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历史粉碎机 >

第75章

历史粉碎机-第75章

小说: 历史粉碎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对岸血战的目的。

    想要轰开马圈子城墙,在这边开炮是没用的,因为辽河阻隔那炮弹只有打高抛弹道才能勉强够到那里,就像现在正狂轰清军骑兵的那些臼炮一样,但这样的话,想正中城墙得需要逆天的运气才行,而且实心石弹那时候也没什么力量了,所以想要砸开城墙就只能把神威无敌大将军炮移到东岸,在不足一千米距离直射城墙才行。

    移过去没问题。

    曹友义带着五门大炮从锦州到这里沿途过了不止一条河,每一门大炮下面都有一个这样的平板拖车,这是专门为了让它们在夏季辽河一带水网区活动而设计的,那些车轮宽近一米,就跟坦克的履带一样,车轴上甚至还套着现代的轴承呢!

    但在这里,清军可不会允许它上岸然后完成架设,再装填弹药瞄准他们城墙不断开火,所以必须抢一块炮兵阵地。

    至于说杨丰再玩轰炸……

    那是靠天吃饭的,现在风正迎面吹呢。

    热气球怎么往对面飘?

    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从河湾铺城拖出,并且在那些水牛拖拽下向着河滩移动的时候,东岸清军也明白了这东西的用处,他们的攻势陡然加强,到这时候投入战场的清军骑兵都已经超过了两千,而渡河的明军甚至达到了四千,双方六千士兵把渡口不足一平方千米战场打成了绞肉机,四个小的西班牙方阵组成了绵延的防线。

    这里两边是沼泽的地形反而有利于明军。

    他们根本不需要管侧翼。

    在最初的血战之后,依靠着前锋的牺牲,后续的明军逐渐完成列阵,四个千人队组成的小方阵立刻堵住整个正面。

    无法从沼泽中绕行的清军必须硬顶那如林的长矛,还有长矛阵四角不断射出的子弹,而他们手中的长矛刺不到明军,双方长矛的长度差距太大,他们的骑兵弓射出的箭也很难穿透明军士兵身上的棉甲,就算穿透也无法造成太大伤害,只要明军士兵的意志足够坚定,他就能继续忍着伤痛保持阵型,狭窄的战场也让清军骑兵的驰射无用,因为对面那些鸟铳手最喜欢的就是这个。

    战场上的清军越来越拿这东西无可奈何,唯一能够帮助他们的只有后方的大炮,因为明军阵型密集,一旦被炮弹击中伤亡也是很大的。

    但这并没什么用。

    二十门大炮打死不了多少明军,那炮弹射速慢,精度差,如果是以前,遭遇这样的炮击明军说不定就溃败了,但现在明军身后就是皇上,一年来跟着皇上所向无敌的他们,早就可以说被一种宗教式的狂热所左右,只要跟着皇上,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恐惧为何物。

    说到底在这个时代,勇气和意志决定战场。

    只要宁死不退。

    一支军队就可以说是不败的,扯别的都没用,这个时代火力还没有压倒勇气的能力。

    更何况火力优势也在明军一方,无论河面数十艘战舰上那些小型火炮,还是河湾铺城墙上一字排开的臼炮,都在为东岸明军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援,尤其是后者的最远射程,甚至几乎达到了马圈子城门前,可以说清军一出城就有可能遭遇开花弹轰击,更别说河面上还有数以百计的大炮在向他们狂轰了。

    就在那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被拖进河水,并且在下面木筏托举下浮起来,晃晃悠悠飘向东岸时候,清军的大炮立刻转移了目标,开始轰击这门大炮。

    四周不断升起的水柱中,这门大炮缓缓向前,很快那些水牛进入深水,开始向对岸游动,当然它们肯定无法以这种方式把大炮拖过去,紧接着几艘舢板就到了木筏后面人力划动向前推,虽然移动速度慢得可怜,但依旧坚定地向着对岸在前进,只是因为河水的流动,它的方向难以保持稳定而已。

    清军的炮弹依旧不断落下,甚至还有炮弹直接击中了大炮,但飞过一千多米距离后,这些炮弹已经没什么力量了,打在青铜炮身上只能擦出点火星。

    当然,就算再近也没用,那上万斤重的青铜坨子,又岂是十几斤重的小炮弹能伤得了!

    就在这门大炮渡河时候,东岸登陆的明军,迅速在岸边为它筑起一道超过一米厚的土堤,高度更是超过四米,当这道土堤完成的时候,那些水牛也踏上了东岸的河滩,很快拖着大炮下面的木筏碾压在松软的泥地,尽管有早就等待的士兵在下面用草木铺出道路,但巨大的重量仍旧让它在河滩上几乎陷住。

    好在这并不难解决。

    数以千计的士兵迅速上前或推或拽向前拖动。

    清军大炮立刻集中轰击。

    不断落下的炮弹中不时有明军士兵倒下,但旁边等待的立刻上前替换,甚至拖拽的水牛被炮弹打死,紧接着都有数以百计的士兵上前抓住断开的绳索,所有人都在低着头,不顾一切地拼命向前拉,在西岸传来的鼓声中喊着号子不断向前,那巨炮在拖车上如怪兽般缓慢移动着,两旁留下了数以百计的尸体,就像是在用血肉为它铺路。

    外围清军更加疯狂地进攻着,甚至一支增援的重步兵都加入了战场,长矛林和一道道盾墙近距离对撞,清军精准的弓箭手立刻给明军造成不小伤亡,但背后就是皇上的明军无一退缩,那一根根丈八长矛同样直刺后者的面门,紧接着最中间一直等待的掷弹兵就在人群中上前,然后向着清军盾车阵投出一枚枚五斤重的手榴弹,火光中盾车阵立刻被炸散。

    这时候那门大炮终于被拖到了护墙后面。

    清军炮弹对它无能为力了。

    固定大炮的绳索迅速被解开,沉重的大炮在无数士兵的推动中缓缓下了那辆拖车,并且在护墙后面架设起来,与此同时六名壮汉用软兜抬着一枚四百斤重的花岗岩炮弹迅速上前,炮上自带的吊臂迅速将其吊起,在炮口处一名士兵用力推了进去,里面的药包早已经放好,不放炮弹是因为担心它在起伏不定中滚出来。而安放好炮弹之后,护墙旁的士兵迅速在墙壁上凿出了射口,如水缸一样的巨大炮口立刻指向了远处的河湾铺城,随着后面两名炮手用力转动控制俯仰角度的转轮,炮口略微向上抬了一点。紧接着大炮尾部炮手将火绳杵进点火孔,惊天动地的炮声骤然响起,巨大的花岗岩炮弹带着强大的动能瞬间到了六百米外,准确地撞击在马圈子城的城墙上,那城墙上立刻多了一个清晰可见的巨大疮疤。

    “成了!”

    杨丰满意地说。

    (感谢书友狂暴之歌,minisi,剑歌一曲,求仙问道中,只有一个人的等待,gj0623ly,北语轻菲,太洱等人打赏)

第一零三章 天威

    尽管只有一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但这种恐怖武器的加入战场,还是迅速决定了战局。

    随着一包包丝绸包裹的火药被填进炮膛,随着一枚枚花岗岩炮弹被塞进炮口,这门巨炮以五分钟一轮速度不断喷出火焰,那直径半米的花岗岩炮弹如流星般不断撞击在马圈子城的城墙上,每一次撞击的结果,都是大片城墙夯土的坍塌,甚至凭借强大的动能直接贯穿,原本横亘前方的城堡迅速变得千疮百孔。

    外围进攻的清军绝望地看着这一幕,继续徒劳地冲击着明军,在炮弹爆炸的火光中不断倒下。

    这时候登陆的明军已经过超过一万了,一个个新的长矛方阵上前,如林的长矛逐渐填补所有空档,整个登陆场到处都如同一个个巨大刺猬般的长矛阵在挤压清军的活动空间,甚至挤得他们不断后退然后扩大着登陆场。

    而在这些长矛阵的后面,那些早就准备好的水师小型战船这时候也开始向前,这些战船都是沙船,上层建筑都已经拆除只留下船体和桅杆,它们行驶到拦江索处停下互相并拢用绳索连接,依靠那横亘河面的巨大锁链保持住不被河水冲走,就这样一艘艘越来越多的沙船上前,降下船帆就是一道逐渐向两端延伸的浮桥。

    此时清军依然在进攻。

    甚至他们的增援还在不断冒着明军炮火赶来。

    实际上他们已经放弃对马圈子城的防守了,自从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加入战场,防守这座城堡就失去了意义,它被轰开是必然的结果,夯土的城墙不可能阻挡住那近四百斤重的炮弹。就在第三枚炮弹击中城墙时候,那城墙就已经被砸开了一个小缺口,剩下只是什么时候把缺口扩大到足够大而已,只要这门大炮不停止射击,它就是把整个西城墙全轰塌也毫无压力,既然这样还不如索性用野战来解决。

    整个马圈子城内近八千守军几乎全部投入了战场。

    明军同样也不断渡过辽河。

    渡口的争夺战就这样演变成了双方的最终决战。

    “走,渡河!”

    当激战持续到临近中午的时候,杨丰看着下面已经基本上横亘了河面的浮桥,把手中鼓槌一扔说道。

    紧接着他拔出插在一旁的巨型陌刀冲下城墙,迅速跳上了他那匹黑马,这时候锦衣卫重骑兵们也已经完成集结,在河湾铺城内五百身穿链板甲的士兵拎着长矛等待。

    “锦衣卫,随朕杀敌去!”

    杨丰手中陌刀向前一指吼道。

    紧接着他策马冲出城门。

    在他身后重骑兵的洪流汹涌而出,十二面龙旗在城外的出现,让所有看到这一幕的明军都爆发出欢呼,无论正在渡河的,还是已经踏上东岸的,都仿佛被打了兴fen剂一样吼叫着疯狂向前。

    皇上终于出手了!

    那十二面龙旗下一身红色龙袍的身影恍如他们的太阳,刺破弥漫战场的硝烟,将温暖照耀在他们身上,然后所有血战中的明军士气陡然暴涨,随着那身影冲上刚刚完成的浮桥,并且浮桥上向着东岸不断前进,狂热的欢呼声响彻战场。

    就在这欢呼声中那十二面龙旗很快就出现在了东岸。

    正在集结中的登陆明军迅速向两旁分开,在两旁万岁的山呼声中,恍如战神降临般的杨丰,高举着那巨型陌刀,就仿佛高举着一面辉煌的旗帜般,在人群中如风般疾驰而过,一马当先带着铁骑的洪流直冲最激烈的战场。

    在清军恐惧的目光中,他瞬间撞进了一队骑兵中,那把巨型陌刀立刻化作闪电,带着白色弧光在空气中划过。

    然后四名清军被同时腰斩。

    “万岁!”

    侧翼原本和清军激战的一个明军方阵中,所有看的这一幕的士兵都爆发出欢呼。

    然后所有人开始向前挤压。

    而杨丰率领着他的锦衣卫铁骑如同利刃般直刺战场,他手中那把巨型陌刀带着白色弧光疯狂地挥动着,斩断他前方所有敢于阻挡的清军,五百锦衣卫铁骑紧随他不断向前,踏着雷鸣般的马蹄声撞翻一切阻挡。随着他们的向前,越来越多原本就已经开始占据优势的一个个长矛阵,也全部跟随着向前,如林的长矛逐渐连接成一道横亘战场的墙壁,跟随着那十二面龙旗,将所有被他们的皇帝冲开的清军刺穿,然后踏在脚下走过。

    带着排山倒海地气势走过。

    前方不断向前的十二面龙旗就是所有士兵的指引,此刻所有士兵都忘记了疲惫忘记了恐惧忘记了死亡,所有人的心中都只有一个信念……

    跟随皇上向前。

    清军的溃败终于开始了。

    随着杨丰的陌刀腰斩了他在这片战场上第一百个对手,他前方所有清军骑兵都惊恐地尖叫着掉头而逃,就像垮塌的沙丘般,这一个点的崩溃瞬间就变成了整个战线的崩溃,所有清军无论骑兵还是步兵,在恐惧的瘟疫中全部掉头不顾一切地逃走。

    然而向哪儿逃呢?

    “杀!”

    杨丰看着已经被轰出一个巨大缺口的马圈子城吼道。

    “杀!”

    在他身后是无数呐喊。

    当他的战马停下后,总数已经超过了两万的明军从两旁汹涌而过。

    这场血战的胜局已定,就不需要皇帝陛下再出手了,实际上紧追着清军的明军,几分钟后就冲进了马圈子城的缺口,而清军也没有再继续防守,而是打开东门不顾一切地逃离这座城堡,逃往远处的牛庄城。

    那里实际上也在激战当中,从盖州北上的荡寇旅和左翼第四镇正在牵制性进攻牛庄城,另外还有超过一万主动效力的包衣和奴隶也在跟随他们作战,清军撤出海州时候,象征性留下了这些人防守,而且把一些大批他们的家人都抓到辽阳当人质。

    但这没什么用。

    明军一到他们还是立刻就倒戈了。

    马圈子城被明军攻克后,残余的清军趁明军舰队还没进入太子河,以最快速度又放弃了牛庄然后乘船撤往辽阳。

    牛庄城的意义就是保护马圈子城的侧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