火光传来,看到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一旁的格鲁什科推了推眼镜,他的脸上带着兴奋:“我猜,他们的这种炸弹,是液体炸弹,现在是炸弹里面的液体在飞快地扩散开,再引燃这些液体,让它燃烧!”

    按说油田被炸,他们应该悲伤才对,这种可怕的炸弹,一枚就能毁掉整个油田!

    但是,现在他们是兴奋的,因为他们即将揭开德国人炸弹的秘密,然后,苏维埃就可以仿制出来,将同样的炸弹,扔到德国人的头顶。

    德国人,你怕不怕?一次能毁灭你一座城市!

    想想就让人兴奋的了。

    果然,在白雾迅速扩散,几乎笼罩了整个油田的时候,可怕的火光,突然就出现了。

    从他们这里都可以看到爆炸的气势,看到那可怕的火球突然出现,看到顶部冒起来的蘑菇云,看到周围的一切在冲击波下向外迅速地扩张,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建筑物遇到了,也一下子就能被夷平!

    难怪那种武器可以毁灭整个城市,他们靠的是这种冲击波的极大的压强!

    他们旁观着这一切,而对于油田里的人员来说,这一刻,是他们最可怕的死亡的瞬间了。

    当空袭警报响起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来不及反应,空旷的油田里,根本就是不设防的。

    巨大的火球吞噬了一切,爆炸中心的人瞬间化为了焦炭,随着冲击波向外扩散,所有的油田上的磕头机都被挤压得粉碎,油井被填埋,四周的氧气瞬间为零,那些没有被烧死的人,捂住自己的脖子,感受着窒息的恐惧。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气垫船助战

    当爆炸过后,整个油田都消失了,已经被夷为平地。

    当然,直接说整个油田,也不确定,毕竟一颗温压弹的威力是有限的,但是,至少来说,油田里面已经开采起来的地方,那些高耸的磕头机的地方,全部消失了,钢铁也融化成了铁水。

    整个油田的面积是巨大的,凡是成片开采的地方,就会受到可怕的炸弹的袭击,当爆炸过后,场面相当的可怕。

    一架架的德国人的轰炸机,就这样出现在了他们的头顶下,把可怕的死亡带给他们。

    一群侥幸离开了油田的囚犯们,站在远处,望着这一切,在这个清晨,乌拉尔山吹过来的寒风是那么的凛冽。

    此时,几百公里之外的乌拉尔山东部,也迎来了可怕的一幕。

    乌拉尔发电厂。

    工业离不开电,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现在已经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工厂,很多都是从西部迁移过来的,有的在准备投产,有的已经投入到了紧张的生产之中,他们依托于乌拉尔发电厂的电力。

    乌拉尔山脉里面,埋藏着很多的矿产,铁矿源源不断,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