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历史粉碎机 >

第433章

历史粉碎机-第433章

小说: 历史粉碎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军进攻的确能获胜。

    但在获胜过程中损失也肯定不可避免,毕竟清军败了这么久,那失败也是一种锻炼,尤其是火绳枪基本上能扔的都扔了,燧发枪的比例越来越高,劈山炮也越造越多,大抬杆更是成为普遍装备,这些在粤北山区破碎的地形中依靠那些堡垒,很大程度上拉低了和明军装备的差距。

    明军要打开近十万清军在粤北的防线不付出点代价是不行的。

    但如果是在平原就不一样了。

    明军的线膛枪在山区密林中交战距离不会超过清军的燧发枪,后者一百米也能打死人,线膛枪的确有效射程超过一里,可在粤北的山林里能看到一百米外的敌人就不错了。

    所以杨丰想要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最好的选择就是把清军引诱到平原上然后关门打狗,正常情况下奕山绝对不会上这当,就他那胆子估计杨丰再怎么诱敌深入他也不会受骗的,而英国人的到来却给了杨丰实施这个计划的条件,所以他要让英国人继续封锁,然后通过英国人的封锁给奕山希望,这是他唯一能让奕山上钩的机会,话说这对手太弱有时候也挺麻烦的,为了让奕山能够勇敢一点神皇也是操碎了心。

    “神皇,第六旅攻克梧州,鞑虏广东巡抚怡良投火自尽。”

    这时候侍从报告。

    “叫杨嗣龙来,我要见见他!”

    杨丰说道。

    攻克梧州这种小事对他来说根本不值一提,实际上战场的事情他都不怎么关心,不过他对杨嗣龙倒是很有几分兴趣。

    话说这可是东王啊!

    这样的人不应该浪费到战场,以东王目前的情况,最多也就是让他当个旅长,然后带几千士兵打仗,根本体现不出他的价值,东王的价值应该在庙堂之上,他在原本历史上的确不能说做到很好,但他那个草台班子也就那样,毕竟他也有他的局限,能做到他那种程度已经很令人钦佩了。

    他需要一个更好的舞台。

    比如说让他当个高官什么的。

    “对了,杨嗣龙手下有没有一个叫萧朝贵的?”

    他突然问道。

    “有,他的副手就是。”

    那侍从看着电报说道。

    “那就把他的义军暂时改编为第十五旅,冯子材所部为十六旅,都隶属罗大纲的第四军,杨嗣龙为第十五旅旅长,萧朝贵为副旅长,再给他们派一个政委和一批指导员,武器暂时先给他们一批淘汰下来的老式线膛枪。”

    杨丰说道。

    他的老式线膛枪就是利用缴获的褐贝斯改造的,这时候基本上已经淘汰完了,除了因为是熟铁管偶尔有炸膛危险,再加上寿命短,其他方面并不比钢管的差,毕竟这时候英军的熟铁枪管已经可以说是登峰造极,就连原本历史上他们自己第一批滑膛改线膛也是这么干,有这批步枪再加上新式的训练,也就足够让这两支队伍迅速成长起来,这样罗大纲手下就有了六个旅,足够他接下来扫荡广西,毕竟他那里也没什么像样敌人。

    话说这样东王和西王就都到他手下了,哪天召集起来,包括天王……

    实际上天王也在他治下。

    天王和南王都是花县人,不过都还是读书人,和雅威没什么感情,以后他们也没机会接触天父了,而且他们俩邻村交情还不错,但可惜也一样至今没考上秀才,更别提什么举人进士之类的了,所以他们都逃过了一劫,但南王家田产被分了一些,好在他家只是个小地主损失有限也没反抗,倒是因为头脑灵活平常受老百姓尊重,两人双双被选为村长……

    呃,杨丰还去看过他们。

    南王因为地主出身还能投身为人民服务的行列,还得到杨丰的亲口表扬并被评选为先进典型,搞得天王颇为羡慕,不出意外的话他俩会继续在大明的基层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

    至于北王暂时不清楚。

    北王是桂平人,但也是小地主家出身,不过杨丰对他没什么兴趣,这个人心思太深,他如何成长就随他自己便了,倒是翼王需要留心一下,但翼王这时候还只是个小屁孩,这才一八三九年呢,翼王才八岁呢,就算留心也没法做什么,虽然翼王的确自幼丧父,但人家不是孤儿,若是孤儿可以随便操作,可人家还有老娘呢!所以杨丰准备哪天路过他家时候看这孩子骨骼清奇,收个弟子也不错,话说他在这个时空还没收弟子呢!

    另外他的下一代问题还是没有能够解决,这个时空又不像南宋时空一样还有个女皇可扶持,他也没兴趣再把朱家后代找出来,所以……

    所以这个政权问题有些麻烦。

    实在不行培养一下翼王做接班人也是不错的……

    呃,这就有些遥远了。

    就在杨丰兴致勃勃研究哪天召集起来开诸王大会时候,奕山终于得到了道光的回复,道光对英夷义军的到来表示欣慰,由此可见这些番邦小国对大清还是很忠诚的,因此特意册封维多利亚为英吉利国王,并赐诰命及驼钮镀金银印,赏赐英国水师提督懿律及所部官兵白银十万两,并赐懿律黄马褂一套。至于他们的要求,这个可以重开宁波海关与其贸易,一切仿当初广州的例子,并赏借海陵岛以居其民,至于定海就免了,道光再傻也知道不能把那地方给别人,虽说是仿效红毛人例,但那澳门是个什么情况道光还是明白的。

    澳门偏远不值一提,但那舟山要驻上英国战舰,出门可就直接堵长江了,至于租借海陵岛就无所谓了,那地方以后还能不能保证是大清的都不好说呢!

    这些英夷万里输诚,总得给他们些什么。

    对此奕山也没多说什么,紧接着就派人到海陵岛去宣旨了。

第五八六章 哭泣的大清国

    “哈哈哈哈……”

    皋华丽的指挥室,懿律拎着道光赏赐的黄马褂,就像拎着一件小丑的戏服般大笑着。

    他真得被鞑靼皇帝逗乐了。

    而他堂弟义律坐在一旁,拿着道光赐给维多利亚的英吉利国王金印同样哭笑不得,他实在无法想象,那位鞑靼皇帝脑子是怎么想出这个的?实际上不仅仅是这些,因为他是英国在华的事实上使节,道光还额外下旨召见他以示恩宠,另外他也得到了一件黄马褂,刚才传旨的那位大臣好意提醒他,见皇帝陛下时候,必须得穿着这件黄马褂。

    呃,他脑补了一下自己穿着这件小丑戏服般衣服的样子……

    “很显然我们得执行b计划了!”

    他一脸忧郁地说。

    “不,不,至少现在不行。”

    懿律说道。

    “根据我得到的情报,他们在定海的防御并不弱,那里有一位将军甚至抵御住了明军舰队的进攻,由此可见鞑靼人的军队中还是有一些真正的将军,我们必须做更充足准备,至少等到下一批增援舰队到达以后,只有四千陆军还是有些太少了。”

    他紧接着说道。

    “将军,刚刚得到的消息,那位葛将军请假离开了定海。”

    这时候查尔斯匆忙进来说道。

    “请假?”

    懿律愣了一下。

    “也不单纯是请假,他们的词叫做丁忧,据说那位葛将军的父亲去世,而按照他们的儒教规定,官员的父母去世都必须回家中进行葬礼,并且要在其父母的坟墓旁居住一段时间,所有官员都必须执行,否则就是不孝,这在他们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罪名,而这个期限通常都是三年,哪怕皇帝在这期间想让他做什么,也必须额外以圣旨,并且还不能是强制性的圣旨,特别请他回到岗位,所以如果没有圣旨,这位葛将军三年不会回定海。”

    查尔斯说道。

    懿律和义律互相看了看。

    “好吧,看来这真是上帝的旨意了!”

    懿律把那件黄马褂往地上一扔顺便踩了一脚,然后一脸狞笑地说道。

    “走了?”

    杨丰意外地说道。

    “是的,神皇,英军舰队全部驶离虎门,包括他们在海陵岛上的陆军也同样装船离开,然后整个舰队向北航行,定远号正在跟踪中。”

    曾韬说道。

    “北上?”

    杨丰露出一丝冷笑。

    他知道英军这是去干什么了。

    不过这对他来说不是坏事,他正好趁机再补充一批煤炭,这时候上次为他运输士兵的南洋商船都在安南,都装满了煤炭在待命,只不过英军封锁广州他们没法过来,直接给那里的手下发电报就行,然后定镇威三舰出海护送其过来,那些商船顺风而且乘着南海暖流用不了几天。

    至于英军打定海就打吧,反正无非是他以后再夺回来。

    “还有一件事,台湾的洪协派人前来请求觐见,目前还在虎门等待。”

    曾韬说道。

    “洪协?”

    杨丰沉吟一下。

    很快他就知道了洪协的情况,这也是天地会的,部下都是罗汉脚,也就是赤贫的光棍游民,他们聚众起兵后占据台南一小块地方,原本历史上要晚几年,而且很快就被剿灭,但这一次台湾镇总兵达洪阿率领台湾的绿营跟随钟祥作战,台湾清军防御空虚给了他们机会。

    “叫他过来吧!”

    杨丰说道。

    他决定派一支军队过去,不用太多了,有一个营就足够,一个营的明军登陆台南,然后整编洪协部下的起义军,这样又迅速凑出一个旅,有这样一个旅在台湾,以后基本上也就不用再操心了。

    “神皇,杨嗣龙候见。”

    侍从进来禀报。

    “叫他进,算了,我出去看看这位少年英雄吧!”

    杨丰说完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嘴脸走出去。

    这时候的东王其实才十八岁,完全可以称得上少年英雄,当然,就是这卖相差了些,黑黑瘦瘦,但常年艰苦的烧炭工生涯让他虽然瘦却显得很有力量,那身上肌肉撑着皮肤看上去都跟铁一样,一看见他出来,立刻和随行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受宠若惊般跪倒,一脸虔诚地叩首在地。

    “臣杨嗣龙叩见神皇。”

    他毕恭毕敬地说道。

    “臣林启容叩见神皇。”

    他旁边那人同样诚惶诚恐地说。

    “你叫什么?”

    杨丰愕然道。

    “回神皇,臣林启容,步兵十六旅三营营长。”

    那人赶紧回答。

    “很好,都是少年英雄啊!”

    杨丰扶起他两人说道。

    “我不喜欢浪费时间,你,杨嗣龙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去继续当你的旅长跟着罗大纲打仗,二是留在这里到随军学堂学习一年然后当官,至于当什么官到时候再安排。至于你,林启容,也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去当营长打仗,二是替我办一件事,渡海到台湾去,那里的义军求援,我会派一个营过去,但还需要一个代表我的特派员,而你就做这个特派员。”

    他接着说道。

    “神皇,臣愿入学!”

    杨嗣龙毫不犹豫地说。

    这才是聪明人的选择,他很清楚神皇这样做,那就意味着要把自己当亲信培养,这做神皇近臣的机会就是给个统制也不能换啊!

    “那你呢?”

    杨丰点了点头然后看林启容。

    “神皇,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只是臣不知这特派员是做什么的啊!”

    林启容说道。

    “识字吗?”

    杨丰问道。

    “识得。”

    林启容回答。

    “赐你的,到台湾后你就代表着我把这些传给那里的百姓,至于其他具体事务会有人帮你,你需要的就是让那里的老百姓尊敬你信赖你!”

    杨丰把一套圣谕书递给他说道。

    林启容赶紧双手接过。

    赴台湾的这批人,以后肯定是要孤军奋战,最多这边提供军火和其他物资的支援,但那里的人马必须得做好在清军和士绅团练,甚至有可能包括当地土著攻击下独自应对一切的准备,这个负责人必须坚韧不屈,吃着青草树皮带领太平军坚守九江,独自迎战湘军至死不屈的林启容无疑是最适合的人选,这可是完全堪比杨靖宇的。

    至于他不懂如何开展工作……

    越是这样的人越容易成为一个狂信徒,给他一套圣谕书,他就会一丝不苟地按照圣谕书执行。

    而近两万太平军跟着他一起死守九江,哪怕到吃青草树皮也没有背叛的,最后直至全部战死,连曾剃头都为之惊叹,也足以证明这个人在团结人心方面的能力,这样一个人需要的只是一点成长时间,就让他到台湾去作为这个类似钦差的特派员。话说杨丰现在发现,自己这边也是一个宝库啊,那些经过战争检验了的优秀人才正不断涌现,这些人就像摆在货架上一样随便他使用,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