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权驭大明 >

第234章

权驭大明-第234章

小说: 权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直到八月上旬,李如柏率领的鸦鹊关明军才姗姗来到赫图阿拉。

    望着眼前这座城门大开、一派死寂的后金都城,一路上提心吊胆的明军将士们不由得面面相觑额,他们原先还以为会有一场激烈的攻城战。

    出于对后金军的忌惮,明军的将领担心这是后金布下的陷阱,因此迟迟不敢进城,而是前去找李如柏进行商议,毕竟眼前的一幕太过反常。

    李如柏也觉得奇怪,以努尔哈赤的性格岂会不战而逃,把堂堂的后金国都拱手送给明军?

    可眼前的这一幕使得李如柏觉得赫图阿拉是座空城,否则连最起码的犬吠声总该有的吧?

    “总兵大人,卑职愿意率军进入查探。”就在众将议论纷纷的时候,柴时秀走到李如柏面前一拱手,宏声说道。

    “总兵大人,卑职也愿意进城探查。”随后,李志忠也走了出来,向李如柏拱手后高声说道。

    “二位将军乃骑兵主将,不可轻易犯险!”现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将领们纷纷望向了李志忠和柴时秀,李如柏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

    “禀总兵大人,卑职与柴将军离开铁岭时,巡抚大人曾经告诉过卑职二人,如果在抵达赫图阿拉的途中没有遇到建奴的阻挡,那么意味着建奴已经放弃赫图阿拉,率部迁往了开原。”

    李志忠闻言再度向李如柏一躬身,提高了音量说道,“如果巡抚大人猜得没错,现在赫图阿拉已经是一座空城!”

    “空城?”听闻此言,在场的将领们纷纷大吃了一惊,神色愕然地望着李志忠,难道努尔哈赤跑了不成?

    “来人,速进城探查,看看建奴是不是跑了!”李如柏先是怔了一下,随即眼前一亮,冲着一旁的一名将领高声喝道,“查明后速速来报!”

    “卑职遵命。”那名将领不敢怠慢,向李如柏一拱手后急匆匆安排人进城查探。

    等那名将领走后,在场的众将相互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脸上纷纷显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不仅是因为努尔哈赤可能跑了,还有远在铁岭的李宏宇竟然能在大半个月前推测出努尔哈赤的动向,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了一些。(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三章 袒护

    “禀……禀总兵大人,建……建奴真……真的撤了,赫图阿拉现在是一座空……空城!”

    大约半个时辰后,先前那名奉命前去探查赫图阿拉城虚实的将领火急火燎地闯进了李如柏的帅帐,神色激动地向与官秉忠和张瑜等将领说着话的李如柏高声禀报道,由于太过兴奋说话都有些打结。

    此言一出,原本嗡嗡嗡有些噪杂的帅帐里立刻安静了下来,将领们纷纷诧异地望向了李如柏,一时间难以相信这件事情是真的: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后金的都城,这可是不折不扣的大功!

    “走,跟着本将进城!”李如柏暗中松了一口气,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后抬步向外走去,众将纷纷兴奋地跟在后面都想知道后金的汗宫是什么样。

    不过,进了赫图阿拉内城的后金汗宫后明军的将领们不由得大失所望,后金财力和人力有限自然不可能把汗宫建的跟大明的紫禁城一样金碧辉煌、宏伟壮观。

    在众将看来后金的汗国与大明地方上那些地主老财的宅院差不多,毕竟女真人物资贫瘠,能建出这么一座汗宫已经相当不容易。

    “派人向巡抚大人报捷,我军已经顺利夺取赫图阿拉,请巡抚大人指示下一步如何做。”李如柏伸手摸了摸汗宫议事大厅里努尔哈赤所坐龙椅的扶手,沉声向跟在身后的一名将领下达了命令,他想要知道李宏宇接下来会让他做什么。

    “禀将军,巡抚大人派来送来了军令。”李如柏的话音刚落,一名卫兵就快步奔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紧急公文高声喊道。

    大厅里谈笑的将领们纷纷安静了下来,有些愕然地望着那名卫兵手里的公文,没想到他们刚进赫图阿拉就收到了李宏宇的军令,看来李宏宇事前已经计算好了他们抵达赫图阿拉城的时间,这着实令他们感到吃惊。

    “诸位,建奴已经迁都开原,巡抚大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率军撤出了铁岭。”

    李如柏打开公文翻阅一遍,然后神色严肃地说道,“巡抚大人说了,赫图阿拉位于长城外,地处偏僻,对我军毫无用处,拿走一些物品献给皇上后将其焚之一炬!”

    “张将军、柳将军,你们率领右军返回鸦鹊关固守,其余人等随本将增援沈阳。”

    说着,李如柏望向了人群中的右军主将张瑜和副将柳民忠,沉声向两人下达了命令,然后望着众人高声喝道,“事不宜迟,诸位下去准备吧!”

    李如柏心中暗自着急,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回沈阳,铁岭是李家的祖籍所在地,他自然担心李氏宗族的人了。

    至于李宏宇的安全李如柏一点儿也不担心,沈阳城城高墙厚,虽然后金军在野外作战十分厉害可攻城却没有什么好办法,而努尔哈赤既然选择迁都避开了鸦鹊关的明军那么就不会去攻打坚固的沈阳城。

    众将向李如柏一躬身后三五成群地议论着离开,饶有兴致地谈论着李宏宇让他们进攻赫图阿拉以及刚才的那道军令,无不认为他们能轻易夺得赫图阿拉是李宏宇运筹帷幄的结果,很显然努尔哈赤对李宏宇颇为忌惮。

    另外,大家对李宏宇做出放弃铁岭的决定也感到非常惊讶,要知道这样一来可是给了朝廷里那些文官把柄使得他们能够在朝堂上弹劾李宏宇,不过也救了许多明军士兵的性命。

    这使得众人对李宏宇是敬畏有加,李宏宇并没有找人来背锅,而是将扛起了从铁岭撤军的罪责,这种有担当和魄力的统帅肯定受到将士们的尊敬和喜爱。

    与此同时,京城。

    “皇上,辽东送来急报,建奴避开了李将军率领的官军,从赫图阿拉迁都到了开原,李巡抚兵力不足唯有撤出铁岭。”

    万皇帝正与郑贵妃、寿宁公主、朱婉婷在后花园里赏花避暑,兵部尚书黄嘉善拿着一份急报赶了过来,躬身禀报道。

    “哦?”万皇帝闻言不由得面露惊讶的神色,随后不由得笑了起来,向黄嘉善说道,“这个李巡抚还真是给朕出了口气,竟逼得建奴连老巢也不要了。”

    一直紧张地聆听着战报的朱婉婷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她还以为李宏宇出什么事了,没成想努尔哈赤竟然被李宏宇逼得迁都了。

    “皇上,铁岭乃辽东军事重镇,李巡抚就这么放弃了恐怕有些不妥,会引发外界对其的非议。”黄嘉善见万皇帝心情舒畅,迟疑了一下后说道,言外之意是李宏宇这样做有不战而逃的意味。

    “非议?”万皇帝闻言顿时面色一沉,冷冷地望着黄嘉善说道,“李巡抚坚守铁岭到最后,难道要他跟铁岭共存亡?”

    “如果不是李巡抚及时调来了叶赫部和蒙古人,铁岭早就被建奴攻下,李巡抚在援兵未至的情形下已经逼得建奴迁都,还要让他如何做?”

    说着,万皇帝冷笑了一声,“如果有人非议李巡抚,认为李巡抚在辽东做的不好,那么朕不介意让其到辽东走一遭,与建奴打打交道!“

    黄嘉善闻言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尴尬的神色,虽然他知道万皇帝会袒护李宏宇但没想到会袒护到这个地步,显而易见以万皇帝的脾气真的会把那些胆敢以从事做文章弹劾李宏宇的人调去辽东。

    朱婉婷的嘴角则流露出一丝笑意,她原本还担心李宏宇放弃铁岭后会有什么麻烦,不过从万皇帝的态度上知道李宏宇这次是安然过关,很显然万皇帝认为李宏宇没有做错。

    “传旨,李巡抚从建奴刀口下救出铁岭和开原百姓,又攻下了建奴老巢赫图阿拉,有功于社稷,特赏银千两。”

    万皇帝见黄嘉善沉默不语,于是想了想后向一旁的内侍下达了诏令,“另,李巡抚兼鸿胪寺右少卿!”

    鸿胪寺右少卿是从五品的官职,万皇帝为了避免以后有人找李宏宇的“后账”,不仅肯定了李宏宇撤离铁岭之举,而且还给李宏宇升了官。

    显而易见,鸿胪寺右少卿是李宏宇的加衔,也就是说只享受鸿胪寺右少卿的官场待遇而不用在鸿胪寺去任职,是一个虚职。

    如果是实职的是,那么万皇帝会说“兼掌”或者“兼任”,会在“兼”字后面带上一个动词,表明其有行事的权力。

    单单一个“兼”字的话,则意味着是加衔,为了提高获得此加衔的官员官场官阶和待遇而已。

    “皇上,虽然建奴迁都,但并不知道其是否放弃赫图阿拉,现在宣布李巡抚攻下了赫图阿拉是不是为时尚早?”

    黄嘉善闻言吃了一惊,连忙开口说道,毕竟现在明军还未攻克赫图阿拉,如果努尔哈赤迁都是诱敌之计,把李如柏率领的明军引进包围圈一网打尽,那么届时万皇帝和明廷的颜面何在。

    毕竟,数月前辽东三路明军短短五天就被后金军击溃的事情还在目,在黄嘉善等朝中大臣看来后金军有能力击溃李如柏率领的明军。

    “哼,努尔哈赤如果想打这一仗的话就不会迁都了,这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万皇帝知道黄嘉善的意思,冷笑了一声说道,“朕知道你们质疑李巡抚在铁岭一战中的俘敌数,认为李巡抚虚报战功,朕已经御准了李巡抚与建奴交换俘虏的奏请,你们商议一下看派谁去监察换俘事宜。”

    “臣遵旨。”黄嘉善心中不由得苦笑一声,躬身答道,看来万皇帝对李宏宇颇为信任,否则不会让朝臣们商议前去辽东监察换俘事宜的人选。

    铁岭之战的奏捷公文送到京城后,京城百姓欢唿雀跃,不过朝中不少大臣认为李宏宇虚报了军功。

    这也怨不得那些大臣怀疑,就在数月前杨镐率领的十余万明军精锐在萨尔浒被后金军打得大败而归,损失惨重。

    结果李宏宇抵达辽东后不久,面对着缺兵少将的局面竟然一转眼间就神奇地在铁岭击溃了五万后金军,并且俘敌七千余,着实令人难以想象。

    尤其是打了铁岭一战的主力竟然是女真叶赫部和蒙古外喀尔喀部,更令朝中的大臣表示怀疑,什么时候女真人和蒙古人开始给大明卖命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宏宇给兵部的奏报是歼敌两万,俘虏七千,不过由于上一次的“鸦鹊关大捷”歼敌已经是“四万”,故而兵部的人大笔一挥,把歼敌数改为了“五万”,怎么得也要比鸦鹊关歼敌数多,这样才能鼓舞百姓的士气。

    对于铁岭一役究竟歼灭多少后金军,恐怕没人能说得清楚,很显然后金军对外宣布时会减小伤亡,而明军对外宣传时会夸大。

    不过,在战场上有一点是很难作假的,那就是俘虏敌军的人数,除非李宏宇抓来一些辽东的百姓滥竽充数,否则绝对不会在俘虏人数上做文章。

    朝廷之所以要派员前去监督辽东的换俘事宜,主要目的就是查看那些俘虏是否是后金士兵,有无滥竽充数的嫌疑,只有确认俘虏数真实无误后朝廷才能正式对铁岭大捷的有功人员进行封赏,其次才是监督换俘的过程。(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四章 辽东经略

    七月底,以代善和皇太极为首的后金军前锋抵近铁岭,在铁岭坐镇的李宏宇当机立断,下令惶惶不安的铁岭守军撤向沈阳。

    临走之前,李宏宇把一封信留在了铁岭总兵府会客大厅的桌子上,信自然是写给努尔哈赤的。

    李宏宇在信里告诉努尔哈赤,开原和铁岭暂借努尔哈赤,两年之内他必定收回开原和铁岭,让努尔哈赤好好享受这一年的美好时光。

    这封信先是落在了代善和皇太极的手里,两人自然将其送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看完信后眉关紧锁,神色显得异常凝重。

    几个月前杜度手下的参领阿奇格在鸦鹊关前被突然出击的辽东铁骑灭了后,回到赫图阿拉时曾经带给努尔哈赤一个口信,说会拿下赫图阿拉。

    如今,努尔哈赤迫于形势不得不放弃赫图阿拉迁都开原,将赫图阿拉拱手送给了明军,这使得努尔哈赤对李宏宇感到十分忌惮。

    与大明的其他官员不同,李宏宇不仅有着很高的军事造诣,而且还善于与人打交道,并没有轻视女真人和蒙古人,使得叶赫部和蒙古人给他卖命,打赢了铁岭之战,进而一举扭转了明军在辽东的不利局面。

    努尔哈赤最怕的自然是与李宏宇这种以攻代守的明军统帅打持久战了,很显然如此一来会压缩后金的生存空间,并且逐渐通过战争削弱后金的力量。

    因此,为了避免受到李宏宇的压制,努尔哈赤唯有向北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