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历史粉碎机 >

第4章

历史粉碎机-第4章

小说: 历史粉碎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前面就是蓟州了!”

    梁诚说道。

    他就是那队逃出北京的锦衣卫指挥官,只是一个世袭千户,原本就在东直门,城破后他们几个藏匿附近,正不知该何去何从的时候杨丰冒了出来,至于是受忠义感召还是习惯使然或者玩富贵险中求,这个就不得而知了,总之他们一共五十四骑就那么杀了出来。

    “生民凋敝啊!”

    杨丰有些唏嘘地看着四周。

    从北京一路跑到这里,沿途所见所闻才让他真实感受到什么是人间地狱,也难怪那北京城破得如儿戏一般,可以说李自成的成功,不过是在一座早就朽烂得摇摇欲坠的木楼上,轻轻推了那最后一下而已,这个国家其实早已经被蛀蚀成了一个空洞的躯壳。

    “瘟疫天灾也怨不得陛下!”

    老王小心翼翼地说。

    他因为在北京自以为非死不可说了很多实话,所以这一路上显得很是惶恐,毕竟他都直说了皇上治国无方的。

    此时他们面前是一座恍如鬼蜮的荒村,整个村子里看不到什么活动的人,只有几个骨瘦如柴的老百姓在那里麻木地晒着太阳,状如骷髅的脸上只有眼珠的转动还能看出来是个活人,周围很多树上连树皮都被剥得斑驳不堪,与初春季节的新绿形成鲜明对比,在一座灰黑色的茅草屋旁,一个大头大肚子的小孩儿坐在一具枯瘦的女尸旁奄奄一息。

    “天灾?”

    杨丰苦笑着下马,把那个小孩儿抱起来说道:“天灾也是朕的罪过。”

    说完他重新上马,然后接过黄英,也就是跟着他一块儿逃出北京的那个少女递过的水囊,给小女孩儿灌了点马血,这东西是他常备的,现在的皇帝陛下就跟台烧血液的发动机一样,毕竟真要说到营养的全面,血液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而且食用起来方便,在灌了几口马血之后那小孩儿虽然没有立即恢复,但至少命暂时吊住了。

    那些晒太阳的饥民自始至终都没有起来的,仿佛一群僵尸般只是转动了几下脖子,好像他们的世界里只剩下了头顶上天赐予的那点温暖。

    “陛下,接下来是去遵化还是去玉田?”

    梁诚小心翼翼地问道。

    杨丰原定计划是去丰润,他们出北京后折向北避开通州和张家湾,然后直向东到达这里,而蓟州有两条路,一条奔玉田再奔丰润,一条向东北去此时蓟辽总督王永吉的驻地遵化,由遵化向东可以直奔山海关。而此时王永吉已经南下玉田,也就是说去玉田可以遇上他,然后再遇上随后赶到的吴三桂,但如果去遵化就正好和他们错开了,在他们不知道的情况下直奔山海关。

    “去遵化!”

    杨丰略一想便说道。

    他必须得小心点,王永吉是个老狐狸,吴三桂是头恶狼,无论哪一个都不是好东西,他是在玩刀尖上的舞蹈,必须保证万全才行,他直接投奔这两人的后果不是那么好预料,因为他的出逃历史已经改变,同样原本历史上引清兵入关的主谋和主要操作者,会如何应对他的到来也很难说。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奔山海关,先去打着皇帝招牌把山海关总兵高第部下的那支军队控制到手,和吴三桂的私军不一样,高第的军队是本地匆忙招募起来的,在这些人面前皇帝招牌还有点用。而高第很显然也不是和王永吉吴三桂一个级别的对手,对付这个家伙总比对付那俩容易得多,等控制了高第的几万军队再在山海关等着吴三桂返回,手中有兵也就有了资本。

    这样还保险一点。

    “臣尊旨!”

    梁诚赶紧说道。

    “贼军。”

    就在这时候,一名锦衣卫突然惊叫道。

    杨丰赶紧回头,后面骑兵奔驰激起尘埃隐约可见,很显然追击他们的顺军到了,像他这种boss级别的,李自成当然要全力追杀,恐怕这时候不只是一路追兵在搜捕他。他没敢再继续耽搁,急忙一踢座下战马,率领着五十二名锦衣卫,一个太监一个民女还有一个怀抱中的小孩儿向着蓟州城方向狂奔,不过后面的追兵速度明显要快一些,就在半小时后他们到达蓟州城的时候,那面闯字大旗已经出现在视野。

    “快开门,圣驾到了!”

    梁诚急忙冲到蓟州城下,冲着上面大声喊道。

    城墙上一个脑袋探出,紧接着又缩了回去,然而他们期待的城门却没有打开,甚至也没有人再露头,整个蓟州就像变成一座死城般鸦雀无声。

    “快开门,圣驾到了!”

    梁诚焦急地喊道。

    杨丰叹了口气,把那女孩儿递给黄英,然后上前拍了拍他肩膀说道:“别叫了,贼军要是没来他们或许会开门,现在贼军已到他们没出城抓了咱们献给贼军,就已经算还有点廉耻了。”

    这没什么奇怪的,树倒猢狲散,他一个皇上都这幅模样了,再看看后面的顺军,不用猜也知道北京城破,那些地方官员若是有节操,也不至于让李自成进了北京,现在没出来拿了他向新主输诚就已经算讲良心了。

    “这群畜生!”

    梁诚看着头顶空荡荡的城墙悲愤地说。

    杨丰没有再说什么,默然地转过头,看了看已经相距不到一公里的数百名追兵,然后从一名锦衣卫手中接过长矛,控制着战马缓缓走到最前面,面带冷笑看着越来越近的敌人横矛而立,那些锦衣卫也纷纷亮出武器,在他两旁背靠着紧闭的蓟州城门,默然地一字排开等待最后的命运。

    “朕这个皇帝是不是很失败?”

    杨丰苦笑着说。

    “陛下,臣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老百姓确实很苦,虽说天灾不断边患贼寇纷起,朝臣朋党倾轧纲纪紊乱,但陛下朝令夕改也是其一。”

    梁诚同样苦笑着说。

    “那你为何以前不说?”

    杨丰说道。

    “若是以前,臣一个小千户说出此话就该下诏狱了。”

    梁诚说道。

    “哈哈,你是个忠臣,你们都是忠臣,朕今日与你们同死也算无憾了,杀,我大明男儿,死也死个轰轰烈烈!”

    杨丰说完猛一踢战马,迎着几百米外顺军直冲过去,在他两旁所有锦衣卫全部催动战马,就连老王也拿着刀跟了过来,而他们对面,数百名顺军骑兵同样逐渐变为横队,端起了一支支长矛向着他们撞过来,两支队伍在瞬间就撞在一起。

    杨丰可以说是一马当先,就在撞上的瞬间猛一侧身,避开了当胸刺来的长矛,与此同时他手中长矛刺进了对手的胸前,巨大的力量让长矛直接穿透其身体,两人错身而过,杨丰右手一把夺过他的长矛,就像长了眼睛般从背后刺向左侧,那长矛径直刺进梁诚对手的肋下,与此同时杨丰左手抓住了自己的长矛前端顺势抽出,反手向前一掷正中第三名骑兵胸前。

    而他右手直接弃矛,一把抓住右侧一支刺向自己的长矛,向上用力一弯,白蜡杆的长矛被他瞬间弯成u型然后向前一递,矛尖刺进那名骑兵的咽喉。

    不过也就是在同时,对面弓弦一响,一支利箭正中他胸前。

    杨丰没有丝毫迟疑地拔出箭来甩手掷了回去,那支还带着他鲜血的箭挂着风声正中偷袭者的面门,而他的手向旁边一扫正掐在一名骑兵脖子上,然后猛一用力,将这个一百多斤重的壮汉直接单手举起,大吼一声狠狠砸向对面,两名骑兵一下子被砸落马下。

    就在这时候,一支长矛蓦然间到了肋下。

    杨丰猛一侧身。

    但动作却慢了点,那矛刃在他肋下瞬间开了一道口子,鲜血立刻喷涌而出。

    他就像野兽般咆哮一声,抡开拳头砸在对手胳膊上,在后者的惨叫声中,居然将其胳膊直接砸断了,不过大量的失血也让他开始头晕,他的能量需求远超普通人,所以对失血的反应也格外敏感,毕竟能量主要依赖血液输送,而且这种割裂伤的愈合消耗能量也远超箭伤。

    “陛下,您快走!”

    梁诚急忙冲到他跟前,挥刀替他挡开一支长矛,同时焦急地喊道。

    “老子没有这习惯,朕无能使天下至此,累及百姓,使生灵涂炭,死亦咎由自取,诸公不以朕罪孽深重,于此社稷倾覆之际尚且以死相随,朕又何敢弃之,今日无非一死,能与诸公同死亦无憾矣!”

    杨丰夺过一支长矛顺手将一名骑兵挑落马下同时喊道。

    “好,今日无非一死,亦无愧国家养士三百年。”

    梁诚吼道。

    骤然间他身后一连串炮声响起,几乎同时一道道刺耳的呼啸掠过头顶,紧接着前面顺军骑兵中一片血肉横飞,然后城门开启的声音在后面传来,喊杀声也随之响起,杨丰回头望去,大批步骑兵正在涌出蓟州城,向着他这边杀了过来。

    “国家养士三百年,总不能真看着皇上战死门前吧,那成什么了?”

    蓟州城头,一个老者站在那里苦笑着说。

第六章 乘舆播越

    “臣蓟州知州李永昌叩见陛下。”

    “臣蓟州兵备道杨裕楫叩见陛下。”

    ……

    浑身是血的杨丰,阴沉脸看着跪了一地的墙头草们,很显然让皇帝战死门前这种事情还是太夸张了,这些好歹也都是读过圣贤书的家伙,很清楚如果真这样他们会遗臭万年的,再者说无论谁当他们新主子,也都不会再用这样的臣子了。

    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蓟州的城门最终还是打开了。

    “诸位爱卿平身,蓟州此时还有多少兵马可用?”

    他深吸一口气问道。

    “启奏陛下,就只有这些了。”

    杨裕楫小心翼翼地说。

    “就这些?”

    杨丰无语地看着两旁,总共也就是四五百人,里面不到一百名骑兵,而且都是些老弱,至少跟精兵强将这一点是不沾边的,要不是大炮撑场子,估计还吓不走那几百顺军,话说这蓟州好歹也是京北数一数二的军事要塞,当年戚继光镇守的地方,虽然被潜越这么惊悚夸张的事情也发生过,但只有这点兵马还是有点过于夸张了。

    “启奏陛下,蓟州的兵马都在唐通那里。”

    杨裕楫说道。

    “唐通,这逆贼枉费了朕的恩典。”

    杨丰冷笑着说。

    他这才想起来,唐通就是蓟镇总兵,很显然这时候杨裕楫也知道唐通在居庸关投降了,不过他真要有时间,在蓟州附近搜罗一下还是能搜罗到几千人的,这一带是一个完善而且庞大的防御体系,又不只是蓟州一个地方有驻军。

    但现在他没时间了。

    “立刻准备饭食,调齐蓟州所有骑兵,护送朕去山海关!”

    紧接着他说道。

    “臣尊旨!”

    杨裕楫两人赶紧说道。

    这俩巴不得他快走呢,谁都明白他在这里会有很多麻烦的。

    “大人,外面又有兵马过来!”

    就在这时候,城墙上望的士兵突然喊道。

    杨丰急忙转身冲上城墙,外面的确有兵马过来,不过数量仍旧不算太多,只有几百骑兵,很快这些人就到了城下,为首一个文官催马上前,站在杨丰身旁的王承恩看着他立刻惊喜地喊道:“陛下,是宋巡抚。”

    “开门!”

    杨丰立刻喊道。

    宋巡抚肯定是宋权,最后一任顺天巡抚,他的驻地在密云,唐通投降李自成进居庸关后,宋权所部逃散,他带领一批人在这附近躲藏,清军入关他降清,而且很受重用,他儿子宋荦是康麻子朝名臣,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杨丰知道这个人不会向李自成投降。

    这就足够了。

    “陛下,陛下,臣无能,臣罪该万死啊!”

    宋权一进城,就趴在了杨丰脚下哭喊着,他是顺天巡抚,京北仅次于王永吉的责任人,让李自成从北路入关,这的确是他的直接责任。

    “起来吧,朕识人不明,错用了一帮乱臣贼子,与卿何干!”

    杨丰扶起他说道。

    宋权有些意外地看着他,很显然觉得这皇上有点不太一样,他可不是这些知州兵备道之类一辈子难得见几次皇帝的,他很清楚以崇祯性格,能说出这种话可是不容易,难不成在北京城受得刺激太狠了。

    一旁王承恩向他使了个眼色。

    “陛下,您准备幸何处?”

    宋权忙问道。

    “你来得正好,先吃饭,吃过饭之后立刻随朕去山海关,估计此时关宁军已到,接下来先守山海关,朕已遣使南下,用不了多久勤王大军就会到达,那时候再反攻还都。”

    杨丰说道。

    “臣尊旨。”

    宋权忙说道。

    杨丰等人在州衙吃过饭,加上宋权带来的三百骑兵,蓟州凑出来的一百五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