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权驭大明 >

第282章

权驭大明-第282章

小说: 权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宏宇是来者不拒让人把那些礼物和礼单悉数收下,回京后他还要给朝廷不少权贵送礼,届时正好可以用上,再怎么说这官场上的一些潜规则他不能无视,他不指望着那些权贵能帮上他什么忙,最起码关键时刻不要拖后腿。

    杨啸天离开了府衙后,径直去了海关司的人员在扬州城的住处,一来是把三十万两银子给交清,二来也是拿着相关的凭证正式在海关司登记他供货商的身份,届时万皇帝会颁下圣旨赐予其“大明皇商”的身份,得以恩赐斗牛服。

    登记完身份信息,海关司的人员告诉杨啸天,将在明天上午于海关司人员的住所召开由二十名供货商参与的会议,届时将组建负责与海外诸国交易的商会,让杨啸天务必按时参与。

    如果不是等杨啸天的话这件事情早就办了,为此李宏宇一直将其拖到了杨啸天的到来,大明史上实力最为强大的商会即将诞生。

    晚上的时候,杨啸天推掉了手边的诸多应酬,在扬州城的别院里设宴宴请李宏宇,对李宏宇帮助杨怜儿的事情表示感谢。

    出乎杨啸天的意料,他发现李宏宇看上去比他先前所想的还要年轻一些,不过为人稳重,没有年轻人的那份冲动。

    “李公子,实不相瞒,在下并不精通商事,不知李公子如何看待与海外番国做生意一事。”

    酒过三巡,擦过五味后,杨啸天放下手里的酒杯,微笑着问向了李宏宇,他平常关注的是漕运事宜故而在商业领域的作为有限,对海外贸易的事情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想要向李宏宇求教。

    在杨啸天看来,李宏宇既然鼓励韩文魁参与到海外贸易中去,那么想必对海外贸易的前景非常看好,而他此时却看不见海外贸易有什么好的未来。

    “杨帮主,以在下看来此次皇上开启大明与海外番国的贸易,一是宣扬国威让海外番国知道我大明乃人杰地灵、物资丰富的天朝上国,二是使得大明与海外番国的商货得以流通,丰富市场,双方都能从中获利。”

    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这个问题自然难不倒他,因此望着杨啸天有条不紊地说道,“三是给了我大明商贾开拓海外市场的一个千载难逢的就会,使得我大明商贾可以在海外闯出一番事业。”

    “最后,此次海外贸易的开启使得我大明能与海外番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近些年来在下听闻海外诸番国国力增长迅勐,大明不得不防呀!”

    说着,李宏宇的神色变得凝重了起来,不无忧心地向杨啸天说道,“杨帮主,近些年西洋的红毛夷已经进犯了南洋等地,并且对我大明沿海进行过骚扰,想必杨帮主知晓此事,我大明要是再无动于衷的话,以后势必会受到其欺凌和进犯。”

    “那些红毛夷吃了雄心豹子胆了,竟敢打咱们大明的主意?”

    由于此次酒宴属于家宴的性质,故而杨怜儿、卢氏和杨怜儿的两个哥哥、嫂子悉数得以参加,听闻李宏宇长红毛夷志气灭自家威风,顿时不服气地望着李宏宇说道,要知道在百姓们心目中大明可是天朝上国,那些海外番夷岂敢冒犯?(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六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

    听了杨怜儿的这番质疑后,在座的卢氏和杨怜儿的两个哥嫂纷纷下意识地颔首赞同,在他们看来大明是天下最为强盛的帝国,那些海外蛮夷除胆敢招惹大明岂不是找死?

    “那些红毛夷胆敢打咱们大明的主意?”不过,杨啸天则没有这么乐观,微微皱着眉头问向了李宏宇,神色显得有些惊讶。

    身为漕帮的帮主,杨啸天知道的事情要比杨怜儿和卢氏等人多,他不仅清楚大明南方沿海确实受到了红毛夷的骚扰而且也知道红毛夷的确在南洋耀武扬威,专门欺凌南洋诸番国的百姓。

    虽然大明自太祖皇帝起就开始禁海,但由于民间走私猖獗并逐渐发展壮大,故而大明与海外的联系并没有断绝,故而杨啸天听说过红毛夷的事情。

    可话又说回来了,考虑到落后的通讯条件,红毛夷骚扰大明沿海的事情就算江南知道的人也寥寥无几,更何况身处湖广的李宏宇。

    另外,红毛夷侵犯南洋诸国的事情知道的人更少,可谓凤毛麟角,而且也没人在意这种事情,除了跟走私商团打过交道的人外,其余人根本不知道南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杨啸天对李宏宇说出与红毛夷有关的话来心中倍感震惊,好像李宏宇知道红毛夷的事情比他知道的还要多。

    “杨帮主,你可知道百年前的屯门之战?”李宏宇知道杨啸天对他所说的话感到惊讶,不过他并不介意,沉吟了一下后问向了杨啸天。

    “屯门之战?”杨啸天闻言凝神陷入了沉思中,良久望着李宏宇说道,“是嘉靖爷下令在广东打的那一仗?”

    “正是此战,由于正德爷对红毛夷有好感,故而直到嘉靖爷继位才下令与占据了屯门的红毛夷交战,进而一举将其赶走。”

    李宏宇闻言点了点头,神色凝重地向杨啸天说道,“西夷人在航海上的成就已经不逊大明,由于西夷人生活贫瘠故而百年前就开始乘船四处劫掠,大明繁华富庶以其贪婪定当不会放过,假以时日必定成群结队而来,届时后世子孙无疑会与之爆发一场大战。”

    “爹,红毛夷真的敢冒犯咱们大明?”杨怜儿自然不知道屯门之战了,听了李宏宇的解释后不由得诧异地问向了杨啸天。

    “屯门之战是嘉靖爷登基后的第一战,听说调动了数十艘海船以及近万名士兵前去围剿,成功收服了屯门,把红毛夷给赶了出去。”

    杨啸天闻言向杨怜儿点了点头,这还是他小时候从爷爷那里听来的,当年可是名震大明的“屯门大捷”,只不过由于时日久远他已经忘记了这件事情,经过李宏宇的提醒后才隐隐约约记起来。

    “还有这种事情?”杨怜儿的双眸闪过意外的神色,没想到那些红毛夷竟然真的敢招惹大明。

    “海外贸易开启后,大明就可以掌握那些红毛夷的动向,阻止他们乘船东侵。”

    李宏宇见状笑了笑,他今晚已经给了杨啸天足够多的惊讶,随后语峰一转向杨啸天说道,“杨帮主,在下先前所说不过是一家之言而言,实在是有些杞人忧天,帮助切莫放在心上。如果帮主对海外贸易事宜尚不清楚,不如静观其变看看海关司下一步会有何计划。”

    杨啸天闻言顿时微微颔首,认为李宏宇言之有理,先前他对海外贸易的事情没有丝毫头绪,故而最好的办法是按兵不动看看其他人有何办法。

    “老爷,这李公子知道的东西还真的挺多!”

    晚宴过后夜色已深,李宏宇起身告辞,杨怜儿自告奋勇送他出去,会客大厅门口处,卢氏望了一眼李宏宇和杨怜儿谈笑风生的背景后不由得向一旁的杨啸天感慨了一句,红毛夷的事情连她都知道。

    “李公子这是胸怀天下呀,看来咱们以前还真的小看了他,说不定他以后会金榜题名踏入官场。”

    杨啸天闻言沉吟了一下,然后沉声向卢氏说道,“此人堪称文武全才,又老成持稳,倘若能进入仕途的话前途不可限量,比钦差大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比钦差大人还要厉害?”

    卢氏没想到杨啸天对李宏宇评价如此之高,有些意外地问道,李宏宇不仅状元出身又在辽东立下了赫赫战功,又深受皇家的宠信,可是当今朝廷最有前途的年轻官员。

    “在为夫看来,钦差大人和李公子将会是一时瑜亮,两人都属于那种志向远大的少壮派,又同出自湖广襄阳,十有**会在官场上走到一起,如果真的如此的话那倒也是咱们大明之幸。”

    杨啸天笑了笑后向卢氏给出了他对李宏宇的评论,不得不说他的眼光还是非常独到,能把李宏宇与钦差大人联系在一起,果然不愧是漕帮的帮主。

    “这样看来的话咱们可要跟李公子时常走动了,以后如果他在朝堂之上为官的话也能关照咱们一下。”

    卢氏闻言脸上不由得流露出遗憾的神色,“可惜了,李公子已经成亲,否则的话倒是能成为咱们的女婿。”

    “这事强求不得,怜儿被李公子救了三次,又把咱们拉出了险境,咱们应该知足了。”杨啸天笑了起来,虽然他也感到遗憾但天下间的好事哪儿能都被他们给占了,故而杨怜儿和李宏宇之间的事情只能看天意如何了。

    “你怎么知道红毛夷的事情?”

    杨啸天和卢氏谈论李宏宇的时候,杨怜儿背着双手,边走边好奇地问李宏宇,这种事情可不是普通人能知道的。

    “海外贸易的事情如此之大,不少走私商人也来扬州凑热闹,几杯酒下肚的话什么话也都能说出来。”

    李宏宇闻言笑了笑,风轻云淡地找了一个借口回答,说起来他与杨怜儿的结识还真的要多亏走私商人,如果不是李宏宇当时把杨怜儿错认为是走私商人的话,两人也不可能相识。

    “李兄,我发现现在越来越难看穿你了,你不仅文武兼备而且还心系大明安危,千里迢迢来了扬州又没有参与竞价。”

    杨怜儿停下了脚步,仰头盯着李宏宇瞅了一会儿后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看你不像是个做生意的,倒像是一个为官之人,那些做生意的都一心钻到钱眼里了,哪里会关心红毛夷的事情。”

    “我要是官员的话首先要治你强掳之罪,好好地就把我给带到了那个渔村,差一点就吓得娜雅报官了。”

    李宏宇闻言微微怔了一下,没想到杨怜儿竟然会猜到他的身份,不过他肯定是不会承认的,因此随后就笑了起来,装作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说道。

    “我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你也当真了,如果朝廷的官员像你这样吊儿郎当的话那么咱们大明可是一点儿前途都没了。”

    杨怜儿其实并没有怀疑李宏宇的身份,刚才只不过是下意识地灵机一动而已,见李宏宇若无其事地开着玩笑自然也就没当真,闻言冲着他翻了一个白眼后说道,她还从没有见过如此不务正业的朝廷命官。

    李宏宇见杨怜儿并没有往心里去,顿时松了一口气,与其并排谈笑着向院门处走去。

    第二天上午,二十名海外贸易的供货商悉数赶到海关司人员的住所,在下人的指引下相继在客厅中摆着的一张长条桌两侧落座。

    由于同属商界中的翘楚,再加上这些天来在扬州的相互走动,故而到场的人差不多都认识,相互间打着招唿气氛显得很轻松。

    那些私下里关系比较好的商贾们自然坐在了一起,低声议论着海关司的人为何要把他们召集起来。

    等人数到齐后,客厅里的商贾们已经按照他们在商界的出身关系形成了四个阵营,即晋商出身的商贾阵营、徽商出身的商贾阵营、浙商出身的商贾阵营,以及以湖广商人为基础的其他地区商人的联合阵营。

    在这四个阵营中,规模最大的是以湖广商贾为基础的联合阵营。

    之所以要与湖广商人为基础,除了跟李宏宇出身湖广有关外,还与包括粤商、川商等地区的商贾在大明商界处于弱者的地位有关,无法跟晋商、微商和浙商相抗衡,此时自然要在一起抱团了。

    这样一来,联合阵营的人数就是最多的,已经超过了半数。

    毕竟,晋商、徽商和浙商都有着稳定而丰厚的经济来源,很少有人想在前路充满荆棘的海外贸易一事上折腾。

    这就给了粤商和川商等地区的商人一个难得的机会,倘若拼资金的话他们肯定不是晋商、徽商和浙商的对手。

    而在二十家供货商中湖广商贾的人数最多,一共有五家供货商,分别是秦月的秦家、李宏宇的李家三房、李宏宇大伯的李家宗族和楚王府、襄王府。

    因此,在海外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是湖广的商贾,不仅有粤商和川商等地的商贾依附,而且暗中还有晋商的支持,这使得在大明商界叱咤风云、唿风唤雨的徽商和浙商在海外贸易中处于了劣势。(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七章 最强商会

    “海关司司商官沈永顺周大人到!”

    就在众商贾聚在客厅里谈笑风生的时候,门口处传来了一声高喝,一名身穿正七品官服的年轻人在两名穿着从七品官服的年轻官员的陪同下快步走了进来。

    “司商官?”

    商贾们闻言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一个官职,随后纷纷起身相迎,再怎么说来的也是朝廷的命官。

    “诸位请坐!”

    沈永顺坐在长条桌一端的上首处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