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历史粉碎机 >

第68章

历史粉碎机-第68章

小说: 历史粉碎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倾泻子弹,然后打得他们死尸不停堆积,因为两旁是劈山形成的峭壁,他们却根本没有能力爬上去还击,唯一能做的只有或者向前或者向后。

    而前面是一道狭窄的关门,后面是一头狂暴的恶龙。

    他们无路可走。

    只能绝望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这场肆无忌惮的tu杀持续了十几分钟,除了不足一千五百人逃过青石关以外,剩余三千多清军全部留在了关南,或者也可以说死在了关南。

    而青石关前这条狭窄的通道内,竟然堆积了超过一千五百具尸体,甚至还有人不是被明军打死,而是被多层死尸压在下面给闷死或者说被鲜血淹死的,哪怕是杨丰看到关前这尸山血海的一幕也感觉有些头皮发麻,这不是过去战场范围大,死尸多点也显不出什么,这完全就是层层叠叠堆积到让人生出密集恐惧症的程度。

    那些清理战场的明军,干脆一边吐着一边清理。

    尽管这都是他们干的。

    “陛下,鞑子弃青石堡。”

    梁诚说道。

    青石关北还有一座小坞堡,和青石关为一个防御体系,但很显然清军已经破胆,连防守的勇气都没有了。

    “没必要管那里,守住青石关就行,立刻派人去锦州,传旨给唐钰和曹友义,让他们向辽河进攻,速度不必太快,步步为营,只要一个月内到达西平堡就行,另外再调宁远的左翼第四镇过来。这建奴看来已经快山穷水尽了,看看眼前这些士兵,老的老小的小,这个能有多大?十五?连这样的半大崽子都上战场了,居然还妄想着南侵中原,真是不自量力!既然这样就干脆给他们来个痛快的,直接向北打进沈阳去!”

    杨丰踢着脚下一具死尸说道。

    他的确没想到清军都已经困顿到了这种地步。

    他知道关外清军缺乏青壮年,但却不知道居然缺乏到了这种地步,这一战能打得如此轻松很大程度上就是清军战斗力大不如前,一开始他还没往这方面去想,但现在一看这遍地死尸就明白了其中原因,这里面根本连一半青壮年都没有,绝大多数都是半老头子和半大孩子。

    这支清军如此,那么辽东的据说五六万八旗,肯定也同样是如此。

    这完全就是山穷水尽。

    这就和二战末期那些日军本土防卫师团一个德性了。

    事实上仔细算,清军目前情况也的确和二战末日军差不多,精锐的青壮年都被隔绝在外,日军精锐被隔绝在南洋,清军精锐被隔绝在关内,剩下老家都只能拼凑老弱病残来防守。

    既然这样……

    那就趁他病要他命!

    趁着关外清军山穷水尽,直接向沈阳进攻!

    明军在锦州和广宁还有四万大军,都是过去多次跟着皇上血战沙场的精锐,而且还有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和迫击炮,他们完全可以只留下一万警戒后方的蒙古人,然后剩余三万向东进攻,张名振部下还有整整一万水军,另外黄蜚所部还有两万杂牌水军在登州,由他和张名振汇合,再加唐钰的陆路,合兵水陆六万攻牛庄。

    而荡寇旅,再加上由唐钰的弟弟唐铨指挥的左翼第四镇,由杨丰亲自指挥向北,目标直指海城,最终三路大军会师于牛庄海城再继续向北攻辽阳。

    直至沈阳。

    不过他还需要面对一个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吴三桂能不能在冀东再次顶住多尔衮,可想而知一旦他攻沈阳,那么多尔衮肯定全力向冀东进攻,而且这一次那些士绅也不会再三心二意,也就是说那三十万绿营肯定要加入进攻的行列。

    这样吴三桂那里就危险了。

第九十三章 分化瓦解

    不过在继续向北进攻之前杨丰还得先把盖州拿下。

    这是进攻的基地。

    这座小城的一千守军当然不值一提,可加上近万旗人老弱妇孺就不太简单了,可不要小看老弱妇孺,真到了拼命的时候老弱妇孺也一样会变成战士,这一点江阴百姓就是很好的例子,只有荡寇旅四千人,而且还得留下一部分堵青石关的情况下,轻松攻克盖州可不容易,真要死伤个一两千,那向北进攻就完全可以说是扯淡了。

    “陛下,臣以为对于这些逆民应区别对待。”

    他的向导官刘成说道。

    “区别?如何区别?”

    杨丰问道。

    “建奴以旗分民,但旗下并非都是建奴,满州,蒙古,汉军各自分别,这是旗人,但旗人之下又有包衣,若以旗人为主子,那包衣就是主子的家里奴仆,平时供养伺候主子,战时轻壮为兵编入包衣营,其构成复杂,多系野猪皮初起在辽东征战之时俘虏或购买的,这是旗人的亲信家奴。另外还有一类为尼堪,此语原是他们称呼我汉人的,但实际又有区别,其中有台尼堪,可以将其直接视为建奴就行,这是最初投靠建奴的,除极少数做了包衣,其他绝大多数都是正身旗人。还有则为尼堪和抚顺尼堪,这两类相近,都是早期投靠建奴的,但晚于台尼堪,故此这两类除极少数为正身旗人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包衣,还有最下等为阿哈尼堪,也就是纯粹的奴隶,这个是前些年关外大战之时,被他们掳掠的辽东百姓,在建奴里面身份低等受尽欺凌。另外还有朝鲜人,他们的身份不同于尼堪,除少部分为正身旗人外,绝大多数都是八旗满州的包衣,但他们多数都是之前建奴攻破朝鲜之时掳掠的平民,对建奴其实也没什么忠心可言。”

    刘成说道。

    “那又如何?”

    杨丰问。

    “回皇上,旗人是肯定不能赦免的,无论满蒙汉都死有余辜,但包衣或可另外考虑,毕竟有主从之分,比如包衣杀其主而降者,完全可以视为将功折罪,至于阿哈尼堪就更不用说了,只要陛下肯赦免他们立刻就会倒戈,而那朝鲜包衣若陛下赐其汉民身份,允许他们继续世代居住原地,并将其目前所耕种土地赏赐他们,或者愿意也可返回故土,那么他们同样会倒戈的。”

    刘成说道。

    “有道理!”

    杨丰点了点头。

    很显然这个小刘同志也是心肠歹毒的,他那个包衣杀其主视为将功折罪的想法,无疑就是在怂恿那些包衣卖主求生,这个问题实际上在广宁时候就已经需要面对了,但广宁城到最后那些旗人把值得赦免的都吃光了,所以也就没有再麻烦着甄别。

    “传旨,晓谕盖州之民,但为建奴语阿哈尼堪之良民,往日朝廷之军保护不力,致其为建奴掳掠而不得已附逆,其责在朝廷而不在其等,切勿助纣为虐,自取灭亡,有归降朝廷者,一概既往不咎,所耕种之土地,皆收归皇田赐其耕种,除缴纳田赋外,只需缴纳一成地租即可。而为旗人之包衣者,虽亦情有可原,但其跟随建奴作战已属大逆,故可允其将功折罪,但有包衣以旗人首级归降者,可免其死罪归入内廷奴籍,为朕修陵以赎前罪。

    惟旗人罪在不赦,除女人与低于车轮之孩童外,其他一概杀无赦!”

    紧接着他说道。

    这样就可以了,他就不信那些包衣和奴隶们都愿意给野猪皮家族殉葬,那些被掳掠的汉人奴隶,这个直接解放为良民,然后又是一支忠心耿耿的力量,至于那些包衣,这个正好以后留着修金字塔,话说他那个大金字塔也该开始筹备了,反正雇佣老百姓还得花钱,让这些包衣们当苦力又不需要花钱,就是这地点还需要考虑一下。

    “若有建奴冒充汉民呢?”

    他突然问道。

    “陛下多虑了,那建奴和咱们的长相颇有不同,虽然粗看都差不多,但熟悉他们的人一眼就能分出其样貌,这建奴自称是女真后裔,实际是胡扯的,女真早就被蒙古杀光了,他们是北海岭北一带南下的生番,实际上和索伦人同源,只是他们南迁后受我华夏影响多少开化了些,自己给自己加了个女真后裔名头,反而把索伦人视为蛮族。”

    刘成笑着说。

    “那这甄别任务就交给你了!”

    杨丰满意地说。

    “臣尊旨!”

    刘成忙说道。

    “朕以后要在辽东设省,黎玉田至今还兼着辽东巡抚,你就先代理着海盖复金四州兵备道吧,这辽南一带的恢复工作就交给你了,若是干得好,朕就赏你个布政使。”

    杨丰说道。

    这个刘成实际上是以前盖州卫的一名高级军官,世代都居住在这里的,盖州沦陷后跑到山东被编入水师,目前身份只是一个小千户而已,不过杨皇上都能任命高第一个总兵当兵部尚书,那么任命一个千户当兵备道也就没什么可惊讶的了。

    实际上从到山海关开始,皇上任命官员已经早就已经不按照什么规矩来了,武官干文职,文职带兵的事情屡见不鲜,去年还把南边送来的一个普通小吏,直接任命为丰润县令。吏部尚书王永吉一开始还坚持一下原则,后来那个小县令在守将受伤的情况下居然指挥丰润军民,硬是靠着一座屁大的小县城顶住了多尔衮半个月的猛攻之后,王尚书也只能承认皇上在知人善任方面,的确还是很令人钦佩的。

    话说击败清军后,就连吴三桂对阎县令守城的本领都叹为观止。

    不过如何把圣旨传达到盖州城内,这就很需要一番头脑了,清军肯定不会让明军进城贴告示的。

    造投石机扔传单?

    投石机会被大炮轰成渣的,而老百姓也没几个识字的。

    在城外喊话?

    除非上大功率喇叭,什么嗓门能让几百米外都听见?距离城墙少于五百米都会被大炮按着暴打的。

    呃,除非从天上喊。

    上热气球!

    杨丰立刻做出了决定。

    紧接着他设计出图样,由一艘速度最快的水师战船送往山海关。

    两地不过才四百里水路,往返都是侧向吹来的东南风,最适合帆船航行,而山海关有宋应星和无数各行业的工匠,皇上点名急用的东西,工部全力以赴自然花不了多少时间,再说本来这东西也没什么高科技,仅仅第四天这艘船就和运输左翼第四镇的船队同时返回盖州。

    就在那些明军好奇的目光中,督造的锦衣卫们从船上卸下来一个巨大的,用丝绸缝制而成的口袋,而且还是用多层丝绸缝制的,这个巨大的口袋在岸边的军营内直接展开,然后又抬下一个大号的竹筐挂在袋口,筐子上面还架着一盏巨大的油灯。

    或者用火炬更确切一些。

    毕竟棉芯都快赶上胳膊粗了,再叫油灯也未免夸张了点。

    然后在皇帝陛下亲自指挥下,那个用陶罐改装,上口用铁皮封住只有这根棉芯露在外面的油灯被点燃,内部随着毛细作用上升的酒精立刻化作栩熊熊燃烧的火焰,随着热空气不断升起,那个巨大的丝绸口袋也开始逐渐鼓了起来。

    “这是个大孔明灯?”

    刘成愕然说道。

    “对,可以载人的大孔明灯!”

    杨丰说道。

    “进去吧!”

    紧接着他一脸庄严地说道。

    “陛下,臣,臣要如何下来?”

    刘成嘴唇哆嗦着说。

    很显然他是个真正的聪明人,还没上去就已经明白,这东西最重要的并不是上去,而是如何才能下来,此时那热气球里面已经灌满了热空气,在一片惊叹声中带着那竹筐缓缓离开地面,但却又被绳索和下面的地桩给拉住,在离地一尺高度轻微晃动,一想到自己坐这东西上天,刘兵备的脸上冷汗都出来了。

    “简单,把灯芯剪断,让火灭了就行!”

    杨丰庄严地授予他一把大剪刀说道。

    “那它要是飘到海上怎么办?”

    刘成拿着剪刀,不抱任何希望地问。

    “那个,朕会派船去捞你的。”

    杨丰很诚恳地说。

    说完他拎起刘成直接塞进那个大竹筐里,然后又把一个铁皮喇叭筒塞进刘成手中,紧接着向梁诚一挥手,四名锦衣卫迅速解开了四根绳索,那热气球带着不停尖叫的刘兵备晃晃悠悠开始缓慢上升,下面所有明军仰望这壮观一幕都和刘兵备道一样在高声尖叫着,巨大的红色热气球在他们的尖叫声中,随风向着不远处的盖州城飘去。

    当然,杨丰肯定不会真得让刘成飘到海上。

    其实那热气球下面还带着一根现代的安全绳,总长度超过了一千五百米,下面连接在四头牛的背上,这东西其实飞不高,能带着里面的刘成和那根一百五十千克的绳子飞到几百米就顶天了。

    实际上到一百五十米的时候,它就已经到了盖州城的上空。

    (感谢书友神不在的世界,书友160701143845340,碧落黄泉教主,gj0623ly,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