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权驭大明 >

第229章

权驭大明-第229章

小说: 权驭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既然努尔哈赤铁定会打开原和铁岭的主意,那么李宏宇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因此,李宏宇暗中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进入铁岭城的同时悄悄派出八百里快骑向鸦鹊关的李如柏传令,让李如柏接到命令下立刻向赫图阿拉进发,而且要大张旗鼓地行进。

    即便李志忠和柴时秀率骑兵前来铁岭城增援,那么鸦鹊关也有四万多的兵力,经过这两三个月来的整编部队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不再是李宏宇抵达前的那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部队,说是大明现在最强的部队也不为过。

    李宏宇在给李如柏的公文中说得很清楚,此番攻击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严禁冒进。(未完待续。。)

第两百九十六章 运筹帷幄

    不仅如此,李宏宇还让李如柏携带了包括红夷大炮在内的大大小小两百多门炮,专门为了对付后金军的骑兵。

    虽然后金军的骑兵射箭射得很远,但再远也比不过火炮的射程,一旦开战那么那两百多门炮肯定会对后金军的骑兵造成不小的杀伤。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火炮外,李如柏统帅的军队清一色的冷兵器,而且其中的盾牌兵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是李宏宇特意为后金部队的弓箭手准备的,同时也是为了保护明军的火炮。

    后金军的骑兵固然厉害,但后金在战场上的主力却是步兵,身材强壮的女真步卒交战的时候表现得十分强悍,而且射术精湛,萨尔浒大战时三路明军就是吃了后金军步卒弓箭的大亏。

    值得一提的是,辽东明军的境况虽然有些糟糕,但也并非没有优势。

    大明拥有规模庞大的军械库,故而李宏宇需要的武器装备,包括火炮、盾牌和刀等军械可以从关内源源不断地运来,这是后金军队所无法比拟的。

    李宏宇之所以让李如柏出击,是因为他在赌,赌努尔哈赤不会与李如柏交战,而是选择保存实力挥师北上攻占开原和铁岭。

    显而易见,跟大明打消耗战的话努尔哈赤将吃大亏,明军可以迅速补充兵力而他的士兵死一个少一个。

    这意味着,努尔哈赤面对李如柏的进攻十有**会主动放弃赫图阿拉,全力夺取开原和铁岭。

    如此一来李宏宇就能向朝廷交差了,赫图阿拉虽然没什么军事价值,但其必定是后金的国都,政治意义重大,是李宏宇在辽东取得军事胜利的最好证明。

    在李宏宇看来,拿下了赫图阿拉他也就能从辽东“功成身退”了,昂首挺胸地返回京城。

    显而易见,大明文武官员众多,万皇帝岂会让他这个大明状元一直待在天寒地冻的辽东?

    因此,当熊廷弼到辽东赴任后万皇帝肯定会把李宏宇召回去,毕竟李宏宇已经稳定住了辽东的局势,没有必要再在辽东浪费时间,还是留在皇太孙身边教导皇太孙重要。

    另外,万皇帝也需要李宏宇来启动海外贸易计划收取海关关税,大明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这是一个不增加百姓负担而又能获得税金的好办法。

    当别人的注意力还集中在辽东战局上的时候,李宏宇已经开始展望未来的发展,在无法剿灭后金的情形下他要在辽东取得最大的胜利以增加自己的资,那么后金的国都赫图阿拉自然就进入了他的视线。

    不过,在此之前李宏宇还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再怎么说他现在也是辽东的统帅,自然要把辽东纷繁复杂的事务理顺。

    进入铁岭城的中午,喻成名在总兵府设宴给李宏宇接风洗尘,由于李宏宇待人非常和蔼,故而现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气氛非常轻松。

    昨天的战果已经统计了出来,在喻成名等人看来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胜,俘虏了七千多名八旗兵,代善和皇太极只带领着数百亲兵逃走。

    可在李宏宇看来,明军取得了一场惨胜,不仅铁岭城守城的明军只剩下几百伤兵,叶赫部和内喀尔喀部的士兵加起来伤亡高达两万人,其中战死者近万人,由此可见战斗的残酷。

    所谓成王败寇,再怎么说也是明军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故而大家自然而然忽略了此战付出的代价。

    再者说了,此次与后金军交战的主力是叶赫部和内喀尔喀部的人,喻成名等人将其视为蛮夷,自然也不可能关心他们伤亡了多少人。

    不过,李宏宇却不能无视叶赫部和内喀尔喀部的牺牲,因此在接风宴上将叶赫部的金台石贝勒和内喀尔喀部的巴哈特台吉、昂安台吉、宰赛台吉安排在了他所在的主座上,而且就坐在他的身边,以示对其的器重。

    对于金台石和巴哈特等人而言,李宏宇在如此隆重而正式的场合让他们坐在酒桌的主座,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荣耀,也是对他们战功的肯定。

    李宏宇的这个做法使得喻成名等人感到颇为意外,没想到李宏宇竟然如此看重叶赫人和蒙古人,由于叶赫部和内喀尔喀部在此战中立下了决定性的功劳故而众人对此无话可说,否则铁岭城肯定会被后金军给攻占。

    铁岭之战后,论功行赏自然摆在了李宏宇的面前,这也是参战部队的将领和士兵最为看重的事情。

    因此,结束了一天的应酬后,李宏宇晚上在总兵府后院的卧房里就铁岭一战给万皇帝写奏报。

    其中首功自然是叶赫部和内喀尔喀部,其次是铁岭的守军,最后是在关键时刻赶来的辽东铁骑和陕甘骑兵。

    与别的统帅不同,李宏宇并没有打压叶赫部和内喀尔喀部的意思,在他看来叶赫部是大明的臣民,而内喀尔喀部是盟友,没有必要因为他们是人们眼中的“蛮夷”而轻视他们。

    在这份奏章中,李宏宇提出与后金换俘,用铁岭之战俘获的后金军换取萨尔浒大战时被后金俘获的明军,由于这涉及到了七千余八旗兵的命运,故而李宏宇不能擅自做决定,要听从万皇帝的旨意行事。

    写完了奏报,李宏宇喊来了喻成名,要他安排铁岭城的百姓转移到沈阳和辽阳等地的事宜。

    喻成名对李宏宇的这个决定感到非常惊讶,毕竟他们打赢了铁岭之战,城里的百姓都指望着以后能过安生的日子。

    李宏宇自然清楚喻成名的想法,故而向他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努尔哈赤很显然不会咽下这口恶气,再加上铁岭和开原的重要军事价值,故而其一定会集结重兵前来攻打。

    叶赫部和内喀尔喀部的部队已经在铁岭一战中伤了元气,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才能再度上战场,故而李宏宇手头已经没有兵力来跟努尔哈赤交战。

    因此,李宏宇必须未雨绸缪,先转移走铁岭地区的百姓,免得届时他们遭受战火的荼毒。

    “巡抚大人,建奴胆敢再度来犯?”喻成名这才反应了过来,不由得有些惊讶地望着李宏宇问道,毕竟鸦鹊关还有四五万明军,他不相信努尔哈赤敢再度派兵攻打铁岭。

    “本巡抚已经下令,让李总兵从鸦鹊关出击进攻赫图阿拉,希望能把建奴拖住形成对峙之势,这样有利于咱们调集援兵来守铁岭。”

    李宏宇闻言眉头皱了皱,神色严肃地向喻成名说道,“如果建奴弃赫图阿拉于不顾的恶化,那么铁岭我们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的。”

    听闻李宏宇竟然下令让鸦鹊关的李如柏向努尔哈赤所在的赫图阿拉发起进攻,喻成名的脸上顿时浮现出震惊的神色,在他看来这完全就是把李如柏等人送上了死路,他们岂会是努尔哈赤手下八旗兵的对手。

    虽然李宏宇在铁岭重创了正白旗和正红旗的八旗兵,但努尔哈赤手里还有另外六个旗的兵力,真打起来的李如柏率领的明军根本就不是对手。

    不过,喻成名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李宏宇此举是想用李如柏所统帅的明军来牵制和削弱努尔哈赤手中的八旗兵兵力,同时也是为了减轻铁岭所承受的压力。

    “巡抚大人,卑职以何种理由迁移百姓?”因此喻成名向李宏宇一躬身,开口请示道,李宏宇既然没有让外界知道李如柏准备进攻赫图阿拉的事情,那么现在肯定不会让人清楚他转移百姓的真实目的。

    “就说本巡抚要在铁岭与奴酋决战,为了避免伤及百姓故而把他们迁走。”李宏宇早已经想好了对策,有条不紊地说道,“本巡抚已经安排好了,会把他们都安顿好的。”

    “大人放心,卑职明天就办这件事。”喻成名闻言向李宏宇一拱手,神色严肃地回道。

    “此事务必在半个月内完成,铁岭和开原等地的百姓要一个不落地全部迁走。”李宏宇微微颔首,然后沉声嘱咐道。

    按照他的推算如果努尔哈赤想要攻打铁岭的话,那么半个月后其率领的大军会到达铁岭,故而半个月内必须要完成迁移百姓的事宜,李宏宇决定采用坚壁清野的策略,不给努尔哈赤留下丝毫别的东西,让他得到一座死一般寂静的空城。

    对于努尔哈赤来说,如果攻占一座城池后无法得到当地的百姓,那么这座城池就将成为他的一个负担,使得他不得不往城里移民以维持城市的运转,这样一来他能征兵的兵源就会减少,从侧面削弱后金的力量。

    喻成名自然知道事态的严重,向李宏宇躬身行了一礼后退下,以免打扰了李宏宇休息。

    第二天上午,李宏宇刚一起床就得到了一个消息,叶赫部的金台石贝勒一早就赶回了铁岭城,现在自缚双手跪在后院的客厅里,好像犯了什么事儿等着李宏宇发落。

    得知这个消息,李宏宇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他自然清楚金台石为何要自缚请罪了,这正是他所希望看见的一幕。(未完待续。。)

第两百九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铁岭城,总兵府,后院会客厅。

    金台石跪在大厅中央,双手反绑在身后,神色显得异常严肃,引得下人们远远地张望着,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金贝勒,你这是何意?”

    李宏宇走进大厅后把金台石扶了起来,招唿跟在身后的满桂给金台石松绑,安慰金台石说道,“胜负乃兵家常事,本官不是那种不通情理之人,贝勒勿需如此。”

    “巡抚大人,卑职有罪。”

    金台石闻言脸上顿时面露愧色,再度跪了下来,不无惭愧地说道,“巡抚大人神机妙算,努尔哈赤的两个儿子确实逃回了赫图阿拉,卑职犯下了大罪,私下放了他们离开。”

    “什么?”李宏宇闻言装出吃了一惊的样子,“贝勒为何要如此做。”

    “禀巡抚大人,皇太极是卑职的妹妹的儿子,卑职实在无法向他下手,故而放他们走了。”金台石苦笑了一声,以头触地说道,“卑职自知犯了大错,故而愿意接受大人的任何惩处!”

    原来,金台石按照李宏宇的命令,率领一千叶赫部士兵在从铁岭通往赫图阿拉的路上设伏,成功截住了狼狈向赫图阿拉逃窜的代善和皇太极,而两人身边加起来也不过三四百八旗骑兵而已。

    由于代善和皇太极手下的骑兵已经在铁岭之战中打得精疲力竭,故而根本就不是金台石的对手,只要金台石一声令下,以逸待劳的叶赫部士兵就会把代善和皇太极的手下全歼。

    不过,皇太极毕竟是金台石的亲侄子,金台石对皇太极下不了死手,经过皇太极的哀求后,看在妹妹的份儿上最终网开一面放了他和代善。

    显而易见,皇太极不可能抛下代善,否则即便回到赫图阿拉也会受到外界的鄙夷和非议,金台石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成全了皇太极。

    “本官只知道布杨古贝勒与努尔哈赤有着杀父之仇,没想到努尔哈赤是你的妹夫!”

    听了金台石的解释后,李宏宇故意表现得十分意外,随后沉吟了一下后扶起了金台石,一边解着他手上的绳子一边郑重其事地说道,“此事的责任在本官,如果本官知道皇太极是你的亲侄子绝对不会派你前去设伏,这种甥舅相残可不是本官所希望看见的。”

    “谢巡抚大人开恩。”金台石闻言心中顿时一阵感动,知道李宏宇没有追究他罪责的意思,连忙开口道谢。

    “金贝勒,你一路奔波辛苦了,回去歇息吧,伏击的事情莫要再提,就当代善和皇太极冲出了你们的伏击。”

    李宏宇笑了笑,安慰道,“本官已经向朝廷上了奏表,此次铁岭之战你们叶赫部与喀尔喀部当居首功。”

    “谢巡抚大人。”

    听闻此言,金台石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去,向李宏宇一躬身后离去,他最为担心的就是自己放走代善和皇太极影响到叶赫部,不过由此看来他的担忧是多余的,李宏宇并不是那种落井下石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