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第三帝国 >

第527章

第三帝国-第527章

小说: 第三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虏伯公司,也是有研发任务的,先进的大炮,需要优质的钢材,而在坦克炮上,最先进的,就是电渣重融钢。

    顾名思义,这种冶炼方法就是把已经通过一般冶炼方法炼得的金属当作电极,通过强大的电流,让这种金属发热进行二次重熔,电极熔入渣池、在渣池底金属液结晶形成铸锭,即为电渣重熔钢。

    电渣重融就是二次提纯和得到较好的结晶。简单说就是进一步去降低硫,氮,氧等危害元素并且得到基本一致的颗粒结晶体。

    这种技术,历史上是美国霍普金斯于20世纪40年代首先提出这种精炼方法的原理。而现在,美国人还没有想到这种方法,德国已经开始在尝试了。

    这种方式的原理简单,但是,中间的控制却是相当复杂的,在后世的华夏,电渣重融钢到处都是,但是大部分冶炼出来的都是低质量的钢材,而且,产品的品质还相当不稳定。

    后世有各种计算机控制,而现在却只能是工人凭借自己的经验,这就更需要积累了。这种钢材一旦成熟,用来制造坦克炮,绝对会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膛压可以变大,装药就能增大,坦克炮还不会炸膛,当然就能在口径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坦克炮的性能了。

    在后世,英国佬的l7坦克炮,简直就是北约的制式坦克炮,这绝对离不开电渣重融钢,而另外的就是炮身自紧和镀铬这些工艺了。

    也许整个战争期间,都用不到这种105毫米坦克炮,深挖88毫米坦克炮的性能就足够了,但是,万一出现了更变态的对手,德国有技术储备,随时都能拿出来。

    绝对不能出现坦克手高喊打不穿的情况,这简直就是后方科技人员的罪恶!

    有关坦克炮的发展,希瑞克继续提出了一些意见,当坦克炮的项目汇报完毕之后,阿尔弗雷德接着向希瑞克汇报第二个项目:“经过我们的不断努力,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研发出来了一款氧化铝陶瓷装甲,相比我们现在的镍合金装甲,在同样的重量下,拥有更优秀的防弹性能。”

第一千八十章 第一代复合装甲

    德国在坦克方面,必须要进行针锋相对的改进,坦克炮上,德国现有的88毫米炮,是可以击穿苏联人的所谓的重型坦克的,不管他怎么设计一个良好的避弹外形,它的重量始终在那里摆着呢!

    但是,苏联人使用152毫米炮和122毫米炮,却会对德国的坦克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相比火力,防护能力是德国更需要关心的。

    在历史上,德国的装甲钢是相当优秀的镍铬合金钢装甲,苏联人的t…34,哪怕是使用了85毫米坦克炮的型号,可以有120毫米的穿深,但是连德国100毫米的装甲也无法击穿,就是因为装甲钢质量的问题。

    但是在历史上,到了后期,因为资源的缺乏,导致德国人无法获得这些稀有元素,只能利用表面渗碳工艺来增加装甲的质量,导致了后期的坦克防护力明显不如以前。

    现在,德国已经控制了西欧,控制了各种原料产地,暂时不用担心资源的问题,但是,仅仅有镍铬合金钢装甲,还是不够的。

    它毕竟还是一种钢装甲,想要继续增加防护力,就必须要走增加厚度的道路,这样就会让坦克的自重继续增加,成为一条反复循环的不归路。

    而且,在坦克的发展上,火力始终是最容易突破的,105毫米的坦克炮,穿深几乎都能达到500毫米,华夏魔改的型号,据说更是达到了700毫米。

    坦克怎么办?难道还能超过七百毫米的厚度?这当然是一种妄想,这种铁疙瘩,绝对是动力设计师的噩梦。

    所以,就只能从结构和材料上来解决,这就是复合装甲!

    陶瓷复合装甲和奶油夹心饼干结构差不多,面板层是硬度很高的合金钢,底版层是韧性很强的合金钢,中间一层由许多陶瓷小球组成,圆球间的空隙里,填充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

    这样,当一颗来势汹汹的穿甲弹穿过“夹心饼干”的层面时,弹头已经变钝,还消耗了大量能量。接着,中间层更强硬的陶瓷球又分解消散了弹头的主要冲击了,最后,失去极大部分能量的穿甲弹撞到高韧度的内层底版上时,已经没有什么穿甲能力。这就是复合装甲的防弹原理。

    相比之下,普通的合金钢装甲,就是纯粹的硬碰硬,没有任何的技术上的看点,就比谁硬!装甲硬,挡住了,那就装甲胜利,弹头硬,穿过去了,那就击毁坦克,就是这么简单。

    从这上面看,同等厚度下,复合装甲的防弹能力,就是超过普通装甲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其中的陶瓷小球。

    陶瓷装甲的最早应用可追溯至一战结束后的1918年,当时内韦尔…门罗…霍普金斯少校通过试验发现,钢装甲表面涂上一层厚1。6mm的瓷釉能够大大增强防护性能。

    不过,陶瓷装甲并没有进入实际应用,一直到二战后,随着坦克炮穿深的飞速发展,而防护能力却滞后了,才有人想起了陶瓷装甲来,深入研究,到了六十年代,终于进入了应用阶段。

    最先获得应用的,就是氧化铝陶瓷,性能优良,制造成本相对较低,很薄的陶瓷层就可以防御轻武器弹药。

    所以,在希瑞克的建议中,是把氧化铝陶瓷放在第一位的,它比较容易实现突破,而且,它的重量很轻,成本低。

    这样,既可以成为人体护甲,也可以用来提高坦克的防护能力。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什么碳化钨,碳化硼,碳化硅等等,各种都有各种的优点和缺点,克虏伯公司的技术人员还在研究之中,而氧化铝陶瓷,已经出来了研制成果!

    复合装甲,是德国装甲部队目前更加需要的!得到了这个消息,希瑞克顿时也相当高兴:“可以在我们的坦克车体前端和炮塔上,用螺栓固定一层附加装甲,取得更高的防护能力!嗯,在明年三月份之前,要将我们已经生产出来的虎式坦克,全部完成改造!”

    不管坦克的装甲多么厚实,附加装甲都是有意义的。在历史上,德国的很多坦克,都是预留出来附加装甲的位置的。

    比如,在入侵苏联之后,德国发现自己现有的坦克防护力不足,立刻就在3号h型在车体和炮塔前部临时用螺栓加装30毫米附加装甲,达到60毫米厚度,以利于抵抗英国的2pdr、苏联的45毫米和美国的37毫米反坦克炮。

    而虎式坦克在生产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预留。

    正说着,希瑞克突然就再次来了灵感:“在增加这层复合装甲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它设计成楔形,嗯,就像是一个奶罩一样。这样,不仅仅可以防穿甲弹,还对破甲弹有很不错的防护效果。”

    希瑞克想起了后世的豹2坦克,增加出来的这个奶罩,是很巧妙的,现在,破甲弹也已经出现,对金属射流来说,间隙装甲是很合适的。

    听到希瑞克说起奶罩这个词来,在场的有的设计师就想要发笑了,跟着,希瑞克拿过笔来,开始现场勾勒出方案,他们集中精神,认真地听起来。

    很快,他们就频频点头起来,希瑞克的这个思路,是相当不错的!

    讲完了这个方案,希瑞克站起来:“好,现在说了这么多,我们去工厂里面看看吧!”

    相比在会议室里面空洞的报告,希瑞克更喜欢去工厂里亲自视察,和一线工人们在一起,是更有意义的。

    但是,当希瑞克刚刚站起来之后,就看到格拉夫过来了,他靠到希瑞克的耳朵上,小声地说道:“希瑞克元首,墨索里尼党魁来了,他想要见您。”

    墨索里尼?希瑞克当然知道墨索里尼来找自己是什么意思,希腊的战斗失败了,他想要让德**队帮他找回场子。

    为了猪队友,拖累了自己进攻苏联的步伐?那当然不行,自己又不是希特勒,对墨索里尼这个导师无比的尊重。

    “让他等着吧。”希瑞克说道:“我还有更重要的工作。”

第一千八十一章 履行钢铁条约的义务

    在柏林的元首府的一个房间里,墨索里尼站起来,坐下,再次站起来,又坐下。

    他绕着房间,走了几圈,终于急不可耐了,再次地向着一旁的德国人问到:“希瑞克元首什么时候回来?”

    作为意大利的党魁,墨索里尼来德国,必须要受到最高规格的接待才行,但是现在却让他很不满,他的飞机在机场,只有意大利大使馆的人来迎接,德国人根本就没有到,哪怕是这次是自己突然而来的,没有提前通知,那德国外交部长至少应该过来啊?

    而现在,他来德国,已经等了七个小时了,外面天色都黑了,希瑞克元首,居然还是不见踪迹。

    “希瑞克元首还在外面视察,今晚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一旁的德国人说道。

    希瑞克的视察路线当然是绝密的,为了希瑞克的安全,不可能告诉墨索里尼。

    “那他在什么地方视察?送我去,我要立刻见到希瑞克元首!”墨索里尼终于等不及了,希瑞克不回来,自己过去找他,总可以吧?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对不起,墨索里尼党魁,我刚刚赶回来。”

    不是希瑞克,说话的是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

    墨索里尼的脸色很难看,他看着里宾特洛甫,说道:“希瑞克元首呢?我想要见他!”

    “元首在外面视察,行程可能会有两三天。”里宾特洛甫说道:“党魁有什么事,请和我讲吧,我会原封不动地转告希瑞克元首。”

    “那我去找他,他在哪里?”墨索里尼重复自己刚刚的话,至少里宾特洛甫应该知道希瑞克的去向吧?

    “元首行程不定,他正在视察下面的一些工厂,具体在哪里,我也说不准。”里宾特洛甫说道。

    墨索里尼的心中是愤怒的,希瑞克宁可在下面慢悠悠地视察一个个的工厂,也不愿意回来迎接自己,自己在希瑞克眼里,地位就这么低吗?

    但是,想起现在的德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弱小的德国了,自己这个革命导师,不被后起的小弟弟尊重,也只能认命。

    “是这样的,我们的军队,在希腊方面的战斗不利,我们希望帝国可以派遣一支军队,和我们一起打败希腊,我们曾经签署过轴心国的协议的,也签署过钢铁条约,帝国应该在这个时刻,无私地帮助我们。”

    当初提出轴心国的时候,墨索里尼是高高在上的和自己的学生签订的,而钢铁条约的时候,就已经是咄咄逼人的希瑞克了。

    不管怎样,双方作为盟友,应该是共同进退的。

    尤其是,钢铁条约,可是说明了德国人的义务的。

    钢铁条约主要有三条:

    一、缔约国一方的安全或重大利益受到外来威胁时,另一方将给予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支持;

    二、如果一方卷入战争,另一方则给予陆海空军事支援;

    三、成立组成常设委员会以加强互相协调。

    现在,意大利已经卷入了和希腊的战争,德国需要支持意大利!

    听到了墨索里尼的话,里宾特洛甫开口了:“这次意大利和希腊的战争,在我们的钢铁条约之外,因为在这之前,希瑞克元首已经督促过意大利了,希瑞克元首已经做出过判断,如果意大利进攻希腊,肯定会遭遇失败,希望意大利不要去入侵希腊,而现在,事实已经证明了希瑞克元首的正确性。”

    “什么?”听到了里宾特洛甫的这句话,墨索里尼终于恼火了。

    墨索里尼当然记得,当初在自己决定要动手的时候,就收到了希瑞克的加急电报,要求意大利不要动手,但是,如果意大利听了德国的话,那到底谁是老大哥?而且,意大利怎么能这么软弱?

    当时的墨索里尼,肯定是不会听话的,而现在,事实的发展,完全出乎墨索里尼的预料。波拉斯卡被希腊人打得屁滚尿流,从希腊退回来了,而希腊人,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征召军队,有继续要打下去的迹象。

    在这种时候,意大利必须要找外援了,德国需要给意大利援助才行。

    谁知道,德国人居然这么说?

    “那我们的钢铁条约,还有什么意义?”墨索里尼怒气冲冲:“德国这是在逼着我们退出钢铁条约吗?”

    听到这句话,突然,里宾特洛甫的眼睛里,射出寒冷的目光来,甚至让墨索里尼打了个寒战,不对,一定是幻觉,嗯,这里太冷了。

    “我们德国可以履行条约,就是向希腊政府发出警告,双方以战争爆发前的国界线为准,不准越过一步,维持和平状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