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历史粉碎机 >

第576章

历史粉碎机-第576章

小说: 历史粉碎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后杨丰以最快速度把他的那些亚热带作物种下,将如何管理交给卫温等人接着继续北归,但他仍旧没有回许都,他这些作物里面最重要的是土豆,但河南的气候偏热其实并不适合土豆,现代的可以,但那是现代品种,而他这是纯粹的高原品种肯定不行。

    而玉米和地瓜却不需要担心这个。

    这两种东西虽然产自低纬度地区,但适应性极强,哪怕到东北去种也是毫无压力的,其他如棉花之类也不是很在意这一点纬度变化,棉花最远同样也是可以种到河套平原的。剩下那些水果蔬菜里面就算有需要温度高一点的,也可以用大棚来解决,关键就是得照顾土豆,这个东西气候不适合的话退化太严重,而对他来说太重要了,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杨丰直接蹿到了自己曾经两次战斗过的地方。

第七七二章 杨丰的田园小确幸

    廉台。

    “魏公,我倒一时疏忽忘了这常山已经是魏公封国。”

    杨丰笑着对曹操说。

    说话间他还擦了擦手上泥土,而此刻在他身后大片新开垦出来的荒地上,常山太守正战战兢兢地带着一群官吏给皇帝陛下种田,一道很明显是神皇亲自动手开出的水渠从滹沱河引水而来,又被一台小型燃煤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再带动水泵抽到一座水塔,然后通过水压输入这片农田的管道,再变成喷雾灌溉周围新种的作物。

    这是杨丰的农业试验基地。

    除了种到台湾的热带水果和日南的橡胶树,其他作物全都在这里,棉花区,粮食区,蔬菜区,水果区,甚至还有牧草区和树木区,每个区都是用这种现代灌溉系统。

    所有机械全都是杨丰手工制造。

    甚至他还在这里建起了一座行宫准备常住,说白了就是拿钢筋混凝土盖几座小楼,这不是什么大工程,混凝土他自己烧,旁边就是太行山不缺石头,守着井陉煤矿区也不用担心燃料,而且南边还有铁矿可以提供钢铁,各种设施都可以就近取材建设起来,实际上蔬菜水果区有几样还需要扣大棚,虽然塑料大棚过于复杂但玻璃大棚却很容易。总之目前虽然开始播种了,但真正的建设才刚开始,未来还有一大堆工程,甚至包括了工业上的建设,道路上的,话说他把煤炭运来也是要修路的,但杨丰却忽略了一件事,就是这片地方不是他的,包括常山在内十个郡都给了曹操当封地,这是曹操的魏公封地范围。

    “陛下说笑了。”

    曹操笑着说:“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只是陛下守土之臣,臣正以封地太大非人臣所宜,欲尽献魏之外九郡于陛下,这常山就献于陛下好了。”

    “这如何使得,朕封与魏公之地就是魏公的了,又岂有收回之理。”

    杨丰封说道。

    “你就赶紧收下吧,你都种上了难道我还能给你挖出来?”

    曹操腹诽道。

    “陛下,此乃臣诚意献于陛下!”

    他赶紧说道。

    “既然这样那朕就不客气了,不过朕也不能白要你的,朕此次远行路过西域,于敦煌得一金矿,就以此赐魏公以易常山如何?若魏公能雇人开采此金矿,朕多了不敢保证,每年万两黄金可保,此矿就归魏公,所采之黄金与朝廷无关!”

    杨丰说道。

    曹操的十郡封地必须解决。

    他这十郡太大了,河东,河内,魏,赵,中山,常山,巨鹿,安平,平原,甘陵,分别对应以临汾到运城的黄河北岸,还有杨丰在北宋一个口袋兜住金军那一块,然后黄河以北除京津冀东以外剩下河北所有地方,这些统统都是曹操封地。可以说汉朝核心土地的五分之一归了他,这么广袤的地盘完全归他,他自己任命官员自己收税自己有自己的军队,这样明显是不行的,就算杨丰能忍,刘备和孙权也不能忍,最理想的是保留一个魏郡但其他九郡收回,但这种事情必须得曹操主动上交。

    杨丰就是以这种方式,告诉曹操咱们可以玩一下利益交换,后者交出土地他给财富作为补偿。

    至于曹操如何选择……

    那个杨丰就不管了,反正他把道划出来了,曹操走不走随便,就算曹操不走也没什么,反正这家伙也没几年可活了,他活着碍于自己老丈人的身份不能搞,好歹曹操也为自己把北方清理干净了,这也是有功的,但曹丕就没什么可优待的了,随便找个茬削封就是了,这在汉朝又不是什么大事,宗室诸侯王犯错都能削封,何况他一个异姓的公爵。

    杨丰这是给曹操个机会。

    给他们曹家一个善终乃至子孙后代富贵的机会,如果他们不愿接受这份好意那就算他们倒霉了。

    “老臣谢陛下恩赐!”

    曹操深吸一口气说道。

    他当然也明白杨丰用意,但这种事情还是得好好考虑一下,他身后也不是一个人,甚至不是一个家族,他那也是一个庞大利益集团,这个利益集团很多人都做着他魏国的官,交出封地也就不可能保留这些官,那么这些人如何处理?他就算想交出封地也得等以后看看情况,主要是看看以后杨丰会不会卸磨杀驴再说,这时候还早了点。

    不过现在常山郡算是交上去了。

    虽然杨丰只是占了很小一块,但要交就得交整个郡,这一点觉悟曹操还是有的。

    就这样常山郡归朝廷。

    “陛下,这就是那仙种?这东西就能使天下永无饥谨?”

    曹操拿起一块发了芽的土豆好奇地说道。

    “不能。”

    杨丰笑咪咪地说道。

    “呃?”

    曹操懵逼地看着他。

    “魏公可知我大汉为何始终对塞外之地控制得格外艰难?是兵不够将无能吗?是塞外那些胡虏能打吗?”

    杨丰说道。

    “都不是,只是粮食不够,别说塞外之地,老臣当初征乌桓,也是先倾尽全力开挖运河,使中原之粮可运至北方,那些胡虏的确骁勇,但终究没多少人口,若我汉军有粮开过去二十万大军那塞外胡虏就是全凑起来都不够一战的,只是后方运粮艰难,当地天寒地冻产不了多少粮,也就是襄平一带勉强可耕种,再往北无论高句丽还是扶余其实都是半农半渔猎,单纯种田他们也得饿死。”

    曹操说道。

    “此物越冷越丰收,哪怕你把它种到黑水边上都能亩产两千斤。”

    杨丰笑着说。

    曹操目瞪口呆地看着他。

    “屯田辽东,移民实边,步步为营,筑垒向前,不出二十年可挤死北方所有胡虏。”

    曹操紧接着一脸凝重地说。

    “它还喜欢比较干一些的土地,最好再松散一些,比如朔方的那些草原什么的,还有上郡,北地那些地方的黄土垄也非常适合它,还有它喜欢地方高的,比如西南那些崇山峻岭的夷人所居,尤其是越郡那些高山,那简直就是这东西的乐土,基本上所有地方都能亩产至少两千斤。”

    杨丰说道。

    “可以此招诱氐羌匈奴等辈,使其编户为民,脱离其部落首领控制。”

    曹操说道。

    “错。”

    杨丰说道。

    “陛下请赐教。”

    曹操虚心求教。

    “这个只在东北种,然后给匈奴氐羌等辈这个。”

    杨丰抓了把玉米说道。

    “此物有何好处?”

    曹操疑惑地问。

    “此物可是好东西,那土豆虽好但很难称得上主粮,实际上介于粮菜之间,光吃土豆很显然不够,但此物就是真正主粮了,与那米麦之类的没有任何差别,搞得好了亩产同样可达两千斤,不过这还不是它最大的好处,它的最大好处是不能留种,需要单独进行治种,而目前来讲这大汉朝就朕一个人知道怎么治种,丞相可明白朕的意思?”

    杨丰说道。

    “老臣明白了。”

    曹操毫不犹豫地点头说。

    他太明白了,先搞一片示范区种上这个,然后找那些氐羌匈奴首领过来参观让他们知道这个的好处,再让他们以郡县化为条件赏赐给他们仙种种植,于是他们回去种上,第二年肯定他们会以自己的种子种植,但结果就是绝产饿死。不想饿死就得来求着救命,那时候想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得干什么,想让他们分散开一家家拆零碎补充到各地,那他们也得接受,反正他们没本事出来抢粮食,而且他们也不能不吃饭。

    这年头粮食产量悲催,有亩产两千斤的主粮没人能忍住。

    这时候一斤是二百五十克。

    而同样哪怕他们不全种这个,只是部分种植玉米,第一年丰收后第二年肯定扩大种植全都换成这个,这样的话即便不会绝产,只要产量萎缩一半,那么等待他们的也只有大规模饥荒。这时候那些内附的氐羌匈奴都已经大半农耕化,游牧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五部匈奴几乎全在现代的山西境内,左部甚至都到了临汾,他们在这一带不可能还游牧,一旦遭遇这种级别的饥荒真有灭族危险。

    那时候朝廷就可以挥舞着粮食做自己想做的了。

    这些人反抗就灭掉,他们也没这个胆量,这时候汉军可是真正百战雄师,换上张辽之类猛将收拾几个内迁匈奴还不跟玩一样,上次征乌桓时候早就已经证明这种压倒性的军事优势。

    话说曹操难道不知道五胡内迁的危害?

    他当然知道,只是他太需要人口了,但这些人聚族而居毕竟不是好事,如果能把这些已经农耕化的家伙,彻底拆零散了,比如全国范围一个县分几户,打着让他们去就食的旗号,那么用不了几年他们就彻底融合了,而且他们分到这个程度也不可能再闹事了,这些胡虏的名字也就彻底消失了。

    “看看,有时候杀人灭族不一定要用刀!”

    杨丰笑着说道。

    “陛下天人,非老臣凡夫俗子所能及。”

    曹操陪着笑脸说道。

    此刻这对翁婿顿生知己之感。

第七七三章 翁婿情深

    “此物倒颇似葛根。”

    曹操拿着一个地瓜说道。

    “魏公,若朕说此物可使我大汉人口超过四万万,魏公是否相信?”

    杨丰笑着说。

    “陛下,大乱之前不过四千万,哪怕加上奴婢和隐户,全国之民也不过五千万口啊!这个东西就能让人口增长到十倍?”

    曹操惊悚地说。

    “这就是朕所说,可以使天下永无饥谨之物,不过只是饿不死而已,这东西不是养人之物,天天吃这个只能保证不饿死罢了,但此物的好处也很简单,一是产量高,高到你想都无法想象,土地适宜管理得当水肥充足轻松过万斤,而且不挑地,你就是这时候去那边那些荒山野岭载几棵它也照样会收不少。另外不费种子,随便留几棵在地里育苗就能育出一堆,然后插到土里就能活,如果没有留种的话在别的已经长出的藤蔓上剪个枝条插上也能长。此物种植以山区为主,无论太行山里,泰山一带,还是秦岭群山乃至闽越之地的崇山峻岭,统统都可以长得很好,可以说有此物整个我大汉原本无人的山里全都能住人,再辅以玉米土豆之类,可以说所有山区都能变人口繁盛之地。

    那么魏公觉得四万万很惊人吗?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东西养人肯定不行,你要是把这四万万人当奴隶牲口养活那就广种这个,你要是想养出一群真正的健儿,那还是尽量推广那些真正的粮食吧。

    不过以后酿酒倒是可以用这个。

    话说等此物推广开之后,魏公最好发个命令禁止以谷物酿酒,另外还有蜀黍也可以用来酿酒,此二物推广开之后,只准以此二物和水果酿酒,但严禁以其他的粮食来酿酒。”

    杨丰说道。

    地瓜盛世可要不得。

    喝地瓜烧和高粱烧倒不错,后者此时已有,但种植极少,也在他的培育推广范围,正好可以满足酒鬼们的需要,至于不好喝……

    关他屁事。

    再说不好喝也比这时候那些所谓的美酒强。

    但即便如此曹操依旧被惊得短时间没清醒过来,亩产一万斤在这个时代是什么概念?这个时代哪怕最好的水浇田,最好的年景,极限也就十斛,折合九百多斤粟,没脱皮,而且这也是目前粮食亩产的极限。但这样的良田极少,亩之田那是立国之基,秦国的一统天下就是靠关中那些亩锺之田的支撑,同样他能一统北方也是靠着颖川一带那些同样的亩锺之田,但绝大多数土地亩产只有这个产量的三分之一。

    而这个是亩锺之田的十倍。

    话说曹操真有点头晕,更何况杨丰还说这是专门种到山区薄地的,那些土地现在根本无人耕种,种的粮都未必能收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