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历史粉碎机 >

第37章

历史粉碎机-第37章

小说: 历史粉碎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要以厚阵型对付杨丰,最大限度密集的清军,根本来不及展开冲击的阵型,而另一侧因为山林阻挡同样不能展开,结果在明军的突进和顺军的挤压中越来越多的清军倒在血泊中。

    (感谢书友恢复内,本农民,东方不明,鹰飞,书友130402234640649,jacky4109,小手乱摸大哥哥等人的打赏)

第五十章 昏君是怎样炼成的

    当然,力挽狂澜的奇迹并没有发生。

    因为紧接着更多的清军就赶到了战场,好在此时杨丰的退路已经被硬生生冲开,他带着还剩不足四百的锦衣卫铁骑抢在清军合围前冲了出去,然后向东直奔蓟州方向,至于田见秀……

    他们同样逃了。

    只不过和杨丰不同,他带着约三千顺军老营的主力一头钻进了山林之中,然后同样向蓟州方向而去,至于他们的命运……

    那关杨丰屁事!

    接下来他一路不停向东,在三天后到达了卢龙,而此时卢龙城头已经竖起了明军的旗帜,和杨丰想的一样,当吴三桂接到堵胤锡转达的圣旨并率军杀出山海关后,刚刚接到怀柔大战李自成惨败消息的白广恩,毫不犹豫地弃暗投明,带着抚宁,昌黎,卢龙也就是永平府城,还有南边的滦州总计四万大军再次向大明朝廷投降。

    之所以说再是因为他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呃,他其势是流寇出身。

    “拉出去,斩了!”

    到达卢龙并且和吴三桂会和的杨丰,看着跪在面前觐见的白广恩,一脸厌恶地说。

    “呃?!”

    白广恩傻了眼。

    “没听见吗?难道还要朕亲自动手?传朕旨意,以后所有降贼的无论官员将领一概不赦,哪怕投降的也不赦,朕不需要这样的臣子,朕以前就是对他们太优容了,所以才落到宗庙蒙尘亲人罹难的地步,从今天起朕就得狠下这心来好好树立起规矩,以后朕不要那些反复无常的逆臣!朕一个也不要!”

    杨丰说道。

    “陛下,陛下,吴三桂答应过我既往不咎的!”

    白广恩嚎叫着。

    “长伯,你是答应过他吗?”

    杨丰问吴三桂。

    白广恩用期盼的目光同样看着吴三桂。

    “陛下,臣的确答应过他,白逆虽然投降闯贼,但过去在辽东和陕西也都曾为朝廷血战过,臣以为应该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吴三桂说道。

    “既然这样,朕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不杀他了,但这样的人朕也不会再用了,把他流放,流放台湾吧!南安伯,这家伙就交给你了,不光是他,把他手下那些反复无常的将领,一个不剩通通流放到台湾去,朕准许他们改过自新,那里还有红毛人和生番,他们可以跟着南安伯打仗,若立下战功朕自会赦免他们,至于他们的家人就不必牵连了。”

    杨丰对郑芝龙说道。

    “昏君,你这个昏君!”

    白广恩崩溃般骂着,然后爬起来试图往外跑,但紧接着就被梁诚一脚踢倒,一帮锦衣卫迅速上前拿下。

    他们并没注意到外面两名白广恩的亲信,以最快速度跑了,就在锦衣卫把他拖出去并且关进笼子,准备送回山海关装船去台湾当炮灰的时候,白广恩部下的兵变也就不可避免发生了,那些得知自己也将遭受同样待遇的白部将领,还没等到锦衣卫过去抓他们,就以最快速度集结起自己的军队,然后向杨丰暂时居住的县衙发起进攻。

    然后……

    “朕在此,谁敢为乱?”

    杨丰站在县衙门前吼道。

    说话间他抬手拎起了旁边的石狮子,这种几百斤重的小东西他都不需要俩手,一只手就能拎起来,紧接着甩手扔出去,就向一枚巨大的炮弹般,砸在那些兵变士兵面前的街道上,把地面直接砸了个大坑。

    兵变士兵寂若寒蝉。

    “兄弟们不要怕,一起上,杀了这狗皇帝!”

    一个白部将领挥舞着刀很不开眼地喊叫着,但可惜周围没有一个响应的。

    然后几个士兵默然地扔下武器跪倒在地,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士兵跪倒,他们又不傻,皇上流放的是将领又不是士兵,之前无非就是在这些将领鼓动下脑子发热充满幻想而已,但现在这一盆冷水浇下来,立刻就让他们的脑子清醒过来。

    那些将领们面面相觑,很快也都认命般跪倒了。

    毕竟只是流放他们,他们的家人并不受牵连,而他们这些年谁不都抢掠了万贯家财,只要跟着郑芝龙立点战功,给这个老海盗点好处,他给上个奏也就赦免回家养老了。

    那挥刀的将领傻了一样看着这一幕,拿着刀就像个小丑一样,想往前冲看看那石狮子又不敢,最后拿刀放脖子上想自刎,可又不敢往下拉着最后一道,在那里纠结着突然趴在地上哭喊着:“皇上开恩啊,臣等都是被那白广恩逼得。”

    “哼!”

    杨丰冷笑一声。

    “传朕旨意,从今往后再获附逆者,降贼前有品级的官员全部流放台湾,无品级的连同士兵全部贬为庶民,不但他们,永平各县附逆官员皆依照此例,朕当初给了他们机会,真正忠心于朕的,都跟着朕去了山海关,剩下的领着朕的俸禄却想着脚踩两条船,难道以为朕是你们可以随意哄骗的吗?

    不仅仅是附逆官员,其他有朝廷功名的全部取消免赋税的资格,既然都是饱读诗书,那当知道圣贤之道,圣贤之道就教你们开门迎贼,向逆贼屈膝投降吗?秀才,贡生,监生,举人,吃着朕的禄米,还享受着朕的免税,到了朕需要你们的时候全都做了墙头草,现在朕回来了,难道还想继续吗?老百姓没吃朕的,朕不怪他们,但有功名的不行,以后都给朕和老百姓一样缴纳所有该缴的赋税,以后所有朕光复的土地上,都照此办理!”

    他紧接着说道。

    话说他也算是极尽借题发挥之能事了。

    但他理直气壮啊!

    他占据道义制高点啊!

    首先有那些跟他跑到山海关的作为对比,这就可以明确划分忠和不忠了,既然不忠那么他处分一下也将合理合法了。

    那些官员不用说都是吃他发的俸禄的,而那些秀才举人之类的虽然和官员不一样,他们在大明可都是不用交税的,甚至还有一些是享受朝廷禄米作为补贴的,换句话说他们都是吃他的饭的啊!你们端着朕的饭碗却不对朕忠心,这道理说到哪里都说不过去吧?那些有品级的官员朕流放你们难道不对?那些享受朕优待的秀才举人们朕取消你们的优待难道不对?

    这怎么算朕都是理直气壮的。

    然后……

    “陛下,这,这,请陛下三思啊!”

    王永吉说道。

    老王没想到他居然玩这个,被吓得赶紧从山海关一路狂奔跑来了。

    这样搞的话那些之前朝廷的官员将领还有谁会投降?还有取消那免赋税的待遇,这是要把沦陷区的读书人全都推到敌人一边啊,那些读书人可不仅仅是读书人,那包括着几乎所有的士绅,他们就靠着这些功名来享受免税的特权,你要他们缴税是捅他们心窝子,以前李自成在他们心中是贼,他们盼着皇上这个圣主明君,但这么搞皇上保证立刻变桀纣之君!

    “为君者当奖善罚恶,赏忠义而惩奸佞,跟随朕的忠臣义士朕当然不吝重奖,但对于这些反复无常的小人若不惩处,又何以使天下明忠奸又何以使百姓知善恶?”

    杨丰义正言辞地说。

    “陛下,但,但这永平士绅之前亦捐粮以助陛下的。”

    老王说道。

    他对杨丰收拾白广恩那帮降军其实并不在意,虽然这样会造成以后附逆的将领不敢投降,但这些墙头草本身投降了也不敢用,谁知道关键时候他们再卖皇上一次?这种人早清理掉也好,但杨丰针对那些附逆官员和士子或者说士绅的处罚,就让他心怦怦跳了。

    这是会捅大漏子的。

    “所以朕才只是取消他们的免税特权,而不是更加严厉的处罚,至于他们给朕粮食,这个当初朕承诺他们的都会兑现,朕会给他们十倍补偿,朕会给他们锦衣卫世职,朕当初要他们粮食时候承诺的都会兑现。

    但是,朕要罚他们的也一样要罚。

    如果他们真得忠心,他们就会和那些跟随朕退到山海关的士绅一样,为朕与那逆贼血战到底,可他们没有,他们是给了朕粮食,但他们也给了那闯逆金银,那闯逆来此之时,他们哪一个不是献上金银跪拜迎接?他们依然是玩脚踩两条船,朕要告诉他们这不行,忠就是忠,容不得半点污秽,别再以为朕会和以前一样被他们当傻子耍,他们应该庆幸当初给了朕粮食相助,否则的话惩罚绝对不会仅仅这一点!”

    杨丰说道。

    呃,你这意思是以后其他地方还要更狠?

    王永吉傻了眼。

    “陛下,陛下请三思,不要意气用事啊!”

    他哆哆嗦嗦地说。

    “难道朕说话不管用吗?”

    杨丰喝道。

    “陛下,臣添为首辅,有匡正陛下之责,陛下乱命,臣万死不敢奉召,若陛下执意如此,请先解臣的首辅之职!”

    王永吉跪下说道。

    “那你就别当了,传旨,晋内阁首辅王永吉爵高邮侯,加少傅,罢其首辅之职,吏部尚书如故!以内阁次辅,宁远伯黎玉田为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如故!”

    杨丰说道。

第五十一章 皇上心里苦啊

    王永吉的首辅职位就这样被撸下去了,然后换上了一直在宁远负责北线事务的黎玉田。

    至于黎首辅那就没什么可说了,雷厉风行地贯彻了皇帝陛下旨意,把冀东光复区搞得民怨沸腾,奸臣误国之声不绝于耳。但骂也没什么用,黎玉田又不是王永吉,王永吉是高邮人,害怕这么搞会激怒包括他家乡士绅在内的读书人,然后骂他奸臣刨他祖坟,要知道高邮可是有很大可能也会变成沦陷区,这么搞那些士绅还怎么当墙头草?但黎玉田是陕西乾州人,他现在还有什么可怕的,他老家多少年前就变贼窝子了!现在那些士绅还能有几个没被李自成砍了的他都还不好说呢!他干这种天怒人怨的勾当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那都破罐子破摔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明军以极快速度兵不血刃光复了乐亭,迁安,丰润,直到在玉田遭遇清军前锋小战失利,这才放弃了顺势光复蓟州的计划。

    最终明军止步于玉田。

    杨丰的目标达到了。

    李自成在怀柔兵败后弃顺义退守北京,尽管损失惨重,但仍旧还有包括四万老营精锐在的八万人马退入北京。

    毕竟那战场不是山海关,那里离北京也不过才八十里路,骑兵一鼓作气就跑回去了,步兵拼拼命同样一天时间就跑过那温榆河了,溃败是溃败,但却不是那种无可收拾的溃败。

    而多尔衮虽然战胜,却损失了超过一万八旗精锐,当然,这里面杨丰有份,尤其是鳌拜战死对清军的士气打击很大,他可不仅仅是一个镶黄旗巴牙喇纛章京,他是清军中最出名的猛将,专门攻坚克难的勇士,皇太极死后争皇位的时候就连多尔衮都忌惮他。以他的悍勇再加专门设计的战术,却仍旧横尸战场,那狗皇帝的恐怖也是骇人听闻了,再加上吴三桂大军杀出山海关,害怕杨丰会突袭侧翼的多尔衮也很谨慎,所以暂时没有向北京进攻,而是分兵夺取运河以北各地。

    当然,主要是他不知道该怎么攻北京城。

    他没有足够的大炮。

    在宁远受挫的他对这些坚城有畏惧心理,而那北京的城墙很显然不是宁远可以比拟的,这东西根本不是肉搏攻城可以解决的,再说就算他豁出去伤亡攻下北京,最后的结果恐怕也就让自己变成一碟杨丰可以下口的小菜了。

    所以他必须以最小代价攻下北京,这样大炮就是最好的选择,他先得把那些缴获自顺军的大炮修好,另外还得等从锦州运来的一批大炮到达,这样在经过了怀柔大战和后期一系列小战之后,北京一带三方对峙的局面暂时形成。

    冀东是明军。

    向西止步于现代的迁西,玉田,南边这时候还属于宝坻的宁河一带说不上算谁的,这片区域年年洪水泛滥,没什么吸引力可言,算是一个缓冲区,反正明军最南就驻扎到现代的唐山,这一带属于丰润和滦州,对于杨丰来说只要煤矿到手就行,别的他没什么兴趣。

    运河以南是顺军的。

    但李自成只能控制北京,另外还有向保定的道路,其他地方就爱咋咋地了,实际上从通州向东都是原毓宗控制,这位前大明的天津兵备道这时候正观望着看把自己卖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