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历史粉碎机 >

第564章

历史粉碎机-第564章

小说: 历史粉碎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当然不会上电石灯。

    以他目前能力上电灯多好啊!虽然电灯有寿命限制,但他要的也只是临时使用一下,这东西还更容易制造视觉效果,然后刘备汗流浃背地去给他搜集铜钱,紧接着这些铜钱制造的铜线嵌入石英护壁并装上灯泡,而隧道两侧各装了一台大号的手摇发电机。以后在这里反正必须驻军,他们就负责在需要时候摇发电机就行,当然,也不是真正手摇,实际上是马匹在摇,以后灯泡坏了再说,皇帝陛下暂时不管以后。

    然后当这些灯泡亮起后,杨丰发现自己居然制造了一件艺术品。

    话说在一个光滑的隧道一排灯泡亮起,照亮石英护壁的时候,那简直让刘备等人惊为仙境。

    等贯通后就更仙境了。

    紧接着杨丰通过剑山。

    向前虽然不说全是坦途,但至少剑阁,五丁关,朝天峡这些级别的险阻已经没有了,他的车队在刘备等人护卫下浩浩荡荡南下,很快走出纯粹山区开始进入丘陵地带,然后到达了下一站。

    梓潼。

    “文先公给你送信了吗?”

    杨丰问刘备。

    “回陛下,臣已接到文先公的书信。”

    刘备毕恭毕敬地说。

    “那你如何选择?”

    杨丰问道。

    “臣为汉室之臣,陛下之臣,一切当遵陛下之旨,既然陛下要开这弭兵之会,臣自然遵旨,只是孟德不过为陛下神威所慑,论其本意恐非真心欲偃兵息武,另者孙权虽名为兴复汉室实则欲割据江东,无论其本人还是江东豪强之辈皆无真心,臣以为这弭兵之会恐难成功。以陛下神威,此时张鲁慑服,关中有文先公之助,纵然孟德部下亦威服天威,而后臣以蜀中之兵马,张鲁以汉中之兵,合而可得十万精锐,陛下亲自统帅以出散关,关中几乎可鼓行而定。

    凉州之地马超一人可定。

    并州亦多忠义,必然不肯为孟德所用,关西指麾可定,而后大军东出函谷以顺讨逆,纵然孟德抗拒亦无能矣。

    中原最多一战可定。

    孙权所赖唯有大江,然臣控遏上流,其已无所凭,那时候岂敢再以一隅抗天下?不出两年天下可定,汉室可复兴,何必非要开弭兵之会?孟德又岂会放弃权柄,孙权又岂会入朝?”

    刘备小心翼翼地说。

    他是没有别的选择的,无论他本心如何此时都只能做忠臣。

    毕竟他没有抵抗的资本。

    既然做忠臣就做真心实意的吧!

    “你还是没能明白朕的意思,何为汉室复兴?难道此时这江山不是大汉江山朕不是天子?既然如此何来复兴之说?孟德擅权也罢,专横也罢,他依旧都是在为朕做事,他终究还是朕之臣下,朕当然不会管那些朝廷上的琐事,当然要托付一个宰相,那么若以治国之才能论,玄德以为孟德可否当治国之才?可否当这宰相之职?”

    杨丰说道。

    “这个,孟德确为能臣!”

    刘备说道。

    “难道朕欲求相还有超过孟德的?”

    杨丰问道。

    “没有!”

    刘备很干脆地回答。

    真要凭良心说他也知道曹操的才能是第一的,包括他自己其实也还差一些,看看人家这些年混的,再看看自己这些年混的,两者有着明显的差距。

    “既然是如此朕何故舍孟德而求其他?”

    杨丰说道。

    “可是……”

    刘备忽然可是不出来了。

    “你所虑者无非就是孟德篡权,可你觉得他有这能力吗?他的一切都是朕所赐,朕一言可与之亦可一言而收之,他敢谋逆朕就诛之,那么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他敢不放权难道朕不能一旨解其相权?他敢谋逆则阖族诛灭,他若为忠臣则子孙绵延,那么你是孟德当如何选择?”

    杨丰紧接着说道。

    “臣愚钝,还请陛下见谅!”

    刘备赶紧说道。

    事实是他割据的理论基础已经不存在了,他割据的前提就是曹操专权迫害皇帝,但皇帝陛下这一巡幸四方就已经让这个前提不存在了,既然大汉天子还是天子,那么他们和曹操之间忠奸之分也已经不存在。哪怕他们喊清君侧也没用,因为君就在他们这里,无论是他们治下的老百姓还是他们部下的士兵,都已经不会相信他们的这个口号了,这样剩下就是地方与中yang的问题了,或者说利益平衡的问题,而弭兵之会的确是解决的最理想途径。

    但是……

    也是最软弱的途径。

    曹操会分出自己的权力吗?孙权会放弃割据吗?弭兵之会不假,可弭兵之会也从没真正成功过,晋楚两次弭兵,第一次转眼间就再次开战,第二次纯粹是靠压榨那些小国互相满足才成功,这一次弭兵之会三家可没有那么多肥羊可一起宰,三家都需要付出才行。

    但这就很难了。

    谈是肯定没用的,喷口水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话说孔明舌战群儒的前提是双方除了抱团取暖外没有任何其他选择,要是曹操直接封孙权一个吴王,孔明再说得天花乱坠也一样会被打出去。而这一次连弭兵之会本身都是靠皇帝硬捏在一起,那么还指望能出成果就见鬼了,不在会场上互相抡刀子就已经是奇迹,实际上在见识了皇帝陛下手段前,刘备和他部下都一致认定到时候曹操会埋伏五百刀斧手把他们剁了的。

    这完全就是希望渺茫啊!

    “朕倒是还有一个想法,你可以将此也告知孙权。”

    杨丰说道。

    “陛下请示下!”

    刘备赶紧说道。

    “你们单纯的谈也没什么用,毕竟很多事情是谈不出结果的,不如再增加一点武力,比如说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用比武解决,各方都带领一支兵马到会场,以三千人为限,由猛将率三千精锐,一旦有什么问题实在谈不出结果那就比武来定,但比武完全实战,不要担心死伤,只要不砍了脑袋或者伤了脑子朕都能救回,哪怕砍断肢体朕也能接上,故此就算有死的也没几个。”

    杨丰说道。

    “呃?这样也可以?”

    刘备愕然。

    杨丰忽然发现这样挺好的。

    单纯武将比武没意思,现实世界的武将又不是演义里,真正的武将决斗也就赵云和许褚那样了。

    那已经是算精彩了。

    实际上真正放开手以死相搏,两人在第二轮对冲就能出结果,还能让他看那么久纯粹就是灌水,那样的马上对冲更近于欧洲骑士比武,基本上就是一两轮冲刺,落地后短兵格斗的情况很少,骑兵冲锋落地就等于去半条命了,最多也就是在马背上用短兵器再格斗一下,所以真正的武将对决对于看惯现代特效的人来说,完全没有什么观赏性可言,不会比冰火里那些家伙的打斗更精彩的。

    但战阵对决就精彩多了。

    尤其是猛将率领精锐军团的野外合战。

    比如让曹操的虎豹骑对刘备的白耳军,或者让张鲁去把王平叫来搞个无当飞军,他这时候还在张鲁的附庸人首领杜那里,他自己是不是人就不好说了。再或者让马超把他的西凉骑兵重建起来,跟孙权的解烦军战一战,只可惜飞熊军,陷阵营什么的没有了,要不然更精彩。

    既然武将决斗没意思,各方搞大规模战争不符合他需要,那就弄精锐军团对战。

    三千人足够了。

    古代真正战场上能够有效指挥的士兵数量没多少,那些几万十几万级别的大战说白了就是为战,统帅只是负责战略部署,各将率领部下负责作战,但他们在自己负责的战场上有效指挥的也就两三千。所以历朝军队基础战术单位都不超三千,而且越往后越少,五代以后五百人级别的营就成为最基础的了,岳家军十万人八十四将,也是千人级别,韩世忠八万人六十三将,还是千人级别,哪怕野猪皮们也是以牛录为基础单位,到后来湘军之流就全是营,如精锐具装骑兵之类其实五百是最合适的,更高级别作战无非就是组合而已。

    三千步骑完全足够了。

    然后选一个战场。

    洛阳就行。

    同时洛阳也做弭兵之会的会场。

    毕竟那里是真正都城,许都只是一个临时的,另外那里的位置也适合各方到场,毕竟那是天下之中,刘备和张鲁可以走关中出函谷关过去,孙权可以沿水路,曹操就不用说了,哪怕士燮也可以出灵渠走水路北上,公孙康都是骑兵,这个就不用管了。

    然后在洛阳城外选一处地方当战场,遇上谈不拢的问题,那就干脆以比武解决,单对单也好组团也罢,总之就是战。

    这样就可以避免僵局了。

第七五六章 飞飞和亮亮

    杨丰的计划对刘备有利。

    事实上谁都明白真正的谈判毫无意义,因为这些事情根本没法谈,孙刘如果要入朝那么就必须恢复三公九卿制……

    叫什么不重要。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也好,司徒,司马,司空也罢,但必须恢复到三公分管军政的格局,曹操的丞相肯定没人争,刘备和孙权必须分剩下两个,然后三公分管九卿,三个人共同掌管朝政,可以说这是他们的底线。另外益州刺史必须得是刘备的人,扬州刺史必须是孙权的人,荆州各郡太守也必须分割,九卿之中孙刘两家也必须有人,孙刘还得依曹操例封公,如果曹操想往两人属地太守任命太守,对应的两人手下亲信也必须有人在北方同等级别的郡担任太守。

    还有一点最重要。

    两家的军队必须保留,至于番号之类无所谓,这时候包括曹操手下也是有州郡兵的,随便搞个镇南将军镇西将军辖区之类的,然后任命各自亲信担任,也可以明确军队数量限制,但必须保证两家合起来不会比曹操弱。

    那么这些曹操会答应吗?

    光一个恢复三公执政他就很难答应。

    那样他得丢掉军权,丢掉百官的监察权,孙刘想合伙搞他,只要找个御史弹劾他就行,没有军权的他几个衙役就能拿下,这样的傻事就算他能干他的儿子和亲信还不干呢!曹操身后也是一个庞大集团,只要曹操下台这些人的前途也基本上没戏了,尤其是一直追随他的寒门亲信更是从此再无上升希望,诸曹夏侯两家的武将同样也会逐渐被排挤出军队!

    他们肯定不会这么傻的。

    这样杨丰的计划看似很令人无语但却是最有效的。

    它提供了解决途径。

    而且会盟观兵本来就是少不了的内容,谁都明白谈判后面必须有武力的威慑才行,单纯喷口水有个屁用,只不过春秋时候都操演,而这一次变成真打,但既然皇帝陛下有活死人肉白骨的本事,那也就没什么区别了!

    更重要的是有人数限制啊!

    这样孙刘就不需要面对曹操背后庞大的人口基数了,双方的实力差距说白了就是人口差距,孙刘加起来人口也赶不上曹操,这才是曹操对他们始终保持绝对优势,而他们只能依靠江河山川为屏障防御的原因。但限定人数就不用担心这一点,他们可以集中全力武装训练一支最精锐军团,然后开过去和曹操比武,单纯将领和士兵素质装备水平他们其实丝毫不比曹操差,无论孙刘手中都有大批数十年战争磨练出来的精锐,同样也有大批经过无数次血战检验的猛将。

    这一点上他们和曹操没有差距啊!

    然后以此示威。

    如果他们能够获胜,那么就可以使曹操畏惧屈服,然后获得他们想要的利益。

    所以这对他们有利。

    在明白这一点后,刘备立刻就无话可说了。

    到这时候其实他也没有别的心思了,所想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为自己这边争取更多利益,好在对于分曹操权这一点上,他和孙权甚至和北方世家集团乃至皇帝都是盟友,这场弭兵之会本质上就是坑曹之会。所以关键的选择是在曹操那边,但曹操那边由皇帝陛下镇着,如果曹操能在皇帝陛下压迫下屈服承认最后的结果,那么他们当然不介意在得到足够好处的情况下结束割据。

    反正他们背后各有集团。

    只要皇帝陛下保证了他们的来去自由,就算弭兵之会谈不妥,大不了回来做诸侯,只要伺候好了皇帝陛下就不用搭理曹操,相反如果抵制弭兵之会,那么他们就变成逆臣,不用曹操动手,皇帝陛下首先会惩罚他们。

    这样算弭兵之会就很值得期待了。

    在刘备等人护卫下,沿着广袤平原上的大路一站站向前,杨丰最终在十一月初到达此行目的地成都,并且在成都城外终于见到了他期待已久的亮亮,而且不只是亮亮,原本攻略川东的张飞也返回迎驾。原本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