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战之血染山河 >

第128章

抗战之血染山河-第128章

小说: 抗战之血染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田港的渔船和快艇都被渡江的中国部队带走了,鬼子虽然气得牙痒痒,但是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杨凌他们越来越远,逐渐消失在江面的雾气之中。

    “这边,这边。”渔船距离岸边还有一段距离,远远的就看北岸的滩涂上站着一个人使劲的挥着膀子向杨凌他们喊,杨凌急忙命人将船往那边划。

    渔船靠了岸,众人纷纷跳上了岸边,一个背着大刀,腰间插着驳壳枪的粗犷西北汉子奔了过来,杨凌定睛一看,这不是补充团的连长刘一刀吗。

    “营长!”刘一刀胡子拉渣的,看起来满脸的沧桑,奔到杨凌跟前啪地站定就是一个标准的军礼。

    “行了,行了,你和我还客气啥,”杨凌朝着四周张望了一眼问:“怎么就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其它人呢。”

    刘一刀嘿嘿一笑,放下了举着的手,朝着远处指了指说:“补充团的弟兄已经跟着许司令他们先撤退了,团座让我留下来等你们,他说怕你们找不到路。”

    杨凌点点头,心中暗道刘明也还算是仗义,他旋即又问道:“你看到赵文斌营长他们了吗?”

    杨凌他们游击营和赵文斌的二营一起并肩作战,撤退的时候赵文斌带人伤员和主力先撤,杨凌则是带着人掩护殿后,这乒乒乓乓的打了一夜,也不知道赵文斌他们走到哪里去了。

    刘一刀回答说:“他们都过去了好几个小时了,现在追恐怕也追不上了。”

    杨凌听到赵文斌他们安全的撤了出来,心中悬着的石头也落了地,昨夜太过于混乱,鬼子的渗透部队穿插的太快,他还担心赵文斌他们带着大量伤员被打散了呢。

    “秦寿,把船炸了,我们走。”杨凌弄清楚情况之后,立即招呼着秦寿炸船,准备继续撤离。

    现在鬼子就在江对岸,并且鬼子的舰队也游曳在江阴下游,随着江阴要塞的沦陷,大批的鬼子肯定会过江追上来的,所以事不宜迟,立即按照预定计划沿江向南京方向撤离。

    战火逼近家园,通往南京的道路上挤满了逃难的人流,骡马的嘈杂混合和疲惫的喘息声一片喧嚣,百姓们满脸惶恐地向西逃亡。

    骨瘦如柴的妇人背着咿呀学语的孩童在泥泞里跌跌撞撞,白发苍苍的老者互相搀扶着前行,他们裹在身在的棉袍已经沾满了泥泞,匆匆的人流向西涌动,蜿蜒望不到尽头,空气之中弥漫着一种莫名的悲凉和哀伤气氛。

    无数神情沮丧的溃兵们混杂在逃难的人群之中向西流淌着,这些溃兵们衣衫破烂不堪,肩上的枪支也歪歪斜斜的,已经失去了军人那股应有的精气神。

    混杂在难民之中的溃兵既有三五成群的,也有整排整连的,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埋头急行,迫切的想要逃离这即将战火喧嚣的战场,但是跟着难民前行的有些溃兵却是和其他的溃兵有所不同。

    这些同样穿着破破烂烂旧军装的溃兵们虽然同样混杂在难民之中向西急行,但是他们却不像其他溃兵那样神情落寞沮丧,他们隐藏在帽檐之下的面庞上满是坚毅之色,虽然隐藏的很好,但是他们的双眼之中却是透露着凶狠的光芒。

    一名挎着着七九步枪的“溃兵”挤在人群之中前行,冒着精光的眼睛在不时的在人群之中东张西望,一不小心被一名向前挤的难民撞倒在了路旁的水沟里,糊了一身的泥水,顿时让他勃然大怒,站起来就将那名难民踹翻在地,摘下七九步枪就对准了那名难民。

    “老总,我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那名难民看到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自己,当即吓得面色惨白。

    急忙跪在地上对这名溃兵拱手作揖请求原谅,虽然这些溃兵打了败仗,但是底层的老百姓还是对拿枪的他们充满了畏惧。

    “枪放下,你怎么能拿枪对准老百姓呢。”一名斜眼军官挤开人群,狠狠地剜了一眼拉动枪栓的溃兵,走过去将那名难民搀扶了起来:“不要害怕,不要害怕,有我在,我会好好教训他的。”

    “长官,这是是我的错,我不小心撞到了老总。。。。。。”

    这名穿着灰色军服的斜眼军官急忙摆手说:“是我的部下不对,我们打了败仗心里有火气,还请你不要介意。”说着对那名溃兵吼道:“还不给老乡道歉!”

    “很抱歉。”这名溃兵虽然万分的不情愿,但还是生硬的开了口。

    军官从怀里摸出一块大洋塞给难民说:“这块大洋你拿着,算是我替他赔礼道歉了。”

    “长官,我不能要,不能要。。。。。。”难民诚惶诚恐的推辞,但是被斜眼军官硬塞在了手中,然后斜眼军官大手一挥,带人挤进人群很快就消失不见。

    “好人呐,真是好人呐。”难民手里握着这块大洋,看着斜眼军官他们离去的方向,满眼含泪。

    “藤田君,如果你下次再鲁莽冲动,我会亲手杀了你”在几十名溃兵的隐约的护卫之中,斜眼军官恢复了冷漠,低声的教训那名差点开枪的溃兵。

    “少佐阁下放心,我绝不会冲动了。”那名溃兵此刻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鲁莽,急忙保证。

第二百四十五章 国破家亡

    灰色的队伍排着两列纵队迎着冷风向南京城方向转进,一路上不时遇到大群赶着骡马夹着包裹的难民,喧嚣不已。

    难民们穿着斑驳杂乱的衣衫站在路边看到这整齐的军队从身旁列队走过,他们的眼睛空洞无神,脸上也充斥着麻木。

    战争让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作为军人的杨凌他们看到那些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难民们,心中也宛如被刀扎一般的难受,身为军人不能护得百姓周全还算是什么军人。

    虽然心中痛苦无奈,但是现在鬼子锋芒正盛,双方国力差距甚大,他们拼死力战也打不过,杨凌知道这战争一时半会打不完,而这些百姓将会承受更多的苦难。

    每每想到这些,杨凌就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杀光那些穷凶极恶的鬼子,还这些百姓一片安宁。

    撤退的队伍在沉默之中前行,他们身为军人却不能承担保家卫国的职责让他们羞愧,虽然这些难民并没有责怪他们,给他们让开了道路,却更加的让他们的心里难受,急忙前行,不忍看到百姓们那失望的目光。

    杨凌他们在江阴县掩护撤退的百姓打了一宿,脱离战争之后又一路急行,近两百号弟兄又困又累。

    “营长,鬼子一时半会追不上来,咱们歇歇吧,走不动了。”

    虽然迎着冷风走,但是老烟枪沾染血迹的破军装已经被汗水湿透,他弓着身子,双手撑着膝盖喘着粗气。

    杨凌也停下了脚步,伸出袖子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下令让弟兄们停下来休息半个钟头再继续行军。

    队伍在一处小水潭边停了下来,疲惫不堪的弟兄立即像烂泥一样歪倒在地,他们躺在地上直叫唤。

    “我说营长,你说那姓赵的是不是属兔子的,咱们追了这么久连个影儿都没追上。”老烟枪边向喉咙了灌着冷水边发着牢骚。

    赵文斌带着伤兵和主力先撤过了江,杨凌他们这一路紧追快赶硬是没有追上,也不知道他们跑到了什么地方。

    杨凌也自个儿找了干净地地方坐了下来,对老烟枪吩咐说:“周老哥,你去那边打听打听,问问路。”

    “好勒。”老烟枪重新拧上水壶盖,拍拍屁股起了身。

    “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吃东西!等会咱们还得赶路呢。”杨凌朝着弟兄们吼了一嗓子之后掏出了自己的干粮啃了起来。

    胖子田三背靠着半截树桩半坐下来,从挎在身上的帆布包里掏出了一块杂粮饼,虽然又冷又硬,但是实在是饿慌了,直接抓起就往自己嘴里塞。

    冷掉的杂粮饼硬得和石头一样,一口咬下去让胖子田三的牙齿都磕得疼,咀嚼更是艰难,里面的野菜和筛糠就像沙子一样在嘴里,他干脆懒得咀嚼直接往肚子里吞。

    当他吃掉一个杂粮饼之后抓起第二个的时候,突然眼睛的余光撇到两个瘦弱的身影正在不远处眼巴巴的望着自己。

    这是两个骨瘦如柴的孩子,蓬头垢面的不知道多久没有洗脸了,此刻正吞咽着口水盯着胖子手里的杂粮饼。

    看到两个逃难孩子的可怜模样,胖子的心一软,再看了看自己仅剩下的一块杂粮饼,咬咬牙还是扳了一半下来。

    “饿了吧,这是给你们的。”胖子走到孩子跟前,递出了分成两块的杂粮饼,用尽量温和到语气对两个眼巴巴的孩子说。

    两个瘦弱的孩子也是饿极了,接过杂粮饼立即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那饥饿的模样让胖子有些手足无措,急忙提醒:“慢点,慢点,别噎着。”

    两个孩子倒也听话,或许是杂粮饼太过于粗糙,他们放缓了吃的速度,胖子露出了笑意,重新的回到树桩跟前坐下,手里握着剩下的半块杂粮饼,笑着摇摇头,咬了一口。

    但是咬了一口之后,胖子却再没有咬下去,因为又有十多个骨瘦如柴的孩子围了过来,眼巴巴的望着他手里仅剩的半块杂粮饼。

    看到这些孩子,胖子虽然心软,但是他自己也饿,他对他们挥挥手说:“你们去别的地方要吧,我只剩下半块了。”

    但是这些孩子并没有离开,被那么多双可怜的眼睛盯着,胖子田三实在是吃不下去。

    最终咬咬牙,将剩下的半块也递了出去,自己饿就饿点吧,不给这些孩子吃,看他们的样子,恐怕熬不到明天,自己还能挺一挺,胖子这样安慰自己。

    半块杂粮饼实在是不够分,饥饿的孩子们又将目光投向了胖子身上挎着的帆布包,那绿油油的眼神让胖子有些害怕。

    他急忙捂着自己的帆布包,抓着枪站了起来,这些孩子也跟着站了起来,在孩子们的目光之中,胖子狼狈不堪的逃回了队伍。

    近两百号弟兄们的遭遇和胖子差不多,看到他们吃东西喝水,周围那些难民都慢慢地围了过来。

    好心的弟兄们不忍心看着这些难民挨饿,先后的拿出了携带的干粮,很快他们身上的吃的就挥霍一空。

    “感谢老总,感谢老总啊,老头子给你们跪下了。”一个瘦的皮包骨的老人手里颤巍巍的拿着两块饼干,就要跪下给秦寿磕头。

    秦寿急忙侧开将老人搀扶了起来,“我只有这几块饼干了,如果有多的,我肯定多给你……”

    “老总,你是好人呐,好人呐,桃花,快谢谢老总。”老人急忙拉着身旁的小女孩给秦寿道谢。

    老人的千恩万谢反倒是让秦寿闹了一个大红脸,自己只不过给了两块饼干而已,却被如此感谢,看到老人和小女孩凄惨的样子,秦寿起了恻隐之心,转身找刘一刀又要了些吃的塞给了老人。

    “你这是闲吃萝卜操淡心,那么多人你能顾得过来嘛。”刘一刀看到秦寿扬起脖子给自己灌冷水,边吃着东西边冷嘲热讽。

    “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那你就饿着吧,我看你怎么饿肚子赶路到南京。”

    秦寿看着那些拖家带口的难民们,心里隐隐作痛,如果没有战争的话,恐怕他们也能种地养家,又这么会流离失所呢,这该死的战争,该死的鬼子。

    杨凌打听了这些难民要逃亡南京,想到历史上南京的尸山血海,急忙派人劝阻他们。

    “你们不要去南京了,南京马上就要打仗了,去了就是送死,去别的地方逃难去吧!”

第二百四十六章 李家

    黝黑的村子隐没在夜色之中宛如蛰伏的猛兽,村外竹影婆娑的阴影里有鬼鬼祟祟人钻了出了黑暗,这人左右张望了一眼后快步进了村。

    鬼子见人就杀的消息像是瘟疫一般蔓延流传,胆小怕事的百姓早已经携家带口逃难去了,村子内空荡荡只有冷风吹动木门的吱嘎声,在这黑夜里听得人毛骨悚然。

    虽然穷百姓带着家当逃命去了,但是村内的大户李有德却留了下来,三进三出的高墙大院灯火通明,高价聘请的护院正持枪站在院墙的角楼上警戒着黑暗。

    “什么人?”一名护院听到街道上有细碎的脚步声传来,如临大敌般哗地拉动枪栓大声喝问。

    “我是李文全,”一名穿着黑色对襟褂子,头戴黑毡帽的青年人走出了黑暗。

    “二少爷?”站在角楼上的护院远远地看着来人,不确定地问。

    李文全摘掉了脑袋上的黑毡帽,露出了俊郎的面庞,护院急忙收起了枪,朝着院子里喊了一嗓子:“快去禀报老爷,二少爷回来了!”

    吱嘎的大门打开了,风尘仆仆的李文全在被迎接进入了院子,李有德听到自己儿子回了家,急匆匆的迎接了出来。

    “儿啊,这兵荒马乱的你还在外边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