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历史粉碎机 >

第360章

历史粉碎机-第360章

小说: 历史粉碎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绥远城登岸,然后南下马什哈德,这里已经改名慕华城,从小在大唐长大饱读诗书的波斯国王,把他统治的所有波斯城市都起了汉名,甚至波斯王国上层都通用汉语,一群拜火教长老正挖空心思研究拜火教众神与道教众神之间的联系……

    就跟罗马众神和希腊众神一样,他们也认为这只是相同神灵在不同语言中的称呼。

    总之他们慢慢研究吧!

    其实现在从河中到天竺都这样。

    杨大王从这里北上穿过黑沙漠返回到了河中,当他回到碎叶时候,这趟耗时三年的迎天马远征结束,而这时候已经是大历八年,也就是西元的七七三年,就在杨丰迎天马期间李刚刚设计除掉了他的老朋友,也就是把持朝政的宦官鱼朝恩,以宰相元载主朝政,郭子仪,李光弼掌军权。此时四方无事也算海内升平,最多也就是各地藩镇越来越自行其是,比如安南节度使高仙芝已经整整二十年没入朝了,再比如以史思明为首的河朔藩镇根本形同异国,还有当然是同样十几年没入朝过的杨大王……

    呃,杨大王这就入朝。

    大唐大历八年七月,安西,北庭,河中三镇节度使,邓王杨丰入朝向太上皇陵献天马。

    泰陵。

    “太上皇,臣向您复命了!”

    杨大王悲戚地高喊着。

    在他身后四匹肩高一米九的巨型战马一字排开,在这四匹马的后面数十匹肩高一米八的战马同样排列,再后面是上百匹肩高一米七的,所有战马共同组成三角的阵型,仿佛即将冲锋陷阵。

    杨丰的入朝并没有改变大唐藩镇割据的事实,好在有他的威慑,也没有藩镇敢于造反,但藩镇与朝廷的矛盾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就在杨丰献天马返回西域后,因为高仙芝,何履光等人把持海上贸易,导致广州市舶司形同虚设,财利皆入各地士绅之手朝廷却无丝毫之利,在元载的怂恿下李征高仙芝入朝。高仙芝称病不行,紧接着安南军封锁通安南各道,岭南节度使何履光,黔中节度使赵国珍和闽浙节度使李皋上表,以安南地接蛮夷,非高公不能镇压,请朝廷收回成命。

    元载坚持征高仙芝入朝。

    紧接着元载于上朝途中遭遇刺客砍伤,差一点亡命刀下,但因伤重不能理事,侍中李嗣业代替其理事,李嗣业亲自致信高仙芝,确认高仙芝的确有病不能远行此事做罢。

    此事正式拉开藩镇对抗朝廷的序幕。

    不造反,但刺杀。

    仅仅一年后,因淄青节度使李忠臣处发现大型金矿,元载再次征李忠臣入朝并废淄青节度使,淄青军兵变,拒敕使入境,元载调徐州,郓州及魏博等军兵临淄青,紧接着徐州军大将为李忠臣收买兵变逐节度使,同月长安城内盗贼纵火烧及大明宫,李惊惧之下贬元载以杨绾为相,魏博节度使尹子奇上表为李忠臣辩解,同时郓州军被李忠臣收买自穆陵关溃败,李不得已召回敕使。

    邓王遣使责李忠臣。

    李忠臣随即渡海灭耽罗国,并以其地为耽州献图籍于朝廷。

    邓王以其有拓土之功作罢。

    此事让各藩镇明白了如何才能使邓王满意,而邓王满意他们也就不需要真正害怕朝廷了,紧接着史思明为首纠集河朔各镇向北出榆关,与平卢军合伙扫荡契丹及奚部,史思明与侯希逸瓜分其地置州县,魏博,成德,相卫等镇掳其民为奴,五镇十万大军横扫潢水,尽灭契丹及奚部,契丹及奚部酋长以无罪被灭诉于朝廷,朝廷遣使责史思明,邓王通过新开报纸赞扬其开疆拓土之功。

    朝廷作罢。

    这又开邓王裁决朝廷与藩镇矛盾之先例。

    之后淮南,淄青,徐泗及淮西乃至陈许等两淮藩镇越过朝廷,以闽浙节度使李皋为首,合兵渡海灭新罗,又因新罗太穷,邓王所办报纸宣传倭国出云地方山中多银,故渡海攻倭国并占领出云等地。很快在邓王派遣之矿师帮助下,寻得巨型银山,各镇迅速组建银矿公司以部分股份换得邓王之炼银技术,并大量抓捕倭人为奴开始开采银矿,为确保安全,两淮及沿江各镇共组联军常驻倭国,拉开了殖民倭国的序幕。

    当然,还是没朝廷什么事。

    至此各地藩镇组团出去殖民的热潮正式开始,很快就连那些听朝廷话的藩镇也坐不住了。

    毕竟这是黄金白银啊!

    他们或自行向外劫掠,或以军队加入某一方,总之挤进殖民掠夺的伟大事业,甚至就连关中的豪门都跑去找邓王请邓王带着一起向西发财,大量关中人源源不断踏上西域旅途,甚至邓王还在玉门关与长安之间重新修缮道路并搞出了邮政马车。剑南的商人甚至不辞艰险,越过吐蕃旧地进入天竺,尤其是在黔中节度使赵国珍的联络下,剑南,江南西道,山南这些因为处在内地,一直无缘海外扩张的藩镇,一同组建联军南下进入骠国。虽说伤亡不小,但却一直打到了骠国中部,迫使骠国求和,然后尽割伊洛瓦底江北岸土地,并以股份换得邓王帮助,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寻到了一座巨大的宝石矿。

    而这时候邓王舰队在极西之地发现一海外大陆,其地遍布金银的消息更是引爆了整个大唐的殖民热情。

    不过也就是在这时候,朝廷的怒火也终于爆发。

    在代宗皇帝驾崩之后新登基的李适,在朝廷那些无缘殖民红利的勋贵,宦官推动下,以卢龙节度使史思明病死为契机,强行诏其子史朝义入朝,史朝义自称卢龙留后拒敕使入境,李适调各地节度使出兵平叛,各地节度使纷纷上表劝解,李适拒绝劝解,并以禁军十万出河南以武力解除相卫节度使李怀仙兵权。各地藩镇人人自危,河朔三镇及淄青闭境自保,朝廷各军围恒魏两州,两个月后相卫军兵变,禁军自河北溃败,陈许节度使田承嗣以汴州节度使私通叛军为理由绑送出境,并自领汴宋留后据汴州,徐郓两镇军于穆陵关再次溃败。

    关东大乱。

    李适再次增禁军十万。

    同时禁军在关中继续征兵,关中百姓都忙于跟着邓王发财,谁有闲情去给朝廷拼命啊,宰相卢杞不得不强拉壮丁,再加上因为打仗财政紧张而大幅加税民怨沸腾。

    建中三年,长安民变。

    因为朝廷欠款未还,银行拒绝继续向朝廷借款,宰相卢杞括富户钱财以供财政,所有家财逾万贯者留万贯其余上交算借给朝廷,日后朝廷再以税款归还,那些勋贵趁机勒索,长安尉薛萃带枷锁上门搜检富户钱财。此举彻底引爆早就积聚的民怨,百姓围殴打死薛萃,聚众冲击相府,卢杞狼狈翻墙而逃,度支赵赞被打重伤,当晚禁军抓捕为首乱党,乱民与禁军冲突。城内奸人煽动并放火趁机开始抢劫勋贵,长安一片混乱,混乱中有人冲进皇宫,李适惊慌之下逃离长安逃往奉天,紧接着百官及勋贵大量跟随出逃,第二天长安无主,且乱民惧日后报复不愿迎回皇帝,各坊百姓聚集邓王岳父,已经致仕的前宰相李嗣业府前,请李嗣业代为诉之邓王。

    李嗣业不得已亲自赴奉天,向李适说明情况,李适下旨免长安百姓之罪,但百姓仍坚持请邓王前来。

    各州刺史亦上奏请邓王。

    李适不得已诏邓王入朝,三月后邓王入朝,亲自护送李适回长安,同时下令各藩镇兵还镇,敢有不从者以谋反论,各镇全部领命,邓王以卢杞致乱斩之,责史朝义首乱,史朝义畏罪自杀,邓王以大乱初定,且为关中百姓所挽留,不得已留朝辅政并加封尚书令,尊号尚父,大唐就这样开始了邓王辅政的时代。这个时代一直到了四十年后,在此期间一切国家事务皆由邓王决断,皇帝如傀儡般坐皇宫惟行玺而已,最终在唐穆宗驾崩之后,太子李湛拒绝继承皇位,坚决禅位邓王,经过一番推让后邓王登基。

    但国号不改,依旧为大唐。

    邓王登基后第一道诏书就是撤天下所有藩镇,各镇节度使入朝,各镇节度使无人敢违诏。

    大唐从此开始了杨丰大帝时代,这个时代一直延续了……

    (大唐卷结束。)

第四九一章 美国公敌

    “我当过三百年的唐朝皇帝!”

    圣莫妮卡海滩的阳伞下,杨丰一本正经地对面前两名美少女说道。

    “这是新套路吗?”

    其中一个美少女调着咖啡说。

    “你很像我曾经的一个妃子!”

    杨丰坦诚地说。

    “你真幽默!”

    后者笑着说。

    然而杨丰说的是真的。

    他在唐朝时空祸害了三百年,用三百年的时间,硬生生做到了球长的宝座上,让自己也成了神,一直做到自己都无聊了才离开。唯一的遗憾是直到他离开,也没能满足全世界十几亿信徒的渴望,为人间留下神裔,根据小倩的解释是他的jing子在冲出的一刻,被外罩的灵魂能量自动给杀死了。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小倩也无法分析出来,毕竟杨丰这样的没有先例可供参考,倒是能量罩的成因很简单,他目前的灵魂能量之强,根本就不是人类细胞能够承受的,如果不是能量罩而是全部融合,恐怕他早就爆了,而能量实体化本来就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他身体的强化只不过是能量不够凝聚的结果。

    下一次他的身体说不定更弱。

    因为下一次能量更加凝聚,向外游离的更少。

    除非他能完全控制这种能量,并且在最后那一刻,把外罩的灵魂能量全部推开,一点残留都不剩,否则永远都套着这个特殊的*****。

    可是……

    可是他修炼两百年多后,倒是能做到随心所欲地调动灵魂能量,却在其中一个小环节卡住了。

    呃,他没有两套大脑啊!

    每到最后一刻他都忘记了去控制灵魂能量,尤其是在那喷薄而出的一刻,还让他去干别的,他是真真臣妾做不到啊!最后的结果就是原本被移开的灵魂能量瞬间回去,然后毫无怜悯之心地杀死他的那些希望。

    他为此又努力了半个世纪,最后绝望地放弃,愤而回到了现代。

    至于他的大唐……

    立宪制吧!

    实际上后两百年他就已经不再管国家政务,除了偶尔出去为后gong补充些新人,他都很少会踏出他那些遍布世界各地的宫殿,至于军政事务完全交给了宰相,而宰相也不是他任命的,而是由贵族议员和各州议员所组成的元老院推选,内阁成员由宰相提名,元老院审核,然后一起送到他那里盖章任命授予节钺。而各州刺史由各州人民院自己推选,但在州以上还有道,道的巡抚就是内阁任命了。军事上设大元帅府,大元帅由他那些养子的男性后代和他两个哥哥的男性后代单独组成皇族委员会选举任命,大元帅任命总参谋长,当然,他也可以自己兼着总参谋长。

    实际上他走后的帝国皇帝也是由这个委员会抽签决定。

    是的,抽签。

    所有皇族委员会成员跪在他的神像前,通过封存了他神念的一个巨大黄金柜子,捞里面一堆完全一模一样的钻石,这些钻石也都是他制作,其中有一块内部带着他的头像,摸到了的就是帝国皇帝,整个过程必须在元老院,内阁,皇族委员会,各州圣坛祭司的共同见证下。

    但这个皇帝没有任何权力。

    他在的时候皇帝就是神,他走之后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宗教象征,因为帝国皇帝还是代表着宗教最高领袖的神皇,继承他遗留下的各种宗教圣物和各处神宫,在民间那是绝对至高无上的。

    传闻可以通过那颗钻石,与已经飞升天界的他沟通。

    当然,这话他可没说。

    这是那些祭司和皇族自己别有用心特意散播的。

    总之这就是他走时的大唐帝国。

    这个帝国的疆域囊括了整个地球的所有陆地,哪怕南极洲都变成了帝国的一个州,人口超过十五亿,没有民族和宗教的区别,全是华夏之民和圣教信徒,也没有了肤色语言文字之类的区别,有区别的都化作了历史的尘埃。别说是异端的信徒,就连那些异端的建筑雕塑书籍之类也都和信徒一起变成历史的尘埃,就连金字塔都涉嫌对神灵恶意扭曲而推平,所有能考出的其他文明遗迹,都统统被神皇直辖的异端审判所给毁掉,或者找到了合理的解释,连古代神话都已经被神皇统一,他觉得适合变成昊天上帝体系的就在中国神话中找个原型,他觉得不适合的统统是异端……

    三百年时间足够他做很多事。

    大唐帝国的最后一个黑奴死于圣历二零一年,人类关于这个种类的记载只剩下历史书籍的寥寥记录。

    最后一个大食人在圣历七七年就死于非洲北部沙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